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美國航母即使被導彈打的千瘡百孔也不會沉沒,是真的嗎,它採用的是什麼鋼鐵結構船體?

熱血鬥士


一說到航母的抗沉結構,大家想到的就是那眾多的水密隔艙吧,像尼米茲這種級別的核動力航母,上面的水密隔艙達到了上千個,除此之外,在航母上的其他關鍵部位,都有加強防護能力的,比如武器庫、動力艙(反應堆)、機庫等地方,都有使用防護裝甲板,以應對可能遭受到的打擊,題目中說的用導彈把航母打成千倉百孔也不會沉可能有點誇張了,但是想要用導彈擊沉航母(失去戰鬥力不代表沉沒,你把航母的甲板毀了,航母基本上就廢了,現在反航母的第一目的不是擊沉航母,而是令航母失去戰鬥力就行),難度確實非常大。


舉個例子,1969年的1月14日,美國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就曾出現過重大事故,飛行甲板上突然發生大火,並且意外引爆了9枚五百磅炸彈,造成27人死亡,15架戰機損毀,並且航母的內部同樣也受到重創,當時的這次事故基本上讓“企業號”是失去戰鬥力了,但是距離沉沒卻還遠著呢,雖然航母受創嚴重,但是當時的“企業號”並沒有完全宕機,還是能夠憑藉自己的動力返航維修的。除了“企業號”之外,美國的“尼米茲”航母在1981年也出現過一次事故,當時是一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著艦時意外撞向右側停機區的3架F-14“雄貓”戰鬥機,並且引爆了一枚“不死鳥”空空導彈,進一步導致甲板上發生了嚴重的爆炸,導致11架戰機嚴重損毀,但是航母經過修理後很快就恢復戰鬥力了!

在使用導彈打擊航母的時候,打擊的通常是航母水線以上的部位,由於關鍵部位有裝甲防護帶以及艦體的水密隔艙,想要考導彈擊沉航母難度是很大的,所以,平時我們說的反航母其實更多的是以讓航母失去戰鬥力為主,其實吧,想要擊沉大型水面艦艇,使用魚雷的效果要遠遠好於導彈,首先,魚雷的裝藥量大,533以上口徑的重型魚雷普遍有數百公斤的戰鬥部,650口徑的甚至能達到500kg以上的裝藥量,這話級別的裝藥量遠高於一般的反艦導彈,除此之外,魚雷是在艦艇水線之下的部位打擊艦艇的,由於水的不可壓縮性,密度又是空氣的800倍左右(海水密度更高),其能量傳遞效果遠遠大於空氣中爆炸,對艦船造成的傷害會成指數級上升!

▲上下震動的艦船

還有一點,魚雷在水下打擊艦船時,會出現一種叫 “泡沫噴射”的現象,因為魚雷爆炸時會出現巨大的空腔和泡沫,這些泡沫會稀釋水的浮力,當衝擊波把船體頂起來後,由於水的浮力在泡沫的稀釋作用下減小,艦船又會下沉,是艦體處於一種上下震動的狀態,這種“彎折”會很容易折斷艦船的龍骨,從而造成沉沒,所以,用魚雷來對付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船效果是最好的,不過問題來了,魚雷的射程很短,大部分都是在幾十公里內,一般不超過100公里,而一個航母打擊群平鋪開來的後,半徑可達數百公里,因此,在使用魚雷對付航母之前,要想想,潛艇能不能靠近航母,所以,航母很難擊沉,除了本身的抗沉性結構之外,航母打擊群本身的防禦能力才是根本!


