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记者:今天您坐在我的面前,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一样。所以我想问您,您觉得跟佛教的缘分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佛教的。

曹德旺:我做小孩子的时候,就看到我父母亲对这方面(佛教)很信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自己从一开始做生意,走南闯北,也看了许多东西。随着岁月的增加,经历了许许多多事情,更让我坚定地相信,佛教对一个人情操的陶冶,再加上对他事业的帮助,是不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因此我能变成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

我们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就是烧烧香,磕磕头,现在我的原则上是烧香还可以,因为这是对佛祖的虔诚,但是更认为佛经倡导的那些东西,如果精神上能够做到的话,无论是对自己的心情、意愿的帮助,还是对事情判断的帮助,应该有非常大的作用。

洋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没有教堂,我们只有道教,道观,或者和尚。从我研究我父母,对我们中国人这个传道的事情,我认为我们传道的力量比他们(西方人)不会比他们逊色。

朱元璋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内容本身就不多,半部才几章?实际上,按照古老的几句话就可以,就是把人管住,把心管住,把嘴巴管住就可以,我爸我妈不是什么学者,但是从他们嘴巴讲出来的都是非常富有哲理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这个是很值得去推广的东西,而不是说把它们形容成简单、客套的话,比如我妈以前告诉我,她说人情不说破,说破没有人情;施恩图报非君子……这些东西好像是很简单的东西,后来看《金刚经》,就发现那些东西是他们(父母亲)从那边(经典)批发过来的,他们是用地方的语言简单的来处理,就是这个问题。

判断“好”与“坏” 不同人有不同感受。

不要认为和尚穿着袈裟就是和尚,就是你的师父,两回事。我有一次见个大和尚,他给我吹,他去哪里买了多好的茶,今天要拿来接待我。我听了心里想,你的修行还没有我高,为什么呢?我们认为好吃的、漂亮的、富有的,这都只是说自己的大脑有问题。其实,天下的事情没有好吃不好吃的问题,只是你生活习惯的问题。什么叫更好吃?你把你认为更好吃的东西,你拿给羊吃,羊说这是垃圾,你把羊吃的草过来吃的话,它们也不愿意。比如讲你拿着唐伯虎的名画,春节期间到乡下去,跟农民老太太说,我跟你换年画。她说你别想得那么美,你那个画又旧又破,我这个年画昨天是花五毛钱买来,我不可以跟你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天下没有好跟坏的区别,所谓好,是有“好”这种审美观点的人来审判的,因为这也是缘分嘛,随缘。因为你的观点,你认为这个唐伯虎的画非常好,一定要叫乡下老太太接受,这就是唯心主义,对不对?因为她认为她那个最好看,那么你就不要争,你拿你的,她拿她的,相互这个社会就平安了,相安无事,争了有什么用?

要懂得知足 学会与天下共享欢乐

记者:在跟大家在交往当中,或对外界也好,您难道都是一颗平常心吗?有时候也有看不惯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曹德旺:看不惯的事情是看你对什么东西看不惯。在其位谋其政,我在集团总裁的位置上面,我管得非常严,因为我是代表着一个角色在履职。当我走下这个神坛,不在这个办公桌上坐,来处理民间的事情,我就要遵守民间的意志来做,对不对?尊天下人为兄。

当然,你坐在总裁的位置上面,奉行的是佛教里面讲的精进,自强不息。但是,你还要考虑到众生平等的理念——做任何事情要让大家都开心。公平,公正,你才会获得成功,获得人家的尊重。

我没有皈依,我什么形式都不做,我认为这都是形式。我跟你讲,很多人正月初一去寺庙抢头柱香,而我在我修的很多寺庙里。我一年最轻松的时间就是正月初一。我会到寺庙里面,也会去烧香。我不跟人家抢头柱香,烧几柱香都没有问题,你们先烧无所谓。他说正月初一烧头柱香迎财神,我跟他讲,你知道财神是谁吗?财神在佛门里面叫南方宝生如来。宝生佛就是财神。

宝生佛提倡什么?提倡共享,宝生佛的观点,我给你一万块钱,你喜欢吗?他说我非常喜欢,那我给你10万块钱,你喜欢吗?那当然更喜欢,他给你一百亿,你也不会心满意足,宝生佛说我给你一个不要钱的但让你永远都会开心(的方法),乐天下之乐,忧天下之忧,你就会很开心。因此共享。邻居生了个男孩你替他高兴,哎呀,真美啊,我的邻居有男孩了。你的左邻生男孩,右邻今天又升官了,升了个什么科长。把天下人的喜事都当成自己的喜事来对待。你一天的嘴巴都不会合起来,都是笑的。你要学会与天下共享你的欢乐。这就是境界,这就是修养,你不要学会贪得无厌,要了一万要两万,要了两万要三万,永远都不能够满足,你就完蛋。

1990年,曹德旺来到福清石竹山,他是来庙里出家的。

这一年曹德旺44岁,他是福清的知名企业家,一直做玻璃生意,从1985开始涉足汽车玻璃领域,1987年又获批兴建与政府合资、专营汽车玻璃的福耀玻璃。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规模已达基本建设投资3500万元,产值5000万元,很受当地政府重视。

曹德旺的出家举动影响很大,领导们觉得必须要把曹德旺劝回来,不然福耀那一大摊子可怎么弄。苦劝无果后,只好请出庙里最受曹德旺信任的老和尚。老和尚对曹德旺说,“曹总,您今生有佛报,却无佛缘。静下心,好好地去把企业办好,别动这个念了。”

曹德旺有一些失落,但还是听从了老和尚的话,下山好好办企业去了。

这家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其国内市占率为70%,国际市占率为23%,客户囊括了世界前20大汽车制造商。此外,曹德旺还向社会捐赠了超过60亿元人民币,被誉为“中国首善”。

曹德旺为什么想出家,这得从他的早期经历说起。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里家世代经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商人,在日本学做生意多年,赚了不少钱,回国后则在上海广泛投资,是永安百货的大股东。内战时期,他们家从上海迁回福清高山,不幸的是他家的货轮连同船上的财产,在运输途中沉没了。

