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天底下沒有不疼愛孩子的父母,可如何理智愛孩子和正確培養孩子,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甚至還有把孩子“養廢”了的極端例子。

我們要看到,過度保護孩子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孩子往往成為全家的聚焦中心。

心理學家李玫瑾說: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愛,不僅不能讓孩子學會愛,反而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進而變得自私……

當家長把所有的愛都放在孩子身上,對孩子過分地溺愛,缺乏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就有可能養成各種不良的品行。

但我們知道,一個高情商的孩子要比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導師,那麼,父母應如何把握對孩子愛的尺度,當好培養孩子的人生導師呢?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我認為,以下這十點是父母正確把握對孩子愛的尺度所不可或缺的,也是把孩子培養成人成才的關鍵所在。

01 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與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一般意義上的愛孩子並不見得就會尊重孩子的人格,但尊重孩子的人格一定是愛孩子的。

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但在現實中,總有不少父母會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尊重孩子的人格,並沒有真正把孩子當成與大人平等的一個獨立個體來看待,很多家庭中出現的孩子教育問題其實都和這有很大的關聯。

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就意味著不能隨意否定孩子;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還意味著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將孩子視為一個與自己平等的個體,是家庭和諧、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不容忽視、需要關注的一個教育重點。

02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古人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習慣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而很多的好習慣都是從小就要培養的。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家長不管如何愛孩子,都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就是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包括孩子的學習習慣、閱讀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等等。

03 注重良好親子關係的培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上名校,而是在家庭中從小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孩子成長的先決條件和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關鍵。

心理學表明,親子關係,是孩子建立的第一個社會關係。兒童時期的親子關係不容忽視,它對孩子以後的性格的形成、人格的塑造、其他社會關係的建立、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認知等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童年時期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最重要時期。

那麼,什麼才算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所建立起的一種平等、自由、民主、和諧、尊重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下,父母更多的是要依靠引導、而不是居高臨下板起面孔來教育孩子。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當父母與孩子能夠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時,孩子將獲得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04 父母教育觀念基本要一致

一個家庭的教育氛圍是否和諧,父母的教育觀念是否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品格性格、思維方式、人際關係等的形成。

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可圈可點,主要原因是父母在教育觀點上能夠一致,而很多孩子出現教育問題恰恰是因為父母教育觀念的不一致,或是各唱各的調,其結果就使孩子無所適從,也在無形當中削弱了父母的威信。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儘可能地達成一致;對孩子所提的教育要求也儘量保持一致;在教育過程中父母還要相互配合,步調一致。特別是當孩子犯錯時,其中一方批評教育孩子時,另一方不要袒護,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對方的種種不是。

05 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抑制不合理的需求

每個人包括孩子在內都有自己的合理要求,比如合理的生理需求;合理的物質需求;渴望獨立的需求;滿足個人愛好的需求;與人交往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等等。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首先要善於傾聽,如果覺得合理就要給予適當的滿足,以避免孩子在合理需求未得到滿足時,以錯誤的方式進行替代性的補償;如果要求不合理,就非常明確地予以拒絕,而不是含含糊糊,拖泥帶水的。

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抑制孩子不合理的需求,是父母應持有的態度。

06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要慎重

孩子容易受到父母一言一行的影響,這已被一系列的教育研究所證實。

家長的言行其實就是在無聲地給孩子做示範,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要慎重。

07 不過度保護孩子,經歷了磨鍊和挫折才能讓孩子更強大

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一所“社會大學”,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生怕孩子吃一點點的苦頭,會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欠缺。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無數的事實證明,只有讓孩子經得起在逆境的磨鍊和挫折,孩子才能變得更加強大,也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而要實現這一點的前提是家長要做到不過度保護孩子。

08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不管如何愛孩子,父母也要引導孩子要從小養成講規則的意識,這是和社會接軌的基本保證。

為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研究和制定出簡單實用的家庭規則,使孩子參照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09 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就像前段時間網上熱議的十三歲男孩殺害十歲女孩的那場悲劇,從個人品行上來看,十三歲男孩完全喪失了最基本的做人良知,即使他學習成績再好,對社會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培養孩子成人要比成才更加重要。所以,父母在重視抓孩子成才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孩子成人的培養。我們要摒棄那種把孩子的分數當作高於一切的做法,如果忽視了孩子良好品德等做人方面的培養,那麼,這樣的孩子即使再聰明,也只不過是一個不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的歪才。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在孩子成長的問題上,父母應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 孩子的智商可以不孺人,但孩子的身心至少要健康,孩子的良好品格人格等等,是孩子今後順利融入社會的重要保證。

10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做好自我服務,能夠自己把自己照顧好。

教育學家羅斯曼說,孩子越早做家務,越早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成年後社會適應能力越強,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僅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有利於提高孩子在學習上的自我探索能力及增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等等。

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從小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切忌不要包辦代替。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從最簡單的家務做起,比如學會自己收拾玩具、圖書、個人內務等等。

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10點都很重要,建議收藏

總之,當父母如果能理智把握愛的尺度、並做到正確培養孩子的時候,這樣才能真正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高情商孩子,而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