哨兵ZH


美國航母給人們的通常印象,是有很好的抗沉性能,即使被導彈打的千瘡百孔,也不會沉沒。造成這種印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美國航母確實很結實,抗沉性能極好。大型航空母艦都擁有一場堅固的艦體,加強的內部結構,抗沉性能非常優異。以尼米茲級核航母為例,其船體是整體的水密結構,由內外兩層殼體組成。內殼體由防護裝甲板組成,保護動力艙、油艙、彈藥艙等重要部位。

尼米茲航母的飛行甲板和機庫都有50毫米厚的凱芙拉裝甲防護,水線以下兩舷設有4道縱隔壁的防魚雷結構,沿艦長設有23道水密橫隔壁,另設10道防火隔壁。艦體分成2000多個水密隔艙,保證了全艦的抗沉性。美國海軍曾做過實驗,尼米茲級核航母的艦體可承受5枚以上的重型魚雷或15枚以上的反艦戰斧導彈的飽和打擊而不沉沒。

二是被導彈打的千瘡百孔也不會沉沒,多數是在和平時期的實驗。例如2005年美國進行了擊沉退役航母“美國”號的實驗。“美國”號屬於小鷹級航母,排水量8.4萬噸,1965年加入海軍,1996年退役。十年後美軍決定不拆解這艘航母,而是用來進行實彈射擊的擊沉實驗。美軍動用各種先進武器,對航母實施了一系列空中、水面及水下的實彈攻擊試驗。

美國海軍武器系統司令部組織了一系列菜單式的打擊試驗。在飽經25天的狂轟濫炸之後,美國號才緩緩沉入大西洋。不過,美國號抵擋了25天的轟炸才沉沒其實不具備參考意義。因為爆炸試驗是一項接一項安排的,需要對每個轟炸項目進行評估,攻擊不是持續不斷的,航母本身也在多處被安裝了高爆炸藥。

三是被攻擊航母是空船狀態。美軍用來擊沉實驗的航母,內部已被清空,沒有平時裝載的燃油和彈藥。所以非常抗打擊。不僅僅是航母,在以往歷次的退役軍艦擊沉實驗中,被打擊的軍艦的抗沉性能都超出預期,這主要是軍艦上沒有燃油彈藥的緣故。

而在實戰中,航母被擊中以後,很可能引發燃油的混合氣體爆炸,或者彈藥的殉爆,這才是航母被擊沉的主要原因。在實戰中航母如果面對全方位持續性的飽攻擊,肯定會很快下沉。不過,現代軍艦已經發展出一整套損害管制措施,例如尼米茲級航母上設有30個損管隊,設有泡沫消防裝置,水泵設備能在20分鐘內調整艦體15度橫傾。經過培訓的船員如果應對得當,受損軍艦控制傷情甚至重新恢復戰鬥力的情況並非罕見。

儘管要徹底擊沉超級航母並不容易,但要讓它失去戰鬥力倒沒那麼難。如果因火災或飛行甲板受損令艦載機無法起降,航母也就失去了作戰能力。1967年,美國“福萊斯特”號航母因戰機誤發火箭彈引發全艦火災,造成134人死亡,維修了整整7個月。所以,在戰時,並不一定要擊沉美國航母,只需要破壞其飛行甲板,就能讓航母失去戰鬥力。


科羅廖夫


聽說美國航母很能扛?讓我們的東風-26帶著核彈頭去試試!

開玩笑,如果只是扛一般的反艦導彈和常規戰鬥部魚雷啥的,尼米茲級航母也是很硬的。和一般常見的說法不同,現代航母的抗沉性是很強的,船體結構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抗沉性,裝甲只防護機庫彈藥庫輪機艙這種重點部位,不求裝甲擋住敵人的導彈,只求捱了炸能不沉。

尼米茲級的甲板機庫都有鋼+複合材料襯層組成的複合裝甲結構保護,水線下面各設有4道防雷隔艙壁,從艦首到艦尾有23道橫向水密隔艙壁以及10道防火隔艙壁,全艦2000多個水密隔艙。關於尼米茲級的裝甲重量我們無從得知,但是根據公開的消息,第五艘尼米茲級開始加裝了數千噸裝甲防護板,滿載排水量增加了將近1萬噸。

實戰中,航母沉沒的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被擊中後導致艦上搭載的航空燃料揮發爆炸造成的,實際因為船體進水過多等原因沉沒的航母很少。這也就是為啥在抗打擊實驗中美國航母都這麼硬的原因,因為艦上的燃料彈藥啥的都清理乾淨了,自然抗沉。

