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为何在历史上却有着极高的评价?

crewyor


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永乐帝朱棣的嫡长子,继承皇位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却是一波三折,甚至几近被废。但不管如何,他最终还是顺利登基,尽管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高的评价,这其中,有几个原因还是值得说道说道的。

胖,有时也是一种优势

为何这么说呢?朱高炽个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肥胖,甚至于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给人的感觉自然就是有点病怏怏,没有活力,所以也导致英武果决的老爹朱棣对他始终看不上眼,但换一个角度看,肥胖也不全然就是件坏事!

因为胖,导致行动不便,注定了他不能像父亲一样热衷于行军驰骋,征战疆场,但是却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专心于自己喜爱的事情——文学、经籍,这也让他和朝中的文臣官僚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更被士大夫们视为自己人。

最重要一点,因为身体原因,朱棣常年领兵在外征讨,都无一例外选择让他留下监国。父子俩一武一文,一外一内,分工明确。客观上也给了朱高炽大量的时间来打磨施政能力,为自己培养领导班子做提前准备。

一句话,正因为胖,让朱高炽因祸得福!

性格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是最好理解的。

大明经过朱元璋、朱棣(也包括建文那几年)两代人的努力,疆域已经空前的广大,但是建国这么多年,打仗兵事一直未停,民力疲敝,天下人心思安,大明这台战争机器也确实需要换一换节奏,与民休养了。

所以,天生性格宽厚、仁爱的朱高炽可谓生逢其时,他的执政风格完全适应了当时的时代需求。另外,如前文所说,虽然他只在位一年不到,但是他监国的时间可远比在位的时间长,朱棣常年不在京城,国家内政上的很多处理方案其实都是由朱高炽定夺,只是最后呈报给朱棣阅览而已。

朱棣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其他方面也许有不满,但是对他的本分和信任却是很高的,所以基本也就放心让朱高炽进行调整管理,因此,朱高炽很多的政策就可以保持持续性,效果也是可以看到的!

打铁也需自身硬

朱高炽能有这么好的评价,也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客观地说,他也当得起这些评价。

除了他性格仁厚,能够最大程度团结臣属,便于为自己的施政营造和谐的氛围之外,他的很多举措确实做到了有利天下苍生的效果。

比如在科举制度上为北方读书人站台,他认为当时的制度对南方举子太过偏袒,规定每科进士中北方人务必占比40%;再比如改组内阁,大力提高翰林学士的政治地位,裁汰冗吏,给父亲时的很多偏激政策拨乱反正。还有轻徭薄赋,发展经济,鼓励农桑等。这些仁政,都让大明气象为之焕然一新。

最难能可贵的是,朱高炽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人在暴躁发怒时总会做出一些有失理智的事情,但是事后的反省和认错却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去做的,更何况是皇帝至尊,朱高炽却有这样的心胸和气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寻求别人的谅解,这样的品行,更为自己加分!

别忘了史书是谁写的

这一点,其实比较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却是任何帝王都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那就是写书人的主观态度。

前任的历史,一般都是后面继任者时代的文官们组织编写的,以朱高炽的宅心仁厚,宽容有为,和这些文人官僚们密切的关系,他们当然会为朱高炽歌功颂德,毕竟,在他们眼里,朱高炽这位主子实在是千年难遇的好菩萨,重视、提拔、理解他们,心灵相通,是儒家思想中理想的为君之人。

加之朱高炽之后是儿子朱瞻基继位,父子相承,在朱瞻基手下写朱高炽的故事,自然更不会在记载上有抹黑中伤的恶意之嫌。

想想历史上重武轻文(刘彻、朱棣等)或者不是父死子继(远的不说,就说明朝朱厚照、朱由校俩人)的那些帝王们,史书中留给我们的记载即便不是荒唐昏聩,至少也是毁誉参半吧!


以上,小哥愚见,欢迎指正!


小哥烩史


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胖呢,应该在300斤左右。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床铺,门口都要大一号,穿衣服费布料,因此,朱棣不大喜欢他,曾多次打算立二儿子朱高煦为皇储。

这事儿一直让朱棣十分纠结,后来是大明才子解缙给他下定决心立储的,解缙说:皇帝有个好孙子啊。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生的英武雄伟,有帝王之气。

除了肥胖,朱高炽的才能一点也不比朱高熙差,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坚守北京城,以一万之众兵士,发动北京城军民一起守住了北京,李景隆号称五十万大军也没有打开北京城门(虽然其中有水分)。朱棣称帝之后,屡次北伐,朱高炽坐镇监国,朝政不乱,井然有序,充分说明了朱高炽的治国才能。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朱棣时代以严猛治国,其间又发生了靖难之役,人心思安,朱高炽一改朱棣的严酷和朱元璋时代的“重典治国”理念,施以平和仁政,由此,文官士人得以“身心解放”,百姓得以休息,朱高炽不同于父亲祖父的执政风格得到官民一致拥护。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青灯问史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个皇帝,明太祖朱棣的儿子,史称“明仁宗”。

