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路边找了个算命先生算命,为何算完马上回京传位给嘉庆?

郑伟悦


路边找个算命先生算了个命,回去马上传位给嘉庆,这个说法太不靠谱了!且没有任何历史依据!我们要明白乾隆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这一点可以在后面的乾隆做太上皇那三年仍然把持权柄看出来,所以题主的这个说法不可采取,因为乾隆传位给嘉庆是为了履行自己继位之时的誓言:“在位时间不超过康熙皇帝的六十一年”。

我们先来说这件事情,据说乾隆有一次下江南游玩,正在苏州的街道上走着,突然看到一个算命摊格外的显眼,好奇心促使乾隆上前算了一卦。

哪知道乾隆这刚一坐下,算命先生就知道了他的身份,更是对乾隆说,如果三年之内还继续做皇帝的话,肯定活不过三年,如果尽早让位的话则可以幸福美满,这可以吧乾隆爷给气到了,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可是走着走着越想越怪,于是准备回头去问个清楚,可是回去的时候人已经不见了。

只见桌面上留着一张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我这一生也就只为你一个人算命。看到纸条后乾隆陷入了沉思,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个高人为他算过一次命,帮他渡过了难关,也就是说这个算命先生救过他一次。乾隆觉得这定是个高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于是回京之后就退位了,将皇位传给了嘉庆。

但我们不难从中发现破绽,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乾隆敬神但未必信神,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仔细观察,其实并不难发现,乾隆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积极的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如果乾隆真的有那么迷信,早就去求仙问道了,所以听了一个算命先生的话,就回去退位,很显然不可信。

乾隆之所以禅让的原因,我在开头已经点到了,是因为乾隆继位之时,曾经立下誓言“在位时间不能超过康熙。”所以他在即将超过之际,选择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但又因贪恋权柄,再坐太上皇的期间,朝中大事均由乾隆说了算,而嘉庆皇帝只能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像素说


乾隆在路也找了个算命先生算命,算完后马上回京传位给嘉庆,为什么呢?因为算命先生乃是康熙假扮的,他说我在位六十一年,你要超过一年清灭亡就早百年,别贪恋权势,误了我大清江山。乾隆一听,心里非常不愿意,但还是怕成为大清罪人,赶紧把帝位传给嘉庆了。

什么说法不靠谱,这个提问也不靠谱好不?正史不见记载,野史吹牛的你也相信,还不如听我给你吹!

乾隆在龙椅上坐得久了,屁股都快生茧了,看着嘉庆整天幽怨的目光,觉得心里腻歪,对嘉庆甩下一句“放心,朕的乖儿子,老子坐皇位决不会超61年,你再等等”后,带着和绅和几个大臣出门散心去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乾隆觉得江南真的好,虽然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不在,但有个算命的在,看到这人白衣飘飘,还真有点仙气,就想戏谑一番,添点乐子。

“算命的,给我算一算,算准了有赏,不准,咱就砸摊子!和二,一手拿银一手拿板砖!”

“喳”了一声,和坤真跑去旁边拿了一板儿砖站到算命的旁边,一手又摸了两绽足十两银子捏在手上碌碌响。

算命单手掐指一算后,微微一笑说:“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乾隆啪地一巴掌拍在和坤头上呵呵直笑说:“不错,有点本事,和二,赏!”

和坤赶紧送上银子,白眼儿直瞪算命的,心想要钱没有,板砖儿倒有一块,可是皇上在身边,这亏儿日后再算。



乾隆笑咪咪地看了手相,随手写了个叁字,让算命的测字。

算命掐指算了半天,脸白苍白,满头大汗,半天不发一言,最后对着乾隆说:“皇上,臣不敢说!”

乾隆好奇心也上来了,说道:“此话怎讲?朕恕你无罪,大胆说!”

算命的说:“叁,本是参,原是滋补之物,根扎土中是为稳固,如今根断平排,是阳寿将尽,气运不济之兆!”

