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利率高,但是大家普遍不太热衷呢?

浮云财经观


确实民营银行的智慧存款利率要比我们熟悉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利率高1~2个百分点。


比如我们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一般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3.3%~3.5%之间。而不少民营银行利率能达到5%甚至更高。过去的时候有的银行利率甚至能达到6%,不过是5年期智慧存款。

由于是智慧存款,很多都是靠档计息。也就是说并不跟定期存款一样,万一未到期取出来就会有很大的利息损失,一般存款期限达到某一阶段,就能享受到较高的利息了。存款一年以上都可以达到3%~4%的利息,这比大型商业银行要好的多。

由于一样是存款,同样享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按理说安全性非常高,但是为什么人们普遍不认可呢?

主要还是这些银行的名声太小,品牌影响力弱。比如上面所说的几家银行,绝大多数都是小银行,很多人一开始连名字都没有见过。

没见过名字咱们就会提升,一定的警惕性,更何况我们在选择存款的时候,并没有现场网点。而只是通过一些金融平台,建立所谓的存款临时账户,进行投资。对于很多不熟悉互联网投资手段的投资者,一般不会进行大额投资的。人们还是相信实在的。

另外,大型商业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也不错,一般承诺收益率也能达到4%~5%。这也挤占了人们向这些民营银行投资的愿望。人们如果有钱,通过大型商业银行买理财产品可能更踏实,再说利差真的也不大。1万元购买理财产品4.2%收益率,智能存款是5.2%而且存款期限是5年,选择哪一个,人们自然会用脚投票的。

地方性民营银行也是要考虑盈利的,利率不敢提高的太高。这些银行放出的贷款利率也不过8%~10%左右,如果是消费贷款利率能达到15%以上,但是风险很大。银行要有收益、要有利差。所以,目前5%左右的利率也就是极限了。一些好的理财产品也能达到这样的收益,所以 人们就向这些地方性民营银行存款的积极性低了很多。


暖心人社


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火爆一年了,怎么能说大家不太热衷呢?

记得去年5月份第一次买智能存款,当时是在微信上看到推广广告。相信第一批买智能存款大都是年轻人,年纪大一点或者老人不太可能主动尝试新产品。

民营银行能火起来跟京东金融这个平台有非常大的关系,知道京东的网友非常非常多,可知道富民银行、众邦银行这类民营银行能有几人?

曾经问过东北的一个P2P投友,投过同一个P2P平台的,问他知不知道当地一个叫振兴银行的民营银行,她表示没见过。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民营银行,凭什么能在网上火爆起来呢?

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影响力,说是银行存款产品,50万元以内本息全额保障,但用户心理会嘀咕么?如果放在一个不知名的平台上销售,会有人抢购吗?

民营银行智能存款产品在京东金融平台上火爆起来之后,利息一路走低,抢购越来越难,发布智能存款的中小银行也越来越多,对接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利息稍微高一点的产品仍旧供不应求。

资产开发能力远比拉存款能力重要

放款量决定揽储量,放款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大的,互联网理财用户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民营银行智能存款降息和抢购再正常不过了。

我有众邦和富民的智能存款,现在不大好买到了,你有哪些呢,欢迎留言交流!


财来不会晚


要说智能存款利率高这是事实,但要说大家普遍不太热衷恐怕就有失偏颇。民营银行在2018年推出的智能存款产品,收益率一度普遍高出4.0%以上,其中亿联银行的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产品收益最高,到期综合利率达到了6.0%。如下图所示:

而且智能存款既有活期的灵活性,又有定期的高收益,支持随存随取。确实是吸引了不少普通投资者的欢迎,甚至出现了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开始不久就被下架的尴尬,还有一些此类智能存款也都处于限购状态。换句话说,并非大家不太热衷,反倒是在去年余额宝收益率跌破3.0后,此类智能存款产品抢夺了普通投资者的首选之位。

这个完全可以理解,过去那么多人喜欢投资余额宝就是看重本金安全的情况下,又有高于银行活期利息很多的收益。比如说,在2018年7月以后,余额宝收益率跌至3.0%以下,但同时银行的活期储蓄利率仅为0.35%,高低立判。至今为止,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尚在2.3%附近,如下图所示:

而智能存款的创新推出,作为银行存款类产品的创新,本质上属于1-5年期的定期存款,同样纳入存款保险保护。之所以可以享受4.0%以上的较高收益,这是因为智能存款在提前支取时将收益权转让给三方金融机构的缘故。但也正因为收益权提前转让,在国内没有有关智能存款监管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智能存款的流动性备受诟病。因此才有后来监管的窗口指导,大多数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也进入限购。

从今年5月初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会议释放出来的信号来看,智能存款很可能会因“创新过度”而被全面停售。目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已纷纷接到通知。现在来看,如果还在观望中的投资者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投资智能存款的机会。

总之,智能存款的收益过高,再加上确实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由于是按照一般性存款管理,属于刚性兑付的范畴,因此流动性风险确实是存在的。过去一年下来很多人买入智能存款,也有人至今不敢投资,这都是正常的。就像2013年6月份余额宝上市之初,同样有人持观望。但无论如何,说普遍不太热衷于智能存款是片面的看法。其实民营银行也是经过银保监会审批并监管的正规银行类金融机构。智能存款作为标准存款,是有50万元本息以内的限额赔付的。


东震木


为什么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利率高,但是大家普遍不不热衷呢?

