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從金城灣開始,梁塘河向東迤邐流去,溝通連接著蠡湖與大運河;其實,沿梁塘河向東南五百多米的樣子,還有一條分支,轉而向南流去,是為曹王涇,此涇穿越周新鎮與尚賢河連接,匯合至萬頃太湖。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伽藍寺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揚名大橋

就是在梁塘河與曹王涇分流的地方,有一座揚名橋。揚名橋上是從前無錫南部地區的交通要道錫南路,連通著揚名、東絳、雪浪、南泉諸鎮。要說明的是,站在揚名橋上望向金城灣,還有一座三孔金石拱橋,名曰揚名大橋,橫跨梁塘河,倒映碧波中,造型飄逸,風姿綽約,如詩如畫。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伽藍寺

在新老兩座揚名橋中間,有一座寺院,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伽藍寺。

說起伽藍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部歷史地理筆記,名曰《洛陽伽藍記》。中學語文教科書中,曾經有所摘選。書中歷數北魏洛陽城的伽藍,對寺院的緣起變遷、廟宇的建制規模及與之有關的名人軼事、奇談異聞都有詳細記載。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洛陽伽藍記

伽藍來自於梵語,也音譯作“僧伽藍摩”“僧伽藍”。“僧伽”指僧團,“阿藍摩”意為“園”,原指僧眾共住的園林,即寺院。初期的伽藍以供奉佛陀的建築為主體構成,後來泛指寺院的主體建築。隨著寺院的修建,它的守護神“伽藍神”也就自然應運而生。

伽藍神,就狹義而言,指伽藍土地的守護神;廣義上講,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護僧伽藍神有十八人,合稱為“十八伽藍神”。唐宋以來,禪宗道場已有供奉伽藍神。《釋氏要覽》雲:“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藍道場無數,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護呢?該書又云:“一切神皆有無數眷屬,即是分任守護也無妨。”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關公

在中國的佛教中,常以關公為伽藍神。關公,即關羽,是三國中的著名歷史人物。說起關公,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刮骨療毒,單刀赴會,敗走麥城,流傳著多少江湖俠義與英雄豪情。關羽去世後,民間信仰中將其奉之為神,尊稱為“關公”,用來驅逐危險。

相傳,隋代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有一次在荊州玉泉山入定,於夢定聽見空中傳來慘叫聲,“還我頭來!還我頭來!”。原來是關羽被殺害砍頭後,憤恨不平,到處尋頭。智者大師為其講說佛法,反問:“你過五關斬六將,殺了那麼多人,他們的頭該誰來還?”。關羽心生慚愧,向大師受戒。佛教進入中國後,逐漸本土化,融合各種民間信仰。唐朝以後,因關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奉關公為“伽藍菩薩”,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無錫伽藍寺,之所以得名,即因其原為關帝廟。

文革時期,關帝廟佛像被毀,殿舍改為工廠。上世紀九十年代,重建新廟。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伽藍寺

進山門,過天王殿。大雄寶殿居中而立,飛簷翹角,高大宏偉。門下廊簷懸掛“慧海宏深”的匾額,下面有“功德莊嚴歷千劫而不古,身心圓妙偕萬物以同春”的楹聯。殿內有楹聯“不生不滅不垢淨不增減度十方苦是名諸佛,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離一切相方見如來”,上聯來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下聯來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大雄寶殿

觀音殿、地藏殿、伽藍殿、三聖殿、鐘鼓樓、居士樓等也已完善,寺廟已初具規模。寺院左側有一處小橋流水的園林,頗有江南意趣。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鼓樓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伽藍殿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三聖殿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小橋流水

無錫伽藍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關公成為守護寺院的伽藍神!

詩意盎然

寺院無大小,修行有高低,只要心虔誠,自然悟禪機。相較於南禪寺、淨慧寺、永興寺等千年古剎,伽藍寺的歷史可能並不久遠;然而當你漫步寺院中,香菸在下祥雲在上,鐘磬聲與誦經聲不絕於耳,也是一方莊嚴淨土。

敬請關注頭條號無錫冷知識,發現不一樣的無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