乾隆“哦”了一声,有点心里打鼓,就问可有趋吉避凶之法。

算命的说:“既然根断,当然得换新参,老参不退,新参不兴。皇上可退位延寿,也可保统治长远,这少一年,气运多百年啊!”

乾隆心中不高兴,开水不开哪壶提哪壶,一拂袖走了,后来一琢磨,这事儿不对劲,莫不是嘉庆派来的人,就令人赶去捉拿那算命的问个明白,干脆一杀了之,以免传出父子争夺皇位的丑闻,结果那算命的早屁股着火般跑了。

乾隆很贪恋权势,磨磨蹭蹭的不放权,算命时大概到六十年了,心想还是不冒风险了,把皇位就传给了嘉庆,后又贪权还做了段时间太上皇。结果呢,真把大清气运削掉了不少,乾隆到清朝灭亡也就150多年。

乾隆认为在位不能超过康熙的61年,以表示对康熙文成武德敬重,所以磨磨蹭蹭差不多60年,就把皇位传给了嘉庆,跟算命的半点关系都没有,是民间用这故事来嘲笑乾隆霸着皇位的贪权之念而已!


西游梦红楼


1795年,乾隆皇帝退位的那一年,野史中,曾经记载过一件奇幻的事。

传闻中,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比之康熙皇帝,刚好少一年,而乾隆却是在六十年的时候主动退位的。乾隆皇帝甚至还曾经有过不要比康熙皇帝在位时间久的誓言。

乾隆皇帝,1736年登基,1795年退位,乾隆皇帝生活的时代,刚好是康熙雍正之后。

乾隆皇帝的父亲,祖父,已经为乾隆皇帝将整个天下打理的仅仅有条,乾隆登基之初,也曾经励精图治,致力于改革,但到了乾隆晚年,仿佛失去了进取心一般,乾隆皇帝开始穷奢极侈,尽享奢华。乾隆皇帝最喜欢的事情之一,便是微服私访,这件故事,也是发生在乾隆微服私访途中。

野史中这则故事是这么记载的。

乾隆皇帝携乾隆时期的巨贪,和珅又一次开始了微服私访,微服私访途中,乾隆突然便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此算命先生号称拜鬼谷为师,通晓上下五百年之事,乾隆皇帝听闻此算命先生之言,当即也来了兴趣,打算试一下这位算命先生是否真的像他自己说的那般神奇。

算命先生摆出来一个请的手势,乾隆皇帝便跟着入座,和珅侍奉在乾隆皇帝身旁。

算命先生向乾隆皇帝要了他的生辰八字,乾隆便也照实给了他。


待到过目了乾隆的生辰八字,算命先生脸色突变,当即跪拜在地,嘴里也不停念叨着不知皇上到此,照顾不周之类的话。

乾隆皇帝也是大惊,算命先生竟然能猜出来自己的真实身份,看起来这名算命先生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这之后,乾隆又向算命先生询问了自己的寿龄何如,算命先生于是便对乾隆说,皇上若是及时退位,那么乾隆还能多活三年,若是非要霸占着皇位不让,那么乾隆就只能活完今年为止了。

听了算命先生这样的预测,乾隆皇帝心里也是十分担忧,若算命先生的预言真的兑现了,那么自己就真的危险了。

乾隆离开以后,更是让手下人立刻去将算命先生处死,这样的人,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么也便不需要再活着了。谁知,算命先生早已经预料到乾隆会去而复返,早早地留了一张发誓不会再为他人算卦,乾隆是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的纸条就离开了。


乾隆回到宫中以后,也真的就将皇位传给了嘉庆皇帝。

当然了,野史毕竟只是野史,可信度还是不高的,传位给嘉庆皇帝,本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算命先生或许存在,但这件事也决计不会显得如此奇幻。


魏青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玄学更是神秘莫测,就像《老子》中所形容的那样“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在古代时,人们对玄学深信不疑,还有种迷之热爱,因此有不少奇闻轶事流传下来,像管辂卜筮、盲师摸骨……讲得这么热闹,帝王家也少不了要插一脚,譬如民间流传着的乾隆皇帝算命传位的段子。