题主可能是没做过调查,近一两年来,民营银行智能存款非常火爆,甚至好多老太太半夜守在电脑前排队,都买不上。

正是因为销售的太火爆了,才引起了监管方面的注意。为了避免引起不当竞争,导致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及时出手,对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进行了整顿。

现在其实已经看不到民营银行高息的智能存款了,在售的一些存款产品也已经回归到了正常水平。

在民营银行推出这些高息的智能存款之初,很多人确实有所疑虑,民营银行是不是疯了,最高的5年期存款产品收益率达到了6.02%,差不多是国有银行5年定期存款的二倍,如此之高的利率还是把大家吓了一跳。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大家对民营银行有着基本的了解,并了解了这些高息智能存款的背后逻辑,疑虑就渐渐的打消了,转而开始疯狂购买。

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民营银行推出高利率智能存款产品,也是无奈之举。 民营银行成立之时,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格局早已形成,处于天然弱势的民营机构,要想在已经成熟的市场分得一杯羹,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付出更加高昂的融资成本,才有可能获取客户的青睐。

民营银行是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获客的渠道自然就很狭窄,加上知名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之下,民营银行要想提升获客能力和渠道,也只能通过相对高的存款利率。

民营银行由于没有线上网点,运营成本自然很低。这样他就可以把运营节省成本反哺到利率存款上面。


南公子


说起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说把大资金放到民营银行去存款就有很多人开始担心了。虽然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的利率是非常的高甚至高于国有银行,但大多数人担心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因为民营银行相对于大型的商业银行来说它们优势就在于利率高,其它方面并没有较大的优势。

如果储户有较多的资金为了追求安全性,大多数都会选择存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毕竟这些商业银行不仅仅是规模大,风控能力强,储户存取款非常方便,当地也有支行,民营银行就缺少了这种规模包括知名度还有风控能力都远远差于大型商业银行,资金偏大的储户在民营银行存款就算得到较高的利率也是担心风险的,毕竟任何的存款方式本身是没有100%安全的,但对于资金小的储户来说他们更在乎利率的高低,就会热衷去民营银行存款。

第一、考虑风险问题。

如果在利率相对等的情况下有两家银行可以存款,一家是国有银行,一家是民营银行,储户更愿意把钱存在国有银行,就是因为民营银行名气小,加上银行本身是可以允许破产的,就导致本身存款的群体都是不能承受风险的,把资金存到民营银行无疑是增加了存款风险,也是让他们担忧。加上与国有五大行相比,国有银行的稳定性更强,民营银行虽然也很安全,但是两者对比民营银行一旦再发生金融危机时往往破产的概率会更大,虽然它的利率高,但一旦涉及到各种风险应该考虑的是本金能否得到全额赔付的问题。

但是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一般储户在民营银行的存款也是不会超过50万的,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了在50万以内的资金全额赔付问题,这就让民营银行的存款安全系数得到提高了,并不一定要担心太多的风险。

第二、知名度问题。

就算知道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较高,但大多数人未必知道在哪里购买,这也是很多人在存款时更会选择当地的银行的原因,加上民营银行的存款是有限额销售的,大部分时期未必能买得到,就导致了在有限额销售的情况下很多人只能去其它的银行存款,这也是民营银行很多人知道,但真正想去存款的人少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增多,大部分的中青年有更多的投资可以选择。近几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是在下降的,大家更愿意把钱投资到其它的理财产品中,而真正在存款这一类的基本上是老年群体居多老年群体安全意识会更强,他们也未必会在乎利率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存款本金能否得到保障,在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吸引下往往老年群体是不会在乎这些利率的,他们就会在考虑安全性的情况下把钱存到国有五大行。

因此,民营银行虽然利率是相当的高,但是存款的人是比较少的,主要是在于存款的这批储户本身对资金的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就会降低利率方面的考虑,如果利率有更高并且相对安全的银行当然会更加去积极的存款。不过因为存款保险制度保障50万以内的资金安全,民营银行也有储户在存钱,但是因为民营银行的知名度问题包括限额销售也导致了存款的人偏少。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我并不认为大家不热衷投资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只是投资本来就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考虑风险和收益以后的结果。

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之所以比其它银行特别是四大行的理财产品高,主要是因为民营银行的规模较低,名声较小,为了与四大银行争夺客户,必须降低自身利益,提高利息率。

不过也正是由于民营银行的名气较小,也有很多人对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上心,担心风险。

实际上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还是比较低的,至少都是受存款保护法保护的,安全性至少比大部分互联网理财平台高,这一点有些人没看明白,而看明白的都会购买。

智能存款的理财产品收益可以超过5%,而且个别民营银行可以达到6%左右,而且也是比较抢手的。

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的话,请点个赞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谁说不热衷的呢?很多智能存款从刚开始的放开购买到后来的限时抢购还不能说明这些智能存款的人气吗?

当然目前确实很多人还有疑滤,这些智能存款是否安全。

作为购买者,首先你需要在购买前要到一些比较靠谱的平台,或其自己的平台,其次需要了解你购买的产品是属于什么银行的(孩银行必须是正规银行),是否属于存款产品,。

如果都符合那恭喜你,这款产品你可以放心购买,50万以内是保证赔付的哪怕银行倒闭。



chobits2258200157


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利率高,大家不热衷主要原因有

1、目前存款客户群集中在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习惯去国有银行存款,而民营银行却用互联网来推广,中老年人又不会上网买,所以民营银行目前受众还是有一定局限性。

2、感觉没有100%安全

人们习惯存款放到国有四大行,几十年来都很安全,民营银行,大家就觉得没有百分之百安全,所以有一定的担心。

3、每天限额销售,抢不到

很多人买不到,所以多次买不到就没有什么兴趣再买了。

以上三点就是民营银行智能存款不受到追捧的三大原因。


雪之道理财


首先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平台与不断暴雷的P2P投资平台是两码事,其次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与银行理财是两码事,貌似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弄清楚这些事情,同时有关部门对民营银行的宣传力度以及民营银行对自身业务的宣传力度似乎都非常不够。


新薪像融


你哪里知道,从哪个渠道,知道它不热衷[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