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笑话?

别酒流年


1、(明)浮白斋主人撰《雅谑》——包山寺(在苏州太湖)僧天灵者,博学通文。有一秀才嘲之曰:“秃驴的秃字如何写?”僧应声答曰:“把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弯弯掉转就是。”

2、有一天,年少时期的曾国藩在家里背书,背到夜很深夜却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潜伏在书房屋榆的贼人,本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进屋偷窃,可是等啊等,曾国藩还在背书,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3、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上,勃列日涅夫上台致辞。在致辞的最后,他忽然高呼:“哦!哦!哦!哦!哦!”台下的人集体懵逼。原来,发言稿的最后是奥运五环的标志,但被勃列日涅夫误认为成五个“o”,


东方寻宝栏目


我也来讲一个听别人讲过的笑话,也算作是历史上著名的笑话。

据说山东大军阀韩复渠有次到南京某大学视察。视察完后,校长便召来全校学生集会,由韩复渠作训话。

韩复渠见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学生,有男有女。韩复渠清了清嗓子,便作起报告来:

男同学们,女同学们,(台下发出笑声)各班的人数都到齐了吧!没有来的举手,好,没有举手的全都到了。(台下一片笑声)今天人数来得很茂盛。(台下一片笑声)兄弟我本人是从枪管里爬出来的,一身是火药味的人,没有你们喝墨水的那么会吹牛。(台下哄堂大笑)兄弟来到南京,有四点感冒(感想):(台下大笑)第一点,我不讲大家也己知道的了。‘(台下大笑)第二点,上次己讲过的了,这里不再重讲了。(大笑)第三点,报上己刊登过的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大笑)第四点,我感到十分难理解:南京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行人靠右边走,请同学们想想,大家都靠右边去走,左边的路不是没有人走了吗?不是要长苔藓了吗?"‘‘(台下响起雷鸣般的笑声)

补充:韩复渠讲话是否这么没水平,无从考查,也没有必要去考查。


用户1375056667陈村宏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讲几个古代怕老婆的笑话吧。


一、葡萄架倒了

有个小吏,很怕老婆,一天和老婆吵架的时候,被老婆抓破了脸皮。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很,他的上司太守就问:你脸怎么破了?

这个小吏很尴尬的说的:“昨天晚上我在院子里乘凉,结果不小心院子里的葡萄架倒下,把我脸给刮破了。

太守不信,说:“这一看就知道是老婆挠的,你还敢狡辩。算了,我替你出头,叫衙役把你老婆捉来吓唬一顿以后就不敢欺负你了。”

不料太守的老婆在后堂偷听,听到要抓人,太守老婆十分很生气的冲出来要理论。

太守一听不好,马上对着对官吏说:“你先暂时退下,我家里的葡萄架也要倒了。”


二、倒马桶

有个人留朋友晚上一起喝酒,但是朋友却紧皱眉头坚持要走,主人追问其原因,朋友老实回答说:

“实不相瞒,我老婆十分厉害,家里有便桶未倒,如果回去晚了,将要受苦不堪的。”

主人挥臂说道:“大丈夫岂有此理,如果是我的话……”

主人的妻子突然闯出来大声喝斥道:“如果是你怎么样?”主人马上双膝跪下说:“如果是我立刻去倒!”

三、请奶奶阅兵


读书人怕老婆的多,武将一般都很粗犷,但是有个武官却很怕老婆,经常脸上带有伤痕上班。

于是有同僚对他说:“你是一个登坛发号施令之人,却天天受制于一个女人,你有什么脸面站在台上激励士兵呢?”

这个武官说:“我也想改,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于软弱了,看见老婆就振作不起来。”

同僚给他出主意说:“我们都是带兵的人,干脆叫士兵穿好盔甲,戴着刀剑为你助威,夫人发脾气时,看到这样军威雄壮,自然不敢大声跟您说话了。”

武官一听,对啊,我咋就没想到呢?