好日子结束,苦日子开始。

曹德旺从小就过着一天两餐的清贫日子,但母亲不让他跟别人说,怕被人家瞧不起。从五年级开始,他帮母亲扒树叶或茅草,供烧菜之用。由于这些活要在课间干,所以会弄一身汗,他就跳进浅水沟洗澡。谁成想这事给他惹来了麻烦,教导主任将他抓成“玩水”的坏典型,召集全体同学到操场上批评他。他气坏了,觉得委屈,便在教导主任蹲厕所时,向其脑袋上尿了一泡尿,原本他想用小石头砸,但又怕家里赔不起。

事后自然是对方上门理论,而他母亲则不断给人家道歉。这事本可以就这么了了,但曹德旺心里却过不去,觉得没脸回学校,便辍学了。

之后,14岁的曹德旺开始给村里放牛,此外帮母亲捡柴和挑水。闲暇时,他则自学哥哥用过的教材,还用赚到的钱买了《新华字典》和《辞海》。

15岁那年,父亲开始带他做贩卖烟丝和水果的生意,他们从福州进货,然后用自行车运到高山来卖。父子的分工是:儿子负责采购和运输,父亲则负责销售。每次进货大约30斤,要骑行100多公里,来回三天时间,每回凌晨2点起床,晚上7点半收工,不避寒暑。

这个生意做了四五年,利润很薄,一天也就挣3块钱,还要提心吊胆:当时政府不让干这个。后来他父亲在售卖烟丝时被工商局逮了个正着,烟丝和自行车都被没收了,这个生意也就结束了。

“在我看来,父亲虽然聪明,也会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政府不认可不支持,根本没有前途可言,我还年轻,不能重走父亲的老路。”多年后,曹德旺在其自传《心若菩提》中这样总结。

此时,曹德旺已经不再认可父亲的权威,他甚至对母亲激动地说:“我不想老了以后像爸爸一样,我要出去闯一闯。”

独闯商海的第一个项目是做白木耳。起初曹德旺是自己种,然后贩运到福州卖,后来他发现这样并不赚钱,因为福建很多地方都在种。镇上一位干部告诉他,江西缺白木耳,利润很高。他便兴冲冲地跑去江西,发现真的很赚钱,于是开始专门做江西生意,而且只搞贩运而不再种植。到1970年年底,他已经赚了3000元,那时盖一个房子也就2000元。

发了财的曹德旺决定最后干一票大的,就把3000元全投了下去。采购非常顺利,许多村民甚至赊货给他,一位公社干部还入了股,不过没有出钱,而是说可以做他的“保护伞”。

曹德旺信心十足地出发了,没成想刚一进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货,说这是“投机倒把”。他火急火燎地赶回老家,去找他的“保护伞”,岂料,那人突然宣布自己得了重病,而且会“病中打人”。曹德旺的心彻底凉了,他不但失去了所有储蓄,还欠了村民好多债。

后来,曹德旺只好做些苦力活赚钱,他参加了一个修水库的工程,给人拉板车,每天三个来回,一天的工作量是半吨土,走五十多公里,工钱则只有3元。此外他还在工地上做过炊事员和修车工,每项工作都做得极其认真,深得领导赏识。

工程完工后,曹德旺获得了一笔较为可观的收入,有1000多块。此外,工程负责人还帮他解决了江西白木耳的事情,让他得以回本还债。

回首过往,曹德旺觉得今后不能再单枪匹马地做生意了。结束破产风波后,曹德旺想过几年轻松日子,便做起了果苗技术员,同时负责销售工作。多年历练之下,他的销售能力突飞猛进,帮单位赚了很多钱,自己也挣了不少,到1975年,他已经挣了6万多元。

1976年文革结束,曹德旺觉得可以搞点新生意了。此时一个朋友告诉他,做水表玻璃非常赚钱,他听后很动心,便跑去上海考察,发现的确如此。他一回到高山就去镇子上找企业办,提议兴建一个玻璃厂。

镇政府批准了曹德旺的提议,不久便兴建了高山异形玻璃厂,曹德旺被安排做一名采购员。

这个结果不是曹德旺想要的,因为办厂子的想法,以及厂子最初的人才、资源都是他找的,而他却被边缘化了,甚至一度差点出局,原因是他是个农民,厂子没法给他安排编制。

曹德旺没有抗议:他也觉得一个农民不能一步登天,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进入玻璃行业,只要有本事,还怕走不远?之后他便在被分配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摸清其中的门道,并开始有意识地建立业务和专家人脉。

由于体制缺陷,玻璃厂从建立之日起就不断亏损,到1983年4月,镇政府实在亏不下去了,决定尽快找人承包,而找来找去,只能找曹德旺,因为别人都不敢接手。

曹德旺知道会有这一天,但他却不想乘人之危,他许诺给镇政府一个超越后者预期的条件:到年底前上交6万元利润,超额部分他拿60%,留20%做发展基金,另20%则做员工福利。

接手之后,曹德旺大力推行改革,他结束了“大锅饭”,实行三班倒,工厂24小时运转,此外,他还新招了60名工人,将工人工资由18元提高到100元,比当时县委书记的工资都高。

查阅的资料显示,如此激励之下,高山异形玻璃厂的产销量从原来的几十万片猛涨到200万片,工厂净利润22万元,曹德旺本人则分得约6万元。

这个业绩让曹德旺获得多方认可:当年,他被评为福州市劳动模范,并当选福清县政协常委和福州市工商联副主委。

镇政府尝到甜头后,决定继续与曹德旺合作,希望双方以合资形式办厂。

合资方案是,镇政府以账面资产17.5万元入股,曹德旺则出资17.5万元,双方各持股50%。曹德旺的钱不够,他就以个人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了8万元,另外从一个关系好的外地政府借了3万元,剩余的6.5万元则是找了三个合伙人。

1984年,曹德旺又碰到一件大好事,他发现了一个更赚钱的项目——汽车玻璃。

当年6月,他带母亲去武夷山游玩,期间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开车的司机则不断提醒他,千万不要让拐杖碰到玻璃,因为“赔不起”。曹德旺被司机的话逗笑了,他就是做玻璃的,心想一块玻璃能贵到哪儿去?

