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簽勞動合同,員工應該怎麼做?以下四個步驟請收好

一般情況下,根據法律規定,單位都會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將面臨以下2個法律後果:

1、在員工入職滿一個月起一年內,單位不籤勞動合同的,需支付勞動者每月雙倍的工資補償;

2、在員工入職後滿一年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根據法律規定,視為單位與該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意味著員工既不用擔心合同到期被開除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合同期滿要續簽的問題,一直工作到退休,確保自己工作的穩定性。

但實踐中,單位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常常發生,同時伴隨著的是沒有購買社保,那麼,當發生這些情形時,員工應該如何維權呢?

沒簽勞動合同,員工應該怎麼做?以下四個步驟請收好

一、收集證據

維權前當然先要準備好證據。首先,單位在你入職後一個月內籤合同都是合法的,只有滿一個月起還沒簽的,才能要求單位支付雙倍的工資補償,這時員工要做就是記錄好入職的時間。材料證明有:單位通知入職的聊天記錄;入職登記表上的時間記錄;上班打卡的記錄等。

其次,為避免單位不承認雙方的勞動關係,員工需要另外收集的證據材料還包括:單位發放的工作證、工作服、所有載有員工簽名與單位蓋章的文件、請假的審批單、報銷記錄等等與單位有關的材料。

沒簽勞動合同,員工應該怎麼做?以下四個步驟請收好

二、雙方協商

在有證據的情況下,員工可以主動提醒單位要求籤訂勞動合同,這時與單位鬧翻的,不擔心單位會把你辭退,讓你求訴無門!在與單位協商過程中,員工可以進行錄音,若雙方就勞動合同的內容無法達成一致的,或者單位不願意簽訂勞動合同以及承擔賠償的,你就有了更加充分的證據。

另外,一般與單位無法協商的情況下,單位不想承擔更多的賠償,特別是工作多年的老員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補償的費用也比較多,這時雙方的勞動關係很大程度上會因此解除。

注意:有以下這些情形的,視為你與單位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單位再開除你,就屬於違法解除,你還可以向單位追究違法解除的經濟補償金:

(1)入職未籤勞動合同滿一年的;

(2)在該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的;

(3)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4)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沒簽勞動合同,員工應該怎麼做?以下四個步驟請收好

三、申請仲裁

在協商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因單位沒簽勞動合同的,員工可以提起勞動仲裁。但要注意這個仲裁時效:

(1)申請雙倍工資補償的:訴訟時效一年,自入職滿一個月起算。

(2)申請支付拖欠工資的:自雙方勞動關係解除之日起算一年訴訟時效。

(3)其他損害事項的賠償:應當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一年。

沒簽勞動合同,員工應該怎麼做?以下四個步驟請收好

四、提起訴訟

仲裁無法解決的,或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員工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申請執行:若員工在仲裁期間達成調解的,或者裁決已經生效的,雙方應當依照調解書、仲裁書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綜上,因單位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不要擔心,這是對勞動者比較有利的情形,一般在有效的時效內主張二倍工資補償的都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但注意你要承擔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係的責任,因此,你所能提供的證據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花十幾萬元學習EMBA,不如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管理進階。我們將各商學院EMBA課程提煉精華,濃縮成100節精品音頻課程。包括公司治理、領導力、趨勢視野、創業創新、資本運作、戰略管理、團隊建設、財務管理、併購重組、風險控制、上市指導、家族傳承、互聯網運營創新等內容。如果您感興趣,點擊下面的

“瞭解更多”鏈接,開啟您企業發展進階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