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孩子在兩三歲時總愛讓家長抱著,不喜歡自己走路,每次帶著孩子出門時,還沒有走多遠,孩子就想要讓父母抱著,如果家長不同意抱孩子,寶寶就會賴在地上不走,甚至會大哭大鬧,有時在外面父母也沒有辦法,只好抱著孩子走,但手裡又拿了一些東西,抱孩子非常的不方便,日本媽媽遇到這種情況時,她們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鑑,當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的自律教育。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很多日本的媽媽都要求孩子要獨立,很注重孩子的個人培養,一般在孩子耍賴的時候,都不會讓孩子任性的做想做的事,我的朋友小王也同意這樣的觀點,她有一個3歲大的女兒,每次孩子想要通過耍賴來避免一些懲罰或者得到想要的東西,小王都不會心軟的答應孩子的要求,朋友認為孩子一定要有一種自律的意識,要嚴格的要求自己。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日本媽媽和朋友帶著孩子出門逛街的時候,孩子走了一會兒就覺得非常的累,就想讓媽媽抱著,但是這位媽媽沒有答應孩子的要求,小朋友一步也不肯走,這位媽媽和朋友只好一個人牽一隻手,帶著孩子往前走。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孩子被這樣拉著走肯定是不舒服的,過了10秒鐘這個小朋友就堅持不住了,自己就開始走路,小朋友想著自己要走完這段路,而且也放開了媽媽和阿姨的手,一個人往前走,其實日本媽媽的這種做法是很正確的,對於教育孩子的理念也有很多我們可以借鑑的地方,在其他的方面還有哪些可以學習的呢?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第一點:教會孩子忍耐的重要性

一般在小朋友兩三歲的時候,對於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鐘的熱度,一般剛剛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非常的有興趣,而且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但沒過一會兒就會失去耐心,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忍耐,教會他們做一件事的過程肯定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要學會忍耐才會有非常好的結果。

比如孩子如果特別想得到一件玩具,不能通過在超市裡面哭鬧,賴著不走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一些努力來獲得,並且在這個過程要忍耐一些困難,這樣獲得玩具時的喜悅會更多。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第二點:一歲原則

媽媽會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實行"一歲原則",一般在達到孩子一歲這個年齡,父母就會讓孩子自己吃飯,不會再喂孩子吃,即使孩子在最開始學吃飯的時候會碰到很多問題,父母也不會去幹擾孩子,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第三點:3+2原則

日本的媽媽們一般會對孩子實行"3+2"原則,就是在孩子做對了5件事的情況下,父母一般不會僅僅是誇獎孩子做的好的部分,會表揚孩子做的好的三件事,另外的兩件事就會指出有哪一些不足,這樣有助於孩子養成謙虛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知道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非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有助於孩子的進步。

孩子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娃十秒破功,最好自律教育

第四點:鼓勵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

一般在日本媽媽們都會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如果這件事情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就自己完成,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找他人幫忙,儘可能的不要麻煩他人,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有助於增強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比如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家務活,可以幫著父母洗碗,自己折自己的衣服,這樣也可以幫父母分擔。

寶媽們你們認為孩子應該從哪些方面教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