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勁入手”是太極拳入門捷徑


“從勁入手”是太極拳入門捷徑


文 | 劉玉彬


現在,絕大部分的太極拳習練者都認為,練太極拳要放鬆,就是不能用勁,甚至最好一點勁也不用,實際上練成了“太極操”;也有很多人認為練太極拳要“用意不用力”,去探索意念,體會感覺,自認為收穫很多,感悟很多,就以大師自居,實際上練的更像“太極氣功”;還有的人配合音樂,打的瀟灑飄逸,姿勢優美,參加比賽拿了不少獎,更像“太極舞蹈”。但是其中大部分出現膝蓋疼,有的甚至得了滑膜炎,即使習練幾年、幾十年也沒有練出太極功夫,可以說沒有找到太極拳練習的門路,還是外行,健身效果也如舞蹈體操一樣,大打折扣。


“從勁入手”是太極拳入門捷徑


鄭曼青大師隨楊澄浦學拳,說,楊老師教拳很少說話,但是一天說幾百個“松”,直到50年後,他才悟到什麼是真松,也就是楊老師說的“松”。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老師只講松,講不清楚什麼是“松”,也不知道怎麼做到“松”,於是就不用勁的去練拳,鄭曼青50年後自己去悟出了,我想,更多的人一輩子也沒有悟出什麼是“真松”。你看,練放鬆就是這樣,不是很可悲嗎?

我練拳20多年了,還沒有看到一位不用勁練出太極拳好功夫的高手。

那麼練太極拳有捷徑嗎?

可以肯定地說:“有”

楊氏太極拳傳人張玉合說:學會太極拳,三年兩載。陳鑫在《太極拳圖說》中說:七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這都是在師父不保守認真教,徒弟刻苦練功的情況才能下做到的。否則,時間要更長一些。


“從勁入手”是太極拳入門捷徑


陳發科是小的時候身體不好,他經常犯病,到十四歲時還沒有練出一點功夫。

那時因為他父親陳延熙去袁世凱處教拳不在家。請了陳發科的一位堂兄來伴他看家、種地。這位堂兄不僅身體壯實,在當時陳家溝的年輕人中是拳練得最好之一。有一天晚上,一些陳氏的長輩來陳發科家中閒談,當談到家傳的拳時,有人惋惜說:「延熙這一支,輩輩出高手,可惜到發科這一輩就完了,他都十四歲了,還這麼虛弱,不能下工夫,這不眼看完了嗎?」陳發科聽後,覺得很羞恥,暗自想: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家傳的技藝斷在我手裡,至少也要趕上堂兄。從此,陳發科下定決心苦練,除了跟堂兄一同練,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練,晚上一同睡下,陳發科只睡二個多鐘頭,又起來練。因為怕吵醒堂兄,陳發科不敢開門到外面練,只能在二張床中間練,並把震腳等會出響聲的動作都改為放鬆練。就這樣,從十四歲到十七歲,苦練了三年,堂兄始終沒發現。陳發科平時自己苦練,有時也請教

其它的叔伯們練推手。但是他不敢與堂兄練,因他功夫好,一推手就來真的,和自己的堂兄弟、侄兒們推手,總是一絲不讓,常常把人摔得頭破血流。陳發科經過三年苦練,功夫也不知不覺間長進了。有一天,為了試試自己的進步有多大,也向堂兄提出,請他教推手。堂兄笑笑說:好哇,我們家的年輕人都差不多嘗過我的手段,以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你壯實了,經得起摔打了,可以嚐嚐和我推手的滋味了。說完他們就推起來。堂兄連續三次發勁摔陳發科,結果都被陳發科反摔出去。直到第三次摔倒後,他才醒悟,陳發科的功夫已超過他了。他心裡不服氣,氣憤地走了,口裡還嘟嚷著:怪不得你們這一支輩輩出高手,大概有秘訣吧,連遠不如我的,都超過我了。看來我們別支的不能練這個拳了。

這件事說明了苦練的重要性,但是並不能說明太極拳沒有秘訣,或者秘訣不重要。這三年雖然父親沒有教陳發科什麼秘訣,但是以前父親在家時他可能聽過練拳的方法、要求,只是沒有好好練。對於我們一般練太極拳的人,一定不可以光用苦練,必須先學習到正確的太極拳技藝,然後加上苦練,才能成功。洪均生大師常常說,練太極拳要巧練,要動腦筋練,練得對再下苦功練,才不走彎路。

過去,陳家溝有“大架不出村,小架不出門”之說。

諺語也說:“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初學太極拳首先是練什麼?從哪裡入手?這是首要問題,這個問題關係的你練的是不是傳統太極拳?能不能練出太極功夫?能不能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多長時間能夠學會太極拳?

