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導語:孩子在對外時,有的表現出內向羞澀,有的孩子則大膽魯莽,家長都毫不在意,感覺孩子慢慢自己就變好了,卻忘記了孩子也有社交需求,父母該如何啟蒙孩子的社交呢?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的會想到給孩子培養好習慣、好性格、好品行,但好像從來沒有父母說過要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社交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社交高手。

人都是群居生活,就如同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雖然年幼,依然面臨著社交問題。有數據表明,影響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智能和技術因素只佔15%,更多的是取決於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父母對兒童社交能力的不重視,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 社交是大人的事情,與孩子無關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我們成人在職場上常說,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工作進展會受到一些限制。

父母感覺孩子距離社會很遠,更談不上什麼社交的事情,其實不然,孩子雖然年幼,既然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就必然的要進行社交,並且還要受到各種影響。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孩子本身是有社交需求的,父母忽略了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現,比如孩子會故意的不讓爸爸媽媽說話而需要聽他說,比如突然在父母與他人聊天中大喊大叫,諸如此類。

孩子強烈的需求被大部分家長訓斥,因為父母看到的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沒有深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有的孩子因為父母訓斥,可能因為受挫就不再過多表達,變得內向甚至抑鬱。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我們設想一個社交能力強,人際關係好的孩子,可能比社交弱的孩子更自信與開朗,他們就會更容易的也會更加願意的去接觸更多的人,因為幼年時候打下的社交基礎,長大成人應對複雜人際關係更加順暢從容。

  • 孩子天生就會交際,不需要培養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天生就是交際高手,他們的交際能力如同吃飯喝水一樣屬於自身本能表現,即使遇到陌生人、也自動的會表現出熱情。

很多孩子在外玩耍遇到同齡或者相仿的小朋友就會表現出很熱情的溝通,更厲害的就是可以很快變成好朋友,不存在陌生感。

父母忘記了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家庭背景,甚至城市與農村等制約因素,都會讓孩子與人們交往能力有所不同,甚至因為課業繁重等因素影響,孩子交往能力都在退化。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父母在孩子的日常行為中,肯定見過這樣的場景:有的孩子落落大方與陌生人打招呼,有的孩子卻緊緊的躲在了父母身後,甚至有的孩子還會見到陌生人時候,抓著父母不鬆手。

孩子的這些交往表現,父母一般不是很重視,認為孩子年幼、害羞而已,長大了自然會好,事實上,孩子的社交問題已經產生。

大部分家庭都是好吃好喝想要什麼買什麼的供養著孩子,卻不知道,孩子的物質世界雖然滿足但精神世界嚴重匱乏。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多多少少都要出現社交障礙。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人際關係不管是在成人還是孩子之間,都有很深遠的意義。父母面對孩子這樣的社交問題時不用過於緊張,畢竟孩子年齡小,可塑性強,只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然改善。

父母不僅僅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孩子的細節表現,多多對孩子進行反饋回覆,也要採取相關措施啟發孩子社交能力,順利融入集體社會中。

一、自信、勇敢表達自己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社交活動本身就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和開展,所有人,不管大人或者孩子,都是社會人,總是會或多或少需要進行溝通或交際。

我有個朋友,大約是她家孩子上幼兒園有三個月左右,跟我說,孩子上幼兒園不排斥,但是通過幼兒園的監控視頻卻發現孩子每次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玩,其他小朋友扎堆一起玩。

這個朋友私下詢問老師,是不是小朋友孤立孩子,老師說她家孩子說自己喜歡一個人玩,所以每次自由活動,孩子就自己一個人在那裡玩,並不是孤立的。朋友感覺這樣並不好,畢竟孩子還是需要一起玩耍的。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朋友經過一段觀察,終於有一天晚上跟孩子詢問孩子幼兒園情況,孩子說自己喜歡跟小朋友玩,但是其他小朋友說的她不懂,只好自己玩去了。朋友就跟孩子說,你不知道的,你可以讓小朋友講給你聽啊,比如你可以詢問他們講的什麼,可不可以講給你聽,也可以詢問是不是像那樣玩遊戲很有趣之類的話。

朋友也跟老師說了引導的事情,經過這段時間的配合,孩子變得敢說話表達出自己真正的願望和需求,並且幼兒園裡面也交到了好朋友,孩子每天回家嘰嘰喳喳的跟朋友講自己幼兒園發生的趣事。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朋友家孩子情況,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出現過,特別是進入了陌生環境,孩子不敢去表達自己真實的願望,只能默默的去讓自己隱蔽。在這種交際中 ,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小細節表現,及時的發現孩子社交中存在的問題並加以引導,這是孩子學會人際交往的關鍵一步,也是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二、熱愛生活,關注外界環境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很多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並且孩子基本都有老人照顧,一家六口都圍繞著孩子轉圈,孩子們過著想要什麼有什麼,並且什麼都不用管的境界。因為沒有人的爭搶,大人也沒有意識到與孩子之間的平等關係,導致孩子除了自己並不關心外界周圍情況。

