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領導者做事,應該雷厲風行、乾脆利落,但有的時候太雷厲風行會傷人,一些特殊場合領導說話也要學會“打太極”。

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需要保密的事情要打太極


企業計劃進行薪酬改革,總經理把各部門經理召集起來開會研究具體的改革方案。

市場部經理黃剛開完會剛回來,老員工何勝龍就過來打聽:“經理,今天開會討論什麼啊?是不是薪酬改革啊?咱們部門工資是升了還是降了。”

黃剛說:“你天天跟個百事通似的,這都不知道?”

何勝龍說:“這都是你們領導開會研究的事兒,我怎麼會知道呢?”

黃剛說:“對呀,這都是領導研究的事兒,就讓領導們去頭疼吧。咱們做好本職工作就行,操那麼多閒心幹嗎?不管薪酬改不改革,也不管怎麼改,肯定是幹得越多、幹得越好的人掙得多。你把本職工作做好,怎麼改都不怕!”

何勝龍聽了,不再打聽薪酬改革的事兒。

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薪酬改革方案還沒定下來,黃剛肯定要保密,不能跟下屬透露。但是直接拒絕,又會傷害下屬的感情。他只能“打太極”,通過反問引導下屬說出“這都是領導研究的事兒”,借力打力,堵住下屬的口。然後告訴下屬,不管怎麼改,都是工作做得好的人獲益。

看似說了不少,其實話語模稜兩可,沒有透漏任何具體信息,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極拳”。



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沒了解清楚的事情要打太極


資深業務員李乾急匆匆地來找總經理,說道:“我們營銷部辛辛苦苦談下了一個大合同,結果物流發錯了貨。現在客戶不光要求退貨,還要求我們按照合同進行賠償。這件事,物流中心必須承擔責任!”

這是李乾的一面之詞,總經理不能就此下定論,他說道:“現在的問題,不是物流要給你們一個交代,或者你們要給物流一個交代,而是我們公司必須給客戶一個交代。現在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客戶要求退貨賠償,真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至於發錯貨,到底是誰的責任,我們往後放一放。”

李乾說:“好,我們再去跟客戶溝通一下。”

總經理後來核實,發現發錯貨不光是物流的責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乾在填單子時,填錯了產品型號。

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李乾來告狀,總經理沒有完全瞭解情況,肯定不能說出判斷誰對誰錯的話語,但是如果不給他一個回應,又可能傷了他的積極性。

所以總經理開始“打太極”,不說誰對誰錯,而是岔開話題,讓他去研究應對客戶的方法。

這既給自己瞭解詳情創造了時間,也激勵起了李乾的工作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沒有考慮好的事情要打太極


生產車間有個工人嚴重違紀,人力資源部門希望把此人開除:“如果不開除,以後公司的紀律還怎麼維持?”

車間主任卻極力要求留下此人:“他的技術水平高,把他開了,會影響整個車間的生產效率!”

老闆一時也難以下決斷,他說道:“公司的制度必須維護,人力資源部這點做得非常好;但是車間的生產效率,也是我們生存的根本,對於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我們也該更加慎重一些。這個人的錯誤具體觸犯了公司的哪一條規定,規定上是怎麼處罰的,人力資源部整理一下給我;如果真把這個人開除了,會對車間生產造成哪些具體的影響,車間也整理一份材料給我們,我們認真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領導也不是電腦,什麼事只要一提出來就能馬上做出準確而科學的決策,他也需要時間去思考。

但是下屬正在爭論,領導又必須先對他們進行一下回應,這時候“打太極”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兩邊的意見都給與正面的回應,然後再讓下屬繼續完善材料,給自己做出決斷提供更多依據,領導者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

領導都是“太極高手”


當然,“打太極”只能是在一些特殊場合的一種應對策略,如果一個領導事事都要“打太極”,反而會影響效率,更會影響自己的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