于是命令令军士穿上铠甲,枪戟林立站于两旁,等队伍排好阵势,就叫人把夫人请过来给她一个下马威。

结果武官夫人知道后,马上怒气冲冲的赶过来,大喊一声:你在这儿装模作样把我叫过来想干什么

武官听了,不顾同僚士兵都在看,急忙跪下说:“并无别的意思,就是请奶奶赴教场指导阅兵。”

供诸位读者一乐耳。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我们都知道在建国以后,封建残余势力被彻底扫除,然而,在80年代初,四川巴中县地区却出现了一个奇葩皇帝,这个人叫张清安,建国号为“中原皇清国”。

1981年,张清安去四川阴灵山拜佛,途中遇到一名叫廖桂堂的人,此人原来在工厂打工,后来因为得罪了人遭报复被工厂开除,因为两人的遭遇很相似,所以相谈甚欢,越聊越投机,张清安则趁机对廖桂堂宣传所谓的“末世论”,宣称他有一本叫“五公经”的神书,该书主要讲一年后世界会发生重大灾难,届时会超过一半的人类遇难,本来文化水平只有小学的廖桂堂信以为真,赶忙向张清安请教,张清安则认为只有五公佛才能救人,之后,张清安又对廖桂堂进一步洗脑,使得廖桂堂成为张清安第一个信徒。

没过几天,廖桂堂又为张清安拉来几个信徒,还非常积极对该地区农民的拢络,无知的村民们很快就被张清安所谓的“末世论”给洗脑了。洗脑后的村民相约各自发展信徒,后来,张清安为了发展的更加壮大,便向附近的县城发展。

经过几个月的宣传,张清安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于是就和几名亲信骨干商量登基事宜。他们决定以巴中川剧院为皇宫,在登基前,首先安排一名骨干表演假装昏迷不醒,然后宣称梦见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跟他说人间帝皇姓张名清安,众信徒听后,纷纷下跪扣头,张清安则顺利登基称帝,建国号为“中原皇清国”。

登基后的张清安第一件事就是封自己老婆为“皇后”,廖桂堂为“副皇帝”,并且还“册封”了6个妃子,对支持他的骨干们加官进爵。更可笑的是,他还下了一道“御旨”,册封蒋介石为“威国公”,并且写好御旨准备邮寄给蒋介石,当时的他可能不知道蒋介石在那个时候已经去世7年多了。

登基后的张清安迅速组建了一支70人的军队。时间过去的很快,张清安所说的人类大灾难在七个月后仍然没有发生,当地的农民开始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于是,张清安决心“御驾亲征”来打消信徒的怀疑,带着他只有70人的军队开着车向县城进发。

张清安这么高调的在县城里招摇过市,很快就引起别人的关注,当地县派出所和武警立即赶来将张清安和他的国民们通通被抓,至此,张清安只做了几个月的皇帝就“亡国”了。

张清安被抓后,被判处无期徒刑,所谓的副皇帝廖桂堂也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其他骨干被判有期徒刑两到三年不等。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内容,希望喜欢。


独立评论员


意大利天生就不适合打仗,但偏要搀和二战,结果闹了不少笑话。

二战时期,意大利海军击落意大利空军元帅巴尔博的座驾,这也是二战中意大利方面死亡的最高军阶的军官。

1940年,意大利和英国在北非作战,英军飞机经常轰炸意大利军队的据点,搞得意大利人紧张兮兮,看见飞机就慌得一匹。

1940年6月,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空军元帅巴尔博乘坐专机前往北非,视察北非战场。巧的是在巴尔博来之前,刚好英军飞机轰炸完飞走。

这个时候,意大利人看见头顶上又有飞机,以为是英国人的飞机。于是意大利海军一艘巡洋舰启动防空炮,将该飞机击落。而该飞机正好就是巴尔博的专机。

等到意大利海军看清该飞机上的标志,才知道是意大利空军的飞机,可惜为时已晚,巴尔博早已魂归西天。

事后,意大利人为了遮丑,宣称巴尔博的座驾是被英国人击落的。英国人表示呵呵。


袁卫宇


明朝《笑倒》中有一则凶人的故事。

话说天下大雪,有一个老翁见有人为避雪立在自己门前,又见其衣着单薄,便邀其进屋。

给衣与酒预寒,留下居一宿。

次日大雪,如此又留之,如是三日。

到了第四天,天晴,这人就要离去,临去时向老翁借了一把刀。

持刀架上自己脖子,说道;“我与你素不相识,又承你厚待,没什么报答你的,只有杀了我自己,来报答你。”

老翁大惊,上前阻拦。

“你这样做,是害我呀。”

此人不惊不躁,问道;“为什么?”

