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媽媽,我要和你睡,桌旁邊有個人”,嬰兒真能看到另一世界?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媽媽,桌旁邊有人!”孩子真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小杰是個很懂事且很體貼媽媽的乖寶寶,從很早就不需要媽媽哄睡,而是自己玩著玩具或者抱著安撫公仔就睡著了。可近期小杰卻一反常態,總是鬧著要跟媽媽一起睡。媽媽非常不解,但覺得孩子估計是想媽媽了所以比較粘人。可小杰媽媽在詢問緣由之後卻大吃一驚,小杰是不敢一個人睡,因為小杰看到桌的旁邊有人。

小杰媽媽本來就是一個年輕的女性,被兒子這麼一說也難免有些害怕。縱使平時是無神論者,可是在小杰一再堅持說看到桌子旁有人之後,小杰媽媽也開始將信將疑了,當晚便帶著小杰一起入睡。

“媽媽,我要和你睡,桌旁邊有個人”,嬰兒真能看到另一世界?

過後小杰媽媽也沒有當一回事,可到了晚上小杰又開始鬧著要和媽媽一起睡,並堅持說自己在桌那邊看到人。這下讓小杰媽媽真的害怕了,忍不住想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有“奇怪的東西”只有小孩子能看到。

那麼問題來了,嬰幼兒真的能夠看見大人看不見,另一世界“奇怪的東西”嗎?其實有可能是以下這幾點原因造成所謂的“奇怪的東西”。

“媽媽,我要和你睡,桌旁邊有個人”,嬰兒真能看到另一世界?

1.視覺原因

嬰幼兒確實能夠看到成人無法看到的東西,但僅限於五個月之前的孩子。經過研究發現,嬰幼兒的視覺對於光有一定的識別能力,3-4個月大的寶寶能夠比成人看到影像或者圖片中更多的色彩細節,而很多嬰幼兒能夠看到的顏色細節中的物體,是成人的視覺所無法完成的。

但嬰幼兒的這種視覺特點在五個月以後就會開始漸漸消退,慢慢地向成年人的視覺趨近。

“媽媽,我要和你睡,桌旁邊有個人”,嬰兒真能看到另一世界?


而科學家把嬰幼兒這種對於光的識別變化稱之為感知上的縮小。正如《科學美國人》一書中也有與此相關的描述:“我們對嬰兒時期經歷的各種信息失去了敏感性,這在我們和現實世界之間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與此同時,它有助於調整我們對環境的感知,使我們能夠有效、成功地駕馭環境……”

而隨著視力的發育和完善之後,人類的實力能夠更加清晰地捕抓到差異性比較大的地方,而這種技術也正是人類所演變結果。

“媽媽,我要和你睡,桌旁邊有個人”,嬰兒真能看到另一世界?


2.神經發育不完善

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會開始形成條件反射,到了3個月時候會開始出現興奮和抑鬱等條件反射。而寶寶要到2歲的時候皮質抑制功能開始逐漸發育完善,7-14歲是皮質抑制功能的繼續發育期。也就是說,幼童的神經系統還處於不完善的時期,這也是經常會發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話,而這其實不過是孩子的神經發育過程中的應激反應罷了。

“媽媽,我要和你睡,桌旁邊有個人”,嬰兒真能看到另一世界?

3.嬰幼兒太過敏感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對於外界是聲音非常敏感,稍微有聲響就會受到驚嚇,並且會出現受到很大驚嚇的表情,而這也往往容易讓成年人覺得是否存在“奇怪的東西”嚇到寶寶,而這其實是嬰幼兒在接受陌生事物刺激時太過敏感的表現。

而當寶寶逐漸長大,有時也容易受影視情節或者光線太暗而造成恐懼心理,因而會向家長傳遞腦海中臆想的現象。

“媽媽,我要和你睡,桌旁邊有個人”,嬰兒真能看到另一世界?

所以,家長日常儘量與孩子孩子進行普及一些科學知識,讓孩子在科學的啟發之下自由地進行探索,明白日常事物的原理,來讓孩子不受主觀臆想的影響。

好了,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