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保險,真有那麼萬能嗎?


萬能保險,真有那麼萬能嗎?


時下正是一年一度的保險世界“開門紅”。各大保險機構都在熱銷“理財型”保險。

為什麼非得在每年伊始做開門紅呢?

而為什麼又得在開門紅主銷“理財型”保險呢?

原因有三。

其一,確保全年能完成年年增長的業務目標,營銷節奏必須提前,否則沒戲。

其二,“理財型”保險客單價高、收益高,既有助於完成業績,還能賺到錢。

其三,年初正是發年終獎之時,手裡錢多了,自然要找投資去處,所以相對好賣。

可能還有一些其它什麼原因,但這三個是最主要的。

那買“理財型”保險有錯嗎?

當然沒錯。

錯的是還沒買足保障保險就花大錢買了理財保險。

錯的是沒有明確目的就匆匆掏錢了。

錯的是太盲目輕信其超額的收益預期。

………

北斗哥從來不反對買“理財型”保險,而且我也會推薦優質的產品給需要的人。

但我堅決反對以上我所列舉的種種錯誤做法。

關於買保險的先後順序,更明智的做法讀這篇《知道購買順序,保險買對一半!》。

而關於“理財型”保險該如何正確對號入座,以後有機會我會寫給大家。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肯定能遇到的常見問題:萬能險,到底萬能嗎?

萬能險,從字面上來感受,似乎無所不能。

能理財、能隨便投、能隨時領、能提供保障……

既然這麼強大,幹嘛還要出其它類型的險種呢?都買萬能不就得了?

所以,實際上,萬能險並不是你想象的那種“真的”萬能,它有自己的侷限性。

1.

能理財,是指它有一定的收益性。但“有收益”並不等於“理財”,只是能起到一定的增值作用。

萬能險都會有一個“保底”收益率,這是寫進合同裡的。

比如,「平安金瑞人生20」附加的萬能險「平安聚財寶(20)終身壽險(萬能型)」的保底利率是1.75%,這個水平應該屬於市場中比較低的了。


萬能保險,真有那麼萬能嗎?

不知道平安是不是也覺得給的太低了,所以用非常小的註釋來明確這個很重要的指標。


再比如,「和泰金多多萬能險」的保底利率是3%,市場最高。


萬能保險,真有那麼萬能嗎?

這是直接寫進條款正式條目中的,很清晰,客戶也容易看得到。

但是,一般情況下,銷售人員都不太會給你講這個“保底”收益率的。尤其是自家保底收益講出來會連自己都覺得寒磣的就更不會跟你說了。

一般都是直接告訴你當前萬能賬戶的月度收益水平,比如5.5%、6%等等。這個收益水平在每一家保險公司的官方網站都會按月披露的,是公開信息,隨時可查。

所以,萬能險的確是有收益的,而且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計算方法也非常接近,用“本金×收益率”得出,不過也是有“手續費”的,這個以後會單獨講。

2.

能隨便投,這個不完全是真的。

雖然理論上來說,如果你現在購買了帶有萬能賬戶的年金險之後,不論後面是否停售,都可以隨時往裡追加保費。

但這一步,實際上還是要經過保險公司審核同意的。

因此,能隨便投的前提,一定是“保險公司還允許追加保費”,而不是像個人銀行賬戶一樣,隨意存入。

3.

能隨意領,這個,最假了!

基本上在銷售帶有萬能賬戶的年金險時,銷售人員都習慣性的說“賬戶裡的錢可以隨意支取,想怎麼領就怎麼領”。

但這種說法,其實連說的人自己也真的不一定知道是錯誤的。

“萬能賬戶”常見的有2種類型:“年金保險(萬能型)”和“終身壽險(萬能型)”。

這兩種類型有什麼區別呢?主要區別其實就在領取上。

l 年金保險(萬能型)的領取是有“限額”的,通常不高於既往已交保費的20%,或者不高於當前賬戶價值的5%。

l 終身壽險(萬能型)的領取,基本上“沒有限額”,直接採取的“部分退保”的領取方式。

如下圖所示:年金保險(萬能型)部分領取條款


萬能保險,真有那麼萬能嗎?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萬能險都可以“隨意支取”,這是一種誤導性說法。

只有“終身壽險(萬能型)”的領取相對來說是“隨意”的(一般也設有領取後賬戶最低餘額限制,但通常很低,沒影響)。

如果你的保單產品名稱是“年金保險(萬能型)”,我舉個栗子:

過往向賬戶裡追加的保費或者年金險返還的生存金轉入萬能賬戶的錢合計是10萬,過了20年,賬戶增值到20萬,真到實際領取時,不好意思,你每年度最多也就只能領取2萬元。

趕快拿出你投過的保險單看一看,附加的萬能險產品名稱,到底是“年金保險(萬能型)”,還是“終身壽險(萬能型)”吧!

如果是“年金保險(萬能型)”,是不是就不能投了呢?

當然不是。

我建議,遇到這類型的萬能險,最好是一次性投入一筆錢,等過了5年以後,需要用的時候全部退保領出來是比較好的。就當是一個鎖定保底收益的中短期“理財”產品了。

4.

能提供保障,這個不假,但並不是萬能險本身提供的保障,而是萬能險裡捆綁附加的其它險種提供的。

比如,捆綁了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等,讓你看起來,一個萬能賬戶,既能理財,還能有保障,美爆了不是!

但實際上,這些附加捆綁的險種每年所需的保費,都是從你萬能賬戶裡自動扣除的。

這些附加的險種,不僅會有隨時停售的風險,讓投保人頓時陷入無險可保的境地。而且萬一年齡比較大了,持續扣的錢,不夠再扣除保費時,同樣會陷入無險可保的境地。

因此,能提供保障的前提,你萬能賬戶裡的錢持續且足夠多。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這些捆綁附加的險種性價比,真的不如單獨去買一款保障型保險划得來。

你通過萬能賬戶賺的收益,最後還是都還給了保險公司,圖什麼呢?!

以上就是萬能險的“萬能之處”和“不萬能之處”,還請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楚、弄明白,再掏錢吧。

後面還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在文章下面留言、私信,或直接到我的公眾號後臺留言給我都可以,公眾號後臺實時性會好一點,有需要多次交流的問題最好到公眾號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