以马自达汽车为例,换一块前挡风玻璃要6000元,若急,8000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时中国的汽车,不论什么类型什么牌子,车窗一破就用胶纸糊上:有的是舍不得买,有的则是买不着。

曹德旺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乐坏了:这简直是一个利润丰厚的空白市场!可他又想不通为什么没有人做呢,于是就去请教专家。

一位高人告诉他,中国的汽车大都是外国产的,牌子多且杂,作为配件的汽车玻璃难以形成较大规模,大企业也就不愿意做,而小企业又大多没有技术能力。要做这种生意,一是要有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二是要有耐心和恒心,要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做,而且要从维修市场做起。

曹德旺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于是就决定干。他很快就说服了镇政府,然后联络行业专家,请人家来高山厂指导工作,解决技术难题。1985年元旦,他还向上海送出第一批培训员工,而这一天也是合资协议生效的日子。

为了让高山厂能在技术上不落伍,曹德旺在购买图纸、模具和设备上特别豪爽:他第一次买一套价值2万元的图纸只谈了几分钟。1987年,他在赴芬兰考察时又看上一台要价190万美元的高端设备,能每40秒钟造出一片价值几百元的边窗玻璃。他当时压不下价来,而且没那么多钱,回国之后,他就去反复说服镇政府,最后于次年6月以108万美元的价格购得该设备,是该设备的全球第一个买家。

几年发展下来,曹德旺判定汽车玻璃比水表玻璃更有前途,于是在1987年春向镇政府提议合办一个规模更大的工厂,专营汽车玻璃,定名福耀玻璃。同时他提议停办高山异形玻璃厂,以集中资源到福耀,而高山厂1986年的产值已达596万元,利润为101万元。

为了让镇政府批准所请,曹德旺让渡了大量个人利益,但他的事业却上了一个大台阶。就像我们开篇所提到的,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基本建设投资达3500万元,产值为5000万元,是当地的明星企业。

回到开篇提出的问题:1990年,企业办得好好的,44岁的曹德旺为什么想出家?

直接的原因是曹德旺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而他当年读了一本叫《弘一大法师李叔同》的书,反复读了三遍后,他决定出家。

李叔同是近代的一位传奇僧人,一生63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曹德旺对他的评价是:其一生光明磊落,潇洒飘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

“看完李叔同的传记,回头看看自己,虽然生意做的不错,但每天都必须坚持工作16小时,每月出满勤,得到的亦不过是三餐果腹。太累了,太累了,有必要做这么辛苦吗?”

曹德旺的困惑似乎也是我们今天许多人的困惑,即每天拼命工作的意义何在?

一般而言,有三种动力支撑一个人拼命工作:一、为了家庭;二、为了企业;三、为了赚钱本身,而曹德旺在这三方面都遭遇了困惑。

先说家庭。曹德旺1968年结婚,妻子叫陈凤英,是一个没读过书、老实巴交的女人。当初结婚不是因为相爱,而是为了找一个人照顾因长期饥饿而患浮肿病的母亲。曹德旺夫妻可谓患难多年,可是双方却无法交流:妻子始终停留在过去,对于生意和艺术一片茫然;曹德旺则自学了企业经营的各种学问,此外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

苦闷之下,曹德旺开始去外界寻找知己。20世纪80年代初,在承包高山异形玻璃厂前后,他爱上了一个让他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不过这段恋情并没有发展下去,而是被曹德旺亲手结束了。当时,曹德旺调查了100对典型夫妻,抽样涵盖工人、医生、干部、老师、商人等群体,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家庭满意,包括那些外界看来的“天作之合”。“我认为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换家庭的事情了,再换,就是换1000个照样也没有用啊。”

爱情没了,寄托也就没了。最后说赚钱。曹德旺赚钱的动力一直源于“过好日子”的愿望,这让他从14岁到44岁起早贪黑地干了三十年。但这个动力随着他的发迹变得越来越弱,他不喜欢奢侈的生活,最奢侈的事情也就是盖了几栋房子,而他妻子也不爱花钱。既然花钱不了那么多钱,那又为什么去拼命赚那么多呢?

曹德旺不是那种赚钱的原教旨主义者,认为赚钱本身就是意义,就能确保幸福。家族的经历告诉他人生无常,钱赚多了不一定幸福,而且守不住。他家本来是大富之家,但一场战乱就让一切归零,他自己在生意场上也是起起落落,最近一次是他被人诬告后,他的三个合伙人因害怕受牵连而要求退股,而他们的股份价值已从当初的6.5万元涨到了十几万元,这害的曹德旺不得不举债收购。这些债虽然后来都还了,但却让曹德旺看清了财富来去无常、飘忽不定的本质,因而对赚钱本身产生了怀疑。

总之,到1990年,曹德旺在尘世间已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因此想遁入空门。

从石竹山回来后,曹德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事业,他觉得唯有把企业办得受人尊敬才有意义。

曹德旺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推动公司上市。1990年夏天,他去新加坡出差,一位银行行长建议他将公司上市,告诉他这样对公司健康、长远发展好。回国之后,他便向省里申请赴境外上市,而当时国内也正推动股市发展,省里得到一个名额,就给了福耀。

一番运作之后,福耀确定于1991年6月22日上市,之前先发行1600万股原始股,每股1.5元,共融资2400万元。原始股的认购非常踊跃,兴业银行买了200万元,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职工,好多人也都买了。然而没多久,社会上就传起一个流言,说福耀股票不能上市了,曹德旺是想卷款跑路。听闻消息后,那些认购人都来找曹德旺退股,而此时股价已从1.5元涨到了2.5元。挤兑之下,曹德旺只能举债回购股票,钱是从高利贷借的,利息1分到2分,总共回购了约400万股。看着那些股票,曹德旺苦恼得不行,时常流泪,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回来。

1992年,曹德旺得到了兴业银行的帮助,用银行贷款还了高利贷。之后,他全力推动股票上市,1993年6月,福耀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当日收报于40.05元,创福建省首批上市公司股价之最。

