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生活中,常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每次做作業都是寫5分鐘,就開始心猿意馬的,不是被書桌上的玩具吸引了過去,就是被客廳家長的聊天吸引了過去。還有,自己孩子每次上課都忍不住要往窗戶外看,或者是小屁股在椅子上扭來扭去的根本就坐不住。

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呢?主要原因就在於孩子缺乏一定的自控力,難以抵制外界的干擾,導致他們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做事上都容易分心。

01

很多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和自身自控力差絕對有很大的關係。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在情商、人際交往和學習生活等方面都缺乏競爭力,對孩子各方面的成長包括學習做事等也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

有關專家曾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跟蹤研究,發現孩子健康成長有兩大最核心的要素,其中之一就是自控力。孩子取得的各種成功,都來源於自身的自控力所形成的良好習慣。

著名心理學家鮑邁斯特曾指出:自控力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力量,是人生成功的一個關鍵。

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可見,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是相當的重要,和孩子的未來發展是息息相關。

02

那麼,什麼是自控力?我們可以簡單把它理解為自我控制,也就是對外界的誘惑及自身行為習慣的一種主動式的控制。

自控力包括延遲滿足感、情緒自控力、行為自控力等等,其中行為自控力對孩子的學習做事等有直接的影響,而學習拖延症、學習惰性等均是行為自控力不足的外在表現。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控力,特別是在學習上能夠改變學習拖延症、學習惰性等毛病,但實際情況往往和家長的想法是大相徑庭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缺乏自控力呢?

從現實中來看,孩子缺乏自控力,往往和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原因有關:

  • 一是和孩子年齡小,不懂事有關;
  • 二是和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溺有關;
  • 三是和孩子習慣於接受家長和老師的安排,而喪失了自我規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關;
  • 四是和孩子經常自我放棄有關,久而久之,就喪失了自控力;
  • 五是和孩子在學習或做事時沒有養成思想高度集中的習慣有關;
  • 六是受外部不利環境的影響;
  • ……

知道了自控力缺乏的主要成因之後,我們在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方面就有了比較明晰的努力方向。

03

自控力既然如此重要,那麼我們為人父母者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孩子的自控力如果先天不足,是完全可以通過後天有針對性的教育和訓練得到提升的。

1、家長教育和訓練孩子的心態首先要平和,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自控力並不是靠一兩天就能實現的,此外,無論訓練方法有多好,孩子的自控力提升都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家長切忌不要急躁,要有計劃、有步驟地,以最平和的心態來陪伴孩子進行自我提升。

2、訓練目標不要定得太高,儘量切合孩子實際

在自控力培養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目前自控力的水平制定當前的培養目標,目標不要定得太高,讓孩子踮起腳就能夠著最好,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會不斷地體驗到成就感,因為有了成就感,孩子就更加地投入,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直到自控力達到理想狀態為止。為了幫助家長朋友更好地理解,這裡以孩子寫作業為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比如我們可以先用大約一週的時間觀察和記錄孩子每天要完成多少作業量;完成每一項作業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在沒有外部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在專注度上最多能控制多長時間;用了哪些辦法讓孩子的專注度更集中等等。

我們把這些觀察結果都記錄好,然後根據這些信息來制定下一週的培養目標,而且這個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是逐步上升的,每一個階段目標都是孩子努力一把就能夠達成的。

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有了觀察記錄,我們就會很直觀地看到孩子的進步,這樣我們和孩子都會比較容易體驗到自我控制的成就感。

3、培養孩子頑強的毅力

頑強毅力是孩子良好自控力形成的重要保證,要培養孩子的良好自控力,首先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軍訓或戶外拓展訓練等,訓練孩子的意志。

4、鼓勵孩子養成做事有計劃的習慣

計劃性和自控力是相輔相成的。通常計劃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其自控力一般也比較強,為了跟上計劃,他會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學習節奏和努力狀態,這本是就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自控力表現。

5、一次只需改變一個壞習慣

俗話說,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在孩子的教育上更是如此,提高孩子自控力的關鍵之一,就是每次都集中精力只改變一個不良習慣即可。比如要求孩子每週只改變一個不良習慣,這比要求孩子每天改變一個不良習慣顯然要更靠譜得多了。

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6、與孩子一起制定清晰的發展目標

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制定某方面的發展目標,可以幫助孩子在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增強自控力,養成好習慣。

制定的發展目標一定要具體,最好能量化,又有操作性,而不能定得過於籠統,使目標變得含糊不清,讓孩子不知道接下來他應該要做什麼。

另外,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要相結合,比如既要有月度目標、學期目標等,也要有具體到每天的目標,月度目標要合理分解到每一天,這樣才能保證月度目標、學期目標最終得以實現。

7、通過玩角色扮演等遊戲方式提升自控力

開展某些遊戲也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家長可以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在家裡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角色扮演遊戲,在親子互動過程中,訓練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很容易讓孩子融入其中,在玩耍中不知不覺地提升了他的自控力。

這裡面其實運用了兒童心理學的特點,對一個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如果你要叫他安靜地站一分鐘,恐怕都很難做到,可如果你讓他假裝軍人守衛一座城池,他可能很快就會入戲,並堅持上很長的時間。

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更重要的是,在角色扮演遊戲中都是有規則的,孩子因為樂在其中,就會非常主動認真地對待這些規則,在遵守這些規則的同時,孩子在無形之中就受到了控制自己的行為來達到既定目標的訓練,自控力也因此得到了鍛鍊。

8、從孩子的生活點滴入手,培養孩子自控力

我們還可以從生活點滴入手,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比如可以引導孩子完整地做好他自己的事情,學會自己整理自己的書包、書桌、書櫃等等,而不是凡事都依賴於家長替他做,當然,可以先讓孩子從最容易的事情做起。

也許,剛開始孩子在做這些事情時還離不開家長的督促,但這些行為經過多次反覆之後,就變成了一種習慣,他的自我約束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9、設法減少影響孩子自控力的外部干擾

我們知道,孩子畢竟不同於成年人,他們由於自身所特有的對外界充滿好奇和敏感的特點,常常會因為外界的一點點小動靜的干擾而產生分心,無法做到約束專注做好某件事。

孩子缺乏自控力,導致學習不理想,這9種方法改變孩子自控力問題

若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在孩子開展學習或做事的過程中,就要設法減少外界對孩子的干擾,直到孩子的自控力能達到足以抵消外界的干擾為止。

04

綜上所述,家長通過一些自控力訓練方法,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控力的,最好通過一些科學訓練讓孩子形成一種習慣。一旦形成了習慣,孩子的自控力就不需要藉助任何的外部力量也能得以實現。

以上這些方法只是在拋磚引玉,希望家長能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量身定做一些科學的訓練和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讓孩子真正成為能掌控自己的主人,做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