老翁说;“家中死了外人,零碎的如吃官司的不算,光是烧埋钱,也要十二两。”

此人再说;“蒙老翁好意,即然是这样,吃官司的堆碎不算,那老翁给我十二两,我就不死了。”

老翁大怒,与之争吵,惊起邻里众人。

邻居向二边劝解,最后只给六两,此人就离去了。

临去之时。

老翁叹道遇到了恶人。

此人回道;“你这个恶人,反倒说我是恶人。”

老翁反道;“呵呵,我,如何成了恶人。”

其人再道;“你要不是恶人,本来应该给我十二两,最后又扣了六两,如何不恶。”


这则笑话是不是很像“碰瓷”的,同样是用“身体”做赌注,谁撞讹谁。

不过这里故事中的凶人可比现代人“聪明”多了,听到老翁最少可付十二两,就直接认为这十二两是自己的,还要与老翁讨价还价。

还是换到现代“碰瓷”的,被碰的人要赔的钱,这些人早就知晓了,比如被碰人性格如何,愿不愿意消财免灾,又能出多少钱。开的车是什么价格的,便宜的估计赚不到钱,太有钱的估计宁愿撞死你,也不愿受气。

要是碰到较真的,非要拉去警局说道说道 ,这时就要见好就收了。


艾洛布


1、在一次制定美国宪法的会议上,有位议员说:“在宪法里要规定一条:常规部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5000人。” 华盛顿平静地说:“这位先生的建议的确很好。但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侵略美国的外国军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 3000人。”

2、在英国议会开会时,一位议员在发言时见到坐席上的丘吉尔正摇头表示不同意。这位议员说:“我提醒各位,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候丘吉尔站起来说:“我也提醒议员先生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

3、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 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 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 路,让批评家过去。

4、 1948年杜威和杜鲁门竞选美国总统。民意测验中,杜威遥遥领先,胜券在握。他在准备祝捷时问太太:“ 就要跟美国总统同榻了,有何感受?”太太答:“荣幸之至,简直等不及了。”出乎意外,这次选举杜威失败了。太太说:“请问, 是我到华盛顿去,还是杜鲁门到这里来?

5、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一次宴会上恰好和一位美貌的女士坐在一起,女士以戏谑的口吻说:“达尔文先生,听说你断言, 人类是猴子变来的,我也属于你的断言之列吗?”达尔文彬彬有礼地答道:“当然喽!不过, 你不是一般的猴子变的,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6、 法国名人波盖取笑美国人历史太短,说:“美国人没事的时候,往往喜欢怀念祖宗,可是一想到祖父一代,就不得不打住了。” 马克·吐温回敬说:“法国人没事的时候,总是想弄清他们的父亲是谁,可很难弄清。”

7、记者向基辛格探问导弹和潜艇的情况,基辛格耸耸肩道: “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马上说:“不是保密的。”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 吗?那你说是多少呢?”记者只得“嘿嘿”一笑。

8、英国首相丘吉尔急于赶到下议院去开会,他叫了一辆出 租汽车。车子到达目的地后,他下车对司机说: “我在这里大约耽搁一个钟头, 等我一下吧。” “不行,”司机坚决地回绝,“我就要赶回家去,好在 收音机里收听丘吉尔演说。” 首相一听这话,不禁大为惊喜,于是除照价付了车资之外,又重重赏了他一笔可观的小费。司机望着那笔意外的收入,很快就改变了主意。他对乘客说:“我想了一下,还是在 这里等着送回去吧。管他什么丘吉尔。



大白兔历史说


历史上著名的笑话,还是有很多的。

我们说几个和周恩来总理有关的吧,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仅担任了新中国的总理一职,而且他同时也担任了外交官一职。

其中有很多著名的笑话,就是周恩来总理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诞生的。我们之所以说几个和周恩来总理有关的笑话,就是想要说明,其实笑话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也是处理事情的一种外在表达。

恰恰这种表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比如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他看到周恩来总理身上佩戴着一个美国制造的笔,他就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中国那么大,难道连一个钢笔都生产不出来吗?