到上市时,曹德旺总共持有近500万股,在清偿了所欠债务后,他净赚将近2亿元。不过,他并没有沉溺在发财的狂喜中,而是继续推动福耀的发展。

当时,福耀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定位不清:除了福耀玻璃之外,福耀当时还有工业村公司、装修公司、加油站、高分子公司、配件公司和香港贸易公司等,是一个多元化集团。

上市之前,曹德旺曾拿福耀的报表给香港交易所的一位总监看,希望对方指点一二。结果对方说,“你这个是垃圾股。你小小的公司什么都做,谁敢买你们的股票?!你的公司必须重组,只做最擅长的,其他的都卖掉。”

听完这番高论,曹德旺一开始是犹豫的:重组,说得轻巧!那方方面面的关系是好搞定的?但后来他开始重视这个意见,彼时,他读了一本叫《聚焦法则》的西方管理书籍,也说办企业应该搞专业化经营。那段时间,他还去美国参观了福特博物馆,发现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是专业化经营。

从美国回来后,曹德旺就将专业化经营定为福耀发展的天条,随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最后只保留下汽车玻璃业务。1994年,曹德旺接触了国际著名汽车玻璃供应商法国圣戈班,双方一见钟情,并开始谈判合资事宜。

曹德旺引进圣戈班有两个目的,一是缓解公司因重组而产生的资金压力,二是吸纳对方先进的生产流程、设计思路、工艺路线和培训经验。

具体合作方案于1995年获批,并于1996年春节后执行,其中在中国大陆的部分是,双方在福耀之下成立万达汽车玻璃公司,圣戈班以约1.28亿元人民币获得51%的股份,曹德旺则获得不低于15%的股份。此外,福耀还获得了圣戈班上海汽车玻璃包边厂49%的股权。福耀一方可谓收获颇丰。

不过这段合作只持续了三年,而且公司从账面上看非但没有盈利,还陷入了连年亏损。同时,双方在人事上还发生了摩擦,谁看谁都不顺眼。显然,分手已成必然,关键是怎么分?

曹德旺向圣戈班开出了优厚的退出条件:将后者最初的入股资金100%返还,无需其承担亏损责任,但要求其在5年之内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中国投资同类工厂。最终,圣戈班接受了曹氏方案。

曹德旺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通过三年近距离学习,已经完全了解了对手:国际巨头也不过如此嘛。他相信只要再给他五年时间,圣戈班就是再回来,也不是对手了。

在向高手学习方面,曹德旺简直是不遗余力,一有机会就向人家要经验。2008年5月,他受邀参加韩国KSA标准协会的高管研讨会,其间,他热情赞颂了韩国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呼吁韩国企业家将这些管理方法,作为一种产品卖给中国企业。

除了韩国人之外,曹德旺还跟所合作的日本原料商请教。有一段时间,由于汽车厂的降价,福耀陷入赚不着钱的局面,曹德旺就要求日本合作商降价15%,但对方死活不肯。怎么办?曹德旺想出了一个双赢方案:你不降价可以,但你得帮我改善生产流程和设计工艺,让我能从制造上压低成本。结果日本合作商接受了他的提议,从而大幅提升了福耀的管理水平。

当然福耀更重要的管理还不是技法,而是一种自我驱动的苦行僧式精神,而曹德旺是这种精神的源头。

曹德旺每天四五点起床,没有休息日,唯一的爱好是打高尔夫球,还是一个人打。他说自己没有朋友,也不去混什么圈子,或者出席这会那会,他觉得没意思。那什么有意思呢,就是工作,去研究那块汽车玻璃。

也许,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管理。除了以上国内成就外,曹德旺还取得了一项享誉国际的成就:他在美国和加拿大打赢了两场反倾销官司。

2001年年初,应世界第四大汽车玻璃制造商美国PPG的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福耀等5家中国汽车玻璃制造商展开倾销调查,并于4月初步裁决福耀等生产的ARG挡风玻璃涉嫌倾销。次年3月,美国商务部则最终裁决,向福耀等中国企业加征11.8%的反倾销税。

与此同时,加拿大也展开了对福耀等中国企业的倾销调查,申请人同样是美国PPG。

美国PPG这是要把福耀赶出北美市场啊,怎么办?

曹德旺组织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并于会后决定,不管被诉的其他中国公司怎么回应,自己都要应诉这两场官司。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如果不应诉,就等于承认了倾销,而这将导致连锁反应,接下来就是退出整个国际市场,而随后也将失去中国市场,因为全球八大汽车厂都是全球采购。

曹德旺觉得不能等死,更何况,福耀根本就不是倾销,怎么能让人家扣屎盆子呢?他展开了反击总结其对策如下:2002年10月,他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了中国反倾销研究所,他亲任理事长,并邀请时任外经贸副部长龙永图担任总顾问,另外,他从国内外聘请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对策。据报道,他还在美国砸下300万美元,聘请了美国最好的反倾销律师。

福耀最终赢得了两场官司: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终审裁定,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没有对加拿大国内工业造成侵害;2004年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则终审裁决,福耀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挡风玻璃视同“零倾销”,而此前多加征的税费将予以退还。

这两次胜利意义非凡,这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第一个反倾销胜诉的案例,而且帮福耀打了一个大大的国际广告。

曹德旺终于做出了一家为国家争气,让世界瞩目的公司,这也算没辜负他当初下山的心愿。而在商业成就之外,他还在慈善领域不断贡献着,并将其视为礼佛的一种方式。

“佛经讲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是六度的第一条。谦虚诚实,与人方便,这些都是布施的方法。布施则又分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只能算是小善。”曹德旺说。

曹德旺所说的“小善”可不小,在一般人看来,那已经是令人仰望的功德了。汶川地震时,他捐赠了2000万;玉树地震时,他捐赠了1个亿;西北五省特大旱灾时,他捐赠了2个亿;福州市修路及危房改造时,他捐赠了3个亿;福州市新建图书馆时,他捐赠了4个亿……

2011年5月5日,曹德旺更捐出价值35.49亿元的3亿股福耀集团股票,在北京设立了当时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河仁慈善基金会(以其父亲的名字命名)。截止目前,曹德旺对社会的总捐赠已经超过60亿元,且均为个人捐赠,未动用公司一分钱。因为这些善举,曹德旺在2010年被媒体评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或称“中国首善”。

