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媽看不慣婆婆抱孩子,這是母性氾濫還是溺愛孩子的徵兆?

妹妹剛生了寶寶,剛好上週有空就去她家看望了寶寶和妹妹。一進門妹妹的婆婆就抱著大孫子過來,“快看看,大姨來了,來看寶寶了,給寶寶帶啥好東西了?”

聽著這話,我趕快把雙手的東西奉上。妹妹訕訕的看了我一眼,緊忙拉著我回臥室了。剛沒聊倆句,妹妹的婆婆又抱寶寶進屋了,“我們小多多餓了,進來找媽媽喝奶嘍。”話音剛落,孩子就遞在了妹妹手上。

“媽,寶寶每天喝奶的時間要固定,他現在剛喝完沒一會兒,不餓呢。”

“怎麼不餓,我大孫子小嘴一直動呢。”

妹妹無奈,又開始喂寶寶,給我使了個顏色,我趕快說“阿姨,有我和妹妹照顧寶寶,您快休息一會兒。”拗不過我強行勸阻,妹妹的婆婆才回屋休息。

妹妹向我抱怨,餵養孩子和婆婆理念不一樣,現在婆婆抱著孩子都會讓她不開心。感覺孩子一到婆婆手裡,自己忍不住反感,如果是老公抱,反而還開心老公幫自己分擔了帶孩子的辛苦。

妹妹說:“雖然我也知道寶寶的奶奶很疼孩子,照顧的也很細心,可是內心的這種抗拒完全不由控制,姐,我是不是得了抑鬱症了。”

當寶媽看不慣婆婆抱孩子,這是母性氾濫還是溺愛孩子的徵兆?

這些問題其實很多媽媽們都經歷過,也有很多媽媽正在經歷。作為一個老手媽媽,也是經歷過這些,有時候這些壞情緒有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原因一:新手媽媽母愛氾濫,不能碰我的寶寶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這些壞情緒是因為產後抑鬱症,所以情緒不受自己控制。知道自己的這種情緒不應該,也知道婆婆喜愛孫子的心理,可以一碰孩子就生氣。

其實媽媽們剛生產完,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雌性荷爾蒙讓寶媽能更好的適應媽媽的角色,照顧寶寶。

所以媽媽們有這樣的情況都正常哦,不是生病,也不是心理問題,慢慢的疏解自己的情緒,不要一直鑽牛角尖。

也要站在婆婆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一味的生氣,產後恢復需要一個好心情,寶寶成長也需要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

當寶媽看不慣婆婆抱孩子,這是母性氾濫還是溺愛孩子的徵兆?

原因二:新手媽媽太溺愛,不能碰我的寶寶

剛當上媽媽,總想把最好都給寶寶,想把自己小時候的遺憾都彌補在寶寶身上,所以過分的溺愛,影響了媽媽的判斷。

我們知道媽媽對寶寶的愛是無私的,每個媽媽都想親自照顧寶寶,覺得沒有一個人能比自己細心、耐心。

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愛護的分寸,過分的溺愛孩子只可能培養出一個自私任性的孩子。為了孩子的成長,也要適當的放手了。

其實看不慣婆婆帶孩子只是寶媽們遇到的一個問題,還有一些事情也是媽媽普遍遇到的狀況:

和婆婆帶孩子理念不一樣

婆婆有經驗,經常會提一些不太適合現在的建議、或者是和科學餵養不太一樣的建議。

比如說書上教大家餵奶2-3小時一次,而婆婆總是孩子一哭就吵著讓餵奶,好像晚一小會兒寶寶就餓壞了。我剛帶寶寶的時候,每天都有認真的餵養寶寶,可是婆婆每天都在耳邊唸叨“可憐我的大孫女,這麼瘦,媽媽都不吃肉,奶水都沒營養,都沒把寶寶吃胖。”

其實寶寶每週都有增重,去醫院體檢,醫生也說寶寶體重正常,長得很好。只是寶寶沒胖成婆婆想要的大胖丫頭。

當寶媽看不慣婆婆抱孩子,這是母性氾濫還是溺愛孩子的徵兆?

婆婆不避嫌,讓媽媽不舒服

婆婆作為長輩,總喜歡唸叨,新手媽媽剛生產完,身心疲憊,除了照顧寶寶,還要被婆婆教育,所以媽媽們都不適應。

朋友剛生完寶寶的時候,母乳餵養,可是婆婆即使在喂寶寶的時候還不避嫌,朋友提醒好幾次才出去。朋友向我訴苦,不開心了一段時間,情況才有好轉。

其實這些矛盾都是小問題引起的,但是不好好處理這些小問題,卻能引來大問題,和婆婆關係不好,影響和老公感情,最後影響孩子。

也有媽媽說婆婆不論什麼時間,只要想進屋看寶寶,不敲門直接推門就進,就連晚上睡覺時候也不例外,讓人很是苦惱。

所以作為一名聰明的兒媳婦,不但要讓婆婆舒服,還要讓婆婆跟上科學餵養的大軍,用科學的方式照顧寶寶。所以和婆婆達成共識可以這樣做:

一.多感謝婆婆,肯定她的付出

如果婆婆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一定不要直接告訴她,讓她糾正。這樣強硬的方式老人一般都接受不了,還很傷心,覺得自己的付出被否定了。

當寶媽看不慣婆婆抱孩子,這是母性氾濫還是溺愛孩子的徵兆?

經常把感謝掛嘴邊,多感謝婆婆,認可婆婆的付出,才會讓他們開心。不管是下班回家還是週末休息,儘量多照顧娃,給老人多些休息時間,畢竟他們的歲數也大了,更需要好好休息。

二.關心婆婆,點滴開始

多多細心觀察婆婆,天氣涼了囑咐多添件衣服;有時間一起逛街,置辦幾件新衣服;嚐到可口的點心,也為家中的婆婆多帶一份。其實這些都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卻能讓婆婆很開心。她們年紀大了,只是一些小事情,她們都會記心上的。

三.聽聽她嘮叨

老人都愛嘮叨,她們年紀大了,容易寂寞,怕孩子覺得她煩,忍不住的想嘮叨幾句。有時間就陪她說說話,聊聊照顧寶寶、聊聊家長裡短、聊聊她的兒子你的老公。讓她瞭解 、融入你的生活。時不時的應和倆句,讓她心寬些。

四.多溝通,少掛臉

婆婆的老一套養娃方法也許不適用現在,但是哪個奶奶都是疼孫子的,都想讓孫子健康。如果理念不同的時候,多多溝通,告訴她就方法的壞處,好方法的好處。

不要看見婆婆沒做對,立馬就生氣,老人需要我們尊重,我們可以把耐心給外人,更應該把耐心給家人,給婆婆。

當寶媽看不慣婆婆抱孩子,這是母性氾濫還是溺愛孩子的徵兆?

生活中和婆婆的小摩擦,偶爾的小事,不中聽的話,別一直記在心上,隨著時間都忘了吧。

其實婆婆大多的做法都沒有惡意,她就是太愛孫子了。不管怎樣,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有什麼問題,多多溝通,化解問題。不要因為小問題,最終影響了家人間的感情。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弘媽育兒經,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