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日本從來不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而是一個類似於“聯邦制”的國家。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從來沒有一個高度集權的中央政府,沒有自上而下的統治制度。日本“中央”政府的權力實在有限。我們來看看統治日本260多年(1603—1868)的德川幕府,他們是統治“日本聯邦”的。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日本地圖

1600年,德川幕府開山鼻祖德川家康,在國內戰爭中擊敗了反對派,為“統一”日本奠定了基礎。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正式“開府”,就任“徵夷大將軍”(有天皇賜予),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是日本說一不二的統治者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說是,是因為德川家康的勢力最強大,沒人敢公開反對他。他南征北戰幾十年,結束了日本的戰亂,成為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徵夷大將軍”(簡稱“將軍”或“大將軍”。)

說不是,因為他頭上還頂著一個日本天皇。雖然這個天皇沒自己的地盤和軍隊,但是他是日本精神上的領袖。簡單來說,神創造了日本,天皇是神的子孫。因此,德川家康是天皇“任命”的大將軍。在德川家康以下,有200多個“藩”。這些“藩”,就是一個一個的地方諸侯勢力,他們有自己的領地和自己的家臣和軍隊。簡而言之,日本就是德川幕府和各個諸侯統治下的一個“聯邦制”國家,除幕府外,各個諸侯都有自己的勢力。“大政聽幕府,小政自己辦”。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日本幕藩體制,很具有日本特色

這一日本特色被稱為“幕藩體制”。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1、日本天皇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但是那只是名義上的,其實天皇就是個傀儡(和中國的漢獻帝差不多),不僅沒軍隊和地盤,連生活費都少得可憐。日本天皇和一班文武大臣,都是窮得傷心啊!很簡單,德川幕府怎麼會容忍天皇勢力做大?

2、幕府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掌管了日本的大多數土地和軍隊,稱為事實上的中央政府,它發號施令,日本國內無人敢不遵守。但是幕府直接掌控的地方有限,地方上被諸侯們掌控,他們被稱為“大名”。幕府不能隨便派遣官員管理地方,諸侯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施政,只要不公開反對幕府的方針就可以。

3、地方諸侯們有自己的行政班子和軍隊,雖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幕府,但是私下裡,諸侯們各自掌管自己的內部事務,德川幕府還不好插手。不少地方諸侯對德川家族不滿,只是不敢公開“唱反調”。

可以看出,日本的統治結構和同時期的大清帝國等亞洲國家有巨大的不同。在大清帝國,大清皇帝統領全國,各個地方的官員都是皇帝的中央政府派出的官員。這些官員完全聽命於皇帝,稍有違抗,後果不堪設想,大清國的地方官員沒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大清帝國實行的是標準的“行省制度”,集權統治可謂堅如磐石。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幕府將軍像

而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地方諸侯雖然表面服從德川幕府,但是各諸侯各自為政,更別說他們還有自己的軍隊呢。日本這樣類似於西方近代的“聯邦制度”,和中國的“行省制度”可謂有著天壤之別。

明眼人一看,德川幕府的中央政權其實不能完全控制地方,地方諸侯獨立的行政權力和軍事力量,是有可能威脅到德川幕府統治的。“聯邦制度”搞不好很可能會變成“軍閥割據”乃至混戰。面對這一問題,德川幕府是怎樣應對的?

從德川家康開始,德川幕府歷代將軍堅持:“3個方針不動搖”。

方針1:限制日本天皇的權力,把天子牢牢住在自己的手中。

天皇居住在京都,天皇手下也有一班大臣,這可以稱之為“朝廷”。德川幕府(駐地江戶)牢牢控制天皇和“朝廷”。簡而言之,天皇和那些大臣不允許隨便離開京都。京都的守衛交給大將軍的心腹看管。也就是天皇和一班“朝廷”大臣沒有什麼人身自由。

不僅如此,大將軍還剝奪天皇等人的經濟大權。天皇和大臣們的產業,足夠養家餬口就可以了。絕對不給他們多餘的錢。因此,日本天皇不僅沒自由也沒錢,勉強餬口度日。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天皇和大臣們,還有心思去想著反抗德川幕府嗎?更別說這夥人連個並都沒有。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日本天皇形象,其實他們大多是傀儡

方針2:對於地方諸侯,拉一派,打一派

德川家康形式上統一了日本,他也知道,國內的反對勢力仍然存在,不可掉以輕心。於是,他把地方諸侯(“大名”)分為三類。分別是:

1、第一類,“親藩大名”。這一類地方諸侯,是德川家康的直系子孫。德川家康把自己的兒子分到一些戰略要地或者商業重鎮,起到“藩籬”的作用。和朱元璋的分封制是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2、第二類,“譜代大名”。這一類是德川家康的忠實部下,曾為德川家立下了不小的功勞的。他們也分得了一些風水寶地,雖然比起“親藩大名”差一些。

3、第三類,“外樣大名”。這一類主要是當初和德川家康敵對或者關係疏遠的地方諸侯。德川家康得勢後,儘量把他們分到偏遠地區。誰讓你當初和我作對。

為了拉攏“譜代大名”,德川幕府還讓“譜代大名”也來江戶,參與中央決策。這樣,“譜代大名”既有地盤,又能在中央政府分一杯羹,反叛心理自然下降到最低了。最憋屈的當然是“外樣大名”了,他們分到的實惠最少甚至沒有。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日本地方小,但是藩鎮眾多

德川家和自己的心腹集團獲取了全國大多數的好地盤,不僅取得了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優勢,軍事上也處於有利地位。試想,“外樣大名”想造反,還真不容易。首先自己的地盤偏僻,兵源物資都難以籌集,其次還要面對佔據優勢地理位置的“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這難度還不是一般的大。

方針3:“參覲交代”和“質子”

這一方針最惡毒,也最噁心。什麼叫“參覲交代”?簡單來說,就是地方諸侯(大名),每兩年中,有一年住在自己的地方,另一年住在江戶;或者一年中,半年時間住在江戶,半年時間住在自己的地方。具體根據地理位置來安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德川幕府是不想讓大名們有足夠的時間“圖謀不軌”,故意找理由讓他們疲於奔命。諸侯們往來、住宿江戶的費用,不是一筆小的開支。

“質子”不難理解,就是把兒子交給德川幕府做人質。地方諸侯們的長子(通常是繼承人)和正妻,被“邀請”常住江戶。若是哪個地方諸侯腦子一熱想叛變,不好意思,你的老婆兒子就人頭落地了。諸侯們投鼠忌器,豈敢隨便萌生“反叛之心”?

除此以外,地方諸侯們也不準隨便“聯姻”。諸侯或者他們的子女結婚,要先向幕府“報備”,沒有批准是不行的。

德川幕府的這3個雷打不動的“方針”,外加後來的“鎖國政策”,還真的鞏固了德川幕府的統治。“鎖國政策”,就是德川幕府不準任何日本人和外國來往,防止國內的反對勢力勾結洋人,危害幕府統治。日本地方諸侯在200多年內,都服從大將軍的統治,不敢輕易反叛。

總之,日本的這一獨特的“聯邦制度”,持續了200多年。直到1853年美國軍艦到來之前,日本國內都相安無事,大將軍統治下的日本看似“國泰民安”。

有人會說,為什麼日本幕府將軍不學習大清國或者俄羅斯帝國,消滅諸侯、搞“行省制度”呢?筆者覺得,有如下原因:

1、日本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很長時間沒有真正的中央政府。雖然歷史上日本學習過中華文明,但是畢竟日本天皇掌權的時間很短,又長期戰亂(例如上百年戰國時代)。地方上割據多年,互相爭戰,不具備那種成立中央政府的條件。

2、德川幕府不敢輕易搞“廢除藩政”,因為藩政在日本由來已久,強行廢除,勢必激起鉅變。能完成“形式上”的統一,已經相當不易。這一點德川幕府心知肚明。

3、日本國內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日本很容易諸侯林立。日本地理位置狹長,多島、多山,再這樣的環境中,很多地方處於與外界“隔絕”或者交通不便。在現代科技降臨日本之前,倚靠傳統的統治方法,不容易控制這些地區。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日本地形圖

因此,日本歷史上並沒有類似於古代中國的“行省制度”。

日本奇特的“聯邦制度”,最終讓日本德川幕府垮臺。因為1868年,明治維新軍隊,就是“外樣大名”為核心的。他們被德川幕府壓制了幾百年,終於推翻了幕府這座大山。

你可知道,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舊日本武士

(我是小林,一個歷史領域的作者,希望我的文章您能喜歡,更希望您能關注我)

2、《簡明日本近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