曹德旺慈善事业的独特之处还不在于其捐款的数额,尽管这个数字已经很惊人了,而在于他的心境——“我捐款是没有条件的。不像有些人捐款,是要拿一块地、一个项目来换。”

所谓的“没条件”,不仅体现在他不把慈善当买卖做,还体现在他对慈善本身也不设条件,这一点在救人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2007年5月,福耀北京分公司聘用的一名20岁实习生得了白血病,该生来自河北农村,与母亲相依为命,无钱自救。当时一些主管不建议援救,因为该生并非签约员工,而且得的是白血病。曹德旺却坚持救人,说那孩子才20岁,而他最终掏了七八十万医疗费。

如果说这还是救与自己相关的人的话,那曹德旺在救不相关的人方面也非常积极。

2006年,他在飞机上看报时得知吉林双辽一户农家生了一对双胞胎,但无钱抚养,他很快就联络了那家人,为对方开与福耀双辽职工相同的工资,但并不要求对方去上班。不久后,他又在《海峡都市报》上得知另一户农家生了三胞胎,家长无钱购买孩子必需的保温箱,他就主动联系医院资助了保温箱,还于后来向那家人支付三个孩子到18岁前的生活费。

而像上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曹德旺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说“佛教是我的灵魂”,而他的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分量。

由于在商业和慈善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曹德旺还在2009年5月31日,获得了有“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获得该奖的首位华人企业家,而此前获奖的西方企业家包括戴尔计算机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eBay创始人彼埃尔•奥米迪亚。

佛商曹德旺( 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95位,主要企业为福耀集团)说:“我虔诚的信仰佛教,我笃信佛教。”

“我曾经遇到过另一个不同的女人”

我现在的老婆就是结发夫妻,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普通话讲不好,所以不接,怕人家会笑她,她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我帮她买的,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我买的,她不会买东西。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的控股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都是她的,不是我的,人家说这个公司是曹德旺的,但实际上从法律关系上说是我太太的。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我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我今年57岁了,从23岁结婚算到现在,也过了几十年,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席”,意思就是说要彼此珍惜,不要轻易去改变。这里面的道理也是我后来慢慢悟到的。

我的老婆嫁给我的时候,还是一个少女,我们的结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连面都没有见过,仅仅看过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所以我们没有经历过谈恋爱的过程。那一年是1969年,我们非常穷,生活很苦,母亲又生病了,所以家里人就希望我先结婚,找个老婆照顾我母亲。我答应了,就是这样。

我们刚一结婚,我就把她的嫁妆全部卖掉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她认为嫁给你了,你就说了算。我们30几年的婚姻生活,她一直是这样的,再苦再难也不会抱怨。她有1/4的马来血统,非常纯朴。新婚,嫁妆卖光,钱全给我拿去做本钱,她在家里伺候我生病的母亲,我在外面跑生意,一年到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这就是我们的“新婚燕尔”,谈不上浪漫,“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里面的甘苦,所以说我们是患难夫妻。

我卖掉她的嫁妆之后就有了一点钱,这些钱就是我做生意最初的本钱。然后我就开始种白木耳,再拿到江西去卖,来回一趟可以赚七八百元钱。这样跑来跑去,没有想到,才跑到第四趟,货就被人家扣了,不但本钱赔了进去,还欠了村里人1000多元,这要是别的女人又会怎样哭闹?

当时很多人来向我要债,家里能卖的东西全都卖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小间房子,我对那些上门要债的人说:“你们要是能够拿,也拿去。”

这个时候生产队上又来人找我,他们说我跑去做生意,欠了做水库的义务工,大概20几个工日,如果不去做,要按照一个工一天三块五交钱,我一算又是100多块钱了。我想我在家里也没有事做,去做一个工一天还能赚到三块五,还不如去做工。结果没有想到,原来整个生产队都没人愿意去做,这样就我一个人去做,等于是我去替别人出工,做了工以后按照一天三块五的价钱卖给他们。

工地很远,我走之前,送我老婆去她的娘家。她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丈夫又不在身边,家里一贫如洗。所以我就对她说:“我现在一无所有,只余下一个人,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再嫁人。”我丈母娘说:“你胡说八道,你这么聪明,困难一定会渡过的,你放心回去吧,你老婆孩子我给你带着。”

我和我老婆就是这样的感情,平平淡淡,无论你好无论你坏,她都相信你,她从来不跟我吵架。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另一个不同的女人,那是一个让我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明溪遇到的。当时我写信给我的太太,她不认识字,所以信是我妹妹读给她听的。后来等我回到家,她见了我也只是说:“我知道我配不上你,知道你是会走掉的,你要是真走了,那么把房子和三个孩子留下来给我。”我听了以后非常伤心,我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我的太太。

我那个时候非常痛苦,当时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不像刚结婚时那样拮据。不过,虽然我做推销赚到一些钱,但只是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而已,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能被称得上是事业的企业。就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一个女人,她是我的女朋友,那是真正的相爱。她为了帮助我,给我做了很多事情,当时她很年轻,大约二十四五岁,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我们都很投入,彼此觉得找到了一生的知音。可是,那是什么年代啊?80年代初,尤其是在福清这样的地方,她的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她很勇敢,我和她的事情被她的一些好姐妹知道了,那些姐妹就劝她,说:“你怎么这样,什么人不好找,找一个农民,瘦瘦的,黑黑的。”她就跟那些姐妹说:“我们谈得来,我相信他是一个非凡的人,他将来一定会有成就,会飞黄腾达的。”

我面临着一个选择。一面是我的结发妻子,她为我默默地奉献了这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纯朴善良,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另一面是我的红颜知己,我们有刻骨铭心的感情,有共同语言。我真的很苦闷,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后来我就去做调查,去了解别人的生活。