所以如果是想用一般的機載艦載反艦導彈去把尼米茲級打沉,不用核戰鬥部的情況下還是很困難的。當然你要是用彈道導彈來反艦那是另外一回事。不過美軍的伯克級和提康德羅加級也都有反導能力。

不過,雖然要想擊沉航母很難,但是使其喪失戰鬥力就簡單多了,直接炸飛行甲板。要是能炸到航母彈射器相關的組件效果更好,甲板還能搶修,但是彈射器啥的要是挨炸了就只能開回去修了。


貞觀防務


本人認為擊沉並不是前文想像那麼困難。主要是要不要擊沉的問題。要留點談判餘地。還是打完再說。就是政治因素在起保護作用。擊沉對方航母一定是發生了需要對等損害的前提下。航母有幾大軟肋; 一是彈藥庫。二是航空燃油庫。三是舵機艙。水線以上也不是不行。現有鑽地彈威力都足夠對付上述位置多層鋼板。還隨時可造出橫穿對穿水線的破甲超高音速大當量導彈和後段超高音速巡航導彈。沒有什麼是堅不可摧的。還可大機群無人機和轟炸機投擲凝固汽油彈,待鋼甲軟化後,(其實也不用等一開頭就用也一樣行)再用普通633魚雷六枚,(前蘇就已有美方計算過)就能將其龍骨齊齊打斷擊沉。不用說中程彈道導彈。二枚就可將其擊沉結果了。沉船不是一定要水密門都要被破壞打開而是斷了就會發生。10萬噸算不了什麼大船。


六維思考zhenshen


航母用鋼主要分為結構鋼、裝甲鋼、船體用鋼。結構鋼主要是用在船體結構、水密隔艙上,屈服強度在300兆帕左右。結構鋼要求板面越大越好,儘量減少焊縫。

用於建造船殼、飛行甲板、艦島的是與潛艇用鋼相同的高屈服強度合金鋼,美國最早是HY-80、HY-100鋼。它們實際上是鎳鉻鉬系淬火+回火熱處理的高強度低合金鋼,其中HY-80鋼的屈服強度為550兆帕、HY-100鋼的屈服強度為690兆帕。其中用量最多的是HY-80,這是因為它的屈服強度基本可以滿足要求,而且焊接性相比於HY-100要好,成本也比後兩者低。上世紀80年代,美國又發展出了HSLA-80和HSLA-100鋼,其特點是屈服強度與HY-80、HY-100鋼相同,但焊接性明顯提高,不用預熱就可以焊接。美國從“斯坦尼斯”號航母開始採用HSLA-100鋼,而最新的福特級航母的飛行甲板、艦島則採用屈服強度800兆帕的HSLA-115鋼。

現代的航母不可能像一、二戰時期的戰列艦那樣披掛厚厚的裝甲,只是在重點部位加強裝甲防護,如彈藥庫、油艙、動力艙、指揮室等地方。為了減重,很多也是用複合材料和裝甲鋼,其中指揮室最厚之處所用的裝甲鋼厚度達330毫米。

導彈攻擊航母難以擊沉是因為普通的高亞音速反艦導彈裝藥量小,而且擊中的基本都是水線以上部位。但是蘇聯研製的重型反艦導彈都是超音速,裝藥量500公斤以上,如果命中航母還是會造成重大毀傷的,多枚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命中是能夠重創或擊沉美國航母的,特別是在命中彈藥庫或油艙的情況下。而現在的反艦彈道導彈速度超快,威力更大,對航母的毀傷能力更加致命。(S)


聯合防務


航空母艦從二戰前誕生,到二戰中嶄露頭角成為海戰主力,不斷的在戰鬥中完善和進步,逐步的形成了如今的集攻擊性、防護性和機動性一身的大國重器,尤其是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也是目前為止建造和使用航空母艦最多的國家,當然也是當今世界上在役航母最大,排水量最大的國家,這個沒有之一!