朱高炽47岁继位坐了9个月的皇位,然后驾崩。虽然寿命不短,但是也算是短命皇帝

朱高炽的皇位来之不易朱棣原本就不喜欢他。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敦厚老实,略显木讷,这都不是朱棣喜欢的类型。

朱棣特别看好二儿子朱高煦,朱高煦骁勇善战,脑子灵活,嘴皮子还好。尤其是在“靖难”期间,是朱棣的好帮手。朱棣曾多次表示要立朱高煦为太子,朱高煦也一心将自己比作李世民,决定干一场弑兄上位的大戏。

但是朱元璋特别看好朱高炽,曾册封朱高炽为藩王世子,朱棣的法定继承人。所以朱高炽的位置虽然摇摇欲坠,但是也一直没有倒下。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就是朱瞻基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特别喜欢朱瞻基,想将皇位传给朱瞻基,这下就绕不开朱高炽了。

朱高煦也是自己作死,一心想把朱高炽搞下去。就各种诬陷朱高炽,本来朱棣就不喜欢朱高炽,这下更烦他了。

本来一手好牌,让朱高煦自己打的稀烂。这朱高煦偏偏还等不及,一心想早点上位。于是就学李世民“搞事情”朱棣可不是李渊,发现苗头立即行动,直接将朱高煦镇压,并将其送出京城,终身监禁。

<strong>

这下朱高炽没有竞争对手了,可以做安稳了。

朱棣依旧对他不满意。朱棣常年领兵在外,加上要处理迁都北京的事情,一般都是由朱高炽主持朝政但朱棣给与朱高炽的权力并不多,只是一些中小官吏的任命、审理一些普通案件、水利工程等等。

等到朱高炽登基以后,大权在握时,将朱棣时期的许多政策直接推翻朱棣好大喜功北征蒙古、南征交趾,主持航海,迁都北京,这些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朱高炽长期主持朝廷事务,对民生还是有所了解。所以他取消了航海计划优待建文帝时期的臣子。为了缓解大运河的运量压力,他甚至都有回迁南京的打算。他还大力整顿吏治,在消除贪腐方面花了大力气。

朱高炽的这一番休养生息的改革,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也展现出明主之相,所以后世对朱高炽的评价相当高。


九哥谈历史


为了让朱高炽成功减肥,据说朱棣将失职多送食物的供膳官剁成肉酱······这恐怕是朱棣对朱高炽身心最大的摧残了吧。练骑射朱高炽欲哭无泪,他胯下的战马也是如此。

虽然朱高炽在位不及一年,但是他自永乐中后期,就开始长期监国。时人评价,东宫监国,朝无废事。也正是因为朱高炽在日常政务处理中所积累出诸多经验,所以才有能力在朱棣去世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并拨乱反正。

甚至可以说,在朱棣主政期间,二人属于分工合作,作为皇帝,朱棣管理的是最重要的军国大事,而日常政务基本都由朱高炽来处理,无论是北征蒙古,还是北京筹办迁都事宜,都造成朱棣长期不在南京,所以朱棣命令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高炽的短板

不同的人所持政治理念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朱高炽不光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还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所以二人本身就有政治冲突,也存在一定积怨,这才是朱棣某些时候会考虑让朱高煦继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个儿子。当然朱高炽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问题。

其实,朱高炽的优势也仅仅就是长子而已,论个人感情来说,朱棣最赏识的始终是朱高煦(后来看清其嘴脸后才淡漠下来),最宠爱的是朱高燧,而最不喜欢的恰恰是身体孱弱的朱高炽。

无须讳言,朱高炽的体型确实是肥胖,笨拙,行动迟缓,为此,朱高煦没少调侃他,这也引起了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的不满。也是出于身体原因,类似于骑马打仗,都不是他所擅长的,不可能象朱棣一样,御驾亲征蒙古草原。对于朱高炽来说,上马都是一件很费力的事,而朱高煦骁勇善战、战功卓越,还几度救过朱棣的性命。对于才干方面的赏识,朱棣肯定是倾向于朱高煦。

而对于朱高燧,朱棣很纯粹的,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宠爱甚至溺爱,没有原因。

朱高炽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

虽然他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但总比朱标要好些吧。朱标是太子做到归天,为什么要提朱标呢?

