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孩子最重要的“软实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作者/邹晓茜

这周教大宝复习数学1到10的过程中,小宝在旁边也绕有兴趣的跟着读,几天下来,小宝也能跟着我一起从1读到10了。

我让大宝小宝一起跟着我读数字,小宝读的特别认真,因为2岁正是孩子好奇心和探索力特别强的时候,大宝看见小宝读的认真,就故意跟读的时候声音很大,拖的很长,故意吸引我的注意力,因为这些简单的数字都会读了嘛,带他们读了两遍了,就跟大宝说:“你带弟弟读数字1到10吧。”

大宝很高兴接下这任务,刚开始小宝还跟着大宝读,读到3,小宝就读8,大宝跟小宝说:“不对,是3,我们再读一遍。”

小宝像故意作对,还是读8,大宝急了,崩溃的跟我说:“妈妈,我太难了,弟弟不跟着我读。”

“这样子哦,刚妈妈带读的时候你也不认真呀,读的时候故意拖那么长,是不是体会到了妈妈同样的崩溃。”

大宝这个时候不好意思的看着我,也开始认真的听我说话。

然后我看小宝玩够了,就又带着两个孩子把数字读了一遍,大宝听我讲完后也认真读了起来,不像开始那样子故意拖长。

大宝开始和我产生共情了,能跟我感同身受了。

当一个人产生共情时,他的情感大脑就会变得平静,所以他才能准确又贴切的感受到他人所处的境遇。

事实上,当一个人进入共情状态时,他的大脑中会产生一些自然的解压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使人变得平静,精力更集中,更容易做出最佳表现。


共情,是孩子最重要的“软实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力》一书中说: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

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为。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并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很多宝妈都抱怨自己的孩子,平常一点共情能力也没有,说半天也没回音,或者直接不耐烦来一句:“不要说了。”孩子也很少跟父母谈及自己的情绪,更是对父母的情绪和感受视而不见。

生活中没共情能力的孩子,追溯源头,你会发现他有着同样不会共情的父母。也就是孩子小时候没得到父母的共情,孩子长大后共情能力也就不好。

所以孩子的共情能力也是需要在孩童期开始练习的。

在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共情有助于减少痛苦,释放压力,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期没有得到别人的共情,那么他长大后也就缺乏共情能力。

共情,是孩子最重要的“软实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对于孩子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呢?

1,培养孩子共情能力从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开始。

父母能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慢慢的孩子也会学会倾听,也会慢慢培养孩子的共情倾听能力。

共情倾听在本质上是要慢慢听,并进行思考,保持自我平静,这样我们才能感知对方并做出切实表达。

共情倾听让我们能够通过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不带偏见的进行清晰的思考和感知。

在共情倾听的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关于同情的后叶催产素,这种催产素会阻止压力激素皮质醇的释放。

当你觉得被他人理解时,并与之建立某种连接时,你的大脑就会释放这种催产素。

道格拉斯. 史地尔在《如何倾听他人》里说:圣神的倾听—去倾听生命中另一个人的灵魂故事,去听他向你展露自己,去发现背后的故事,这可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做出的最伟大的付出了。

父母可以尝试从以下角度陪同孩子一起练习共情倾听能力:

(1)有反应的倾听:重复孩子说过的话。

小宝现在刚2岁,从1岁多开始学说话,小宝每次说一个词,就会回过头来看着我,如果我跟着他读了一遍,他就继续说下一个,如果我说的不对,跟他说的那个词不一样,他就会一直重复那个词,直到确认我说对为止。

为了每次能听懂孩子说的话,我都会重复一遍孩子说的话,因为小宝刚学说话,发音不是每个词都是清晰的,重复孩子说的话,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2)用你自己的话重复一遍内容:尝试把你听到的内容概括出来,看看你是否理解孩子。

对于大宝,平常晚上说的话比较多,不像小宝说话只是一个词一个词说,大宝都是

很多句串一起,平常除了认真听孩子说话,等他说完,我会把他说的重点提炼一下,也就是复述给他听一下,是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没认真听孩子说话,是很难复述出来的。

(3)注重孩子的感受:重新讲述一遍内容,反馈你的情感,表现出你对孩子的真诚兴趣。

除了复述内容,一般我还会加上自己的情感表达,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也会教孩子很多表达感受的词语,比如我很难过,我很生气。

孩子慢慢的也能用词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情绪

孩子每天回来第一句话就会问孩子在学校今天开不开心?慢慢的孩子自己也养成习惯,天天和我分享他的情绪和感受。

(4)多运用身体语言: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独特的表达方式上。

在和孩子平常的相处中,一般拥抱和牵手等身体语言都会比较多,孩子也特别喜欢父母的抱抱,孩子都是特别热情的,在孩童期,孩子多喜欢运用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如果父母能和孩子及时回应,孩子也能拥有更好共情能力。

共情是一个完整的身心反应,在一个能共情的神经系统反应中,思想和情感会发生相互作用。

共情,是孩子最重要的“软实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5)别太爱下定义:妄下定义,批判孩子,爱提建议或者打断孩子。

阻碍我们建立一段高质量关系的一大主要障碍就是自我中心心理。

以自我中心的人喜欢打断别人说话,尤其是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老喜欢打断,孩子就会失去要表达的欲望,显得特别烦躁,父母也不要在孩子表达的时候急着给孩子提建议或批评孩子,只要认认真真的听就好。

但是如果父母共情能力差,是很难只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的,所以父母自己的共情能力和倾听能力都是比较重要的。

只有当我们练习如何更好地倾听,与对方感同身受时,才能不再浮于表面,而是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共情所发挥的作用是双向的,它让听者能用理解的态度去聆听,并且让双方都能进行准确的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感知能力和倾听能力各自发挥作用。

2,认知改变:跟孩子相处,少用读心术。

有些孩子一开口,父母就马上表现出一副“我都知道你要说什么”的表情,让人感到他根本没集中注意力听孩子说什么,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反驳孩子的话语。这个过程中其实孩子是特别反感的。

读心术是一种有危险性的感知方式,它完全把共情驱逐出去,受其影响,两个人非但没有用共情态度去理解对方阐述的内容,反而先假设他们已经知道对方会说什么,这也是一种认知扭曲。

父母要少使用读心术,要改变认知,多尝试说一些鼓励孩子表达更多想法的话语。

比如:“再跟我说说…”“…你是说的这个意思吗?”

共情,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做出反应的能力,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软实力,父母要学会和孩子共情,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