我选了100对有代表性的夫妻,有工人,医生,干部,有做老师的,也有老板,我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对自己的家庭不满意,而是这100对夫妻中没有一对夫妻对自己的家庭是满意的。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福州水表厂的一个朋友,他和太太两个人,一个是科长,一个是团干部,郎才女貌,是谈了3年恋爱才结婚的,在我看来,他们应该幸福得不得了。没有想到,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我跟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有几次,喝酒聊天说深了,才知道他们双方都对家庭不太满意,两个人互相指责起来,一点不比我的少。

当时是1980年。我对我能搜集到的婚姻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家庭是绝对幸福的家庭。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我想通了——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这样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念,谈恋爱的时候,可能是求同存异,一旦真正生活到一起,就会有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幸福这东西讲起来都是大同小异的,就是有吃有喝,子孙满堂这些东西,可是如果往深层去想,世界上有绝对的幸福吗?没有,所以也不会有绝对幸福的家庭,绝对完美的婚姻,既然是这样,我认为我是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换家庭的事情了,再换换,就是换1000个照样也没有用啊。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那个女人已经当奶奶了。不过,说起这段往事,我依然会感到非常伤感,人生总是有很多伤感的事情,怎么努力都是不能避免的。经历得多了,心就会坚强起来,人也会丰富起来。有的时候,听到有人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支持他”,我就会很有感触,我和我那个女朋友虽然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是我如今的成功和她有一定的关系。

我一生最重大的转变在明溪,我在那里遇到了她,又在那里放弃了她,但是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为她争一口气,让她的姐妹们说起她的时候,能够说她爱的是一个像样的人,一个值得爱的人。

这样我就回到家乡专心去办我的玻璃厂,也许因为有这种心情,因此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贡献在这个事业上了。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男人有钱会变坏,女人变坏会有钱”,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这是人的心地问题。我童年的生活很苦,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妈就是快要饿死了,也没有变坏,她原来也是一个大家闺秀,人长得也很漂亮啊。至于男人,一个男人要是心地好,对家有责任感,用我们老家的话说“就是四个脚都被别人吃掉了,心还是在家里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家庭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两个人素昧平生然后成为一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这是缘分,应该好好珍惜和睦相处,有困难的时候同舟共济,这就可以了。

真正的幸福不在家庭,而在事业。做事业的人绝对不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事业,这是我的看法。我还有一个看法,就是男女之间还是要有真的感情,像我和我的妻子,虽然直到现在我们也很少有时间交流感情,可是她和我是患难夫妻,我们一起经过多少事情!这就是感情,在我被人家追债追到连房子都要卖掉的时候,她还是信任我,跟着我,现在我发达了,她不管我有多少钱,也不势利,你有多少钱怎么花我也不管,反正我相信你。这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感情。很多感情不是真的感情,是因为没有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

我的女儿刚结婚,我怕人家是因为她有我这个有钱的爸爸而娶她,所以不同意。我跟我女儿说:他是厦门大学毕业的,人又很帅,父亲还是一个省教委主任,人家这么好的条件会娶你?你又不是本科毕业。

现在他们夫妻为了证明我这句话是错的,两个人在澳大利亚自食其力,边打工边开店。其实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弄清楚那个男孩子娶我女儿的目的,我给他们施加压力是对他们好。虽然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女儿是嫁出去的,是男人当家,但我的财产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而不给她一份,有她一份。

我现在年纪大了,过几年不做企业了就去周游世界。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把我这一生的经验体会都写出来,写成一本书,给后人一些借鉴。

现在,经常会有人问我:“有钱与没钱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说有钱多受人尊重一些,住好一点,穿好一些,吃好些,心理上不会焦虑,不会怕没饭吃,其他都一样,比如:阳光,沙滩,空气,鲜花,绿草与时间,上帝很公平地赋予每一个人,我以前曾经穷过,但也是很快乐,只要是身体健康,心态健康,穷人也一样幸福。

中国有两句话,好像是孔子的一位弟子说过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事),论迹(事)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讲的是“孝道”,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符合“孝道”,不是看他有没有给老人贵重的东西,而是要看他心里有没有老人,如果论财富,穷人家难道就没有孝道可言了?第二句说的就是“性情”,只要是人,就不会对异性没有感觉,但是有感觉是一回事,是在心里的。“论心世上无完人”说的就是不能以“心里有没有感觉”作为依据,如果以这一点做依据,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因为很难有人一生一世,心里从来没有被其他异性感动过,从来不曾为其他异性泛起过一点水花。所以儒家讲“发乎情,止乎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一个男人,他对一个女性欣赏,这是感情问题,这是“发乎情”,很自然的;但是怎么处理,却是一个理性问题,儒家赞成“止乎礼”。

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很少刻意培养经营感情,像电影电视上送给让对方惊喜的礼物或者相约吃个烛光晚餐在月光下说些缠绵悱恻的话,我们都没有。我们的感情就像涓涓溪流一样,无声无歇,虽然我们夫妻之间很少有浪漫的表示,而且几十年来忙于工作,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夫妻之间的感情是有的。

一想到她嫁给我的时候是那样一个纯朴的少女,这么多年,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发生,都始终如一地听从我的安排,我就觉得有义务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的所有财产,我的公司都是她的名字,我要让她觉得安心,这辈子有依靠。我们虽然没有那些激情如火的海誓山盟,但是我们毕竟是从年轻到白发,中间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

现在要我回首往事,我想假如我找的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婆,她肯定会管住我很多,我会很不自由,我很爱自由和事业,连打高尔夫球都喜欢一个人去打,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的婚姻真是对我再好不过了。

许多人为了做事业,经常要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可是对于我来说,这个矛盾根本不存在。我的老婆从来不会要求我这个要求我那个,她不需要我去哄她,现在想一想,这种安静本分的感情难道不是一个专心做事的人最需要的感情吗?