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清朝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因为即位之初曾向天起誓执政满六十年就退位,不敢打破祖父康熙的任职记录,以表示对祖父的尊敬,没曾想他真的活到了执政满六十年的时候,便遵守誓言禅位于十五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禅位之后乾隆仍旧不舍得放权,做了三年零四个月的幕后皇帝。

这是正史上关于乾隆执政六十年后禅位给嘉庆的原因,民间版本则将这次禅位归结到了玄学上。

话说乾隆皇帝酷爱旅游,一生六下江南,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出宫去逛逛,美其名曰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故事发生在乾隆八十五岁那年,又是闲来无事,便带着和珅和少许侍卫微服出宫,君臣二人边走边聊,好不惬意,这时恰好路过一个算命占卜的卦摊,卦摊前坐着一位算命先生,仙风道骨、鹤发童颜,颇有几分世外高人的气质,旁边立着的卦幡上写着“上知皇极先天之数,下晓人间富贵贫贱。”

乾隆帝一看就来了兴致,走到卦摊前,让算命先生给算算寿数,算命先生要来了乾隆的生辰八字,掐指一算就认出了乾隆皇帝的身份,立马向乾隆行礼。

乾隆一看,这算命先生有点本事,一下子就算出来自己是皇帝了,就追问自己的寿数几何?

算命先生回答道,如果您现在退位,将帝位传给您的儿子,您就还能再活三年。这没说出口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您继续当皇帝,就命不久矣了。

乾隆听了之后,一笑置之,没说什么就离开了。但走出不远之后,乾隆害怕算命先生将这个泄露出去,危及江山,就立马派侍卫回去杀了那个算命先生。

但是侍卫回来时却禀告乾隆,他们没有找到那个算命先生,只找到了他留下的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只为您一人算命。”意思就是我这一辈子只为您一个人算过命,您也不用担心我泄露消息,也不要来杀我了。

乾隆觉得这个算命先生不简单,可能是传达上天旨意的使者,所以他决定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不过儿子只是傀儡,大权还是掌握在他这个太上皇手里,只是称呼变了,一切没有改变,天下还是乾隆的天下。

关于这位神通的算命先生是谁?因何来为乾隆指点迷津,民间也是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这个算命先生的确是一位能人异士,能知过去未来,为乾隆算这一卦也只是为了指点一下他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整个算命事件就是为乾隆皇帝设的局。那布局之人却是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嘉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颙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的儿子,他在乾隆六十年时才被立为皇太子,此时的颙琰已经是35岁了。

大家不要觉得三十五岁还正是壮年,要知道,清朝时期男人的平均年龄只有四十五岁,不是人人都能像乾隆皇帝那样活那么久的。所以颙琰等的十分着急,他怕自己活不过自己的亲爹,坐不上这皇帝的宝座。于是就和算命先生一起布下了这个局,就是想让乾隆尽快退位,好让自己当皇帝。

在公元1796年,乾隆的确是举行了禅位大典,将皇位禅让给了颙琰,但是初登皇位的颙琰连亲政的机会都没有,朝政仍然是被乾隆把持着的,这恐怕就是在颙琰的意料之外了。几年后,乾隆逝世,这朝政大权才逐渐回到了颙琰手中。

在乾隆禅位的问题上,纵横是相信正史上的说法的,这个故事就是民间流传的段子罢了,当不得真的!


史论纵横


乾隆,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幸运帝王。一生未遇大灾大病,正值盛年恰好继位掌权,并且继承了康熙、雍正两代打下的牢固根基。因此,乾隆颇为相信命运,关于他的算命传闻也有很多。其实,古人大都非常相信命运,就算崇尚科学的现在,信命者也不在少数。

1795年腊月,临近新年,乾隆在宠臣和珅的陪同下,微服出宫。不久,在街边见一算命的游方老道,口中不时吆喝着:“算生死,算富贵,推过去,知未来……”

本已85岁高龄的乾隆,突然童心萌生,想要逗逗这个算命老道,便坐到了对方的摊位前,直接问道:“你先算算自己能活多久,再算算我的寿命长短。”

老道眼睛微眯,不急不徐道:“行有行规,道有道律。算命者,从不算己身。缘主若要问卦,可报生辰八字即可。”

见此,和珅先报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想为主子探探老道的道行深浅。老道略一推算,当即挥笔写下“半生富贵,终老悲戚”八字相送。

乾隆看了看正在深思的和珅,也报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可是,老道算着算着,头上冒汗水,脸上露惊慌。乾隆却不动声色道:“我的命数卦象如何?”

