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如今教育好孩子是家長們的頭等大事,但是現在的孩子卻很難管教,頂嘴、叛逆、不聽話等等在孩子們身上表現得淋淋盡致!這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甚至開始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

張姐家的孩子就比較調皮、不聽話,這不張姐又把孩子打了一頓,這是這個星期張姐第三次打孩子了。張姐曾經特別反對打罵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但是如今自己也加入了打孩子的家長行列。

早上的時候張姐叫孩子起床,好好說話的方式只會讓孩子磨蹭到遲到,張姐只得粗暴的把孩子的被子掀開,孩子才能勉強起床。吃飯的時候,張姐不讓孩子看電視,孩子不聽,餐桌上到處是孩子弄出來的飯粒兒。張姐不明白曾經那個躺在自己懷裡的小甜心兒,怎麼變得這麼不聽話了呢!自己看的那些育兒書籍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全都毫無效果,張姐時常陷入焦慮之中。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教育瓶頸的時候,和孩子溝通有障礙,面對孩子的不聽話,不配合而束手無策。當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不聽話的表現變得很明顯,此後,孩子越發的有主見,家長們的教育障礙也就越發的明顯。家長們感到焦慮的同時,其實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這其中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可調整的空間呢?

一、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1、 孩子的自我意識越發顯現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越發的凸顯出來的時候,對於想法的表達會更加的渴望。孩子希望自己的想法可以被尊重。當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不高時,孩子的這種訴求就會越發的明顯。未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孩子常常會反對父母的教導。

2. 父母的批評教育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父母過分的採用批評教育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批評教育的方式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希望以逆反的行為表現來掩飾內心的自卑感。這使得孩子的行為表達容易出現偏差。

3. 父母的打罵教育讓孩子反抗意識增強

父母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迫於打罵的壓力來服從父母的管束。但是當父母的管教超出了孩子的承受範圍,孩子就會表現出一定的反抗意識。孩子為了反抗父母的打壓故意做出一些逆反表達。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可見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和孩子本身的心理狀態發展有關,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那麼父母們要採用怎樣的教育方式才能夠給予孩子最恰當的管束呢?家長們不妨嘗試一下“五指大法”的溝通方式,讓父母的管教生動起來。

二、“五指大法”親子溝通的藝術

這種方法指的是每一根手指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每一種含義對應著一種教育方式。父母按照這樣的順序可以使得教育方法更加具象化,更加容易得到孩子的回應。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1、大拇指代表的是接觸

對於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接觸指代的意義有所不同。當孩子年齡比較小時,在於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採用親切的對視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有話想說,引起孩子的關注。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父母就需要學會見縫插針了。巧妙的跟隨著孩子的節奏把想說的話題插入其中。過於強勢過於親暱都是不適合的。

這種方法強調的接觸指的是孩子對父母的教育引導有一定的反應是溝通的基礎,所以要求父母們引起孩子的興趣和關注。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吸引他們的點有所不同,家長要注意不斷的進行調整。

2、食指代表的是要求

這裡指的是提出自己想要孩子做到的事項。當父母對孩子說你不要做什麼的時候,不妨直接了當的告訴孩子你需要做什麼,你需要怎麼做。對於理解能力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講,指向意義不明確的要求,孩子很難做到理解和回應。

也就是說,父母要求孩子的時候要指向性明確一些,讓孩子明白具體要做的事項,這樣孩子才能更加願意配合。對於抽象的概念,孩子還不能有所消化,更不必說要去執行了。通俗易懂的明確要求會讓孩子更加有施行的可能。

3、中指表示的是好處

當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瞭解這件事所帶來的好處後會更加願意配合父母的引導。當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有關注,並且明白要做的內容後,再瞭解到做這些事的好處後,孩子會更加有行動力。

好處對孩子的激勵作用遠遠比父母的強勢干預更加容易得到及時的回應。父母耐心的引導,讓孩子明白這件事的價值和意義,孩子更加有無完成的動力。孩子體會到甜頭自然會非常的願意配合。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4、無名指表示的是鼓勵

當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過程中,知道好處後可以有一定的行動力,但是如果可以繼續的得到激勵的話,就可以更加能夠調動積極性。父母的鼓勵也可以讓孩子更加有勇氣去對抗畏難情緒。同時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孩子在目標動搖的時候,鼓勵可以讓孩子動起來。

鼓勵帶給孩子的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孩子從中汲取了能量,使得孩子更加自信。這個過程是一個積極環境刺激的過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更為親密,彼此建立起信任感。溝通的障礙更加容易被突破。

5、小拇指代表約定

就像小時候玩的拉鉤鉤的遊戲一樣,小拇指代表的是約定。當孩子完成一件事後,完成約定的步驟,可以讓孩子知道以後的事要怎麼做。這樣的約定讓孩子以後的行為具備一定的參考性。這個過程可以是家長提出建議或者是孩子覺得有哪些可以補充,最後達成約定。這種儀式感的行為舉動會讓孩子的印象深刻。

約定的方式是對以後行為的約束,所以家長們做好約定這一步可以讓此前的教育步驟得到最好程度的發揮。教育的影響也更加深遠,可以實現事半功倍和舉一反三的效果。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可以看出,“五指大法”教給父母們的是一個如何讓孩子聽話的過程。從開始的吸引注意力到明確任務內容,再到明確好處以及鼓勵,直到最後達成約定。在這個順序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更加的靈活,更加容易讓孩子接受,這相對於強硬的教育方式來說要更加的恰到好處。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五指大法”的教育方法有哪些看法呢?對於孩子不聽話的舉動有哪些建議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讓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