曹德旺:我建寺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觉悟

反省自己,宽容别人

什么是社会精英?就是一个人,他必须具备完全独立的人格,这体现在他的处事和行为不会受任何人的权力和利益的左右和诱惑。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我在修行中,不断地在反省自我,力争提高觉悟,改进缺点。同时,修行者要学会宽容和包容别人的缺点,也要相信他也在修行,相信他也会自己去纠正缺点。

我建寺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觉悟、去修行。什么叫修行?就是要修自己的缺点,不断反省自我。同时要学会宽容别人。人家到寺庙的动机不一定是纯的,人生百态,世界上客观存在着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悟性,同样的一件事情又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客观。既然是客观,就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他的水平就到这里,你还能怎样?你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别人,就变得跟他一样,也是错的。在佛门里这是“寿者像”,就是自认为是个有经验的老者,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人。这本身就不对。同样一件事情,有各种各样的正确答案。

佛教的概念,是在儒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它提倡求人不如求自己、自救。一切的问题都缘于自己产生的贪嗔痴。比如你说这个东西好吃,好吃与否只是你舌尖的问题,东西就是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因此,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的味觉里有不同的感觉。你说好看,什么叫好看,没有标准。一切都没有标准。所有一切,只要戒掉了贪,就不会有烦恼。再说痴,你看她非常漂亮,非常痴迷她,非她不娶,没有她你会死掉,那你当然就会很烦恼。你如果戒掉痴,你不就开心了吗?

有一句话叫“以和为贵”。信不信,由他,莫辩,不争。《金刚经》不要争辩孰是孰非,由他去,他信就信,不信就不信。难道要把他抓起来打?这是不可能的。佛祖就不会说,不信的话就会肚子痛。因此佛教是个非常好的东西。

修行是修你自己个人的行为,跟他人没有关系。在证悟这件事上,我悟得比较深。庙里的人在修行,我也在修行,但是我走的地方多,看到的东西也比他们多。

说我是迷信?我花几亿元钱去推动佛教的发展,是不是神经病?这是企业家在为国家为社会担当一种责任,是社会精英的举动。

什么是社会精英?就是一个人,他必须具备完全独立的人格,这体现在他的处事和行为不会受任何人的权力和利益的左右和诱惑。任何事情,他都是独立行事。只有言论自由的环境,才会有这些东西。如果你想左右曹德旺的讲话,你想得美,我不会给你讲的。你怎么评价我都可以,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应该做什么。

初见到他,他周身的气质看不到企业家身上惯有锐利和功利性,他为人随意而圆润,更像一个平常叔伯。很多人关注他,或许并非因福耀玻璃,曹德旺另一个被人熟悉的身份是“中国首善”。从创业之初开始,他持续捐赠31年,累积捐款近60亿元。2011年《胡润中国慈善榜》发布,他被评为“中国首善”。顶着法律条款上的空白,他首创股权捐赠。2010年,曹德旺捐出价值数十亿元福耀玻璃股票成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在递交申请三年后终于正式获批,是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

坐拥巨额财富,同时又高调慈善。我们几次聊到此,他对钱的态度却比想象中还要淡然。

曹德旺说,现在钱对他来说就是身外之物。坦白说,如果没有他之后的解释,这句话听起来略显苍白。

“财富是大海里面一群游过来的鱼,你是渔民,你一大网进去,捞了几千斤上来,你把孩子老婆等等全部亲属都叫来吃,其实能够吃几条鱼就算不错了,剩下怎么办,拿去冷冻,或者天气好拿去晒,或者拿一个水缸来腌。但是我要提醒你一下,晒的、腌的、冻的,你存着这里,今天晚上一地震,一场海啸,鱼就没有了,一场战争也把你摧毁了。”这是曹德旺的所悟。

在他的身上有如此多的两面性。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办者,他白天在全球市场高呼“进攻”,而作为虔心的教徒,他夜里却在佛前诵经默念“放下”。在经营当中,他对成本斤斤计较,却对捐赠一掷千金。他视质疑如风吹过耳,对政府官员从不逢迎讨好,亦不与商界大佬称兄道弟混圈子。

面对种种矛盾和疑问,在某种程度上,以上的所悟可以理解为他足够有说服力的价值观。

曹德旺没有上过大学,早年被迫辍学以后他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艰辛。“那时候我对钱是有渴求的。”曹德旺坦言。他在事业上成功的愿意是多方面的。当然这与他的勤奋和抗争不可剥离,他自己也认为这与父亲在经商上对他的耳濡目染和母亲从小在信仰和心智上的影响不无关系。但除此之外,在采访中我还看到了他“开悟”的特质。

问起他最崇拜的人是谁,曹德旺的回答居然是日本的卡通人物“一休”。他解释说,“一休非常聪明,他是最会用脑用心做事情的人。”回头想一想他在多个企业经营关键节点的处理,就能反观出其通过一休悟出的智慧。在2001年——2005年福耀对美国反倾销官司中,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打赢了这场举世闻名的官司。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访问中国时,点名约见曹德旺。

曹德旺如此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反倾销官司是一个贸易条约国唯一允许的行政保护手段,但是企业必须站出来讲清楚。”

但是他同时提到,这件事情给他最大的收获却是反省。“我的成功告诉我,一件事情开始发生的时候,我会去跟他争,争赢了以后,我会反省自我,我有没有错,我错在哪里,我应该去改。如果争不赢,我认为更是要去看。我建议中国的企业家跟国际上走出去的时候,面临着反倾销官司的时候,应该要反省自我,据理力争相结合的策略。”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能盲目扩张”,面对当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趋热络,曹德旺以他的悟性提出了警醒。

“我是认为走出去的同胞们,要注意,要小心,首先我想问你,你出去想干什么,去投资,去赚钱,还是去移民?走出去你准备拿出什么东西出去,是劳务出去,劳工出去,技术出去,还是资本出去。第三,你要想一想,你对这个国家的商业文化,政治文化,地缘文化,了解多少,你路都找不清楚,你怎么跟人家合作?第四,你所用的技术是自己的还是买的,你原来在这个地方是贴牌跟人家生产,还是你自己的品牌。”

可是曹德旺的野心体现在哪里?撇开企业经营上的方法论,在采访最后的一个细节,足以体现,我问他,“如果现在给您一个机会,让您可以穿越时空,跟一个逝去的人对话,您第一想到的是谁?”

曹德旺脱口而出,“曹操!”

我有些吃惊,“您想跟他说什么?”