二人脾性相近。这也是朱高炽的优点、超过两个弟弟的优点,就以永乐初期向过往总结:

第一、中规中距,为人宽厚;

第二、最初作为前燕王的继承人,他是受朱元璋亲自册封,根红苗正;

第三、虽然朱高炽不擅长领兵打仗,但是守城方面还是有功劳的,在朱棣造反初期,朱高炽坚守北平,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仅仅率领了1万多人守城,竟然成功抵御了李景龙50多万南军的进攻,当然了,这里面是有猫腻的,本文就不提了。

朱高炽的宽仁平和,给他带来了极大回报。

这就体现在朱棣在继位初期,作为首要国事,大臣们劝谏朱棣早日册立太子,但是朱棣却一直在犹豫。凡是这类意见,他都加以搪塞,人选虽然不定,但他却又向群臣征求册立太子的意见,很明显朱棣自己也很纠结。

其实,朱棣知道他自己最喜爱的朱高燧是没有德行和本事继承皇位的,他还是倾向于朱高煦能够继承大统,这是试探群臣对朱高煦的拥护程度。长幼之分对于朱棣来说,这都不是问题,他不但打破了立嫡立长的传统,还把正牌的皇帝不知打到什么地方去了,不立嫡长心理压力也不大。

朱棣得到的结果却是大部分臣子的反对,你皇帝再强也终究还是要靠踏实忠心的臣子来做事,如果是朱高煦继位之初就君臣不合,会致令国家动荡,后果不堪想象,而且他们反对的原因,外加朱棣自身的好恶综合来说就是:

第一、封建社会的那套传统礼法。

第二、群臣对朱高炽的支持。

第三、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媳(长辈对晚辈的欣赏)。

第四、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长孙-“好圣孙”朱瞻基,传位不是踢球,如果他把皇位传给朱高煦,再想让老二将皇位回传给朱瞻基那是痴心妄想的。

第五、渐渐看清朱高煦的嘴脸和野心。

处处被掣肘的朱高炽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虽然随顺了诸位大臣的心愿,但却造成了朱棣和朱高煦之间,以及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的矛盾,并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形成积怨,只待井喷的一天。

各有分工这种工作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让父子二人都不自在,到底谁说了算,很显然朱棣说了算,但是在他北征和营建北平皇城的时候,大多时间并不在南京,日常政务都由朱高炽来处理,即便是一般政务的处理,朱棣就能放心么,同样不行。

朱高炽的权限中有中低官员的人事权,这是朱棣特地交代的,高层官员的提拔任免都要朱棣亲自做主。

一方面限制了朱高炽本就不大的权利。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担心。怕朱高炽受人挑唆,下手过重,类似于朱允炆那个糊涂蛋一样,做出蠢事,被利益集团左右,甚至受人挑唆搞不好趁着自己不在南京就直接“起事”。

总结来说,太子监国虽然是朱棣授权,但是朱棣本人却并不放心。在那个时期,朱高炽也无非就是个顶级秘书,在每次朱棣出差回到南京后,都要让朱高炽将所有处理过的政务记录呈报上来,还有更过分的,比如说,处理一件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怎样的?

朱高炽虽然没有过多抱怨,但可想而知他的内心的崩溃的,对这种放权方式也是抗拒的,即便是个臣子也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权利,我一个做儿子的,你不放心我?为啥不给我相应的权利,朱高炽在意的是这让他很难在政治上一展抱负。

在朱棣看来,朱高炽明显是在夺权,因此没少对朱高炽进行过斥责。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每次回到南京主政的时候,总要把某些朱高炽处理过的政务,更改后作废,理由也不是依据法度与合理性,很纯粹的就是秀肌肉,让朱高炽知道到底谁说了算。

父子二人积怨越来越深,朱棣还张榜,将朱高炽的“乱政”公诸于众,让朱高炽颜面扫地,这实在是不智之举。明明有些政令,处理的非常得当,但朱棣说改就改,这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朱棣大笔一挥,人头落地,以后在朝中虽然有很多人支持朱高炽,但也仅限于暗中支持,不再有人敢替他辩护什么了。

群臣们都在压抑着,不经意间,朝中的势力,渐渐泾渭分明,一方面是皇权的忠实拥护者,也就是保皇派,另一方面,就是从根本上就看不起朱棣的一些大臣,朱高炽的脾气秉性随和,政务处理能力尚佳,法度掌握宽严并济,朝中或明或暗,赞赏他的人很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投机分子,毕竟朱棣某一天离世,那么继位的肯定是朱高炽,投机分子就会抓紧时间不遗余力的在朱高炽没有登基以前,巴结逢迎,好在他登基以后,收获回报。

朱棣和朱高炽的积怨越来越深,逐渐爆发出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甚至心悸的冲突。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朱棣和太子的冲突。这个时候,看出苗头的朱高煦和朱高燧指使在朝中的支持者利用朱棣对太子的猜忌和不满,散布流言,中伤陷害,不断的刺激朱棣,关押处死朱高炽的东宫派系势力。

很多与太子关系不错的朝臣,都受到了陷害。朱棣还曾秘密下令自己的心腹,暗中调查太子,而金忠摘下官帽,叩首痛哭,他愿意为朱高炽担保,如果朱高炽是不可靠的,他本人愿意连坐,朱棣才没有进一步行动(换人监视)。

