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啟後”——海上列強的中型航空母艦

“承前啟後”——海上列強的中型航空母艦

1935年前後,美英日三國海軍在吸收借鑑了此前設計研發航母的經驗後,開始著手設計新一代的中型航空母艦。由此誕生了美國海軍的“約克城”級、“黃蜂”號、“大黃蜂”號;英國海軍的“皇家方舟”號及日本海軍的“蒼龍”號、“飛龍”號。雖然在設計建造上仍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海軍條約》的限制,但上述航母還是對美英日三國後續艦隻的建造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下面,就按照國別和時間順序依次介紹1935年前後美英日三國設計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艦。

美國

美國海軍自1927年開始著手在華盛頓條約體系下制訂5年造艦規劃,最初的計劃是建造5艘(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為航空母艦,而非改裝自別的艦種)“突擊者”級,但由於設計噸位過小(只有14500噸),實際開工建造的只有“突擊者”號一艘而已。於是,美國海軍又開始在放大“突擊者”號的基礎上設計新式航空母艦了,並最終於1933年計劃建造2艘,這就是“約克城”級的最初構想。此後,美國海軍又在條約規定的剩餘噸位下設計建造了較“突擊者”號稍大的“黃蜂”號航母。進入無條約時代後則於1938年以“約克城”級前二艘為藍本改進設計了“大黃蜂”號(同屬於“約克城”級)。

“約克城”級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共建3艘,即:“約克城”號(CV-5)、“企業”號(CV-6)、“大黃蜂”號(CV-8)。三艘均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承建。其中,“約克城”號於1934年5月21日開工,1936年4月4日下水,1937年9月30日竣工;“企業”號於1934年7月16日開工,1936年10月3日下水,1938年5月12日竣工;“大黃蜂”號則於1939年9月25日開工,1940年12月14日下水,1941年10月27日竣工。“大黃蜂”號屬於改進型(亦有資料將其劃分為獨立的一級),相較於前二艘,尺寸和噸位上有所增大,載機量也增多了。但從外形上看,除了島型上層建築略有不同及艦體舷窗數目較少外,基本上沒有什麼顯著的不同。

“承前啟後”——海上列強的中型航空母艦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本級艦與“突擊者”號同屬艏樓型,在主船體上設置開放式機庫,最大載機量81--90架。飛行甲板全長238米,距水線高16.8米。艦艏也是與突擊者號相同的開放式艦艏,自此(至二戰結束),歷代美國航母均採開放式艦艏,美國海軍重新認識封閉式艦艏的價值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了。

防禦方面較“突擊者”號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裝甲帶及裝甲艙壁厚度為64-102毫米;最上甲板裝甲為76毫米;下甲板則為25毫米-76毫米。同時對魚雷的防護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動力部分由鍋爐和蒸氣輪機組成,主鍋爐為巴伯考克威爾考克斯式9臺;主機則為帕森斯式蒸氣輪機4座,4軸推進,最高航速33節,續航力為20節/8220海里,與突擊者號不同,本級艦的鍋爐艙位於輪機艙前部。煙囪則與右舷中部的島形艦橋合二為一。

用於飛機升降的升降機較突擊者號增加1座,為3座。彈射器則H-1式3座(最大彈射重量2500公斤),其中2座位於飛行甲板前部,1座位於機庫甲板(與中心線相垂直)。其中機庫彈射器是美國海軍特有的裝備,是為了適應全甲板攻擊戰術而開發的。

対空火力也較突擊者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雖然防空火炮的口徑與數量和突擊者號相同,但是遠程對空火炮本身卻換成了38倍徑的新型高平兩用炮,在性能上有了質的提升。

“黃蜂”號

如前所述,“黃蜂”號航母作為一艘獨特的無任何姐妹艦的航母被列入了建造計劃,承建廠為伯利恆鋼鐵公司霍爾河造船廠。本艦於1936年4月1日開工,1939年4月4日下水,1940年4月25日竣工,作為“約克城”級的縮小版,本艦計劃被用來取代美國海軍最初的航母“蘭利”號(1936年“蘭利”號被改裝為水上飛機母艦)。

