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辦呢?學會這5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蹦蹦跳跳跟著媽媽到超市購物。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小女孩特別開心,也想幫媽媽把商品拿到購物車上,只是

個子太小,夠不到購物車,媽媽也擔心她會受傷,就拒絕了她的幫忙。

當她們來到了水果罐頭的陳列欄,小女孩再次開始熱情幫忙起來,手一滑“哐啷”一聲響起,水果罐頭掉到地上了,小女孩見到這樣的情況,也不知所措,“哇”一聲也哭起來了。在超市購物的人,也圍過來看發生什麼事,媽媽會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辦呢?學會這5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寶寶,有沒劃到手,受傷沒?”媽媽趕忙握著小女孩的手左看右看的,確定沒事後,蹲下來和小女孩說:“寶寶不哭,現在玻璃碎片滿地都是,你幫媽媽一起把地板掃乾淨,以防別的小朋友踩到受傷,好嗎?”小女孩停止了哭聲,開始和媽媽一起打掃起來,旁邊有好心人勸告媽媽,還是不讓小孩掃吧,萬一被玻璃碎刮傷就不好。媽媽輕聲回答:“沒事的,這樣她可以學會怎麼面對突發事情,也知道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辦呢?學會這5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件經常發生,而作為寶媽的我,也深受這個媽媽教育的影響,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去應對呢

打罵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孩子犯錯,無論是出自有意還是無意,第一時間,我們要先關心孩子,讓她知道在媽媽的心目中,她才是最重要的,與孩子達到同情的效果,再開始分析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一起解決問題,分析錯誤,引領孩子正確面對發生的事。打罵的方式,不僅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在哪裡,還會讓孩子形成了唯唯諾諾的性格,膽小怕事,不知道做什麼才是對的,總擔心犯錯,惹媽媽生氣。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辦呢?學會這5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幫孩子找出錯誤,及時引導改正

每個人都會犯錯,小孩子也一樣,我們和孩子一起把問題找出來去解決就好,讓孩子明白錯誤是可以改正的,只要以後注意就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如果一味針對錯誤的問題去批評孩子,不僅讓孩子有心理方面的壓力,還會加大孩子犯錯的幾率,這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原諒孩子犯錯,人無完人,明白知錯就改

孩子對父母親的愛,遠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大,當她們犯錯的時候,最擔心的是父母親的態度,力求完美,是我們美好的想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原諒孩子犯錯,讓他們在犯錯中成長,這也是人生的經歷。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辦呢?學會這5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犯錯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包庇和縱容。如果孩子犯錯,可以採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認識錯誤。例如,孩子與同學之間產生摩擦,破壞了對方的玩具,需要涉及到賠償的問題,可以適當扣除孩子的部分零花錢作為賠償。讓孩子主動承擔一部分的責任,讓他有所敬畏,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會更加謹慎,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犯錯。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天真無暇是孩子的本性,作為家長,有時候也要降低身段,與孩子進行心靈的對話。就像這次的摔破水果罐頭,孩子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媽媽的忙,而不是有意搞破壞的,明白孩子的初衷,或許就不會那麼生氣了,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換位思考,這個很多人都會,只是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就忘記了。有時候需要冷靜下來,耐心教導孩子,這樣才能更有效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辦呢?學會這5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身為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在育兒的道路上,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在這個教育孩子的修行之道,我們一起同行,感恩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