朱棣的态度,因为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挑拨离间越发冰冷强硬,而同样是这种态度,也反过来刺激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击朱高炽的嫡系势力,但是不懂收敛的朱高煦太过肆无忌惮,终于也引起了朱棣的警觉和震怒,将其废为庶人,还是朱高炽流着泪求放过,才使朱高煦保住了亲王爵位,但被削去两队护卫,发送到山东乐安。

就这样朱高炽少了一个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也少一股强劲的反对势力,这让心理上已经不堪重负的朱高炽暗暗松了口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永乐后期,闲杂人等被撇除了个干净,纯粹演变成了父子二人的闹剧。将近20年的积怨渐渐爆发,还是因为分权问题,一方面要让朱高炽监国,而另一方面,又绝不放权,让朱高炽的处境非常尴尬。

朱棣一面故作姿态,亲笔授权有事不必奏来,一面又事后查错,无论对错都要斥责,这样的日子加上朱高炽本就孱弱的身体,能有高寿才是怪事。

在最后一次北征的途中,朱棣已经感到时日无多。他曾经说过,东宫(就是朱高炽)处理政务的时间已经够长,而且非常熟练,我返回北京后,要把所有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我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意思就是想提前交接,退位享福。

看来,朱棣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担忧,否则不会突然想起放权,让朱高炽即位。

朱棣也有舔犊之情和自己的苦衷

再怎么样也是自己儿子,何况还有自己喜欢的朱瞻基呢,其实他对朱高炽和东宫势力所采取的行动,目的不过是想削弱和限制其能量,以防逐渐演变为规模庞大的太子党,对自己的皇权造成威胁,哪怕厚道的朱高炽没有这个心,也怕小人撺掇,朱允炆就是反面典型。所以虽然朱高炽连连遭受打击和限权,但是很奇怪的,他的太子地位还是比较稳当。

朱棣虽然对朱高炽敲敲打打几十年,但是下手也并不重,狠手都下在外人身上了,他也没有把事态过于放大,这些都被朱棣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关押和杀戮的人,也都是朱高炽的“近臣”,并没有牵扯过甚。他的目的,只是让朱高炽的权利继续被笼罩在皇权之下,以免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态。

朱高炽也比较聪明,以前他曾经处分过朱棣的宠臣,但在受到阻力后,他便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甚至对于朱棣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也假装不知(已经有人告知朱高炽)再加上朱棣的宠臣金忠,以及诸如杨士奇,胡濙等人的保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一步步巩固,只不过权力被限定到一定范围和程度而已。

(几幅画作都是朱瞻基亲笔)

时代不同责任不同

这父子俩的工作是阶段性的,各有各的使命。

朱棣负责保命、铁腕惩“奸”、开疆拓土。

朱高炽负责守成,并且拨乱反正把诸多不良现象灭除于萌芽状态。

朱棣开疆拓土,北及蒙古,南征交趾,远航西洋,迁都北京。这些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功绩即便放到今天也让后世子孙们感到振奋和钦佩。

但是这却超出了明朝当时所能负担的极限。这也是后来刘大夏哪怕面对皇帝的讨要,也拒绝交出海航资料的原因。

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洪熙帝。他对永乐时期的政策,从各个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否定了朱棣以前很多并不合适做法,开创并实施了仁宣之治。

朱高炽停止了耗资巨大、耗费空前的四项巨额经费。

看到这里某些朋友可能会感到惋惜,觉得他应该顺着他爹和他爷爷的足迹占领俄罗斯,解放全欧洲^_^,但那只是咱们的想法,当时的条件,已经不允许朱高炽沿着他父亲朱棣的老路走下去。

迁都北京后,虽然天子守国门,给北方战事带来了一定便利,而随着朱高炽的国策调整,北京在当时的重要程度,尤其作为首都来说,意义不大,朱高炽也曾经想过,还都南京。

这不是个人好恶的问题,而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目的,整个皇家宫廷、官僚机构、北京周边的卫戍部队所需消耗,每年都要从南方将大量的物资运到北方,运费本身就极其惊人,甚至超过了物质本身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有无数中间商赚差价,比如开支的日子到了,官员们收到了一张张白条,粮食有,但是运不过来,官员们自己去南京领?没办法,挥泪大甩卖,都塞给了商人,而商人逐利,没有大好处他们也怵头这通折腾,所以他们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明代的公务员工资是能逼出人命的低,再被商人盘剥一气,就更过不下去了,一时间帝国高管们怨声载道,这也是朱高炽打算还都南京的原因。

朱高炽还赦免了朱棣时期很多遭受迫害的官员和家属,把他们解救出来,恢复自由,并首次平反,宣称方孝孺等人是忠臣,承认建文帝一朝的政治地位合法有效,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再就是颇为遭恨的司法部门,包括朱高炽在内也深受其害,他纠正司法部门的办事作风,不允许再恶意构陷,小题大做,从制度上废除了诽谤罪,禁止法外用刑,随意株连无辜。

