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4句話,內傷孩子30年

做家長的一直都有個迷思,為啥我家孩子說啥都不聽?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是你根本不會說。

父母會說話,孩子開心、自信,自己也省心;父母不會說話,孩子就容易哭鬧、逆反、自卑、愛和別人起衝突。

會說話是當好家長的第一課。

在日常與孩子的接觸中,家長一定要時刻管住自己的“嘴”,有幾句話是家長一定不能和孩子說的。

家長的這4句話,內傷孩子30年

你再不……就……

“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哭,警察叔叔就要把你抓走了”,答應我,千萬別這樣和孩子說話了。這種威脅、恐嚇式的語言很容易讓孩子當真,使他不安、害怕,缺乏安全感。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寧波一名4歲女孩走失,警察趕到後她卻哭得撕心裂肺喊著“不要抓我”。原來在家裡父母常常用“不聽話就被警察叔叔抓走”這種話嚇唬孩子。

家長的這4句話,內傷孩子30年

在威脅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也多會向他人妥協,無法為自己做決定,在人際交往和婚姻裡喪失主動權。

我數到3!

我家樓上就是一個典型的“123”媽媽,孩子每次來我們家玩不想走,她就會選擇這種方式:“媽媽馬上就走了,你不快點就別回家了,1,2,3……”說完拔腿就走,嚇得孩子一邊哭喊著媽媽一邊手忙腳亂給自己穿鞋子往外追。

喊123是家長慣用的一種話術,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壓迫感,達到快速管教的目的,雖然沒有打罵,但家長數數的過程,會讓孩子不自覺精神緊張,造成一種心理威脅。

孩子怕的不是123,而是不服從命令的後果。

123用多了,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於培養規則意識。

我們樓上的媽媽也嚐到了苦果:“天天逼我數123,不然就犯錯,越長大越管不了了!”因為孩子已經意識到了媽媽只會用“123”,而並沒有規定要什麼時間做什麼,怎麼做。只要媽媽不說這三個數,就覺得可以不聽話。

家長的這4句話,內傷孩子30年

你怎麼這麼……

孩子學不會認字:你怎麼這麼笨!孩子和別人搶玩具:你怎麼這麼自私!孩子認生沒有打招呼:你怎麼這麼沒禮貌!

你的每一句評價放到孩子身上,都會被放大。孩子還小,對大人的話缺乏判斷能力,很容易被影響,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孩子。

家長用這種句式,多半是為了發洩情緒,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家長的這4句話,內傷孩子30年

媽媽都是為了你!

最有殺傷力的話來了:媽媽都是為了你!

後臺之前有粉絲留言說,有一天自己和寶爸吵架,她火氣上來就衝孩子喊:還不是為了你,我才受這種氣。她寫道:“女兒被嚇得一直哭,她還不會說話,還是小心地湊過來拿小手摸我的臉,她什麼都知道呀,真的非常非常後悔。”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在6歲前,一個人的人格就已經成形,他對於生命的意義、追求的目標、處事的方式及情緒的基調都已經固定。

父母常想用“賣慘”的方式,讓孩子乖一點。其實這樣反而會給孩子套上負罪感和壓力感,讓他認為自己不配被愛,自己讓父母辛苦,變得自卑而膽怯,留下難以修復的創傷。

這樣的孩子由於自我要求過高,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很難找到自我的價值,從而陷入痛苦。

家長的這4句話,內傷孩子30年

我們可以看到,失敗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問題,卻都有一對不會說話的父母。

做一個會說話的家長,真是救人又渡己。

這也不能說,那也不能說,怎麼教育孩子呢?

其實所有育兒理論落實到實踐上,主要就是“話術”。而育兒話術,是可以後天訓練的。

​下面這份“父母必修語言習慣”教大家9個竅門,和孩子好好說話:

1. 孩子向你敘述他的煩惱、問題時,不要輕易開始提問、提建議,更不要輕視或者否定他提出的問題,要全神貫注的傾聽,讓他自己表達出來,並在合適的時候幫他描述他的感受。

2. 傾聽之後用簡單的話語描述你聽到的,或者看到的問題,或者給予提示,讓孩子自己意識到該怎麼做,而不是威脅、命令、抱怨。

3. 很多時候孩子會做出讓我們生氣的事情,當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不要問罪般指責,更不要對他的品格能力貼負面標籤,或者把自己當成受害人控訴,而是說出自己的感受,儘量用“我”而不是“你”開頭。

4. 不要長篇大論的反覆說教,很多時候,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採取行動,用行動告訴孩子你維護規則的決心。

5. 孩子一遇到問題父母立刻直接給出建議,會影響孩子自立,應該先幫孩子理清楚問題和思路,讓孩子自己靜下心來尋找答案。在他們實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提供一些外部資源,或者用尊重他的方式說出建議,多用“你覺得這個辦法怎樣”“你想到過……沒有”這樣的敘述方式。

6. 我們在尋求孩子合作時,為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逐漸讓他們從對家長的依賴中走出來,我們應該儘可能讓他們自己選擇,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

7. 讚揚對孩子的自尊自信很重要,但誇張、不真實的讚賞,或者對不可改變的特徵的讚賞會帶來負面效果,應該使用描述性的讚賞,或者讓孩子知道你的感受。

8. 在描述性讚賞之後,再將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9. 儘量少用“你就不能……”之類的反問句,用疑問句、祈使句。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你的話不好聽。做個會說話的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會更順暢,孩子的成長也會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