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積極人生=最小目標×可行的最小付出。小行動創造大幸運,小行動成就新人生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幸福的最小行動》是哈佛心理學專家劉軒,結合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把“追求幸福”這一看似很虛的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切實可行的小行動,是優化生活效率、提升幸福指數的科學指南。在忙碌快速的現實生活中,這些心理學技巧幫你察言觀色、閱人識人,提升自己的溝通與社交能力,增加桃花運、培養健康的婚戀關係,輕鬆克服拖延症,並積極對抗負面情緒。

行動1:檢視自己,客觀閱人

在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中,每個人都會表現不同的“人際敏感度”也是我們對於生活中的與人互動的小動作、語調火是用詞等細節的觀察敏銳程度。不管是高敏感人,還是低敏感人,我們需要追求適當的人際敏感度,不能光憑一些表面技巧就隨便對別人下判斷,人人都要學會觀察,重點在於保持客觀。首先建立兩個心態:自我覺察,以自我感覺降低客觀印象和承建。理解,以不同角度理解對方的心情。

察言觀色是可以被訓練。閱人四步驟:觀察,分辨,分析,試探。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行動2:買一套體面的正裝,開啟深層社交

社交的重點在於雙向的交流,不是單向的自我展示,通過正面的態度和用詞,百分百投入交流,表裡如一不做作,積極尋找共同點,以同理心理解對方,打造正面社交力。通過PEACE為你贏得正面評價。1、正面(Positive)首先要給人一種正面的好感。

2、投入(Engaging)打造投入的交流狀態。

3、真實(Authentic)避免成為表裡不一的人。

4、聯結(Connection)社會上任何兩個人都要 產生聯結。

5、移情(Empathy)具有同理心。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行動3:蓋一座動人的故事屋,讓聊天更有效

一段好的對話,往往給對方留下來的就是一個好的感覺,感覺比信息更難忘。通過採用“支架”的方式進行聊天,先剋制自我表現的衝動,讓彼此溝通產生“同步感”。

第一步:勘察地形,根據對象做相關功課。

第二步:打好地基,在最初的幾分鐘內建立基本的溝通模式。

第三步:加蓋樓層,逐漸與對方聊更多的內心感受和想法,讓彼此心裡更靠近。

第四步:閣樓談心,創造與對方深思的空間,彼此敞開心。

走近彼此的心靈閣樓,從故事和分享中學習人生的多元之美。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行動4:讓自己被愛看見,增加桃花運

每個人的的正桃花都不是等來的,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是緣分,從眾人中讓自己被注意,讓自己的特點被欣賞,並快速交心,才較可能找到值得交往的好對象。首先是吸引人的大頭照,簡單真誠的自我介紹,剝洋蔥式的對話,通過充滿趣味性的問題和故事分享,一層層深入瞭解彼此的價值觀。步調一致心動起來,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最後,讓自己脫穎而出,避免被同化,善用“感知焦點效應”強調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

一個誠實的人是不會單單愛而不敬的,因為,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是由於我們認為那個人具有我們所尊重的品質——盧梭《愛彌兒》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行動5:認清愛情三要素,重塑情場價值觀

現代社會的變化和科技的便利,讓人更容易在一起,也更容易分開,當人生有太多的選擇,當快感飛逝而過,我們要如何維持愛情的溫火,書中給出四點建議。

1、隱私權VS安全感。因為信任,所有應該可以看,也因為信任,所以不應該看。

2、你有選擇恐懼症嘛,重點不是挑最好的,而是把你所選的變成最好。

3、錢不求公平而是用心,無論收入是否平等,付錢沒有理所當然,表示感謝,尊重彼此的付出。

4、瞭解快樂的適應現象,熱戀的快樂最終會回到水平與彼此共同創造新鮮的體驗,就能延遲快樂適應。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行動6:把未來的感受移植到現在,克服拖延症

每個人都會拖延時間, 不是每個人都有拖延症,有20%的成年人是拖延症患者。拖延症通常分四種,拼到最後一刻的衝刺者、出自人的逃避心理、選擇困難、衝動尋刺激類型人,通過先比較自己是那種類型拖延症,做好評估。然後開始通過以下方法行動。

1、馴服及時行樂猴,給他一個小目標並懸賞獎勵。

2、事不過三原則,一次只安排三個待辦事項。

3、當個未來人,用想象力把未來賦予的強烈感受增強當下的動力。

4、踏出第一步再說,猶豫不決是最低的效率,先行動才能解決問題。

5、番茄工作法,設定短時間專心衝刺,然後休息,再反覆。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行動7:從一枚回形針開始,養成好習慣

所謂的“好習慣”就是一個對於你現在和可見的未來都有好處的,持續固定執行的行為。好習慣難培養,但易於生活,壞習慣好培養,但難於生活。通過利用心理學設計行為,建立好習慣。

1、把大目標分解為小動作,先從最基本,能輕易完成 行為開始逐步訓練。

2、設定實施意向,就是計劃並寫下我將在何時,何地,如何做這件事。

3、把習慣對接起來,把你培養的心習慣,搭配在已經養成的習慣上。

4、用具體方法記錄進度,用實體的視覺道具來記錄你每天的進度。

5、莫忘初衷,未雨綢繆,經常提醒自己當初為什麼想養成這個習慣,並預設一些“當計劃趕不上變化”時的應變措施。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行動8:用思考改變大腦,跳出負面迴路

現在社會充滿矛盾,我們擁有了更多,卻享受的更少,我們的生活更便利,但時間總不夠用。我們似乎沒有什麼原因不開心,卻常常開心不起來,這些都是負面心理情緒。負面情緒建立在原始的存活意識裡,但現在生活成了我們的假想敵,要對抗負面情緒,先要正視它的存在,並從生活和心理雙管齊下。1、換掉“配音員”,把內心自責的負面聲音,變成溫暖包容的信心喊話。

2、巧用“調味劑”,有些自然的行為,能夠幫助啟動體內的快樂神經遞質。

3、抗負的好習慣,每天偶內觀冥想,每天睡前寫下三件要感謝的事。

《幸福的最小行動》,一定要知道的8條積極心理學法則

勇敢挑戰生活的現狀,心理學家將“後悔”歸為兩種類型,對於做了某件事的後悔,以及對於沒有做某件事的後悔,長久來看,人們八成會後悔“沒有做某件事”。維持你的自我效能感,努力發掘自己的長處,勇於學習,利用心理學小法則建立幸福感,踏出舒適圈,擁抱精彩人生。

挑戰讓生活有意思,然而,正是克服的過程,讓生活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