为了防止司法乱权,他下令三法司会同内阁五府六部等机构的负责人同审罪犯。有效的制止了永乐时期的诬告成风,迭兴大狱的恐怖活动。永乐时期,紫禁城工程,虽然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同样造成了国困民穷的局面,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朱高炽免除了灾区的田赋,还提供无偿的救济。

在永乐时期过多的征用了民间的物资(无偿征用)和劳役(无偿征用),这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朱高炽上台后,做出规定:

按市场价格购买所需物资,并大幅减免当时物料征收数量,有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公平的裁判制度,方便了民众,同样一件事,转害民,为利民,受到民众的欢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物资方面,各地官员的贪腐行为。

对于以前曾经关押和打击过的东宫官属。朱高炽一再鼓励这些人不要回头再担忧朱棣时期的朝堂风气,现在正是他们畅所欲言一展抱负的最佳时机。

前不久还是阶下之囚,现在又被朱高炽提拔重用,臣子们敢不用命,一个个感动的跟什么似的,自然而然的,朱高炽身边紧密的围绕着一些使用起来如臂使指的忠诚势力。

朱高炽并不是纯粹的好好先生,比如大将丘福,他是朱高煦的坚定拥护者,曾经不遗余力的想将朱高煦推上皇位,其中恐怕也参与了对朱高炽的打压和对其官属的陷害,所以,几乎所有北征战死的将领,全部予以追封,但是,丘福却被排除在外。

朱高炽在即位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变了永乐时期的一些弊政,巩固和稳定了当时的社会局势,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短,都是非常少有的,朱高炽的许多做法,明显带着否定永乐政治以及朱棣个人意愿的色彩,甚至近乎偏激,所以某些事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他也是人,高压几十年总要有个宣泄口,否则人会疯掉的。

如此看来朱高炽这种政治理念都是在他监国时期,通过对政务的熟悉和处理,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并不是在他即位之后,才后知后觉的下手整顿,所以他的功绩在永乐中期就体现出来了,而非短短不到一年干出旷世成就。

朱高炽稳定局势,缓解困境,平息斗争,他的执政理念为后来的宣德帝朱瞻基所继承,后世合称为仁宣之治,如前所述,永乐时期致使国力下降,呈超负荷状态,这在朱高炽执政的几个月内,得到缓解和调整,而仁宣之治的成功,正是适应了社会需求,弥补修正了弊政,才使整个社会重新步入正常的轨迹。

朱棣和朱高炽两人的矛盾和积怨也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二人的矛盾和积怨促成并加速了当时社会趋势的转变和发展。

有着足够执政经验和能力的朱高炽,在朱棣压迫下兢兢业业几十年,一朝得以翻身,自然在怒火的喷薄的助势下,飞快的扭转着朱棣曾经掌握的一切,迫不及待的以自己的政治理念来修正一条条有伤国力、民力的政策法令,这就是短期见效的原因,这是二十年的成果,而非不到一年。


古今通史


翻阅《明史》,常常看到“仁宣之治”的说辞。“仁”即指明仁宗朱高炽。这位被史家比作周之成、康,汉之文、景的明代帝王,虽然在位仅仅十个月,却以为人宽厚仁慈,爱护臣下,体恤黎庶,善于治国理政而在浩浩青史上留下属于他的一席之地。

在奇葩迭出的明代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炽无异于其中最归正、最仁义的一位。只可惜在位时间太短,所以历史知名度并不算高。

太子之位,屡陷濒危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元璋四子,封燕王)朱棣的长子。洪武二十八年被朱元璋封为燕王世子。后来,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一举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 。他由燕王变成了明成祖,亦称永乐帝。永乐二年(1404)朱高炽被朱棣立为太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继位称帝。从被立为储君到登基称帝这二十年间,朱高炽屡屡濒于危境,其太子之位也几遭废黜,登位之路可谓一波三折,险象环生。

朱高炽虽早早被立为太子,但却经历了坎坷而凶险的道路才得以继承大统的。《明史·本纪第八·仁宗》记载:朱高炽身形肥胖,而且患有足疾(腿脚有毛病),行动不便, 平时外出还需要宦官搀扶,所以不善骑射,但性格宽仁,对人颇为厚道。朱棣不太喜欢这个以宽厚仁孝出名的嫡长子,他比较欣赏次子朱高煦。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率燕军出征,朱高炽因有足疾,所以奉命留守北平。而他的两个弟弟高煦、 高燧自幼习武,精于骑射,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特别是朱高煦,生性强悍,勇猛过人,能征善战,朱棣认为此子最像自己,因此对他异常宠爱。

朱高炽守北平时指挥将士顶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凶猛进攻,为燕王保住了这块根据地,为之后朱棣诱敌深入并收编永宁精兵创造了条件。因先天条件限制,在后来的战事中,朱高炽很少能再立战功,相反,高煦、 高燧却却随朱棣东征西讨,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