既然放鬆練不出太極真功夫,那麼怎麼練才能儘快的練出太極功夫呢?我認為傳統太極拳是練勁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勁入手”是太極拳入門捷徑



首先,勁是功夫的基礎,沒有勁就談不上功夫。太極名家都是力大無比的人。

“拳術之妙,貴乎有勁。”這是王薌齋先生在1929年所作《意拳正軌》中的一句話。

陳長興先故人稱其為 "牌位大王",傳說他在戲臺前看戲,站立在數百上千的人中間,無論眾人如何推、扛、擁、擠,他都紋絲不動,凡靠近他身體者,"如水觸礁,不抗自頹"。

楊露禪為一代宗師,不止是拳術高超,力氣也非同尋常。 他年輕的時候挑水、推車,每次將近千斤的貨物,推送起來輕而易舉。老北京就有段諺語喚作‘楊露禪推車—平端’,又送外號,‘楊八百,半條街’。意思是楊露禪推的一車煤火,足有八百多斤,夠半條街的鄉親們一天使用。足可以證明楊露禪力氣大的出奇。

在永年老城武禹襄故居關於武禹襄的介紹中說:“武禹襄能力舉千斤”。

吳鑑泉將120斤的石擔舞得上下翻飛,郝為真每天要抖80斤的鐵桿,孫存周手舉數十斤的鐵棍轉八卦掌。


“從勁入手”是太極拳入門捷徑


其次,早年太極名家的文章和著作都講勁。

在一致公認的最重要的太極拳經典的,王宗嶽的《太極拳論》 中沒有提到一個“松”字。但是有一句說的練習太極拳的路徑。“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現在你如果到陳家溝,在太極廣場上,有三座牌坊,以此鐫刻著招熟、懂勁、神明,歷代太極弟子沿著先賢指點的道路,向太極領域專研。招數我們可以理解為套路或招勢練的熟練,神明現在我還不清楚是什麼,但懂勁說的就是“勁”。

再往後,楊露禪的老師陳長興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中也沒有說松。《太極拳十要大論》第一論《一理》中說“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於一。”

就是說,太極拳雖然千變萬化,無非就是一個“勁”字,招勢不等,然而從勁上說就是一個東西。

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著有《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要論》《十三勢說略》等文章。裡面提到松字的有“腹內松靜氣騰然”“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都不是說放鬆,同時還提到了 “勁”。相反提到勁的到有很多。如:“發勁須沉著松靜” “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氣以直養而無害,勁宜曲蓄而有餘。”“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


“從勁入手”是太極拳入門捷徑


到陳鑫的時候,他為了不讓太極拳失傳,用十幾年的時間寫成了第一部太極拳專著——《太極拳圖說》,它既是太極拳的經典,又是太極拳的百科全書。按陳佩菊的話說:太極拳什麼樣的疑問,《太極拳圖說》上都有答案。

在《太極拳圖說》中,陳鑫多次提到松,比如:“松腰落胯。”同時又要求“腰勁要下好,腰無力則周身無力。”胸間鬆開,胸一鬆,全體舒暢,不可有心,亦不可無心。“左右肩松不下,則轉關不靈。且松肩不是睥肩。骨節開,則肩自松下。”同時“肘在前後、左右、上下,要呼應合住勁。”更多的提到了“撐”和“勁”。 “打拳全是頂勁,頂勁領好,全身精神為之一振。”“打拳運動,全在手領。”“兩腿之勁皆由足趾領起,上纏過踝、過膝。”“兩邊大股根撐開,此處撐開一寸,則兩膝自開一尺。”“兩腿之勁皆由足趾領起,上纏過踝、過膝。”

陳鑫還在《太極拳圖說中》說了兩種錯誤的練法,“純剛無柔是硬手,純柔無剛是軟手。”現在絕大部分人練太極都是練放鬆,也就是不用勁,其實就是“純柔無剛是軟手”,是錯誤的。

綜上所述,從武禹襄往前,太極拳是不講“松”的,自陳鑫《太極拳圖說》才詳細的、全面的、系統的闡述太極拳原理,講到了放鬆,這種太極拳練到高層才體會到的“松”的感覺,但是,也同時要求“撐”和“合勁”。後世在傳承過程中逐漸演變為“放鬆”“用意不用力”成為太極拳的標配,這樣講也不是錯的,也是有道理的,但在實踐上,成為誤導人們練習傳統太極拳功夫的罪魁禍首。

洪均生詮釋《太極拳論》問答篇

問:《太極拳論》是否有人作注,註釋是否符合原意?

答:太極拳流派日多,教者、學者的認識方法、功夫水平各有不同。雖亦有人曾作註解,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仍然莫衷一是。即如本文“顯非力勝”、 “快何能為”之語,原是批判“先天自然之能”,提醒學者重視“學力”並非否定“力”與“快”的“能”,用意在於學科學的用力方法,善於用“四兩”的小力撥動“千斤”的大力。力小、力省則時間自然隨之而“快”。有些文人習太極拳者由於實踐不足未能理解原意,遂強調“意”、“氣”而排斥“力”字,甚至創出“以慢勝快”的奇談怪論。竟將科學的技術變成唯心的玄學。

總之,從勁入手是太極拳的入門捷徑,練拳中要用勁、找勁、練勁,才能儘快練出傳統太極拳功夫,達到較好的健身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