老道深吸一口气,再次挥笔写下 :“六十年前承一言,生死就在兑诺日。”说完,老道急忙向乾隆打个“无量天尊”的揖首礼:“缘主,小道身体不适,就此别过。”随之,拿起幡杆慌忙离开。乾隆同和珅皆未阻拦,任其离去。

突然,乾隆一拍脑门,惊叫一声:“原来是这么回事!”

和珅一脸疑惑:“皇上,怎么啦,要不要去追老道?” 乾隆却一脸严肃道:“回宫!”一路走着,乾隆向和珅讲出自己曾经说过,在位时间不会超过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也就是说在位时间不能超过六十年,当下正好是六十年的期限。

其实,乾隆当上皇帝后,根本没想到能够超过祖父的在位时间,只是一时高兴随口讲了一下。这件事情,只有宫中的极少数人知道,外人不可能知道。因此,乾隆非常紧张,当时就安排和珅回宫办理传位事宜。

次月(嘉庆元年正月),新年刚过,乾隆便举行了归政大典,自为太上皇帝,授玺十五皇子爱新觉罗·顒(永)琰,金凤颁诏,昭告天下,史称嘉庆皇帝。

后来有传言,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天,乾隆将皇十五子顒琰的名字写在了木匣之内,藏于“正大光明”匾后,正式确定了他的太子身价。但是,在他之前可是有三个太子哥哥(皇长子永璜、皇次子永琏、皇七子永琮)都被长寿的乾隆熬死了,而眼看父皇当初讲过的在位不会超过六十年的期限将至,却不见有传位的任何征兆。因此,顒琰和身边的亲信大臣经过一番谋划,这才上演了老道算命一场戏。自认为了“十全老人”的乾隆,到老却被儿子算计了一回。

只是,乾隆表面上将皇位传给了嘉庆,但是所有朝中大事还需要经过他同意才行。据外国使臣的回忆录中记载,小皇帝完全以老皇帝的喜乐为自己的喜乐。乾隆高兴,嘉庆就跟着高兴,一切以乾隆的意志而为。直到3年后89岁的乾隆撒手归天,嘉庆皇帝才最终得到了实权。或许,和珅和嘉庆的矛盾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吧。


祥子谈历史



辟个谣或者纠正一下,题目中的说法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也就是野史。

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算命先生之类的任何记载的。

历史上乾隆帝禅位嘉庆帝的真正原因是尊重自己的皇爷爷康熙:“不知朕践阼之初,曾焚香告天云,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至于算命先生的说法,也就是野史,大家听一听乐一乐笑一笑就好了。


宋安之


潇洒一生的乾隆

话说乾隆皇帝,一生悠然自得,爷爷给打江山,爸爸给攒钱,到他的时候就是玩耍即可,乾隆逍遥自在,带着帅气的奶油小生和珅每天寻开心。

等到乾隆老的时候,群臣着急了,希望乾隆能先立一个太子,这样比较稳妥,比较年龄大了,活到哪天不一定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当然了,大臣们表达的比较婉转,没有说得这么直白,那不成了找死了啊。乾隆其实心里也明白,自己老了,但是他不想退位啊,这当皇帝多爽啊,退位了还咋去江南了呀,但是群臣的劝谏也不能不管不顾啊,最后乾隆想到了一个办法,拖!