随着战局的发展,胜利的天枰逐渐倾向了朱棣一方。朱高煦剽悍能战,自恃功高,渐生野心,开始觊觎哥哥的世子之位。高煦不停地在父亲面前进谗,说高炽早就想篡位做燕王。朱棣勃然大怒,决定派人抓捕诛戮高炽。多亏高炽派人送来急信,表明心迹,朱棣看信后心中释然,庆幸刚才的命令没来得及下达,否则儿子就要被错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棣登基称帝后,局势逐渐稳定,按常规应该早定太子。朱高炽是嫡长子,按封建礼法为太子名正言顺,但次子朱高煦在“靖难”中冲锋陷阵,还多次在乱军中救过自己的性命,加上他长相酷肖自己,使朱棣不能不有所偏爱。而且在战局胶着时,朱棣曾多次暗示高煦:“世子多病,你多努力”。这句话给了朱高煦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使朱高炽的上位之路变得凶险非常。

朱棣本是果决之人,在立太子一事上却犹豫不决,欲舍高炽却不忍。欲立高煦又担心违背祖制,大臣不服。朱高煦却按捺不住了,几次三番陷害高炽,并将拥护高炽的大臣解缙迫害致死,终于使朱棣认清了他的真实嘴脸,将其囚禁在西华门内,打算贬为庶人。

受尽了弟弟明枪暗箭之苦的朱高炽并未落井下石,而是向父亲陈情劝谏,声泪俱下救护,终于说服了朱棣,保住了高煦的王位。《明史》记载:永乐十五年(1417)三月,朱高煦被徙封于乐安州(今山东广饶)。

据史料记载,朱棣下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非常喜欢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棣孙子),所以最终他在永乐二年(1404)立朱高炽为太子,又于永乐九年立十四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表明了要将皇位传于他的意向。朱高炽在皇位之争中屡屡遭到弟弟高煦、高燧的暗算 ,所以一向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棣在北征残元还京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风雨如晦二十年,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是为明仁宗。

仁政治国,善于纳谏,体恤百姓

明仁宗朱高炽之所以能得到众多大臣的衷心拥戴,在两个弟弟咄咄逼人的攻讦下有惊无险、立于不败之地,靠的不仅是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更重要的是他爱护臣下,关心民间疾苦,树立了仁慈宽厚的个人形象,由此巩固了帝位。

史载,在位期间,他严惩贪腐,虚心纳谏,体察民众疾苦,行轻徭薄赋的恤民之政,重用杨士奇、杨溥、杨荣、金幼孜、弋谦等正直之臣。尤其是直言敢谏的弋谦,仁宗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他为副都御使。

在仁宗的治理下,迭经战乱的大明迅速恢复了秩序,经济繁盛,民众安居乐业,政风清新,“海内富庶,朝野清晏”,一派朝气蓬勃景象。

只可惜朱高炽身体羸弱,又操劳过度,在位不到十个月,就在洪熙元年五月突然崩逝,年四十八岁。因他在位仅十个月,所以洪熙年号仅沿用了一年。

《明史 》记载,朱高炽曾对大臣说,他只知道恪尽职守,别的都不想。他一心一意励精图治, 一心建功立业。然而未能如愿。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遗憾,同时也是大明的不幸。

朱高炽葬于献陵,谥号“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仁宣之治

仁宗死后,其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帝。

朱瞻基即位后,其叔朱高煦十分不满,整日抑郁不乐,图谋篡夺皇位。他曾多次铤而走险,派人伏击明宣宗,皆遭挫败。宣德元年(1426)八月,朱高煦乘京师地震之机,在乐安(山东广饶)举兵造反。宣宗御驾亲征,率大军讨伐,很快击溃叛军,并生擒朱高煦。宣宗不忍诛杀亲叔,赦 他死罪,将其贬为庶人,圈禁起来。后朱高煦乘宣宗前来探视他时,乘其不备,突然将宣宗绊倒 ,宣宗大怒,将他扣在一口铜锅里 ,架柴烧火,活活烹杀。

明宣宗和他父亲一样施行仁政,在位期间整饬吏治,体恤民生,力倡节俭,减免赋税 ,并开仓赈济灾民。宣宗重用直臣,有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所以宣德年间“纲纪未驰”,四海升平,百姓比较安定。史家把仁宗、宣宗执政这段历史称为“仁宣之治”。这段时间是明王朝的鼎盛期。

宣德十年(1435)正月,被后世称道为守成明君的宣德皇帝朱瞻基病死于乾清宫,年三十八岁。朱瞻基被葬于景陵,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亦称宣德帝。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不到一年,但爱臣恤民,为政清明,治绩卓著,为“仁宣之治”夯实了基础,因此被史家誉为周之成、康,汉之文、景,历史评价极高。