而且從二戰結束後,僅僅美國一家發展了三代航母,而且裝備數量都比較可觀,如今已經發現到了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採用電磁彈射技術等新技術,使得比同類型航母的戰鬥力提升一個量級以上,就航母技術的完備性,美國可以說獨步全球。

在本世紀初,美國為了驗證航母的抗極大能力,並從中研究出如何防禦敵方攻擊,和打擊敵方航母的技術,使用退役航母讓美國海軍攻擊,然而經過美國海軍航空兵的狂轟濫炸半個月後,航母依然沒有被擊沉,最後通過技術爆破才將那艘航母送到了海底。

難以擊沉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現代艦船和航母都是建立在實戰經驗的基礎上的,縱橫排列水密倉,可以確保航母即使在多個獨立的倉室進水後,依然可以確保被擊沉,而且獨立的放火設計也可以及時阻斷燃燒帶來的航母損傷,而吸取二戰被擊中引起武器殉爆而擊沉的經驗,武器彈藥也採用非敏感性引信。另一方面,美國二戰後發展的導彈大多都是精確打擊的彈頭,對於裝藥數量要求本身就不嚴格,大多數都是150-200公斤TNT炸藥,本身就對航母厚重的裝甲航班形成不了太大殺傷,而具有破甲能力的彈頭,往往設計都是針對排水量數千噸的驅護艦為假想敵,因而打擊措施基本上對航母沒有任何作用,僅僅能達到擊傷的效果。

這僅僅是美國缺乏此類武器,但這並不代表世界所有的國家的打擊能力就是如此,當然排除核彈!更換噸級別的裝藥或者動能更大的彈頭,為此就不能將其擊沉!


涇水書生


美國航母確實很“結實”,擁有相當好的抗沉性,但說是要被導彈打的千瘡百孔還不會沉,卻有些太誇張了:除非是在船體外殼炸的千瘡百孔,否則就是假的。

要不然讓俄羅斯的花崗岩反艦導彈打幾下看看,也不用打成“千瘡百孔”,就打個二、三十枚就行,美國的航母保管去見龍王。或者說乾脆讓我們的東風21D試試,弄個十枚、八枚就行。彈道導彈的動能殺傷力,對航母的破壞性更大。

這裡面有個專業術語——抗沉性,簡單說就是抵抗沉沒的性能,是指艦船(這裡就是指航母)的船艙在遭受到打擊(包括意外相撞、觸礁等)、破壞、船艙進水後還能夠保持不沉沒、不翻船的性能。抗沉性越高,越不容易沉。


為了提高抗沉性現在都是在結構設計上採取一些措施、手段,增加船體的浮力,設置水密艙壁、雙層底,把船體分隔成多個水密艙室(比如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它的水密隔艙達到了2000多個)等等。一旦有艙室遭到破壞、進水,可迅速將其“隔斷”,水就無法進入其它艙室,艦船不至於沉。

實際上不僅是美國的航母很“結實”,現代的航母都很“結實”。這裡說的結實,不是說導彈打不壞航母,也不是航母的裝甲夠厚,而是普通的導彈即使是打中了航母,也無法對其造成毀滅性的破壞,航母船體分成那麼多個水密隔艙,一發導彈能破壞掉幾個艙室?如果是被打的“千瘡百孔”了,還能不沉,那航母肯定是泡沫做的。


航母並非是渾身都採用的裝甲,就拿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來說,其使用的是凱芙拉複合裝甲,都是用於重要部位:飛行甲板、機庫、彈藥庫等等。在設計上要求的不是擋住來襲的導彈,而是保證來襲導彈打中之後航母能夠不沉。航母的飛行甲板、機庫等這都是重要部位,採用了凱芙拉複合裝甲,厚度達到了50毫米。

根據公開資料,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抗打擊能力(抗沉性)確實很強:至少能夠承受5枚重型魚雷的打擊,保持不沉。據說,美國海軍還做過試驗。當然了,這都是美國海軍的說法,至於是否是真話,那就不知道了。



為了提高抗沉性,尼米茲級航母在水線以下兩舷各設有4道隔壁的防魚雷結構,沿艦長方向共設有23道水密隔壁,外加10道防火隔壁,整個船體又被分成了2000多個水密隔艙。這使得尼米茲級航母的抗沉性相當高,即便是遭到幾枚普通導彈的襲擊,也沒什麼大事,不至於沉沒。

2005年4月19日,小鷹級航母“美國號”做了個試驗:抗沉性試驗。歷經25天,直至5月14日才被炸沉,這次試驗從空中、水面、水下對該航母進行了實彈攻擊,至於試驗的詳細信息,美軍並未公佈。


儒道之主


美國航母被打到千瘡百孔也不會沉沒,他用的是什麼結構?

