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近期,我们在新闻里看到全国各个省份都已在全力防控肺炎,虽然疫情蔓延速度和确诊率暂时都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对于全国老百姓来说,我们还看到了一种

“情绪上的瘟疫”。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比如,随便在微博上搜,就出现了“替代性创伤”的热搜词。许多人说,自己快要被淹没在各类负面信息中,情绪过度卷入,但又好像无能为力:

  • “焦虑地持续刷微博,从不恐慌刷到恐慌”
  • “看久了会呼吸不畅、胸闷、胃疼、想流泪”
  • “恨不得自己是呼吸科的大夫,可以冲去第一线”
  • “最近三四天几乎没合眼,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么?”

其实,这很可能意味着我们正在经历心理学上所说的“压力应激反应”。

这是一种荷尔蒙导致的情绪反应。当你身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比如经历重大社会创伤(SARS疫情、地震、新型肺炎疫情等),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比如:情绪或生理上出现

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它是一种下意识的生理和情绪反应,是相当正常的。因为我们都处在社会生活中,与组织和他人相连。不要说亲历其中,即便是目睹一起负面事件,人们都会出现类似的创伤反应。

所以,我们需要首先正视这种反应。它与大家首次经历的、不寻常的特殊经历有关。

“封城”、“新型病毒”、“口罩断货”......看看这些词吧,这次负面事件对于许多人来说都太特殊了,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有经历过如此严重的大型灾害。

再加上生活医疗物资短期内紧缺,部分病患无法得到有效隔离、城内人面临遥遥等待的不确定性。在全国性的情绪高压下,很多人的一直处于紧绷和焦虑状态中。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不仅如此,加上各类谣言、假消息这个节骨眼上的趁虚而入,进一步促发了应激反应。

然而,“应激反应”并不是一个容易”痊愈“的事情,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从情绪的沼泽地里自行爬出。许多人会在不自知的状态下,陷入“过度应激反应”困境,无法自拔。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面对疫情,如何调适“应激反应”?

虽然居家防护让我们远离了真实的病毒,但是面对与之相关的应激源,大多数人是不知所措的状态,任由自己被情绪所左右,甚至有少数人会严重到发生惊恐障碍(一种突然感到的强烈恐惧,通常持续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表现为心悸、出汗、发抖、呼吸急促、身体麻木或感觉有坏事要发生)。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如果感觉自己受到了过多的负面信息影响,请将注意力适当地抽回来,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感受,避免被负面情绪压垮,出现心理应激表现。

1.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2. 给自己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To-do清单,执行它。

3.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

4.健康的作息与适当运动

5.正向思维, 良好的心态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每日一词 Word of the day:“应激反应”英文怎么说?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疫情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应对策略!网友:都要好好的

关注【新航道官方号】跟着我们学地道英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