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摘錄

2015-10-07

原文地址:《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摘錄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作者孫隆基


此書出版於80年代,據說當時引起過轟動。而我看書的時候有點感慨,新一代的年輕人可能有點西化了,獨立和自由的觀念深入人心。不過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性太大,所以依然還存在著深受傳統中國文化影響的人。時常看見一些批判中國國民性的一些文章,裡頭列舉種種中國人在國內外的惡劣行徑,看久了未免產生疑問“為何年年批判、處處提倡,怎麼未見中國人有改變?”後來,我覺得那些文章並沒有給我提供關於中國人的最根源性的分析,講的泛泛且沒有提供一個可靠的切入點,之後我就不愛看這種文章了。


而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種新鮮的感受。因為它不僅羅列了某些常見的“中國邏輯”,它還試圖建立自己的一個分析框架。在這個框架中,那些看似不相關的現象在底層的結構上卻變成彼此相連了。


在序言中,作者明確了本書的立場是從西方文明的角度審視中國文化,所以它必然有種種的“問題”,本書也是作者深刻反省自身的結果。我在看的時候,對作者選用的分析角度感到新奇。作者通過我們日常中使用的語言,比如詞、句、常用說法、詩、文等來佐證或者說推論總結他對中國文化深層結構的洞察。而我是學英語的,我的語文反而不如英語好。在學習了英語四年以後,我感覺自己的邏輯思維提高了不少,思維清晰了很多。這是我在高中學習語文的時候未曾開拓的角落,就寫作文而言,我比較擅長的是記敘文,對議論文一向是不太感興趣的。而到了大學,英語課文的文章卻大部分是議論文、論述文,而甚少有故事、記敘文。我對英語的記敘文的瞭解是來自小說。我說這些的目的在於,我明顯感受到了中文和英語的差別。英語重邏輯分析,拼音文字。中文重抒情言志,象形文字。西方重個體、重理性、重分析,東方重整體、重感性、重領悟。我在中文裡得不到訓練的東西,在英文裡得到了鍛鍊。本書作者恰恰使用了語言這個角度來切入,分析中國文化的底層代碼。


雖然80後90後已經有點西化了,因為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等等的緣由,但還有50後60後70後,我們的父輩們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薰陶下長大的。理解中國文化的底層代碼,對於父輩和我們之間的衝突,一定能多一些理解。我曾認為我能擺脫家族、地域的影響,可惜不能。我越是分析自己,就越發現自己身上社會、文化、歷史影響的痕跡。所以,我想把這本書做個摘錄,提供一個框架。本書的目錄告訴我作者組織他的觀察的順序:先明確中國人的良知系統的內容,然後根據這個底層邏輯推演中國人的“個體”、中國人的“二人”關係、國家與社會以及對世界的態度。良知系統是根,由這個根生髮而出中國人對個人、他人、社會和世界的看法以及由此衍生的行為。所以,這本書的一些論述部分給我以重複、話繞著反覆說的感覺。我不知道如果我有這種洞察的話,我會如何組織這些內容,不過至少我明白了,如果我理解了中國人的良知系統,我就能理解從上到下的這整套系統了。


那麼問題就簡單了,我主要摘錄作者對這個良知系統的論述,其他的大家自己看書吧。


作者所謂的良知系統是指文化對本能的加工,即不同文化對“人”的不同設計。只有該文化特有的脈絡相互關聯著。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人的人格包括三層: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人的原始本能、慾望,超我就是道德和文化,而協調這兩者並處理現實和內心的人格就是自我。如果這麼理解,良知系統就是超我部分的內容了。


中國文化對“人”的設計是:單個的人只被看作是沒有靈魂的身體,而必須通過“二人”去定義“一人”(渠道化的“二人”關係)。個人不能定義自身,只能由他人去定義,比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也就是家庭、社會、國家)。(對比西方:人是有靈魂的個體,它有抽象的存在部分,即擁有超越世俗的視角。)


  1. 中國人是心發達於腦的民族。

中國的道家是身學,修煉身體、保健養生等;中國的儒家是心學,強調“人情化”“和合”,強調人倫、合群。中國人的“天”是“天地人”世界系統的內在組成部分。中國人把心當作精神活動的唯一泉源,“天”和“理”也相當肉體化。(追求長生不老、肉體不朽,肉體永遠存在下去)


(對比西方:心是emotion,是屬於肉體範疇。)


2. 由於中國人“一人只是身”的設計,就會導致“身體化”傾向。

具體表現為:心理問題的身體化;民以食為天(請客吃飯);口腔化傾向(以“口”面對世界);集體等於很多身體的集合。由於只把人當作身體,安身(“搵食”)與安心便成了最大的需求。


3. 中國人的人心邏輯:生熟之分(熟人之間相互幫助是應該的,對外人則要客氣,不用做人,有時太過禮遇。)、內外有別(貶抑自己人、對外人好,講究面子,自己人講究吃虧是福相互幫助)、心意不到之處就不知怎樣做人(越出人情磁力場之外,就不知怎樣做人)。


4. 中國人的心對身的照顧:“二人”之間的照顧多半是身體上的關懷。兩代人之間的關懷就是輪流養對方,主要也是照顧身體,吃喝拉撒睡。上級領導關心群眾,講究為人民服務。主要也是關心群眾的身體和生活問題(這叫做親民)。


5.中國人的心對身的組織:總體就是為了培養人的依賴感,把父母“神話化”,兒女永遠保持“兒童狀態”。從人的發展階段看,中國文化讓人停留在“口腔期”,“生殖器階段”完全缺失。