失算

乾隆对群臣表态了,当年他爷爷康熙在位61年,他虽然比爷爷牛,但是他不能那么干,他干满60年皇帝就自动退位,表示一下对康熙的敬畏。大家一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乾隆心里喜滋滋啊,他多聪明啊,他估算了一下,自己在位60年的话,那时候都85岁了,在古代70都是“古来稀”,自己能不能活到85还不一定呢。一想到这,乾隆心里美。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时光飞逝,乾隆一晃来到85岁了,不仅没死,还活得好好的,乾隆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埋怨道:“糟了,说早了。”但是皇帝无戏言,乾隆很闹心,一时间想不到什么解决办法。

转角遇高人

这一天乾隆带着小鲜肉和珅乔装打扮来到苏州地界玩,他们赏赏花,逛逛街,就等着到晚上一起去看看夜景,享受夜生活。

他们正在街上走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胡子算命先生。这位先生不一般,乾隆感觉到了他的不一样,于是多看了他一眼,正是这一眼,算命先生和乾隆四目相对,确认了眼神,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老先生当时就跪地上磕头,乾隆一看,这是干啥呢,这么多人呢,赶紧让和珅带着他一起到了一处无人的宅子。

乾隆对算命先生说,老先生你这是干啥,一见面就磕头,我可受不起啊。算命先生一听,赶紧再次跪拜,嘴里直接喊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一听,起范了,随口接了一句平身。

算命先生起来后,乾隆疑惑的问道:“你咋知道我是皇帝呢?”算命先生说道:“您头顶紫光,谈吐不凡,银须闪闪放光,自然能被我一眼看出。”乾隆大惊,暗自嘀咕,我这么牛吗?但是表面不露声色,对算命先生说道:“你看看我还能活多久?”乾隆本来是觉得自己命这么长,所以好奇问问,结果算命先生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三个月”。

乾隆一听,当时就要砍了这个老头,老头急忙求饶,这个时候旁边的和珅说话了,问道:“你这老头谁都敢骗,你算算我是谁?”算命先生听了和珅的话,有点不耐烦,说道:“哎呀,和珅别闹了。”转而对乾隆说:“我有一个续命之法,就是即刻让位,还能续命三年。”

算命先生的一句话,他自己不觉得算命,和珅却如遭霹雳,他与乾隆四目相对之下,他们决定赶紧回宫,处理此事。

刚走不远,乾隆突然意识到这位算命先生恐怕对自己不利,想要派人杀之,等到随从去追杀的时候,却再也不见什么算命先生了。


乾隆和和珅知道这是一位高人,赶紧回宫处理退位事宜。正因如此,乾隆后来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直到89岁才死去。不过,乾隆还是留了一个心眼,他来了一个让位不让权,让嘉庆成了傀儡,他自己还是实际的皇帝,乾隆确实聪明!


野史日记


这个故事说的是乾隆六十年时,85岁的乾隆再一次到民间微服私访。

当乾隆来到大街上时,看到街上的百姓安居乐业,心中十分高兴,便沿着街边一直走下去。突然,在街道最末尾处,摆了一个算卦摊子,这算命先生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乾隆被这位算卦先生的容貌和气质所吸引,于是他停下来准备算一卦。哪知道乾隆刚来到摊前还没说话,这位算卦先生便开口说道:“你不必多说,我知道你是谁,也知道你想算什么。”

乾隆顿时非常好奇,便笑着问道:“那你说我是谁?我想算什么?”这位算卦先生便回答说:“你是当今圣上,想算你的寿命还有多久?”言毕,乾隆不由大惊失色,急忙问询问自己寿命如何。

这位算卦先生掐了掐手指,一脸沉重的说:“如果他现在退位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享清福,还可以再活3年,否则将活不过今年!”乾隆当然是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体还好,所以便认为他是信口开河,于是笑了笑,没当回事的离开。



然而,仅仅刚走出五百米,乾隆突然变了脸色,他觉得事有蹊跷,便立即命令身边的保镖,转回去将这位算卦先生给带回宫严加审问。

但是,等到乾隆的保镖跑回去时,这位算卦先生早已经不见踪影,只有算卦摊子还留有一张纸条。

保镖们只好将这张纸条带回去呈给乾隆,乾隆看了看,只见上面写了这样一段话:“吾乃天上星宿下凡,你登基后曾言,在位不会超过60年,天子一言九鼎。今年刚好60年。假如你再不禅让就会超过了你爷爷,天子失言必然会遭到天谴!望你自重!”

