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寿县:七十二把豆腐刀,保证餐桌供应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连日来,有不少老顾客打电话给杨兵要豆腐,因为企业复工后,不少企业食堂要用,老百姓的生活要继续,农贸市场的老摊位也要送,这让他每天下午都要忙碌着磨豆腐。

寿县:七十二把豆腐刀,保证餐桌供应

杨兵家住在寿县八公山下大泉村,是中国豆腐第一村,世界第一块豆腐诞生的地方。他年过不惑,已经有二十多年做豆腐的经验了,靠着祖传的好手艺,甘洌独特的大泉水,他把鲜豆腐卖到了淮南、凤台等周边县区。

受疫情影响,饭店宾馆多停歇,加之出入农贸市场受到限制,大泉村的豆腐作坊停工歇业。目前,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走势,部分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杨兵前几天接到了老顾客的电话,要求供给豆腐、千张等豆制品。

按照目前市场需求,农副产品销售出现的新情况,农贸市场一律禁止活禽销售,作为素食圣品的豆腐制品,成为弥补人体对禽肉蛋白质需求不可多得的替代品。当地政府针对现情,贯彻中央省市县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的精神,一边保障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八公山豆制品有序开工,保证对各大城市超市的豆制品供应,一边组织豆腐加工户分期分批陆续生产,保证对周边市场和企业食堂的供应,让老百姓的餐桌供应正常,不受疫情影响,可以常常吃到“小葱拌豆腐”。

“我一天磨一百多斤豆子,如果不做千张和豆干,能做五百多斤豆腐,能供应不少家庭需要来。”杨兵整理着豆腐单说。

七十二把豆腐刀,刀下都是精致粮。据了解,八公山乡豆腐村共有三十多家重新开始了豆腐加工制作,八公山豆腐不受疫情影响,随着春风十里,再进千家万户。

李振秀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安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