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生死,我要守护这座城”来自平遥抗疫一线护士邢丽的告白

“不论生死,我要守护这座城”来自平遥抗疫一线护士邢丽的告白

邢丽(右一)与同事一起为患者采集咽拭子。刘佳烨 摄

她是平遥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护士,是第一批响应“主动请缨,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我要守护这座城”号召的医务人员,她义无反顾地冲锋在与疫情抗击的第一线。她在医院的第一个夜班是这样度过的:还不到接班时间,得知病人需要采集标本,她对同事说“我先来”;有2名病人需要转到上级医院治疗,她说“我准备”;有4名发热病人需要做CT检查,她又说“我去陪检”……她有着8年党龄,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最关键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一刻不停地穿梭忙碌在隔离病区里,展现着年轻党员的风采,诠释着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她就是平遥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护士长——邢丽。

毅然决然的“请战”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自愿进入抗击新冠肺炎隔离区,与同行们一起战斗!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我要守护这座城。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邢丽在她的“请战书”中所写的一段话。

邢丽说:“当得知医院建立隔离病房需要医护人员时,我第一时间就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请求组织优先派我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奋勇向前,无疑是最光荣的事。”从大年初二至今,邢丽一直驻守一线,连续吃住在隔离病区,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防控一线的“战士”

1月26日21时05分,刚到岗的邢丽就接到要转运2名患者到上级医院治疗的通知。虽然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也曾经历过“非典”,但未曾有机会上过一线。“我的心里也很紧张,但是党员的身份提醒我,必须为年轻的护理姐妹做好榜样。”想到这,她鼓足勇气,克服紧张心理,进入病区完成转运工作。

“立即带这4名发热、咳嗽患者去做CT。”1月26日21时45分,当听到“发热”“咳嗽”这几个关键词时,邢丽快速进入戒备状态,凭着对疫情的了解及职业敏感度,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种患者接触的人越少越好。面对紧急情况,她又一次独自担当,迅速按照流程和规范安排患者做CT检查、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采集标本送检……

1月26日23时53分,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后,细心的邢丽还观察到,由于发病突然,有一名患者来院时没有携带任何生活用品,且精神高度紧张、焦虑,她连忙取了卫生纸、牙刷等生活用品送进了隔离病房,并对该患者反复进行心理疏导。“人的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稳定的情绪是抗击病毒强有力的屏障之一。所以,我们不仅仅担任防疫、医治工作,也是心理医生,既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也要安慰隔离的患者,帮助他们减轻负面情绪。”邢丽说。

作为隔离病房中唯一一名女共产党员,邢丽时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近距离接触患者口腔,分泌物随时喷溅最容易传染。进隔离区的前两小时,科里有位患者急需做咽拭子检查,她不顾感染风险,把当班的小护士拦在身后,主动请缨:“我是党员让我来!”

舍小为大的“坚守”

由于疫情严重,邢丽一门心思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接到到岗当晚21时进入隔离区的通知后,她简单收拾了换洗衣物,就再没回过家。在隔离病区奋战的日日夜夜,她错过了与家人的团聚。即使这样,家人还是对她的工作表示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在邢丽进入隔离区工作期间,她的丈夫自觉承担起了全部家庭重担,用默默付出表达对妻子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两个儿子从小由邢丽一手带大,小儿子今年才5岁,没有离开过她一天,每每看着视频里的孩子,听着那句“妈妈,我想你了”,她心如刀割。但是邢丽始终坚持:“没有大家,哪里来的小家,牺牲短暂的分离,是为了将来平安相聚。”

“我明白他们的担忧,所以每次简短跟父母、爱人和孩子通个电话。电话那头,他们反复嘱咐我做好防护,说家里不用我操心,安心工作就行。对于他们的支持,我非常感激。不仅仅是家人,院领导每天也会走访查看科室情况,甚至深夜还会打电话询问,院方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没有了后顾之忧,我更要积极投身到这场战斗中去。”邢丽说。邢光,邢丽的哥哥,在听到妹妹进入疫情一线隔离区工作后,他多方筹集物资,于1月31日将价值100万元的应急药品捐赠至山西省红十字会,其中50万元的应急药品用于平遥县红十字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一线工作人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人原本欢乐祥和的中国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考验着无数人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面前,平遥县人民医院里还有许许多多像邢丽一样的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战,迎难而上,负重前行,谁都知道这意味着可能被感染,意味着与家人长时间分离,但他们想的最多的是职责、是使命、是誓言!他们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平遥百姓筑起了坚实的防护壁垒。他们,是用生命在守护生命!(记者 刘佳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