“承前啟後”——海上列強的中型航空母艦

“黃蜂”號航空母艦

從外觀上看,本艦與“約克城”級較為類似,裝備有帶細長煙囪的島型一體化艦橋,在主船體上設置開放式機庫,最大載機量80--84架。飛行甲板長224米,配備有2座升降機。主彈射器為H-1型,具體裝備數量則有二座、三座、四座三種說法。其中兩座說指出僅有飛行甲板上裝備有彈射器,三座說則稱配置方式與“約克城”級一致,四座說則為飛行甲板和機庫各裝備二座彈射器。防禦方面,本級艦較“約克城”級全面弱化,其中,水線部僅採用薄裝甲,上甲板與下甲板裝甲厚度均為38毫米,司令塔則敷設有18-38毫米厚的防護裝甲。美國海軍其他航母的司令塔是否裝備有防護裝甲現有的資料還沒充分明確,但至少本艦是實實在在地裝備了。同時,本艦還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一艘裝備有舷外燃料輸送管的航母。

主鍋爐為亞羅式鍋爐6座;主機則為帕森斯式蒸氣輪機2座,最高航速29.5節,續航力為15節/12000海里。動力裝置配置方式上與“約克城”級不同,採用了動力艙與鍋爐艙交替佈置的方式,其中前部輪機艙用於驅動左主軸,後部輪機艙用於驅動右主軸。

防空火力配置也較“約克城”號有了改變,其中加裝了數量較多的近程防空兵器是本艦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

英國

英國海軍是航空母艦發展史上的先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累了各種各樣的與航母相關的技術,並最終誕生了人類海軍史上最初的兩艘航空母艦。至條約時代,由於“華盛頓條約”對單艘航母的排水量上限做了限制(最大27000噸)。因此在“皇家方舟”號開工前,從12000噸的小型方案到24000噸的大型方案都被充分討論過,最終考慮到載機量的因素還是選擇了大排水量的方案。

“皇家方舟”號

“皇家方舟”號於1934年被列入計劃,是英國海軍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唯一一艘新航母。本艦於1935年9月16日在坎貝爾.萊德造船廠開工;1937年4月13日下水;1938年11月16日竣工。

“承前啟後”——海上列強的中型航空母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本艦結構合理,穩定性良好。主船體65%的構造採用電焊法施工,共節約500餘噸的重量。此前世界各國航母多以上甲板為承力甲板,本艦則以飛行甲板為承力甲板。可以說是一大特色。

飛行甲板全長243.1米,後部超過了主艦體。艦首耐波性能良好,飛行甲板上產生亂流的可能性極小,為了應對北大西洋的風暴而採用了封閉式艦艏(風暴艏)。

與煙囪一體的島型艦橋被配置在右舷中部。機庫採封閉式,共有2層,最大載機量60--72架,與同時代的美國航母大相徑庭。

全艦首次配備了3座升降機,每座均設有兩層平臺,為了保證飛行甲板的強度,升降機的尺寸經過了仔細的計算。彈射器則為液壓式,共裝備了2座。可以66節的初速度彈射重約5450公斤的飛機。其彈射效能是美國航母普遍裝備的H-1型彈射器的二倍。

動力部分由鍋爐和蒸氣輪機組成,主鍋爐為海軍部式6臺;主機為帕森斯式蒸氣輪機3座,3軸推進。之所以採用3軸,主要是為了避免輪機部分過重,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設計。

防禦方面:主裝甲帶厚度為114毫米;下部機庫甲板與上甲板厚度為64毫米;下甲板與操舵室則有89毫米厚的裝甲板保護。

対空火力也較以前的軍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114毫米雙聯裝兩用炮被配置在較高的炮座上,除了出於防風浪的考慮外,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驗證反舷射擊的可能性。另外先前航母普遍裝備的中口徑艦炮(主要是為了應對水面戰)被取消了,這也是對航母自身價值和作戰定位充分認識後所作出的決定。

