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相信父母都會發現,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作為成年人一定要去理解他們的情緒問題。畢竟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自我安慰能力有限,如果自身無法正確的去處理情緒,而此時家長又不能夠去引導孩子的情緒發展的話,漸漸的孩子就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甚至被消極情緒所影響。

隨著孩子年齡的發展,他們會出現不同的情緒變化,例如說開心失望,恐懼厭惡等等,而對於一些開心積極的情緒,則被人們認為是好的情緒,而憤怒痛苦,失望,這些情緒被人們所認為是不好的情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極情緒。當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的時候,如何回應孩子的情緒問題,不同父母的處理方式,把孩子引上了不一樣的人生。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 當面對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的時候,你是如何去應對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家長給出的答案。4歲的強強是一個剛上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的他從小就讓父母操了不少的心。尤其是強強的媽媽,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對孩子百般呵護到現在橫眉冷對的樣子,前後的反差讓人覺得她不是生了個兒子,而是生了個仇人。

這天,強強的媽媽在帶著孩子玩耍回來,就準備讓孩子吃過午飯後睡個午覺。但是強強調皮搗蛋的,在吃飯的時候把湯全部打翻在自己的身上,把孩子燙的哇哇大哭,而媽媽雖然心裡心疼不已,但嘴上依然喋喋不休的責罵孩子。之後讓孩子去洗了個澡,乖乖的坐在床上等自己來給他吹頭髮,卻沒有想到孩子在床上開始蹦蹦跳跳,把剛鋪好的床單踩得亂糟糟的,而且還有溼乎乎的頭髮,把枕頭打溼了。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剛收拾好衛生間過來的媽媽看到孩子的樣子,終於忍不住對他發了火:"你再這樣不聽話,我就把你丟出去了。都說讓讓你擦完頭髮再躺下,你怎麼就這麼不聽話?"話音還沒落下呢,強強就開始外面跑,媽媽對著他的背影憤怒的大喊:"你這孩子真的是太討厭了。"沒想到剛說完這句話,就聽見衛生間一聲巨響,強強正站在衛生間,手裡拿著毛巾狠狠的踢臉盆,一邊踢一邊大吼:"我自己就會來擦頭髮呀,你為什麼還那麼大聲?"

看到孩子發火,媽媽一愣之後更加生氣:"你還有臉發脾氣了,真的是翅膀硬了是不是?"強強被媽媽訓斥地站在衛生間的角落低著頭,肩膀抑制不住的聳動起來,眼淚也隨之落下。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強強的家裡發生。而當強強出現消極的情緒的時候,媽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用同樣的方法去止住孩子的憤怒情緒。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其實這樣的方法,對於並在孩子面前,成年人具有絕對優勢,所以說當父母在自己面前發火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會選擇乖乖閉嘴,但是這樣他們就能夠真正的把自身的消極情緒所解決嗎?

四類家長的不同做法

美國心理學家戈特曼根據家長回應孩子情緒的方式,將家長分為了4大類。

  • 第一類:逃避轉換型家長

這對家長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用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情緒問題。在他們看來孩子出現不良情緒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去了解孩子產生這樣情緒的原因,而是想著如何去解決孩子的這種情緒,讓孩子停止哭鬧或者是不要繼續生氣,雖然說對於年幼的孩子這樣的方式是存在一定效果的,能夠讓孩子止住當下的哭泣,但是這樣的不良情緒卻依然會深埋在孩子的心中,遲早有一天會成為孩子爆發的稻草之一,而在他們長大之後,一旦人生中遇到了不順利的事情,他們往往會通過暴飲暴食或者是打遊戲購物等方式去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也就是所謂的逃避問題。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 第二類:暴力抑制型家長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這類的家長在家庭中是最為常見的,當他們發現孩子有不良情緒的時候,往往會引起這類家長的憤怒,甚至他們會開始大聲的斥責打罵孩子,認為孩子出現生氣發脾氣等不良情緒就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從而用暴力去壓抑孩子的情緒宣洩。

  • 第三類:放任縱容型家長

有的家長會無條件的接納孩子,一切的情緒,無論孩子做什麼行為,家長都默默的承受,也就是放任孩子自己去發洩情緒,雖然情緒是發洩出來了,但是再次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孩子依然會堆積這樣的情緒,如果那個時候沒有人或者沒有條件讓他去發現的話,他依然會陷入到情緒的怪圈之中,也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 第四類:管理情緒型家長

這類家長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理解孩子,同時也會讓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孩子做出一些危害自己或者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通過上述的表述,大家都能看出來,其實最為理智的就是第4類家長,他們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去對待自己的情緒,分析孩子產生情緒問題的原因是什麼,並且避免孩子出現一些暴力的行為,讓孩子能夠健康的去發洩情緒。

而其中最讓人感到擔憂的莫過於暴力壓制型父母。他們總是輕視孩子的情緒,認為孩子出現不良情緒就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而且還試圖用打罵或者是暴力壓制的方式去讓孩子停止憤怒,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通常會更加衝動並且具有攻擊性,甚至是到生氣的時候會更喜歡選擇暴力行為去解決,有的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長教育之下,不僅容易走向極端,而且會更加早熟,出現犯罪的概率會更高。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那麼我們如何去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同時成為第4類理智型家長呢?

  • 首先應該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應該抱以接納的心情,不要產生不耐煩或者是想用暴力去打罵孩子的想法,把他當成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正常去面對和理解。
  • 要耐心的對待孩子:當孩子憤怒的時候,家長應該用柔軟的態度去對待他,並且去幫助孩子尋找自己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 正面引導孩子:當孩子憤怒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實在生氣可以通過打枕頭的方式去宣洩,但是一定不能去踢凳子,或者是把情緒宣洩在別人的身上,生氣是我們正常的一種情緒發洩,但是不能傷害到別人,也不能損害到自身。
  • 讓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生氣帶來的後果:當孩子逐漸冷靜下來之後,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他生氣所產生的後果,例如說把踢壞的臉盆收拾好,把枕巾重新曬乾,鋪整好床鋪。讓孩子在收拾的過程中明白自己出現不良情緒後,所有的後果都需要自己去承擔,並且這些後果也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負擔,從而讓孩子能夠更加好的去控制自身的情緒。
孩子情緒出現了問題,四類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孩子在成長中不良情緒是難以逃脫的,這也是每個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去直面的一件事情,讓孩子懂得正確的去掌控和宣洩自己的情緒,長大之後能夠變得更加的情緒穩定,同時也能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讓孩子可以擁抱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