+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铁马冰河wu


准确的说,明仁宗朱告炽从公元1424年9月7日登上皇位,到1425年5月29日病死,只当了264天皇帝。按照一个月30天来算,还不到9个月。然而,朱高炽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确实干了许多好事儿。

一、休养生息

明朝建立初期,因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好不容易盼来了和平时期,燕王朱棣又发起了靖难之役。且明成祖朱棣显然是个好斗的,他在任期间,对待蒙元势力穷追猛打,甚至一直到他身死时,还是在打仗归来的途中。朱棣又好大喜功,曾经派遣郑和六下西洋。虽然郑和下西洋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对于一个新生王朝来说,下西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且朱棣大兴土木,在迁都北京后又重新修建宫室,建造行宫,开挖运河,这又无形中加剧了底层民众的生活压力。朱棣在位期间,农民起义时有发生,其中比较知名的是唐赛儿起义,而朱棣仍然不知收敛。如果他的继任者不能好好处理,恐怕明朝也将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幸好继任的是朱高炽,他继承皇位后,首先调整了对待蒙元的策略。一方面防范,另一反面又不拒绝对话交流,止息了连年的战争。然后下诏书停止下西洋这种“赔本赚吆喝”的行为。朱高炽深知民间疾苦,在位短短数月,曾经多次下令免税恤民。并下令有司官员,如果当地有灾情不报奏请求赈济的,将列罪免官。正是他这种爱民如子,体恤民众的政策,才让有明一朝出现了“仁宣之治”。

二、宽仁行政

因为朱棣的江山得来不正,所以国内一直有反对的声音。而朱棣对待政敌近乎残暴,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就出现在永乐朝。而其他的“建文帝旧臣”也没落得好下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甚至很多劝阻朱棣的人都因此获罪。

而朱高炽上位后,显然和老爹的做法不一样。他先是对身边的侍臣说“方孝孺辈皆忠臣也,宜从宽典”,然后又在朝堂上宣布赦免建文帝时期的臣子,释放那些被充入教坊司、浣衣局的罪臣家属,并还给他们当初被充公的田产。很多因为失言被充军的也同时被赦免。

可以说,朱高炽和他的父亲朱棣做法完全不同,他宽仁的政策和举措让他在民间风评很好。虽然他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却理顺了大明数百年江山。为后世仁宣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有学者认为“仁宣之治”甚至能和“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媲美。总之,朱高炽行仁政所以名流千古,其“仁宗”的庙号实至名归。


胖哥侃历史


朱高炽是个好皇帝,仁厚睿智,可惜纵欲过度,在位不到一年就死了。可就是这么个“短命天子”,却留下了“一代明君”的美名。为什么呢?



01

二十年皇太子生涯,熟悉朝政

由于朱棣“超长待机”,朱高炽即位之时已经47岁。而在之前,他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太子,而且也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监国经验。

在他当太子期间,就已经有不少贤臣支持,这其中就有杨士奇、杨荣两位大学士。朱高炽当了那么久的太子,阅人无数,哪个大臣有能力,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朱高炽知人善用,提拔了不少贤臣,还顺便给朱瞻基留下了一个好班子。

02

宅心仁厚,推行仁政

  • 善待兄弟

朱高炽是嫡长子,生来仁厚,不过他自小不好动,所以身体肥胖,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这和能征善战的朱棣大为不符,因此朱棣甚至起了废太子之心。



朱棣的另一个儿子朱高熙,有勇有谋,在靖难之役中多次解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觉得朱高熙很像他,便想立朱高熙为太子。

我在另一篇问答里也说过,朱高炽温文尔雅,深得文臣喜爱,而且在靖难之役中也有成功保护大本营的成绩。朱高炽威望极高,再加上是嫡长子,朱高熙和他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朱高熙并没有因此放弃。在朱高炽当监国期间,朱高熙多次设计谋害朱高炽(甚至曾下毒想杀死朱高炽),可惜都没有成功。

按理说,朱高熙做到这个程度了,朱高熙应该奋力反击,报复朱高熙。可是朱高炽没有这么做,他只是一味地防御,企图以这种方式来感化朱高熙。在当皇帝以后,他还不计前嫌,多次赏赐朱高熙。



  • 施行仁政,得到士大夫认同

朱棣当上皇帝以后,与前朝朱允炆的为政举措大相径庭。朱允炆中庸柔弱,不过也想施行仁政,这倒是被文臣所认可。不过一到朱棣上位以后,建文帝那些“仁政”都被废除,取而代之的便是严政。



于是,无数大臣冤枉致死。朱高炽正是明白这一点。在他一上位以后,就开始施行仁政。他这么做,当然是受到大量文臣喜爱的,这是他的一个加分点,当然会被史官称赞。

03

具体措施

  • 政治上

朱高炽平反了朱棣时期的冤假错案,释放了许多受到迫害的大臣。同时,在朝政上,朱高炽任用三杨辅政,广开言路。古代的刑法向来严苛,朱高炽觉得太残忍,也将诸如宫刑的惩罚废除。

  • 经济思想上

朱高炽主张轻徭薄税,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富足。同时,他还为了照顾北方学子,特意规定了“南六北四”的制度。

总的来说,朱高炽虽然仅仅在位八个月,却做了一切明君该做的事。明仁宗的庙号,朱高炽实在是名副其实!


