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挺经第一诀:入局

1)曾国藩的入局说

曾国藩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是《挺经》,凝聚了他一生的处事哲学、闯荡官场的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挺“,就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即讲究勇气,也运用智慧渡过劫难的意思。人生在世,就像过一条大河,河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每个人就像浮在上面的小船,一个浪头打过来,随时都可能被吞没,还有数不清的暗礁在前方等着你。

挺经第一诀,曾国藩送给你的第一个锦囊,就是入局。所谓入局,就是要有参与感,例如想要学习游泳,必须跳进泳池才能学会,一辈子呆在岸上是永远没机会的。正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曾国藩提出要躬身入局,才能有改变的希望,所谓躬身就是”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入什么局,为什么要入局?

人天生有破旧革新、冲破束缚的本能愿望,小到改善自身境遇,大到改造世界,甚至影响历史前进的轨迹。历史上此类人物,比如秦始皇、李白、商鞅,司马迁;近代的曾国藩、孙中山、毛泽东;当代的乔布斯、马斯克等等。

曾国藩入的局是挽救大清,他入局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一介儒生,从乡野到朝臣,历经了民间疾苦,和家族亲人的书信往来中,十分清楚老百姓的诉求,作为乡亲父老的指望,他要为百姓争取更好的生活。其次,作为官至二品大元,他奉行不贪钱不受贿、培养人才,一心想做圣贤,要帮助皇帝振兴大清,实现在其位谋其政。


2)解决人生困境:破局

从曾国藩的时代,拉回到现代,当前普通人最大的困境是改善自身的境遇,通过自身努力变的有钱或有权,总之是多占用一些社会资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还有一些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认为要不负此生,做认为自己有价值的事。但是无论哪种成功,都离不开社会关系,在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破局才成为可能。

我强我有理,我弱我有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权力和社会资源同样如此。少数服从多数,除了在小学课堂上出现过,现实生活很少应验,多数人都是服从少数人。在社会关系中,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而这些都属于强关系,在强关系中强者制胜的案例见过很多,古往今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者,除了天赋和后天努力,还要靠机遇和运气,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一个人,所以只要你尽人事,后面的就听天命吧。

生活中还有很多弱关系,在不经意间左右着结果,比如同事们聚餐,其中有个同事是回民,最后聚餐地多半选清真馆子,因为少数人的坚持,大多数人的随便,结果会偏向少数人。我强我有理,我弱同样有理,只不过更加证明了,多数人服从少数人,只因为少数人更在意结果,付出的代价更大。

不要轻信专家的话

专家分两种,一种是理论专家,一种是实战专家,不要轻信理论专家的话。比如,你想学炒股,最好的途径就是开户然后在实践中交学费,再逐步总结经验,听炒股专家的推荐,还不如多看炒股失败的案例有用。有经济头脑的人都知道股市不可预测,假设真如炒股专家所言,也是概率问题。自己缺乏思考,全部听信专家所言,损失与专家无关,在经济上有个名词叫非对称性风险,在经济活动中不承担风险的人,是对结果不负责的人,所以不要轻信专家的话。

风险共担的原则

当代是一个经济社会,入局要评估经济价值,破局要考虑经济成本。在风险和利益之间,你选择探险模式,还是保守模式,决定你这一生将有多大作为。如果在一个公司做一颗螺丝钉,就不会有什么风险,当然也不会有多大收益,老板的风险最大所以收益也最大,收益的比例往往与风险的比例成正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