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为什么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综合内科张医生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几经变更,自1997年确定为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或者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尿糖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这些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但是糖化血红蛋白近10年来它的地位却一直没有被确认。

上海糖尿病研究所贾伟平教授致力于确认糖尿病的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的切入点研究,可是很多年过去了,这个标准也没有被写入最新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说明糖化血红蛋白还没有被广大临床工作者所接受,虽然国外作为标准已经很多年,但是显然不太符合我国的国情。

原因考虑为,我国国民饮食习惯,餐后血糖较高,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反复的高低血糖交替出现也会出现糖化血红蛋白为正常值,导致漏诊。

血糖测定简单易行,价格低廉,而糖化血红蛋白费用高,各个实验室的质控标准不一样,也给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标准带来了障碍。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被作为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在临床上被使用。


孙医生讲糖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情况。这是因为血糖是通过弥散方式进入细胞内的,无需胰岛素参与,而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很缓慢,而且是不可逆的,在红细胞死亡之前一直存在,故体内衰老红细胞比新生红细胞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约高出1.5倍。每一个红细胞内都有血红蛋白,而红细胞的寿命最长为120天,平均6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比例,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已成为了解糖尿病长期控制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结果常以被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总数的百分比表示。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0%。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去无并发症、为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国外已将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金指标”,ADA也已经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也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食物诊断标准。但目前我国还未把其作为诊断标准,具体原因如下:

1、我国有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切点的相关资料尚不足

有研究资料显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的诊断中有时并不一致,有部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的人群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正常。因此,目前在我国糖化血红蛋白只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而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关于诊断的截断点(切点)还要做大量的偱证医学的研究。

2、缺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有电泳法、微柱法、比色法,不同方法之间的参考值不一样,缺乏标准化。根据北京和上海两家权威检验机构组织的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评有效数据显示:所有实验室间的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为6.8%~9.9%,总离散度为3.8%。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工作还需继续努力提高检测技能,推进检验操作程序的规范化,做好质量控制,实现参考系统和结果报告标准化,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易受检测方法、有无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红细胞转换速度、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用来判断病情控制的好坏、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是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但不能反映瞬时血糖水平波动情况,也不能确定是否发生过低血糖。因此,在我国尚不推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当然了,随着我国加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标准化,对其研究进一步加深,或许有一天糖化血红蛋白有可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我是康复科岑医生,喜欢的记得关注、点赞,谢谢。

要什么不一样的观点,在下方留言评论或私信,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康复科岑医生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相结合而产生,一旦结合即不可分享。由于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三个以来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小于6.5%,简单地说就是红细胞中总数中的6.5%与血糖发生了结合,由于红细胞每天都有部分更新换代,血糖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它只能大致反映血糖波动的区别,比如糖化血红蛋白6%时,日常血糖可能处于5.5-8.5mmol/L之间;7%对应的血糖大致是6.8-10.3mmol/L;8%对应的血糖是8.1-12.1mmol/L等。

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非常明确,即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及)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大致反映血糖有升高,但升高到了多少反映不出准确的数值,理论上是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糖尿病的可能性越大。

加之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上,采用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有差异,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将糖化血红蛋白直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却可为糖尿病的发生做出提示,尤其是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时,就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及时排除或诊断糖尿病。

目前,我国实行血糖分级管理,标准是: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其实糖化血红蛋白是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早在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共同推荐将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糖尿病诊断。而且在2010 年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世界卫生组织(WHO)先后批准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在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个诊断糖尿病。并且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2年糖尿病指南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提到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应当是≥6.5%。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具有什么优点?

跟传统糖尿病诊断指标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不受血糖波动影响,因为它只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不受当下的时间影响,就是说患者无需空腹或特定时间采血。

同时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血糖监测金标准,可更准确地反映关于糖尿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的信息,对于糖尿病的筛查、诊断、监测及预估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目前中国并未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执行呢?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①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 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②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 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③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我国目前只以上述的诊断标准来诊断糖尿病,而不以糖化血红蛋白来诊断糖尿病,主要是有以下两点原因:

1、我国缺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我国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在各个医院检测糖化蛋白的方法都有所不同,这就没有一个标准,或者说标准不一致,而且国内不好统一。

而国际上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就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我国对这个国际标准也不好统一。但是测血糖的方式在我国却基本一致,所以糖尿病要确诊还是要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个检查,不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

2、糖化血红蛋白易受一些因素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容易受检测方法、有无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红细胞衰亡时间、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2~3个月的血糖控制水平,它不能反映瞬时血糖水平波动情况,也不能确定是否发生过低血糖。因此,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尚不推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

题后话 所以说,就目前来说,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鉴于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现在只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当然,随着我国加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标准化,相信总会有一天是会跟国际接轨的,糖化血红蛋白有可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国际上已经作为诊断指标了!国内校验方法无法统一,暂时还没有作为诊断标准。但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是早晚的事。


盘锦凡人1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三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反应平均血糖。

正常范围一般在4-6%,不同检测试剂方法,正常范围略有差别。糖化低说明平均血糖低,糖化高说明近期平均血糖高。

因为我国各个医院检测试剂不一,我国未将它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美国检测有统一标准,已经把糖化大于6.5%作为诊断指标,但是必须在糖耐量试验前提下,糖化辅助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低就说明血糖好吗?是越低越好吗?

当然不是!

简单讲,3和7的平均数是5,但是如果加一个血糖单位变成血糖值,那就是低血糖了,是低血糖把平均血糖拉低了。

糖化血红蛋白也是一个道理,当低血糖较多时,糖化血红蛋白也偏低,有时会造成误导,以为血糖很好。

所以,光看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够的,糖化能作为指血糖的补充,但不能替代。

需要规律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必要时测睡前,夜间血糖,一方面看哪些时候血糖高,更要看看有没有低血糖存在。

一般糖尿病前期,新发糖尿病,2型糖尿病早期,妊娠期糖尿病都能通过好的控糖方法让糖化达标,在4%-6%之间。

对于年龄大,糖龄长的2型和1型糖友要根据自身情况,听取专科医生建议,设定适合自己的糖化目标。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对糖尿病


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用以运输氧气的重要成分,而糖尿病人过高的血糖会诱使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没有功能的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血液的输氧能力。一般糖尿病人如果病情控制不稳,往往血糖的波动范围极大,有时血糖极高,有时血糖又较低,甚至发生低血糖。而糖化血红蛋白则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病人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

正常人有时候由于外界原因也会出现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检测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能做为一个判断糖尿病的依据。而血糖确实每天都在检测的,非常的灵活以及灵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