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邏輯是什麼?如何貫通《道德經》?

邏輯是思維規律,規律是具有客觀性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思想家的基本邏輯是具有“永恆性”和“真理性”的。讀一本古書,不僅僅是在看古人說了些什麼?也不僅僅是在看古人思考過哪些問題?更重要的是探尋“一以貫之之道”,一部著作的基本邏輯是什麼?在掌握基本邏輯之後,運用這種邏輯便能推論其他觀點論述的合理性。由此便能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僅知道古人是怎麼說的,怎麼想的,而且能夠知道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這樣想?

老子的邏輯是什麼?如何貫通《道德經》?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遠在天地萬物生成之前,有個東西就已經存在了,它是永恆的,可以看作是天地萬物的母親。人們只是知道它很大,但是不知道具體叫什麼名字,我們姑且用“道”來稱呼它吧。

二、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地萬物是怎麼來的呢?老子認為一切“存在”都是“有”,“有”是從“無”中生出的,“有無相生”,“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萬事萬物都是這麼來的。

老子的邏輯是什麼?如何貫通《道德經》?

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揭示了萬事萬物是從“無中生有”而來的,同時說明了“有”和“無”存在“互生”的關係。那麼這個具體過程是怎麼樣的呢?道派生出來一,一派生出二,“一”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萬物只有“得一”才具備了生的條件。“一”是一切生髮存在的根本。“二”具體是個什麼?老子沒有明說,但是他揭示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的基本道理。由此可推論“二”就是陰陽,是對立,而“一”是對立的統一面。“三”是直接生成萬物的,嚴格來說,“三”才是萬物之母,故此在講“道”的時候,老子強調了“可以為天下母”,“可以”兩個字表明瞭可能而非肯定。

老子是比較喜歡“三”的,在治國理政的建議中,提了三條:“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也可總結為“三絕”。在修身養性的建議中,提了三條:“一曰慈, 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自己總結為“三寶”。在提到西周政治框架時,老子闡述了“天子、三公”的權力結構。但是這都是形而下的東西,至於生成萬物的“三”具體是什麼?老子沒有明說。

在討論“道”的特徵的時候,老子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這其實是從三個感官方面來描述“道”的特點,即看不到、聽不見、摸不著。“道”是虛無的,是恍惚的,是沒有具體形狀的,是不能通過經驗感覺來把握的。

老子的邏輯是什麼?如何貫通《道德經》?

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抽象的,“人”是具體的,那麼“人”和“道”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呢?老子用一個字做了回答,是“法”。人作為萬物之一,也是有“三生萬物”演化而來的。在萬物從“一”分離之後,天有了抽象的天之道,地有了抽象的地之道,人也有了抽象人之道。以“天道”推“人道”,是老子的基本邏輯,人道不同於天道,但是師法於天道,服從於天道。

這一句是《道德經》的基本思維邏輯,把握住這一點,才能把握住全文主旨。既然“人道”和“天道”之間,是“法”的關係,那麼我們只需要從三個角度便能全部通解《道德經》,一是天道是什麼樣的?二是人道應該是什麼樣的?三是原文中有哪些師法天地的具體例子?這三個角度其實是同一個問題,即老子對客觀天道規律認識到了那個程度?並且總結出了那些具有永恆性的人生哲理?我們另篇具體討論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