曹德旺说,我想告诉他,曹操的人生观我认为是正确的。

“你在评价政治人物的时候,应该用政治家的标准来评价,不应该用民间的伦理道德来评价他,对人的评价不同的阶层的人,不同位置上面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政治家的抱负是国家的富强、稳定,跟平民百姓的温饱完全是两回事。你看到他杀了臣相,很残酷的,如果我也杀,为什么,我比你重要,我肩负着这个国家的存亡,万一你出卖我,今天死在这里,不值得。”

对曹德旺来说,一个曹操,一个一休,这大抵就是从“野心家”到“开悟者”的距离。

曹德旺捐资1亿的

“厦门大学德旺图书馆” 揭牌后,

曹德旺又有捐赠大手笔啦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举办隆重的典礼,由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捐款2.5亿元重兴黄檗山万福禅寺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曹德旺先生亲临奠基仪式并培土。曹德旺对佛教的信奉是出了名的,其“佛商”身份也是众所周知。

早前,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曹德旺曾表示:“我们曹家三代信佛。我从无到有,从贫到富。现在也悟到了,一切都是空的。”

30年多来,曹德旺专注着只做汽车玻璃,房地产、互联网、矿山、股票统统都不碰。他说,这么做都是根据佛理分析出来的,那些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赚得不牢靠。

民营企业家最头疼政商关系,曹德旺却“从来没给官员送过一盒月饼”。他说,行贿说明有贪欲,他的无上秘笈就是:佛家持戒,第一戒贪。“只要做到不贪,什么都容易,心里会达到很静的境界。”如果这样事情还行不通,曹德旺就会干脆放弃。

福耀玻璃还被他做成了中国A股中少有的“现金奶牛”,上市公司中唯一分红超过募集资金4倍的良心企业。这在圈钱成风、财务造假、内幕交易频发的股市里,绝对是一股清流。曹德旺却说,不分红留着干什么呢?按佛教精神,钱就应该拿出来共享。别把钱太当真,钱就是用来玩的。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83年,曹德旺创业伊始、还没赚钱,听小学老师说桌椅太破,便先借了2000块捐给母校。当年,这可是相当于今天十几万的一笔大钱。神奇的是,曹德旺的生意随即开张大旺,当年就大赚20多万,冥冥中似有天佑。曹德旺信佛理、懂布施,尽管当初心中仍爱财如命,却知取舍、敢精进,一手聚财、一手散财,就此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人生。

1987年,曹德旺的厂子还在高山镇,就给福清县捐了7万块修缮大会堂。而后,他看到始建于唐代的福清灵石寺在文革被破坏,只剩下破败的草瓦房,心中难过。他对寺庙的住持慧本法师说:你们安心诵经,我来帮你们修庙。此时,福耀玻璃正经历搬迁,企业的办公楼还没盖起来,就每年数十万、数百万地捐资,前后投入2000多万,把破败的灵石寺修缮得颇具气象。

捐建寺庙源于曹德旺的虔诚,更来自他在敦煌感受过的文化震撼。千年丝路上,商人们不绝如缕,到莫高窟烧香祈福,慷慨捐赠,才因此留下了震撼世界的文化瑰宝。曹德旺觉得如今的商人更受惠于国家,也该给后人留下点东西。兴修寺庙不仅是文化工程,还能让更多的人去修行、去觉悟。

1990年,曹德旺甚至想过要出家,结果被苦劝才作罢。他依然爱读《金刚经》,却并不迷信:“有时候我进寺院,出于对佛祖的敬重,也会烧香。但是我从来不求什么,我知道求也白求,根本不灵,一切都在你自己心中。”

身在红尘,曹德旺只得将慈善事业越多越大。资料显示,他在西北农林大学设奖学金,资助贫寒农家学子;又给厦门大学商学院捐资2亿,说是刚得的分红,就是随手一捐;他给玉树震灾捐1亿,西南五省旱灾捐2亿

慧本法师曾评价曹德旺:“曹总这个人感恩的心很重,他不是赚了钱自己花,他是舍出去。可能是他自己穷苦过吧,所以特别有善心和慈悲心……”

实际上,曹德旺对金钱看得更透。“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产在哪里,过眼烟云。人一辈子做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就行了,不要把钱看得太重。”另外,曹德旺觉得散财只能算是“小善”,而把福耀玻璃做成世界品牌,不但养活集团这1万多人,还要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十几万人都有饭吃,这才是真正的“大善”。

曹德旺曾说:“佛教是我的灵魂。”有人满怀敬意地将他称为“佛商”,但曹德旺却并不认同:“佛是指大彻大悟的人,谁能做到大彻大悟呢?我做不到。”

小时候饿极了,孩子们会叫。这时候,曹德旺的母亲就把他们兄弟姐妹集中到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一圈,吹口琴,唱歌,做游戏。曹德旺说,他记得母亲总是交代他们,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自己家只吃两餐,“让人知道了,只会看不起你”,“出门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

曹德旺他们穿的衣服,母亲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穿破了,会坐在灯下认真缝补,尽可能不让补丁贴在外面,而是藏起来,缝补在内里。虽然在农村,但家里总是一尘不染,这应该是母亲在上海居住时养成的习惯。他们家的木楼梯和木地板,都被擦洗得发白。曹德旺记忆最深的是,母亲常说,“天下没有人会同情你的贫穷,也没有人为你解决;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志气”,“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重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

还有一句话是:“要做到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一个人最初的精神密码,一定来自于他眼睛里反射出来的世界。在那个小商小贩还被视为犯罪的岁月里,他的父亲仍然教育他用心做事;在那个饭都吃不饱、衣服补丁要打到里三层外三层的岁月里,他的母亲仍然教育他“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毫无疑问,他们在艰苦岁月里所抱持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曹德旺的一生有着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家教不是宗教,但在很多时候,它的法力可以胜过任何宗教。

那才是他真正的、永不枯竭的思想资源。那其实是我们这个民族从未彻底熄灭过的精神的烛火。

而经商与种树一样,要做时间的朋友,要有恒心和耐心——这一来自日本布店老板的启蒙,经过两代人的传递,最终也汇入了灌溉福耀这颗大树的神秘涌泉。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捐款60亿首善,曹德旺悟《金刚经》成佛商,出家一休入世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