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郑州,号称大郑帝国。郑州人热情,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近几年城市规划的很得体,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所以总会一呼百应。
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6点钟,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鸡啊鸭啊鹅呀还有羊汤都是一绝,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马上到、马上到,所谓的郑州马上到,其实刚出门甚至还没走。终有姗姗来迟者,明明在家闲的难受,却故意来迟,美其名曰,刚散会。
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主人通常会坐在主陪位置上,右手边为大客,左侧为二客,对面副陪位置上一般会挑选一位颇具酒量且善于言辞者辅助酒局,副陪位置的右侧为三客,左侧为四客,其他位置就随便坐了,通常情况下落坐时大客二客位置都会谦让一番,最终大都是德高望重或年长者居坐,菜上酒满,主人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这时候,主人这时候大多变成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医院的护士就是院长,自由职业者王某人立马摇身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局级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俺不是,俺就是个老百姓…”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介绍完客人后,主人开始带头敬酒,此时主人会和副陪建议第一杯酒分几次喝完,通常是主人先讲酒规;三口、五口、七口、九口一杯,还有副陪接着会来个七八九一口焖,并督促监督其他客人全部挒完,第二、三杯酒仍是共同科目,如法炮制或者是从主宾开始每位客人敬酒一口并说句祝酒辞,四杯酒过后,开始进入自由阶段。郑州有着几千年的酒文化,性情飘逸,是标准的酒城,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几杯共同科目酒结束后,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虽然大家都豪饮,但郑州本地人喝酒非常文明,两圈过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副陪就开始接力组织了,酒量大的人也就开始发挥,提杯打圈,挨个敬酒。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我干了,美女随意,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杯,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这时,“串座”又粉墨登场了。所谓“串座”,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酒到此基本结束了,有领导谦虚的说:我来和王总划个拳,学习6个小杯,一来二往,平局不过,再来6个。领导带头划拳一圈(叫过关),下面大家照以此类推……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透透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局”“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请示主宾后当机立断宣布:“没有不散的宴席,酒不足下回补,散会!”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难怪曾经有个上海的教授,在郑州出差,待了七天,喝了七天,离开郑州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能从郑州活着回到上海就算烧高香了。下次打死我,我也不和郑州人喝酒了。
閱讀更多 白酒二三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