乾隆看后,不由额头直冒汗,当年他却是说过自己不会超过爷爷康熙在位的时间,难道真是上天在警告?正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回到皇宫之后,乾隆就开始整日惴惴不安,而且还隐约感觉身体各种不舒服。



于是在和大臣们商议后,乾隆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了嘉庆。于是,公元1796年正元,因乾隆的禅位,皇太子颙琰正式登基,即嘉庆帝。

当晚,嘉庆特意大大奖赏了自己的老师朱珪,称自己能登上皇位,全靠老师的计策。

原来,当时嘉庆已经36岁,父亲乾隆的身体却还是非常好,一点都看不出要死的节奏,嘉庆心里那个急啊,毕竟他前面十四个哥哥都被老爸给熬死,照这样下去,自己会不会也会熬死?再者,嘉庆也害怕乾隆晚年会突然宠信其他的小皇子,就像当年的汉武帝和康熙一样。

在这种背景下,嘉庆便求计于老师朱珪,朱珪想到乾隆曾说过自己不能超过康熙的在位时间,就想到可以找一个老头假扮算命先生,通过旁敲侧击的办法,吓唬乾隆把皇位禅让。

还不说,这招还果然灵验,乾隆怕受天谴,回去后就把皇位让给了嘉庆。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虽然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睛,但它并不是出自正史记载,而是野史所杜撰。并且从逻辑上来说,它也是经不起对敲的。

因为,凭着乾隆大兴文字狱的狠劲,一个人敢在他面前说他活不过今年,恐怕当时就会被抓起来拷问,到时嘉庆岂不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并且,古代人虽然迷信,但还不至于会蠢到相信一个算命先生是上天派下来的使者,并因为他的一番言论,就直接退位。要是鬼神之事真有用,古代那些争夺皇位的人,干嘛都没人用呢?

从这层意义上说,虽然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宣扬君权神授,但这只是为迷惑老百姓而已,他们自己才不会相信呢?换句话说,历代皇帝们,为了皇位那是死都值得,还会因为怕上天的诅咒而放弃皇位?

事实上,乾隆之所以只肯当六十年皇帝,只是因为出于对爷爷康熙帝的尊敬,他不愿意超过康熙的在位时间,所以在乾隆六十年满时,便主动将皇位让给嘉庆。但此后三年,朝廷里的大小诸事,还是乾隆说了算,他所履行的,还是皇帝的职责,只不过换了个头衔而已。




我是赵帅锅


正所谓:前人故事,后人戏说。乾隆历来是各种艺术关注的对象,把一个皇帝演绎得既帅又多情,既有文采,又有武功,既清正廉明,又果敢英明等等,就差一点将他改造成一个完人。

此问题就是这样,竟然将皇室严肃的退位继承的大事以一卦定之,也太儿戏了,当了几十年皇帝的乾隆怎么可能用如此儿戏之法来确定退位与否。

既然是民间演绎,那就按照民间演绎的来解释:


乾隆画像

在乾隆执政晚期,乾隆不改年轻时喜欢出宫微服私访的喜好,也不顾及自己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依然和亲信大臣,在一些宫内侍卫的暗中保护下出宫私访,看看自己统治下的大清江山是多么的繁华和幸福。

影视剧中的乾隆



这天,乾隆和亲信大臣刚走出宫不久,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卦摊,爱热闹的乾隆自然不会放过,挤进去一看,一位算卦的大仙正在侃侃而谈,因为乾隆自身对这些也很了解,就听了起来,看看这位大仙说的是否有道理。



