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朋友最近經常和我抱怨說,發現兒子記憶力不好,幾個英語單詞,教了一遍又一遍,當時記住了,過了一會兒又忘記了,每天反反覆覆地,特別苦惱。

朋友的兒子是不是記憶力不好?

其實,並不是孩子“記不住”,生活中的孩子除了個別孩子存在記憶障礙以外,大多數正常孩子是“記得快,忘得也快”。所謂“死記硬背”是因為記憶的方式太過機械化引起。孩子由於意義識記尚未發展起來,對於無法理解的事物主要就靠機械記憶。

父母對於孩子偶爾出現的“記不住和死記硬背”問題無需太焦慮,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記憶能力也會隨之發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教給孩子科學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減少學習中的困擾。

一個孩子的學習好不好,記憶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味地抱怨解決不了問題,要提升孩子記憶力,首先要了解孩子記憶力發展的特點。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什麼是記憶力?

所謂的記憶力是指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

比如,孩子看過的、聽過的、感知過的事物。可以是體驗過的情緒,思考過的問題,練習過的動作等等。

「記憶不是一個瞬間的活動,而是一個人從“記”“憶”的過程。它包括識記-信息輸入保持-信息儲存、回憶-信息提取,三個基本環節。這三者是密切聯繫的,沒有識記,就談不上保持,不經歷前兩個(識記、保持)過程,就不可能會出現回憶。」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兒童記憶的發展特點

(一)容易記、容易忘

“記得快,忘得快”,這是源於孩子神經系統易興奮、形成的神經聯繫不穩定導致。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大腦皮層中與形成記憶的神經聯繫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孩子只會對具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內容記憶深刻。

舉個例子:很多孩子能快速背會一首或許多首兒歌,如果不及時複習的話,孩子也會很快忘記。再比如,家裡來了一位客人,孩子知道如何稱呼他是王阿姨還是羅伯伯,如果這個人好幾年不再來家裡,父母也從不提起,要不了幾天,孩子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的。但是,這位客人要是經常來家裡,孩子見的次數多了,自然就能記住了。所以生活中的大部分孩子都具有記得快,忘得快的特點。

(二)記憶具有很大的無意性

例如,孩子看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由於動畫中的色彩鮮豔,有形象的人物對話和情景,很容易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記住,哪個是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他們的情緒是怎樣的。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所以很多孩子都喜歡看,只要看一遍就能記住動畫中的故事情節,這些都屬於無意性記憶。

(三)以形象記憶為主

也就是說,孩子從出生兩週開始首先出現的是運動記憶,接著是半歲左右出現的情緒記憶,然後是1歲左右出現的形象記憶,最後才是1歲後出現的邏輯語詞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以形象記憶和語詞-邏輯記憶的能力都在不斷提升,在整個學齡期,形象記憶仍然高於詞語記憶的效果。

(四)機械記憶多於意義記憶

比如,孩子記一首唐詩,往往是從頭到尾,靠的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背下來記住的;再比如,有的孩子才三四歲,實際上不懂得數的意義,但卻能夠流利地昌數從1到100.這些完全屬於機械記憶。

(五)記憶不精確

有人曾在一個幼兒園針對大、中、小班的孩子,讓他們都記一則含有35個意義單位的小故事。在即時回憶時,小班的孩子只能記住9個,中大班孩子只能記住19個。說明孩子記憶的精確性不足,主要表現在回憶時,記憶的材料大量地被遺漏。這也是孩子記憶發展存在的特點之一。

總之,不同人身上所具有的記憶的特點也不同,有的人記得快忘得慢;有的人記得慢忘得也慢;有的記得快忘得也快;還有的記得慢又忘得快。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良好的記憶品質包括哪些

良好的記憶品質也就是指記憶是否迅速,保持是否牢固,記得是否精確,回憶起來是否容易。而好的記憶表現為記得好又快又準又牢,壞的記憶正好相反,記得又慢又不準又不牢固。

  • 記憶的持久性
  • 記憶的敏捷性
  • 記憶的準確性
  • 記憶的準備性

德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叫艾賓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後,記憶研究就成了心理學中被研究最多的領域之一,而艾賓浩斯正是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被稱之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也就是說,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而生活中,我們平時的記憶過程是這樣的:(如下圖)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學習後,就成為人的短時記憶,但是沒有經過及時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及時複習,這些短時記憶就會成為長時記憶,可以在大腦中保持比較長的時間。

對於孩子來說,記憶的各種好的品質不一定都具備,有的是一方面好,另一方面不足,這就需要父母花時間用對方法幫助孩子訓練,從而達到提升記憶力的效果。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好的記憶力,而好的記憶品質需要從小培養。在孩子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父母該如何來幫助孩子提升記憶力呢?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通過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記憶力的發展離不開活動,也就是說,孩子在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將記憶力提升。具體需要怎麼做?