这时候周恩来总理怎么回答呢?

周恩来总理用笑话的形势告诉他们,说到这个笔呀,还是大有来头的。你知道抗美援朝战争吗?

那一次战争我们和朝鲜一起取得了胜利,然后缴获了很多战利品。在缴获的所有战利品当中,就有这个钢笔。

至于这个钢笔我为何要佩戴,这就不得不说朝鲜人民的热情了。因为朝鲜人民为了纪念中朝之间的友谊,他们就送了我这个钢笔来留念。

周恩来总理说完这句话之后,外国记者羞愧的底下了高傲的头。

你看这个笑话是不是很著名呀。

还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他问周恩来总理,我在你们中国的时候,发现中国人走路的时候,很爱低着头。

可是,我们美国人走路的时候,都是昂首挺胸。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他说道。

中国人爱低着头走路,是因为我们国家在走上坡路。你们美国人爱抬头走路,当然是在走下坡路了。

其中暗含的道理就是说我们中国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你们美国已经开始没落了。

关于这样的玩笑发生在周恩来处理外交事务上的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都知道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周恩来总理也是人民心目中最为敬仰和爱戴的领导人之一。


不才讲史


我也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吧!是关于胡适的。

大家都是知道的,胡适是推广白话文的先驱,所以这个笑话也是和白话文有一定的关系。

有一次胡适在课堂上大夸特夸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一位同学不服说:“白话文根本就不简洁,发电报用的字数多,浪费钱。胡适说:“这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实验。前几天行政院给我发信,邀我去当行政院的秘书。我不愿意从政就发文拒绝了,而且用的是白话文,非常简洁,也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咱们看一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同学们纷纷拟稿,胡适从从中挑出一份最少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幽默的说:我只要用三个字“干不了”。

其实我认为要单纯的议论文言文和白话文哪一种语言更简洁,单以字数而论,还是文言文比较简洁。因为高中课本中一篇几十字的文言文要用上百字白话文来翻译。而如果单论通俗易懂的话,我认为白话文比较简洁。因为文言文虽然用的字数少,但是文言文晦涩难懂,而且常常会出现歧义,使人理解错误。



举一个例子吧,在高中文言文中有一篇《大铁椎砖》有一句“貌甚寝。”有朋友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估计没学过文言文真的不一定知道!


谈古小生


历史上最著名的笑话,就是子孙做到满清吉林将军的袁崇焕都能被包装为民族英雄。

只要搜集一下伪明天启年至崇祯初年袁崇焕以及有关奏章,就足够蒸包局编一本政治笑话合集把伪明批判一番,袁崇焕居功至伟啊。

1.真香警告

历史背景:宁远之战前后

宁前兵备袁崇焕揭:

兵法有进无退,锦、右一带既安设兵将藏卸粮料,部署厅官安有不守而撤之,万万无是理。

结果

辽抚袁崇焕上言:

至兵过锦右一带,彼不知臣先行撤入,而谓我畏而先逃。

2. ”往以吊丧愚奴而为奴愚“——孙承宗

历史背景: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派喇嘛吊丧,声称自己去找努尔哈赤八个儿子玩离间计去了

辽抚袁崇焕上言:拒一虎易于拒八狼也,无已乘其位置未定,并大耦尊之时图为之间,八犬同牢,投之骨必噬。臣正与经督及内臣谋其能往者,万一此道有济,贤于十万甲兵,且乘是以觇彼中虚实。

结果

辽东经略王之臣奏疏:年来奴酋求和于西虏,而西虏不从;屈服于朝鲜,而朝鲜不受。一旦议和,彼必离心,是益敌以自孤也!近日,都官过通令处,虏鞭其背云:‘汝汉人全无脑子,终日只说我等不助兵,汝却驮带许多金帛,着喇嘛替他吊孝求和,反倒教别人与他为仇,我等不如也投顺罢了。’据此,我将何辞应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