最終,勘稱“現代航母標杆”的“皇家方舟”號在世界航空母艦史上發出了奪目的異彩。與同時代的“蒼龍”號、“飛龍”號,甚至是“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相比,“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可以說是非常現代化的。從這點上來說,讓後人不得不向具有先見之明的老牌海軍強國脫帽致敬。

日本

在擁有“鳳翔”號、“赤城”號、“加賀”號、“龍驤”號四艘航母后,日本帝國海軍依據條約可以保有的航母噸位只剩下了12630噸.但由於條約規定“鳳翔”號可以在服役滿16年後報廢,這樣就可以獲得額外的8000餘噸配額,可用總噸位便上升到21000噸左右,正好可以建造2艘新艦,最終的產物就是後來的“蒼龍”級。

“蒼龍”級

1932年,新航母的設計初稿“G6”案遞交給海軍,預期按當時流行的“航空巡洋艦”理念設計一艘標準排水量12000噸、3座雙連裝8吋主炮、6座雙連裝5吋高射炮、搭載飛機70架的“航空戰艦”。但這樣的標準明顯不符合實際,後經二次修改設計變為標準排水量10500噸,裝備1座三連裝155毫米炮、1座雙連裝155毫米炮、6座雙連裝127毫米高射炮、載機量70架的方案。該方案名為“G8”案,預定在1936年的“丸二”計劃中建造。

然而,1934年爆發了友鶴事件,日本海軍開始檢討造艦計劃與現役艦盲目追加重武裝造成的船隻穩定性問題,G8案因此取消了155炮設計,同時降低了技術標準;最終定稿的建造方案為“G9”案,成為了真正的“航空母艦”,這就是後來的“蒼龍”級航母。

綜上所述,從1932年的原始想定到1937年完工,“蒼龍”級的設計定位有過多次改變,最後成為標準的正規空母構型。本艦於1934年11月20日在吳海軍工廠開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竣工。飛龍”號則是“蒼龍”號的改進型(亦有資料將其劃分為獨立的一級),相較於原型,尺寸和噸位上有所增大,船舵也從雙舵換成了單舵。與“蒼龍”號不同,本艦由橫須賀海軍造船廠承建,於1936年7月8日開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竣工。

“承前啟後”——海上列強的中型航空母艦

“飛龍”號航空母艦

從外觀上看,“飛龍”號與“蒼龍”號最大的區別在於艦島,“飛龍”號艦島位於軍艦左舷中部位置,而“蒼龍”號則位於右舷前部。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別是因為日方曾經設想“蒼龍”號與“飛龍”號配合行動時,準備在“蒼龍”號上降落的飛機,可以向左盤旋,而準備在“飛龍”號上降落的飛機則可以向右盤旋,相互不會產生干擾。但後續的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並不科學,故“飛龍”號之後建造的日本航母均將艦島配置在右舷。

為追求高航速所設計出長寬比10:1的修長艦體成為本艦的突出外觀特徵,在主船體上設置封閉式機庫。飛行甲板全長216.9米,寬26米。艦艏是典型的開放式艦艏,日本海軍後續的大多數航母均沿用了此種艦艏設計。

在有限的噸位下,防護性能被選擇性地犧牲掉了。水線裝甲帶只使用41毫米厚的NVNC鋼、航空汽油庫垂直裝甲防禦則達到150毫米,理論上可抵禦8吋炮轟擊;但是在水平防禦設計上則相當薄弱,飛行甲板本身無防禦力,有敷設防禦的地點只有輪機艙(25毫米)、彈藥庫與油槽(55毫米),這種厚度對於應付後續高強度的空襲顯得明顯不足。

動力部分由鍋爐和蒸氣輪機組成,主鍋爐為艦本式重油專燒8臺;主機則為艦本式蒸氣輪機4座,4軸推進,續航力為18節/7680海里。

用於飛機升降的升降機為3座,配備了雙層機庫,最大載機量73架(設計時)。與英美航母不同,沒有配置彈射器。

対空火力較此前的“加賀”號與“赤城”號沒有什麼大的提升,防空效能低下可以說是一直困擾日本航空母艦的一個痼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