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總是亂扔東西?家長不要盲目阻止,要學會科學引導

因為家庭原因,小葉在修完產假後就上班了,孩子就交由家裡老人照顧,起初一切都比較順利,孩子比較聽話也好帶,老人還能有時間幫忙做些家務,生活雖然緊湊倒也美滿。

但是好景不長,在孩子學會走路後,就是開始喜歡亂動、亂扔東西,一天時間下來,跟在孩子後面的老人累的直不起腰,家裡也亂七八糟的,小葉每每下班回來,看到家裡亂糟糟的,心裡更添堵了。

等到休息日了,小葉就讓父母休息,自己來帶孩子,一整天下來,別提有多累了。孩子閒不下來,要麼是蹦蹦跳跳,要麼是亂扔東西,看到自己剛整理好的房間不一會兒就變亂了,小葉就忍不住訓斥孩子,想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但是孩子最多安靜一會而兒,不多時就開始故技重施,甚至是更起勁,小葉甚至都要懷疑孩子是不是故意在跟自己對著幹。

孩子總是亂扔東西?家長不要盲目阻止,要學會科學引導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就開始喜歡扔東西,家長怎麼說孩子都不管用,孩子還是自得其樂,搞得很多家長一個頭兩個大,只能跟在後面任勞任怨。

其實孩子亂扔東西不是一個壞習慣,很多時候都是跟他們自身的成長髮育有關。

孩子亂扔東西,並非無理取鬧

在孩子成長的初期,他們通過自己看到的景象來構建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他們就開始通過觸覺來加深自己對世界的瞭解,扔東西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1、自我能力的確認

要確認自我能力,成人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能力受限,只能通過扔東西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確認。

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對物品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藉此確定的自己的能力大小,這樣的行為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2、“空間敏感”期行為表現

處在“空間敏感”期時,孩子不能對自己與事物做非常明確的區分,於是為了區分自己與物品,孩子就通過扔東西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辨析,把東西扔出去,物體脫離了自己的控制,這樣也就明白了自己跟對方的區別。

3、家長要有耐心

面對孩子亂扔東西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會感覺有苦說不出,因為想要保持家庭整潔,就只能不停的收拾,很容易積攢怒氣。

其實孩子亂扔東西只是一段時期,家長髮火往往會嚇到孩子,給孩子帶來陰影,所以父母們要多一點耐心,不要盲目的阻止孩子,容忍孩子在適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

孩子總是亂扔東西?家長不要盲目阻止,要學會科學引導

扔東西是孩子探索自我與空間關係的一種方式

1、學習的過程

在孩子喜歡扔東西之前,他們對於物體的瞭解僅限於外觀的形狀和大小,以及色彩的不同,等到孩子開始喜歡扔東西,他們對物體的認識就變得具體起來,知道觸感是怎樣的,重量是多少,也會明白自己的動作可以改變物體的位置,這樣孩子腦海中就有了對物體的更多知識,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2、探索世界,充滿好奇心

孩子在童年時期總是充滿好奇心的,對於探索世界興致勃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扔東西,通過將物體扔出去來觀察距離的遠近,以及物體位置的變化對環境的影響這兩方面來探索世界。

3、發洩情緒

在孩子可以學會用語言表達之前,他們發洩情緒的主要方式就是哭鬧和扔東西,尤其是扔東西,在動手的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他們釋放內心的壓力和不滿。

例如媽媽不同意孩子看電視,孩子就會扔玩具或者故意製造出聲響,這些都是他們在表達自己的情緒。

4、引人注意

很多父母會發現,即使沒有發生什麼,孩子也會扔東西,在面對自己的詢問的目光時,孩子還能笑嘻嘻的,這其實就是孩子在通過扔東西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孩子的安全感是從父母身上得到的,當他們感覺安全感不夠時,就會吸引父母的目光,這樣就會感覺到父母的重視,重新獲得安全感。

孩子總是亂扔東西?家長不要盲目阻止,要學會科學引導

家長不要盲目阻止,科學引導更重要

1、不要呵斥孩子

扔東西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幫助孩子鍛鍊肢體能力和擴大孩子對於空間的認識,家長們不要只看到孩子弄亂的房間,而是要看到孩子的成長,不要呵斥孩子,給孩子留足成長的空間。

2、給孩子安全不易摔壞的物品

孩子對於物品的分類並不清楚,不知道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因此在寶寶開始喜歡扔東西的時候,父母就要把尖銳的,易碎的,存在危險的物品都收拾起來,這樣可以避免一不小心誤傷孩子。

另外,孩子喜歡扔東西是在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因此父母可以準備一些類似硅膠或毛絨材質的玩具來鼓勵孩子動手,既不用擔心物品損壞,也能夠給孩子帶來樂趣。

3、鼓勵孩子把東西撿回來

面對孩子喜歡扔東西這個問題,最頭疼的可能就是父母,因為這樣就增加了家務的工作量,因此不妨換個角度,鼓勵孩子在把東西扔出去後自己撿回來,一來二去,樂趣十足的同時還順帶著增加了孩子的活動量。

4、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孩子扔東西多半是出於探索世界的目的,少數情況會存在攻擊性行為。例如有時候孩子生氣了,就開始把東西扔到爸爸媽媽身上,或者是摔摔打打玩具,這個時候孩子的行為就已經帶有了攻擊的性質。

因為他已經將原本扔東西的樂趣轉變為了攻擊別人來發洩情緒,父母不要放縱孩子的這種行為,而是要及時安撫孩子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生氣了應該怎樣排解情緒。

孩子總是亂扔東西?家長不要盲目阻止,要學會科學引導

除去帶有攻擊性質的扔東西行為外,在孩子出現扔東西的其他情況時,父母要及時理解和引導孩子,不要去觸碰帶有危險的物品,扔完東西最好自己撿回來收拾好,扔東西的時候不要傷害的其他人等等,等孩子熟悉完這些原則後,就會養成扔東西的好習慣,釋放天性的同時也不會給父母帶來負擔。

孩子喜歡扔東西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父母沒有必要太多憂心,也不要因為給自己增添了負擔就盲目阻止孩子,科學引導孩子扔東西,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