1)口腔階段:把成人當兒童,把兒童當成人,不斷“進補”,“非性化”,沒有青春階段的人生,“人”沒有全面盛開。人我界限不明顯。

2)肛門階段:父母對兒童的排洩很隨便,隨地吐痰、當眾挖鼻屎、人群中放屁、吃飯吐骨頭,公眾場所倒垃圾、汙水等,不守時間、不守規則、不排隊、抖腿都是身體沒有在孩童階段訓練好的表現。

3)“陰莖階段”

4)“潛伏期”:“弒父娶母”衝動出現,遭到父親報復打擊,閹割威脅,進入此階段

5)“生殖器階段”:11、12歲重拾前緒,性衝動導向家庭之外,正面承認人身上性的因素。


(對比西方:當一個人完整走過這幾個階段,他就“成人”了。)


而中國文化則讓人停留在口腔階段,扼殺了人身上的“性”,這導致兩個結果:非性化和性氾濫。


非性化:在心理層面上儘量抹殺此階段,把性當作生男育女的手續,人在性方面處於“半窒息”狀態。對性無知無慾。

性氾濫:因為不能集中於一個強烈的焦點作明朗表現(“陰莖”功能沒有發展就會變成這樣),所以變成了自戀狂,衍化出萬能的性幻想。幻想有一個不需要自己主動追求就能滿足自己全部幻想的對象(自己則永遠處在被動位置),本質是希望讓“戀母”繼續下去。


(對比西方:西方更恐懼同性戀,因為他們認為同性戀可能是停留在前生殖器階段的原因。他們對“人格成長不全”感到恐懼。壓抑“戀母”衝動。中國則性別分化不明顯,男女性別曖昧化,並鼓勵“戀母”。所以說,恐同是西方傳來的,中國傳統文化裡並不排斥恐懼同性戀。)


6. 中國人的心對身的組織:自我的非組織化。即人無法全面盛開,而要由他人來組織個人。具體表現有:

1)公式化的“好”或“乖”

2)私人化的七情六慾卻不懂表達

3)自我壓縮

4)把性看作是骯髒的,公開斥責(其實是因為他們仍把生殖器當作排洩器官即肛門尿道之類的器官看待)

5)“自我”脆弱易碎,非理性佔上風

6)被“寵壞”的人格:男女關係的父女化或母子化、兒童化


7. 中國人的心對身的組織:“母胎化”傾向。中國文化中的人最理想的狀態是做個活死人,迴歸母胎,讓自己之身由人倫與社群的“心”去加以組織。


8. 中國人的心對身的組織:國家對社會的組織。中國社會無力自我組織,要由國家去組織,社會是“身”,國家是“心”。


如果要我用我自己的話總結的話,中國文化的良知系統對人的設計是這樣的邏輯:人是沒有靈魂的一具肉體,由心來驅動它行動。而人要做的就兩件事: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好好照顧其他人的身體。延續自身的方法就是延續身體,即傳宗接代,生越多越好,代表自己人越多。這就是搵食,也就是安身。而怎麼能安心呢?其實已經包括在上面了,照顧好他人的身體,他人就安心了,你才能安心。以二人定義一人就是這個結果。結果是什麼?那就是人純粹淪為進食和生育的工具(都說中國人務實,從另一角度說就是中國人功利,自己被當做工具,必然也將別人當工具,做什麼事情都先問“這有什麼用?”),沒有超越世俗的靈魂視角,這樣的人不就是行屍走肉嗎?而為了讓人服從於這種安身和安心的需要,必然不能讓他太有個性和自我,有了自我就會分離,就會不聽話。正如作者說的,中國文化是崇尚死亡的文化。一代代的孩子被扼殺了個性,為了服務於自己的父母、家族、宗親。這不是崇尚死亡是什麼?(對比西方:西方是弒父文化,中國則是殺子文化。西方的養育是以分離為目的的,用成人的態度對待兒童。而中國則用孝道,來抹殺下一代。)


既然講到代際關係了,也記錄一下書裡提到的兩個傾向“把成人當兒童”和“少年老年化”。


中國人將兒童當作成人,卻把成人當作兒童,處處管束。中國家庭中典型的父母角色是:慈母嚴父。慈母負責照顧身體,嚴父則像馴獸一樣去教養兒女,教他們養成他制他律的個性。中國的兒童在還未開心智的時候,就被要求背誦他們不能理解的詩歌古文等。少年的老年化其目的是不要讓人格發展中出現“少年”這個階段,這是最危險最不能加以渠道化的階段。把兒童化和老年化的諸般排列組合形態後的結果就是反對青春、抹殺青春。青春十分窒息甚至在窩囊的情況下被浪費掉。而把成人當兒童,就形成了“撒嬌”的文化。(對比西方:把少年時代合法化。“浪子可以回頭”)


所以說,中國人其實沒有青春嗎?難怪國產青春片拍不出新花樣了呢……


摘錄完畢。接下來,本書還對中國人的國家、社會層面的一些現象,用這個底層邏輯去推演。內容較多,我就不重複了。因為底層邏輯清楚了,後面都是這個根部衍生的枝葉了。對中國文化的深層邏輯的揭露和分析,其實已經有很多相關書籍了。我看的相關材料也只有這一本,其他的還未拜讀,只能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分析視角,它未必是對的,但至少看這本書會是一次有益的過程。要我自己說,中國文化雖有種種不是,但這種身體化的傾向,還是有點好處的吧,我想在對身體的照顧上,也就是如何過得安逸舒適上,中國人一定是這個世界上的行家了。同時,西方也因為強調分離和人格獨立,導致個人不得不面對冰冷荒蕪的世界,“荒原”意象是西方人心中最常見的畫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