乾隆听了一会,感觉这个大仙还是挺厉害,于是为了做进一步的试探,上前要求大仙给他也算一卦。大仙在看过乾隆的生辰八字之后大为吃惊,看看左右看热闹的人,摆手让乾隆耳边说话:依在下看来,你是从那边来的人,同时大仙指着皇宫的方向。乾隆大惊,此人算得实在是准。



之后乾隆又让大仙算算自己的寿命,大仙一下子变得拘谨起来,这个不好说。乾隆知道他的顾虑,于是说,没事,算得如何都免你的罪。

大仙这才战战兢兢地说,陛下如果现在禅位的话,还可再活三年,如果不禅位,则……。

乾隆听后就明白了大仙的意思,于是让手下付了卦钱就离开了。在走不远,乾隆派保护自己的侍卫去将算卦的大仙杀掉,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当侍卫回到卦摊的时候,已经看不到那位大仙了,他已经算出乾隆不会放过自己,于是乾隆前脚走,他后脚就收拾摊子离开了。

嘉庆帝画像

而有一种说法是,这个算卦的大仙是后来的嘉庆帝故意安排的,他将一些信息告诉给这个大仙,及时将乾隆出宫私访的信息放出,以便确保乾隆能够遇上,之后故意用吓人的话吓唬乾隆,以便让其主动禅位给自己,否则自己不知道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当上皇帝。

影视剧中的嘉庆

乾隆果然中了计谋,回去之后主动禅让退位给自己儿子嘉庆帝,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当然权力还是在他的手中。



这是地摊文学看多了吧?或者的听评书或民间传说。成熟的政治家选继承人从来是深思熟虑,甚至要考虑两代甚至三代继承人,以保证社稷安康江山永固。而算命这种虚不拉几的玩意儿只能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作为心理暗示的,而不可能是决定性的。比如说乾隆的爷爷康熙大帝,选雍正为继承人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雍正给他生了个聪敏超群的孙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当时看中弘历之后才让手下人要了弘历的生辰八字,算出来他这个孙子命硬有福,才更坚定了要传位于雍正。

说回来乾隆为何传为嘉庆,当然也是长期考察的结果。一方面嘉庆虽然没啥过人的天赋但是勤奋好学,一直到三十多岁了还天天早起去上书房读书。人品也没得挑,历史记载也是说嘉庆是个仁慈的皇帝。

另一方面,乾隆本意是立乾隆和富察皇后生的嫡子为太子,奈何第一个嫡子永琏九岁夭折,第二个嫡子永琮更是两岁就染病夭折都没能长大成人。没别的办法,只能从其他儿子中挑吧。

好不容易长大成人的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五子永琪二十多岁就死了。其中皇长子永璜是被自己的老爹活活吓死的。因为富察皇后死后乾隆精神状态很不好,怎么看这个大儿子都不顺眼,非要说皇长子幸灾乐祸想要当太子,居然要夺侍卫的刀砍死他。而后又下诏说我不杀你是念父子之情,可是这皇位你想都别想,以后给我老实过日子。皇长子经此一吓从此战战兢兢一病不起,一年后不治而亡。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被过继出去了,其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以乾隆完美主义的性格没一个让他满意的,除了嘉庆其他儿子也确实都太不争气。皇八子永璇吊儿郎当,皇十一子永瑆是个书法家艺术家但绝对不是当皇帝的料,皇十七子永璘是个侠客一样的人物,喜欢在市井民间中结交,从来不认为自己能承继大统。

这样一来,用排除法很容易就知道,只有永琰够资格当乾隆的接班人,并且从永琰十五岁的时候乾隆就开始对这个儿子开始长达二十年的历练和考察。满朝文武也早就从乾隆的一言一行中心照不宣地得出永琰肯定接班人的结论。

最后就是为何乾隆在位六十年后选择退位?是因为乾隆十分爱戴自己的爷爷康熙,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为了表示对爷爷的尊敬,乾隆早就说过在位时间不能超过六十一年,所以选择退位让贤。但是实际上朝政还是把持在乾隆手里,嘉庆作为皇帝实际权力还不如和珅。

所以说,路边找个算命先生算一算就传位就听听当一乐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