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針對玉米高產栽培相關問題,採取實踐經驗總結的方式進行了簡單分析,總結了栽培技術要點,提出了抗旱策略,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鑑。從玉米種植實踐來說,合理應用栽培技術以及抗旱措施,能夠保證玉米作物健康生長,實現高產增效的目標,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具體如下: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1、玉米栽培現狀

以雲南省某地區為例,其為玉米主要種植區,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2019年,該地區種植鮮玉米共計700 hm2,產量達到1 172萬kg,創造了3 283萬元的產值,帶動了13個村(社區)的農戶增收致富;通過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堅持綠色化、優質化以及特色化原則,打造綠色食品牌,因地制宜地種植鮮玉米。經過長期種植實踐,該地區選用高質量品種,推廣應用緩控釋肥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優化玉米種植結構,解決病蟲害嚴重和其他災害等問題,實現了綠色種植,創造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不過從雲南省的玉米種植歷史來看,極易受到旱災影響,造成玉米減產或者絕收。例如,雲南省硯山縣多次因為旱災出現玉米絕收的情況,給農民造成極大的損失。基於此,深度分析此課題,提出有效的栽培技術和抗旱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2、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 田間管理技術

從玉米栽培實踐來說,田間管理技術主要有查苗和補苗。當發現種植田內出現缺苗時,應採取帶土移植的方法,開展合理補苗作業,同時對玉米根部及時澆水,確保幼苗栽植的成活率。若想保證栽培的質量和效果,要合理選擇玉米種植的季節。除此之外,農戶應根據玉米生長的實際情況,嚴格控制玉米苗種植的密度;加大田間管理力度,及時進行翻耕鬆土作業,避免土壤出現板結;對於種植田的雜草,必須拔除,避免土地養分以及水分流失影響玉米幼苗健康成長。在灌溉玉米作物時,要做好水量控制工作。一般來說,春季玉米每667 m2的灌溉水需求量大約為180~400 m3;夏季玉米種植的需求量大約為300~500 m3。灌溉水時要結合實際需求,做好全面把控。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2.2 玉米播種技術

若想實現高產的目標,要優選種子,提高種子的抗病性。從玉米栽培實際來說,產量極易受到環境因素和氣候因素等的影響,對種子的品質要求較高。播種玉米時,要做好種子播種量把控工作,合理提高種子的密度,確保玉米秧苗生長為壯苗。在確定玉米種植密度時,要結合種植地區的天氣條件、土壤情況以及管理水平等,做好綜合分析確定。對於早熟品種,考慮到生長週期很短,可運用密植法種植,保證種植密度的科學合理性;對於玉米種植乾旱區,要適當增加灌溉量,以確保出苗率和存活率。除此之外,要控制好覆土厚度,並結合科學施肥保證玉米健康生長。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2.3 科學施肥技術

從雲南省玉米栽培實踐來說,部分地區通過推廣緩控釋肥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獲得了不錯的種植效果,實現了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的目標。在玉米施肥管理中,運用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手段,結合土壤現狀制訂完善的施肥方案,能夠保證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推動玉米產業的持續化發展。目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價值凸顯,對玉米作物進行施肥前,除了要進行測土配方試驗外,還需要做好種植地的翻整處理工作,為其提供良好的種植條件,保證作物健康生長。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2.4 病蟲害防治技術

若想實現玉米高產的目標,積極推廣運用病蟲害防治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以防治小斑病為例,初期病斑呈現水浸狀,後期轉變為黃褐色或者紅褐色,葉子邊緣色澤很深。若玉米被為害,會影響玉米的健康生長,因此需要做好防治。防治方法如下。(1)推廣抗病性較好的玉米品種,減少病害發生的概率。(2)做好栽培管理。結合玉米的生長狀態,在拔節期和抽穗期追施複合肥,確保玉米能夠健康生長,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3)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對病殘體採取集中燒燬的方式,控制發病來源,避免玉米感染病害。(4)採用藥劑防治方法。例如,發病初期使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避免發生病害。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3、玉米栽培抗旱措施總結

3.1 秸稈覆蓋,減少蒸發

在玉米栽培實踐中,可採取秸稈覆蓋的方法避免種植田水分蒸發,同時採取節水保墒的方法,提高土壤種植的肥力。一般來說,種植地的水分含量可以提高40%,同時有機質含量也能增加,保障玉米作物健康生長。若想確保玉米健康生長,在出苗期要開展1次淺耕作業,做好鬆土和除草處理工作;在拔節期開展1次中耕作業,增強土壤的活力,促使微生物能夠更好地活動,減少水分蒸發,提高玉米作物的抗旱能力,確保玉米作物能夠健康生長,不斷提高產量。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3.2 做好早期的深耕防範措施

從玉米栽培實踐來說,可採用深耕深翻方法提高土壤的儲水能力,保證玉米作物可以健康生長;組織開展深耕作業時,要將耕犁的深度控制在10~40 cm。一般來說,玉米的產量和耕犁的深度呈正比關係。基於此,要想提高種植產量,必須加深耕層,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和保水能力,使其能夠獲得充分的水分。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3.3 節約水源,拓展水源

從抗旱的角度來說,開展玉米栽培作業時,可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技術,減少水資源浪費,以便於靈活應對旱情,避免突然出現斷水的情況。除此之外,要積極拓展水源,採取開渠引流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為玉米種植地輸送水源;通過運用管道輸水和噴灌等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確保順利度過旱季。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4、小結

合理應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同時做好抗旱工作,對實現增產增效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具體實踐中,農戶可採取以下措施:採用科學的玉米播種技術、科學施肥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秸稈覆蓋,減少蒸發;做好早期的深耕防範措施等。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助農增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抗旱措施,農戶多學習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