❶、注重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信心,提升記憶效果,情緒是孩子心理動力系統。

激發孩子情緒的遊戲:《我高興我高興》

具體做法:提前準備幾張不同表情的圖(如:笑、哭、生氣),吸引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引導孩子觀察並說出三種表情的不同。父母邊唱歌或有節奏地念歌詞,邀請孩子當父母唱到高興時,孩子回應“哈哈”,當父母唱到傷心時,孩子回應“嗚嗚”,當父母唱到生氣時,孩子回應“哼哼”並跺腳,此活動可以反覆進行幾次。

父母:我高興我高興,我就大聲笑

孩子:哈哈(開心地大笑)

父母:我就大聲笑

孩子:哈哈(開心地大笑)

父母:和大家一起大聲笑

孩子:哈哈(開心地大笑)

父母:我傷心我傷心,我就大聲哭

孩子:嗚嗚(假裝哭)

父母:我就大聲哭

孩子:嗚嗚(假裝哭)

父母:和大家一起大聲哭

孩子:嗚嗚……(假裝哭)

父母:我生氣我生氣,我就跺跺腳

孩子:哼哼(邊生氣邊跺腳)

父母:我就跺跺腳

孩子:哼哼(邊生氣邊跺腳)

父母:和大家一起剁剁腳

孩子:哼!(邊生氣邊跺腳)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❷、活動內容要具體生動,富有感情色彩,培養孩子形象記憶、情緒記憶。

有趣的記憶遊戲:《正確拍手》

具體方法:家長準備各種實物擺放在孩子面前,告訴孩子當聽到水果的時候拍一下手,聽到其它的不能拍。

如:蘋果、香蕉、勺子、西瓜、碗、草莓、筷子、凳子、火龍果、手錶、檯燈、積木、遙控器、梨、皮球、芒果、鞋子、哈密瓜、書、電腦、計算器、鞋子、哈密瓜等等。

活動的前提是,孩子要能認識這些實物,讓孩子瞭解活動規則,這樣有利於活動順利地進行。這個活動既生動又有趣,孩子玩的過程中能體驗到活動的趣味性,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除了聽到水果拍手,根據孩子年齡不同,也可以換其它形式,比如1-100的數字,聽到單數跺腳,聽到雙數拍肩膀等等。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❸、幫助孩子提升認知能力,提高意義識記水平。

提升意義識記遊戲:《閉眼說顏色》

具體方法:家長站在孩子面前,請孩子說出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褲子、鞋子分別是什麼顏色。家長也可以閉上眼睛,說出孩子身上的衣服、襪子、鞋子分別是什麼顏色,互換角色可以有效地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積極地反饋識記結果,科學合理組織孩子複習。

百玩不膩的記憶遊戲:《信息減少訓練法》

具體做法:父母可以在桌上擺出各種孩子喜歡的玩具,讓孩子看30秒-60秒,戴上眼罩,父母拿走一樣,讓孩子說說少了什麼。如:挖土機、小轎車、卡車、火車、飛機等等。可以根據孩子年齡大小不同,拿走的東西數量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地增加難易程度。

可以變著花樣來進行復習,比如今天用的是玩具,明天可以是家裡的小型傢俱,父母可以在家裡的傢俱擺放上做文章,將原本放在固定位置的傢俱稍稍改變下方位,讓孩子觀察,哪裡不一樣了等等。適時給孩子佈置識記的任務根據遺忘的規律,及時合理地組織孩子複習,是提升孩子記憶效果的好辦法。

但複習的形式需要多樣化,避免簡單重複、單靠機械識記來複習。

孩子總是記得快忘得快?提升記憶力,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發展的特點


我是 教育從業十八年,鼓勵諮詢導師,正面管教導師候選,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感謝你的關注。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