社會是由一群人組成,每個人都要生活在社會上,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孩子有一段自我意識甦醒的階段,他們會高度關注自身的需求,任何與自己行為相悖的都認為是不合理,就會反駁與忽略。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孩子關注自身的需求與發展很重要,但同樣對於外界的環境也要重視,比如家庭中的相親相愛,比如外出時候的尊老愛幼等,這些都是孩子自身素質的體現,也同樣是孩子開始融入社會適應“社會人”這個身份的開始。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社會性,哪怕是自閉症患兒,甚至一些想要隔絕外界世界的人群,只有融入這種社會集體,才能更加有效的發展和生存。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生活的美好,並非是靠說,需要家長引導著孩子去觀察和感受,並且家長也要時刻關注孩子對外界聯繫的情況,幫助孩子與外界環境建立親密關係。


三、帶著耳朵認真聽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孩子自我意識覺醒以後,所有的事項都是圍繞著自己,自我感覺自己就是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圍著自己轉,有那種自己說的什麼就是什麼。大人不去計較,是感覺孩子還小,並且家裡只有一個也無所謂。

事實上,孩子的心理發育雖然不成熟,仍然需要家長進行引導,讓孩子學會傾聽他人心聲,而不僅僅沉浸於自己的世界中,也不僅僅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孩子敢於表達自己是好事,但是過於表達自己,拒絕他人表達,或者不聽別人的聲音,那就是另一種極端了。孩子是需要與外界環境存在聯繫的,只有善於傾聽,才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孩子越得到別人的自信支持,孩子會更加願意去與他人交流,也更願意相信傾聽的力量。


四、擁有自己的愛好特長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很多家長都在討論,孩子到底要不要報興趣班,有的家長說興趣班會佔用孩子真正的童年,也會讓孩子變成考試的機器,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不讓他們好好地度過,豈不是讓孩子留有遺憾。有的家長說,像自己大學時候,人家上臺表演個什麼樂器表演個什麼節目,自己一無所長,只能眼熱,後悔當初沒有學習以一技之長。

孩子到底報不報興趣班,誰說誰有理,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其實不是報不報班的問題,是孩子以後多了一項可以與更多人鏈接的社會功能而已,並且愛好特長也並非是讓童年遺憾,反而很多是促進孩子對於各項管理真正的去了解,讓童年多了很多的樂趣色彩。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一個興趣愛好,會聚集一波同樣的興趣愛好的人群,而一般來說,我們在社交過程中,興趣愛好是交往過程中的一項催化劑,更能很快的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和關係,從而建立更加良好的交際感情,甚至成為影響一生的摯友。

所有的事項都是相通的,不管是興趣愛好還是學習,小朋友們之間會因為這樣的一個愛好變得熟識,哪怕並不是一項技能,而只是一個因為一部動漫,也能夠將一群人鏈接起來,這也是一種良好的社交。


五、學會互幫互助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孩子人生閱歷少,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的黑暗,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們要多多的引導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的陽光,並且願意去做這個社會的陽光,努力的儘自己所能去照亮他人。

孩子去幫助他人,既是自己對於樂於助人的親身實踐,也是對於這種好行為習慣的傳承發揚,因為自己的善意,同樣也會得到別人的善意幫助。這種互相的幫助,給孩子帶來的就是良好的正向能量溝通與交流,也同樣讓孩子們之間的關係緊密。


六、無私分享,獲取更多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我們常說,一人一個思想,交換一下那就是一人得到了兩個思想,這是一種分享所帶來的好處與優勢。如果僅僅靠自己的閉門造車,孩子們的思想會受到一些侷限的限制,但是願意拿出來一起分享和認知,收穫的反而是1+1>2,並且可能會激發更多的新思維新方法。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孩子在家庭中同樣的需要家長的引導,慢慢的學會家庭成員之間的分享,去獲得更多的讚揚和鼓勵,這樣在他們走出這個小家庭時候,依然可以很快樂並且自願的去分享,從幼兒園開始的分享玩具、分享零食,獲得小朋友們更多的支持,也收穫了小朋友更多的友誼。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是成人之父,與其說父母帶領孩子學習,不如說是孩子引導父母修行。父母必須在日常時候,更多的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並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教會孩子與人交往,孩子才會更好的走向未來。

孩子天生是交際高手?忽略的溝通能力,父母可用六要素啟蒙社交

父母首先要正己,多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才會更加快樂的成長。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