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01 孩子的壓力,你懂嗎?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每天為了生計而拼命奔波,成年人的世界被壓力和焦慮所籠罩。

就連那些天真可愛的、本應無憂無慮的孩子,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也不得不每天面對大量的課程作業,壓力越來越大。

中國睡眠協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2.9%的青少年睡眠不足8小時,睡眠質量也堪憂。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學習壓力。

壓力和失眠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青少年也有壓力,也會失眠!

同事的孩子麗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但是每次她把成績報告單拿回家的時候,她的父母就會對她的分數和名次進行一番點評,告訴她如何從班級的十幾名提高到班級的前十名。

父母的這種做法,無意當中給了麗麗很大的壓力。她覺得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讓父母感到滿意。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麗麗已經學了六年鋼琴了。在一次鋼琴獨奏演出會上,有一個比她小四歲的小男孩兒,彈奏的曲子很複雜,水平也很高。

麗麗的父母對這個小男孩兒的高超的演奏水平,表示出大大的驚歎。

也許他們只是在讚揚這個男孩兒,並沒有批評麗麗的意思。但是他們的這種讚揚卻讓麗麗感到自卑。從此麗麗又為自己每天增加了一會的練琴時間。

其實麗麗的父母不知道他們帶給孩子的壓力,也不理解她的壓力。

02 家長的焦慮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巨大的壓力會讓孩子抑鬱。

所有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985,將來有一份舒適、體面又高薪的工作,為此他們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殊不知他們的這種期望,這種羨慕,會讓孩子感到自卑、沒有安全感,產生巨大的壓力。

如果說壓力是一根稻草,那麼巨大的壓力就是無數根稻草,無數根稻草能壓垮一個孩子。

在前一陣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為了英子的學習,辭去工作,專職陪伴她學習。

為了360度看到英子的學習情況,宋倩在英子的書桌前安裝了透明玻璃窗,英子的一舉一動都在宋倩的監視之下。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英子的爸爸給英子買來她最喜歡的樂高,宋倩不準玩,後來發現英子在爸爸那裡偷玩,一氣之下就把英子已經拼的樂高給掀翻了。

這讓英子感到委屈,感到媽媽對她不理解,感到媽媽給她的壓力太大,讓她無法承受。

然而宋倩認為,英子都高三了,應該全力以赴迎接高考,就像機器人一樣,不知疲倦,每天除了刷題就是刷題,不應該有愛好、有娛樂。

一根根的稻草壓在英子身上,她終於受不了了,壓垮了,抑鬱了,她想跳河一了百了。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03 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和耐心澆灌的花朵。

現代的快節奏生活讓我們的腳步不停留,始終奔波在生命的路途上。

生活的焦慮和壓力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我們回到家只想躺一躺,喘口氣,休息一下,沒有時間和精力和孩子聊一聊生活和學習。

孩子湊過來的時候,疲憊的我們往往沒有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應付了事。

我認為《小歡喜》中的方圓夫妻倆值得我們學習。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陪伴孩子成長。

所以方一凡是一個有愛心的陽光男孩,對待表弟疼愛、照顧,沒有一些孩子的自私心理:覺得表弟的到來會奪走媽媽對他的愛。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當方一凡出現問題的時候,方圓夫妻倆會停下手頭的工作,耐心傾聽,幫他分析,給出建議,尊重他的選擇。

雖然他沒有英子成績好,但是他是幾個孩子當中最陽光的。

最後他也如願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相信他以後的人生不會差!

著名教育家王金戰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天賦,都是一朵將會絢麗綻放的花朵。”

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絢麗綻放的花朵,只是他們的花期不同而已。所以我們家長要有耐心等待。

04 我們應該放下焦慮,幫孩子釋放壓力,讓孩子快樂成長。

馬東說:”中國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長中的焦慮轉移給孩子。”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放下焦慮,幫助孩子釋放壓力,把快樂還給孩子。

我們不應該把成年人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焦慮帶回家,家是溫暖的地方,休息的棲息地,避風的港灣;不是打罵孩子的地方,更不是施加壓力的地方。

有關研究表明: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焦慮障礙起到非常重要的促發與維持作用。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他們也需要自己的個人空間,給自己放鬆休息的時間,讓自己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父母的不理解和無休止的嘮叨,只會增加孩子的焦慮,使孩子感到學習的壓力,甚至會使孩子崩潰。

近日蘭州民警在巡邏時,發現兩名兒童竟然在高速上行走。

原來這兄妹倆,感覺學習壓力山大,學不好還被媽媽打,於是他們打算徒步300多公里回老家,逃離媽媽的管教。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耒陽一個15歲的高中生,感到學習壓力太大,離家出走,想輟學去東莞打工。經過民警耐心勸說,才打消念頭而回家。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孩子年幼的心理還承受不住來自家長和學校各方面的壓力。當他們承受不住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逃避。

我認為父母可以從以下幾點幫助孩子釋放壓力,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一、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所有的事情都圍著孩子的學習轉。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有家長曾經和我交談,他們說為了孩子的學習,現在一切家務不讓孩子幹,孩子在生活上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需要好好學習就行了。

孩子的學習成為一個家庭的重心,這是父母對孩子學習焦慮的直接映射。孩子是很敏感的,這種無形的愛給孩子會造成巨大的壓力。

我們應該生活常態化,孩子該做家務的就做,該洗衣服的就洗,孩子是家庭的一個成員,他們有義務為維護家的乾淨整潔而付出。

二、接受孩子目前的狀態,多和孩子溝通,多陪伴孩子。

昨天晚上我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對孩子目前的學習很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上初中以來學習一直就這樣的狀態,家長平時不管不問,到初三了開始著急了。

經過了解,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上學住校,週末回家以後,偌大的家院只有一個女孩居住。

家長的心真大!這樣的孩子內心一定是孤單的寂寞的,內心的話無法和父母訴說,畢竟視頻代替不了陪伴!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這樣的家長往往會說出去賺錢,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就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壓力,再加上沒有家人的陪伴,內心的話無法訴說,慢慢就會焦慮,產生壓力。

三、家長放下焦慮,以免給孩子造成壓力。

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孩子是一棵需要愛心與耐心澆灌的花朵

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於是不斷地給孩子報班,增加額外的作業,希望孩子能給自己爭口氣。

這些做法,表現了家長的焦慮,敏感的孩子每天奔波在各種輔導班的路上,會感到生活哪裡有什麼豐富多彩,只有學不完的習,從而產生壓力,甚至是厭學。

當然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往往在不經意間向孩子傳遞著焦慮的信號,壓力的信息。

《讓孩子學會思考》中說:“不要過分控制或是過度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天賦,而家長最大的責任之一就是在創造機會和避免過分干預之間掌握好分寸。”

家長對孩子不僅要有愛心,還要有耐心,相信有一天,他們會綻放屬於他們自己的美麗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