什麼結構我不知道題主問的航母應該是高達尼泰姆合金造的吧....

這破球就沒有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


你是說二戰時候美國航母不會沉沒,那麼列剋星敦,約克城號,大黃蜂是怎麼了?

還是說冷戰期間美國航母不會沉沒?那送進海里當魚礁的克里斯坎尼號

被美國人自己炸了半天炸沉的美國號航母算什麼?

這沉沒的挺happy啊也沒有打不沉沒這種說法啊?,還有比基尼群島原地空格起跳的內華達號戰列艦還沒說什麼呢!

至於說美國號被炸了二十多天沒炸沉?那更簡單,誰打架直接上榴彈炮轟的?難道不是先用拳頭交流一下感情麼?同理啊,擊沉航母試驗也是一樣,先用小型的反艦導彈炸一下,沒反應,上炮彈還沒反應,導彈什麼的上了半天,美國號依舊很堅強的飄著,所以嘛.....上炸藥。

俄羅斯表示我的花崗岩等著呢,要不我試試?不要錢都行!


嘯鷹評


航母說不會沉沒主要是因為航母的幾千個水密艙

說不會沉沒是假的,軍艦的結構已經不是重甲時代那麼追求防護,就航母而言重要的地方也就200mm-300mm的鋼板。

航母體積大水密艙多所以才難以被擊沉,在說一下水面建築及時被炸燬都不會沉沒航母的命門在船底,也就是龍骨對準龍骨發射幾枚533毫米重型魚雷就足以把航母龍骨折斷然後航母自然就沉了。

所有的艦艇都是這樣水面以上的建築哪怕都被摧毀都不會沉,而水面一下就不行因為水裡爆炸威力直接傳遞給船體由於爆炸產生的高壓形成空泡然後空泡破裂收縮這個過程就足以用航母自身重力壓斷自身龍骨。

所以別把航母想的真那麼神,要不是魚雷射程短航母自求多福。


李曉偉


美國的軍力世界第一,支撐著其獨領世界的霸主地位,其航母戰鬥群就是最大的利器。一旦世界某個地方發生了事情,美國總統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航母在哪裡?


確實,一個航母戰鬥群可威懾一箇中等國家,兩到三個可隨時發起戰鬥攻擊。

為防止別國也擁有這種戰力,美國雙向忽悠的本事不可小覷。

有段時間,美國宣傳航母過時論,說以後只是海上的一個活靶子。

過段時間,又宣傳美國航母堅不可摧。

手段不同,目的一個,忽悠別國猶豫不決,舉棋不定,放慢腳步,誰也別想超過美國。

美國邀盟國及媒體觀摩自導白演自炸航母的大戲就是要向世人傳達些什麼。

2O05年4月19日,美國退役的航母‘美國號’
被拖出費城的舊軍港,這個已失去動力,排水量8.4萬噸,長319米的大傢伙,被帶向了大西洋某處的試驗場。

美國動用先進武器,從空中,水面,水下對其進行攻擊,船內多處設有測試數據點。25天不間斷的狂轟濫炸,終將其擊沉於大西洋底下。

這何償不是美國人用另一種手段來宣揚美航母堅不可摧的神話。

明眼人一看便知,真正擊沉航母的就是最後幾枚高爆炸彈,之前東掃西炸都是小打小鬧的戲碼。一個失去戰鬥力的航母,任由你轟炸,也得二十多天才能將其炸沉,這不是在唬人嗎?

研究航母數十年,《百年航母》的作者,著名軍事家張召忠教授曾在節目中說,某款被冠以‘航母殺手’的導彈大殺器,七枚同發,即可癱瘓甚至擊沉一艘航母。這應該不是忽悠,而是多年研究得出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