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想看病不花錢?你需要這份醫療險指南

想看病不花錢?你需要這份醫療險指南

醫療險從2016年開始火爆了起來。

最早是眾安,到如今各家保險公司都有醫療險產品面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醫療險保額高、保費低,深得寶寶們的偏愛,有的寶寶要問了,我單位有交社保,還需要買醫療險嗎?


我非常肯定、確定、篤定地回答:

有必要、必需要、一定要。


01醫療險與醫保

醫保作為政府普惠性的基本社會保障,有其獨特的優點:

  • 無條件承保,所有既往症(不管多嚴重)都納入保障
  • 只要持續繳費,保障終身有效
想看病不花錢?你需要這份醫療險指南

但是,醫保作為低保障、廣覆蓋的國民福利,具有侷限性:


1、政策性風險:如上圖所示,有起付線與封頂線。各地方政策不完全統一。

2、異地就醫風險:一般的小毛病,在地方醫院就診,如果是重症等,勢必會去醫療資源更好的北上廣深治療,會面臨異地就醫的繁瑣手續、報銷限制等問題。


3、藥品限制:醫保目錄內的甲類藥100%報銷,乙類藥自付一定比例後報銷70-80%,丙類藥全部自付。


可報銷甲乙類藥只佔總藥品目錄的1.4%。知道真相後,眼淚掉下來。


所以,一旦發生重大的健康風險,醫保可報銷的金額只能說杯水車薪。


如果,寶寶們有醫療險,剩餘98%的風險可由商業醫療險來覆蓋。

02醫療險與重疾險


關於重疾險我用兩篇文章詳細介紹,需要的寶寶們點下方鏈接;


有風險意識的寶寶們,早已規劃好重疾險。有了重疾險,還需要醫療險了嗎?


我非常肯定、確定、篤定地回答:

有必要、必需要、一定要。


想看病不花錢?你需要這份醫療險指南


如上圖所示,醫療險與重疾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險種,需兩者組合,方能覆蓋全部疾病風險:

  • 兩者保障期限不同,長短組合
  • 保障範圍不同,解決不同的風險
  • 核保標準不同,可互補


醫療險還具有獨特的優點:

1、理賠機率高:整理2019年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發現,理賠總金額最高的是醫療險。


2、有些疾病不符合重大疾病條款,但是醫療險可以報銷治療費用。

我的朋友真實案例,朋友突然暴瘦,去上海住院三個月沒查到原因,花費十幾萬,買的X邦重疾險沒有辦法賠付。


但,有醫療險的話,可以報銷住院費。


3、醫療險便宜,相對保額更高。


北京團隊的同事,因突發疾病,昏迷在ICU三個月,重疾險賠到保額100萬,錢很快燒完,幸運的是她有一份中端醫療險,年度保額300萬,可以維持好的治療,保住了生命。


所以,醫療險保額要高,保額100萬起。


03醫療險的分級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同樣適用於醫療險。

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就是最好。


想看病不花錢?你需要這份醫療險指南

百萬醫療:主要解決大額醫療支出風險,一般有1萬元免賠額,限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普通部。


中端醫療:可包含門診,0免賠額,可涵蓋國際特需部,重疾可直付。


高端醫療:可滿足海外就醫需求,個性化定製,超高保額。


想看病不花錢?你需要這份醫療險指南


04寫在最後

在2020年這個非常疫情時期。一切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很多寶寶們措手不及。是否像我一樣重新思考人生。

願疫情過後,如約而至的,不只是春天。

還有平安、健康的你。

想了解保險,我們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