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來勢洶洶,又變化莫測,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作為重大社會應激事件,在隨處可見的報道里,看到舉國上下正在全力防控疫情蔓延,各地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武漢,當看到街上行人戴口罩,火車站及高速路口工作人員穿隔離衣,廣大群眾人心惶惶,瀰漫著一種"肺炎恐慌"情緒,擔心未知,也為身邊的家人和好友感到擔憂。因此如何做好心理調試,消除心理恐懼顯得非常重要。

面對疫情,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一、合理看待疫情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我們更容易獲得疫情傳播的相關信息,普通大眾通過微博、微信等媒介傳播各種信息,大量的信息衝擊會讓我們陷入"信息陷阱"中,甚至各種謠言和假消息製造恐慌氣氛,造成我們對疫情認知的偏差,進而導致人們產生負性的思維,這種負性的思維方式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極大的傷害,我們要識別負性思維,把擔憂的問題轉變看事實以官方信息為準,以事實為依據,理性看待疫情發展現狀,從客觀實際出發,做好科學有效防範。

二、出現緊張和焦慮情緒時的應對

焦慮是機體應對外界環境的一種應激反應,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以刺激機體產生積極的行為,但是焦慮長期持續發展,對身體是有害的。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們被信息的大量衝擊,在危機時,選擇替代式活動,做到以下幾點可以很好地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

面對疫情,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1、儘量減少視覺和聽覺持續帶來的衝擊,人們處於一種持續的焦慮狀態,要學會主動識別自己的焦慮情緒,學會做自我調節,轉移注意力,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良情緒,儘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適當的休息,儘量保持生活的穩定性。

2、選擇做一種全身心投入的活動來替代自己當下的焦慮情緒,專注而忘我的做一件事,能夠體驗到內心的寧靜,是緩解焦慮情緒的最佳選擇。給自己列一個令自己感到愉悅的生活清單,並執行它,例如,寫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遊戲,做運動,深呼吸,與人聊天等等。

3.與自我對話,自我鼓勵。我們都有一種自言自語的特殊能力,不論是大聲地或無聲地自言自語,你都能利用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克服焦慮,因此你可以這麼告訴自己:"它可能不好,但我可以應付它","這會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歷","我不能讓焦慮和緊張佔上風"等等。

4、普通人面對焦慮、抑鬱、煩躁等情緒時,可採取合理的宣洩方式,如做瑜伽、看電視等,如果自己難以調適時,可以到專業心理諮詢機構尋求心理援助。

三、積極的自我暗示

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要保持一種"不幸是暫時的,一切終歸會好起來"的心態,給自己種植希望,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讓我們擁有強大的內心,更加熱愛生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可以運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1、不要只往壞處看,在每日的資訊中,留意事實和數據,根據事實,判定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例如:發病率、死亡率、治癒率、醫療方法的發展、新的藥物等)。

2、多回憶在每一次遇到危機時你曾如何面對,重新肯定自己身為一個個體解決危機的能力,保持和親人之間的溝通,構建情感共同體。

3、以合理的態度看待事情,嘗試以更廣闊的角度瞭解問題的影響,問題會帶來短暫的影響,但長遠而言,事情最終能改善併成為過去。

4、保持對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時期,也不要忽略在我們身邊的美好事物,即使我真的生病,也會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對。

面對疫情,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四、規律作息,加強鍛鍊,增強信心,互助互愛

1、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合理健康的飲食對於身心的健康非常的重要,既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也可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2、要避免惰性,堅持運動,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保持平時的健身習慣,以增強和達到身體需要和心理需要的和諧狀態。開展居家運動,運動的好處在於幫你減少精神上的緊張和孤獨感,增加心血管機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喪等。運動可以很好地調整心態,增強抵抗力保持健康有活力的生活狀態。

3、保持居家環境乾淨整潔,營造溫馨和諧家庭氛圍。家是心靈的港灣,可以居家進行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抵抗疫情的信心。

4、打開心靈,關懷他人。在關心和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受來自他人的關心和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