小豪说历史


朝史暮想:


朱高炽为何有如此高的历史评价?


明面上,善举颇多

明面上,朱高炽虽然只在位短短一年,却做了很多顺应历史潮流,迎合士大夫的举措。


其一,缓和君臣对立的紧张关系。朱高炽一上台,就把永乐年间,一批因言获罪或者因为靖难牵连的官员给予平反。此举,大大提升了朱高炽在文官集团中的好感度。且相对于朱棣的大权独掌,朱高炽有限度地提升了内阁职权,增强了文官集团参政能力。而史书都是文官集团写的,自然对朱高炽大加赞赏。


其二,有限度地约束了宦官集团。同朱棣重用宦官势力不同,朱高炽上台后,摆出的姿态是对宦官集团的限制。最明显的就是禁止太监出宫肆意采办,以免流毒民间。此举受到底层百姓的拥戴。


其三,宽待臣民。不论是朝臣还是平民,朱高炽并没有表现出当初朱棣的杀伐决断。朝臣即使犯了错误,要是无伤大雅,朱高炽也是能闭一只眼就闭一只眼。地方遭灾了,朱高炽总是第一时间安排救灾,行动及时。


其四,不滥用国力。朱高炽上台后,下西洋的活动几乎就停止了,远征蒙古也被封贡互市所替代,国家开始正式步入经济民生建设。


实质上,皇权的再度集中

在制度建设上,朱高炽由于在位时间短,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平反”。


明代所有的帝皇都知道,皇权和文官集团是永远处在此消彼长的对立状态的。朱高炽平反了一批永乐年间的罪臣,看似是缓和了君臣矛盾,实则是重新启用一批官员,赢得其好感,用以对抗现有的旧文官集团。本质上,还是一种挑拨文官集团内斗的手段。


这招非常高明,就像一场球赛,朱高炽不断罚下优势方球员,再通过绿色通道补充到劣势方,双方永远势均力敌,难分难解。而朱高炽则可以高枕无忧地做裁判,保证皇权的独立性和绝对性。

<strong>

所以,不论是从明面上还是实质上,朱高炽都是一个非常有作为,有能力的皇帝,只是可惜天不假年。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我发觉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吹嘘历史人物,啥叫极高的历史评价,是多高?

历史上,庙号仁宗的皇帝,有三位,其中宋仁宗,在位41年,明仁宗,在位10个月,清仁宗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儿子永琰嘉庆皇帝。


这三位仁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口碑,都还不错,如果给这三人排个位置,大概也是按照历史顺序,宋仁宗,明仁宗,清仁宗。但在皇帝这个职业上,算不上彪炳千古,也不是昏聩暴君,只能说,是普通的过度型皇帝,一生也是励精图治,但也没有特别大的作为,题主用历史极高评价来说,这从而说起?

回题者,也喜欢顺势吹嘘,把平庸的作为,也写成了仁宗了不起的成绩。

明仁宗,在位只有10个月的时间,但皇太子当了二十多年,可这二十年太子当的实在窝囊,基本都被他爹明成祖的考核当中,因为明成祖更喜欢次子朱高熙,想让更像自己的次子继承大统。所以明仁宗一生谨慎兢兢业业,好几次差点被明成祖废掉,最终得益于明朝文官制度对太子的扶持,以及他生了一个明成祖喜欢的好孙子朱瞻基,顺利登基。


如果说,明仁宗有什么好的评价,那就集中在一个字身上,仁。明仁宗长得胖,爱读书思考,不善骑射,打小受到朱元璋的喜爱,性格温和,没有急脾气爆脾气。这是明仁宗没有被废掉的原因之一。

仁宗的仁,体现在,在用人方面,明朝著名的三杨,就是从明仁宗开始重用,成为明朝中流砥柱的重臣。

历史对明仁宗有一个评价,说仁宗,太能装孙子了,一装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从燕世子到皇太子,一直扑哧扑哧的装,直到把明成祖熬死。

他不着急,就慢慢熬,也不犯错,小心翼翼地服侍明成祖,直到继承太统。

所以我认为,明仁宗是明朝皇帝中很好的过度者,温和勤勉的皇帝,同时知人善用,对建文帝年间的臣子,也给他们机会,和后来的明宣宗,10年时间,构成了仁宣之治,对比明朝后期的奇葩皇帝,明仁宗算得上是明朝能排前五的皇帝。


曾有钱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