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小千对自家宝宝的事情都非常上心,几乎是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随着宝宝不断长大,小千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颇有研究。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有一次周末,小千带着宝宝在小区的活动区玩,结果一不小心宝宝从玩具木马上摔了下来。小千刚想要上前去安慰正在大哭的孩子,突然想到前一段时间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共情教育的方法,心想现在倒是可以试一试。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于是她走到孩子面前,对她说,"宝宝,怎么不小心摔倒了呀?好心疼,妈妈说了要多注意安全呀,你这怎么没有记住呢?"谁想到这一说,不仅没有什么教育作用,孩子反而哭的更厉害了。小千更是慌了阵脚,花了好大力气才哄好自家的宝宝。

事后,小千在小区的妈妈群里求救,为什么共情的方式在自家宝宝身上没有作用呢?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然而,事实上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做法能够引起孩子的共情,但是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不自觉地将同情和共情混淆,其实同情和共情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共情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而同情往往会让孩子的身心更加脆弱,家长要懂得甄别。

那么,共情是什么?

"共情"是指人们可以理解别人心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情绪,并且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境的去思考这件事情。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作为一名家长,想要在对孩子的教育之中运用到共情的方式,那么就需要家长能够理解孩子当下的所思所想,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所有的事情。

同情又是什么?

"同情"是指人们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产生的一种带有怜悯意味的感情,带有比较浓郁的主观色彩,同时产生同情的人,还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有很多时候,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带有同情色彩的话语。

就像上文中小千对宝宝摔倒的态度,虽然她想要采用共情的方式,但她对孩子摔倒抱有一定的怜悯、心疼的情绪,最后潜移默化变成了同情

那么,"共情"和"同情"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 首先,共情和同情的出发点就不同。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共情是需要一个人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来考虑事情;而同情则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怜悯感。

对于家长来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更应该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多想想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孩子要这样做,而不是出于自己主观的想法,来怜悯心疼他。

  • 其次,共情和同情对于孩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共情能够让还在成长中的孩子变得更加坚强,他们会认为家长是理解自己的,这样家长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接纳自己以及发现自己的错误。

同情,则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脆弱。

因为一个经常被别人同情的孩子,会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个弱者的位置,感觉大人有一种高高在的感觉,自己遥不可及。从而导致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出现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情况、缺乏自信心、缺乏安全感等。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对于家长而言,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其实这两者非常容易混淆。

就像上文提到的小千,虽然她一开始是以想要对孩子共情教育为目的,但是一开口,就不自觉的变成了同情

她说"怎么不小心摔倒了呀?是不是很疼,妈妈说了要多注意安全呀",这句话中"是不是很疼"、"妈妈说了"这些都是基于小千自己说出来的,带有很多主观因素,并且还有一些责备的成分。这样一来,本来就伤心委屈的宝宝,听到之后自然就更加伤心了。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宝宝,摔倒了吧,妈妈知道你现在一定很疼,来,自己看看有没有受伤。"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情感的感知能力上是非常敏感的,来自父母的同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不够好,而降低自我价值感,而对孩子共情的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觉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但也有一些家长会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希望教会他们同情,让他们的同理心更加优秀,这样的孩子也会更加善良。

的确,适当的同情教育是应该存在的,但是关键是教育的方式是否正确,很多家长往往无视这一点,最终好心办坏事。

盲目同情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 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

一个正确的教育,必然是会给孩子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不断努力进步。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盲目同情孩子,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在父母眼中是一无是处的,从而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内心深处容易自我否定,从而使得他认为的自我价值在不断降低。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不断肯定孩子所获得的成就,对于一些失败,应该采用共情的方式,先理解孩子当下的想法,再鼓励他不断前进。

  • 减弱孩子与父母联系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当父母对孩子发出同情信号的时候,其实孩子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和自己处于两个非常不对等的位置。

除了盲目同情之外,很多严厉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也会有这种感觉,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往往会疏远父母,不愿意和他们去交流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使得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减弱。

  • 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情让孩子脆弱,而“共情”会让他们更坚强,家长要懂得甄别

其实家长们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感情,转化为一种同情,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疼爱,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于盲目的同情,不仅仅会让孩子自己减少自我价值,还会直接危害到亲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成长下的孩子,往往成年之后会形成不自信、内向以及比较孤僻的性格。

正确的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都说共情能够让孩子坚强,但在这个过程之中,家长们也要注意甄别,在使用这一教育方式之前,千万不要混淆共情与同情之间的关系,二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可是非常不同的。

我是一位全职宝妈,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想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 ,为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