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到春秋後期,戰場上開始出現步兵取代車兵的趨勢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另外一種講法是,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三家分晉,持續317年。

  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逐漸衰微,再也無力控制諸侯國,各諸侯國趁機建立自己的常備軍,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軍賦保障能力,隨意決定自己軍隊的數額,周天子對諸侯國的兵額限制再也不起作用了。

以晉國為例,在108年間,由一軍擴編為六軍,力量比東周大多了。各國軍隊的最高統帥不再是周天子,而是本國的國君。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各國常備軍由中央直轄的國家軍隊、郡縣地方部隊和國君、卿、大夫的私屬部隊三部分組成,由各級奴隸主貴族統帥,文武不分,將相合一。

  春秋時期的兵種,除步兵、車兵、舟師外,還有新出現的騎兵。車兵是許多國家的主要兵種,戰爭方式也以車戰為主。至春秋後期,有的國家可動員戰車4000乘至6000乘。

形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很快,能夠製造出適應戰爭需要的戰車,而且當時的爭霸戰爭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適合於戰車馳騁。

  舟船在夏、商、周時期就開始運用於軍事行動中,作為運輸工具,運送軍隊過江河。到春秋時期,舟船開始用於作戰,吳越、吳楚間進行的柏舉之戰和笠澤之戰中都使用了舟船。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春秋時期,隨著戰爭的發展,步兵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到春秋後期,戰場上開始出現步兵取代車兵的趨勢。

  春秋時期軍隊編制以戰車為核心,車步合同編組,以乘為基本編制單位。春秋初期,每乘戰鬥人員50人,春秋中後期每乘增至75人。各國編制大體相同,只有楚國每乘是100人。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春秋時期開始出現“軍”的編制。“軍”字原作“冂下車”字,《說文》解釋為軍隊臨時駐紮之意,字的外框表示土壘,闕口表示營門,中間表示停放的戰車,後來泛指軍隊,春秋時期成為軍隊中的最高編制單位。各國的常備軍多數編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軍,極少數編為二軍、四軍或六軍。編為二軍的國家,上軍地位高;編為三軍的國家,中軍地位高。唯楚國尚左,所以它的左軍地位最高。軍下設旅、卒、兩、伍等編制。卒、兩、伍是步兵編制單位,旅是車兵編制單位。伍是各國最基本的軍隊編制單位,由五人組成,其中一人為伍長。兩是步兵的獨立作戰單位,由五個伍組成,長官為兩司馬。一兩內轄有三名車兵。卒是步兵最高一級建制,轄四兩,由卒長率領。旅長稱為“鄉良人”或“旅帥”。一軍之長稱為“軍將”或“帥”。中軍將居各軍之首,稱“元帥”。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春秋時期的兵役制度前後變化很大。西周那種嚴格按社會等級服兵役的制度,逐漸遭到破壞。各國在實行民軍制的同時,開始實行世兵制。如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把“國人”中適合服兵役的單獨劃分為一個階層,與從事工商的人分開居住,不準遷徙,專服兵役,且世代相傳。其他國家為擴大兵源,也紛紛進行軍制改革,把服兵役的範圍從“國人”擴大到由庶人轉化而來的農民階級。晉國“作州兵”,魯國“作丘甲”,鄭國“作丘賦”等,都是為了擴大兵員和軍賦來源這個目的。經過這些改革,農民成為各國兵員的主要來源。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既然各個諸侯國都有了自己的軍隊,為何我們今天在史書的記載中,看到的春秋戰爭卻很少有殺人掠地為目的,更多的只是給個“教訓”,甚至是炫耀武力、爭辯道理,被網友們戲稱為“嘴戰”!

周王室所分封眾多諸侯國、其中姬姓國就佔了五十三,其餘的也大都是分封給了傳說中的古君王之後與周王朝的異姓功臣。按古代禮制,同姓不婚,所以,對於這些諸侯國來說,同姓國為兄弟之國、異姓國為婚姻之國,其實大家原本都是親戚、都是一家人。再則,這些國家原本就是周王室所分封的,你輕易地把他給滅了,這不是打周天子的臉嗎?所以,在周王室勢力強大的時候,沒有哪個國家敢於輕易地就把其他國家給滅了,所以,這期間的戰爭都是以討伐型的戰爭為主,目的是讓對方認錯,沒必要死磕。所以,要有一定的戰爭規則與禮儀,這樣才能讓對方輸的心服口服,這期間的治軍與治國的理念都是一樣,都強調以正道而不以旁招。治國以正、治軍以奇那是後來的事了。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各國的人口數量的有限,不足以佔領與支配更廣大的土地資源。春秋時期,雖然我們也能看到什麼並國三十六、滅國二十等等的記載,但是,那些被滅掉的國家通常都是些芝麻綠豆大點的國家。而那些稍大點國家,如陳、蔡這等處於晉楚兩強爭霸之間的稍具實力與影響的中小等國家,被晉楚兩大強國多番來回拉鋸,多番被楚國所滅,卻也能多番復國。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周王室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就廣建諸侯,這些諸侯其實就是周人的一個又一個的據點,這些據點就像一顆顆釘子一樣,將東方的夷商部落的勢力給釘住。由於周人原本就是個小部落,而所分封的國家又很多,所以具體能分封到各諸侯國的人數其實都極其有限。這極有限的人數也只能集中聚居到都城周圍,這些人被稱為國人,而都城以外的其他地方居住的當地部落的人被統稱為野人,這便是周人的“國野制”。所以在各諸侯國之間都是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隙的,而這些諸侯國之間基本上一直都是共同抵禦彪悍“戎、狄、蠻、夷”的同盟關係,互相之間還沒有實質性的利益衝突。所以,才會產生這種形式的“仁義之戰”。到春秋時期,雖然天子式微,各諸侯國相繼崛起,但是由於在各大諸侯國之間還是存在發展的空間地帶的,所以,才使得“古之仁義之戰”在春秋時期還有很大的殘留與影響,直到大兼併的戰國時代來臨,天子徹底失去傀儡地位、“四夷”也被逐漸打退,“古之仁義之戰”也就徹底銷聲匿跡了。

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仁義之戰”是怎麼回事?


以上內容文字部分為自家講譚原創,歡迎點贊、轉發,關注、收藏、分享。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