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徐福记1230下水诗文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跳入眼帘,是不是很香艳很色欲?

说“玉体”,当然是美女的裸体;说横陈,当然是大庭广众的展示。

吾国汉字的博大精妙之处,在于状物形象,让人望文生义由此及彼,撩拨起心中的欲望。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首诗写的是北齐皇帝高纬,宠幸妃子冯小怜,以至国破身死的悲催故事。

话说高纬宠爱的绝世美女冯小怜,是吾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其才貌直逼古代四大美女。据《北史》记载:冯小怜“慧黠,能弹琴,工歌舞”。

高纬专宠冯小怜,“坐则同席,出则并马”,发誓"愿得生死一处"。他自己欣赏还不够,居然奇葩到脑洞大开,每天上朝,都让冯小怜“玉体横陈”在自己怀中,供满朝的文武百官一起观赏,可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如此奢靡成风,荒淫无度,丧失了斗志,哪还有心思治国理政,北齐最终在公元577年被北周所灭,立国仅27年。高纬被擒解往长安,受尽屈辱后被杀,不但亡了国还丢了卿卿性命。

“玉体横陈”形象概括了北齐的亡国征兆,让人想起“红颜祸水”这句成语,也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杜牧游秦淮,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哀伤的歌声是亡国之音。

当年陈后主沉溺于奢靡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亡国之音却在江湖中留传下来,这使杜牧不禁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作诗善用典——典,即归纳总结的历史故事或传说。杜牧一诗明看是指责不知亡国恨的“商女”,暗里则讥讽晚唐的政治腐朽。

李商隐这句“玉体横陈”成语的奇葩之事,虽不见正史有明确记载,只是在民间传说纷纭,但它反映了民众对统治者奢靡无度和荒淫无耻行为的愤慨。

又如民国时期东北沦陷,有人写诗讽刺张学良:

赵四风流朱五狂,

偏偏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

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

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

更抱佳人舞几回。

诗中出现的赵四、朱五、蝴蝶及佳人等色诱的字眼,都让人对张少帅不抵抗日寇,沉浸在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感到愤懑。

以上三首诗时间跨度千百年,都是“歌咏言,诗言志”。

吾国有句话云:愤怒出诗人。

李商隐的这首《北齐》诗,主旨是警策后来的君王,不要耽于享乐,荒废朝政,不要沉溺于温柔乡中而丢了江山。

作为皇帝的高纬可以让“小怜玉体横陈夜”,岂不知“已报周师入晋阳”,亡国之日就在眼前,真正是只要美女不要江山了。


白话石说


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短命王朝,这个王朝也被后人称为禽兽王朝,这个王朝叫北齐。北齐有六位皇帝,而这几位皇帝都比较奇葩、荒诞,比如北齐的第五位皇帝——高纬。

玉体横陈的典故,就和高纬有关。

高纬是一个纨绔子弟,尤好酒色,当上皇帝后只想着自己快活,不管国家大事。高纬的皇后叫穆邪利,在高纬还是皇太子时,他的父亲高湛就给他安排了这门婚事。

一开始,高纬还比较喜欢穆邪利,但自从当了皇帝后,由于穆邪利不擅风情,也不会施展媚术,所以当了皇帝的高纬就开始陶醉于其她年轻漂亮的嫔妃,而高纬最喜欢的是曹昭仪,曹昭仪不仅年轻漂亮,擅长媚术,还能弹一手好琵琶,深得高纬宠爱。

这一切都被穆邪利看在眼里,穆邪利开始忌恨曹昭仪,经常和曹昭仪互掐,但这时候的穆邪利除了地位偏高,并没有其他明显的优势,所以此番行为反而引起高纬的反感。

穆邪利认为,只有把曹昭仪整倒,自己才有可能重新得到高纬的宠幸,但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好方法,只能整日躲在房中落泪。

穆邪利有个宫女,叫冯小怜。冯小怜自幼就跟着穆邪利,见到穆邪利这般难受,于是就经常安慰穆邪利。某日,冯小怜像往常一样安慰穆邪利,却引起了穆邪利的注意。

穆邪利仔细打量冯小怜,发现昔日的黄毛丫头现在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各方面都很讨人喜欢,穆邪利就打起了主意,把冯小怜献给高纬,一来是想重新获得高纬的好感,二来也是想让曹昭仪受冷落。

于是,在当年的五月五日,穆邪利就把冯小怜献给高纬,高纬也是喜新厌旧之人,见到冯小怜这般尤物,不仅漂亮、擅长歌舞,还精通按摩之术,高纬自是按捺不住,开始专宠冯小怜,而曹昭仪也果然落宠。

本就无心国家大事的高纬,在得到冯小怜后更是彻底陶醉于温柔乡,就连偶尔上朝处理国家大事时,也把冯小怜带在身边。

最荒唐的是,有一天,高纬在朝堂之上安排了一张专门制作的木桌,然后让冯小怜褪去全身衣物,光着身子躺在木桌上,而且还让冯小怜做出各种诱惑性动作,看得底下的文武百官面红耳赤,不敢直视。当然,高纬也不是让文武百官免费观看,在场的每一位官员都要交一千两黄金作为“门票费”。

这就是“玉体横陈”的典故。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而现在的玉体横陈也指美人的身体横躺着。


金兔历史


一、”玉体横陈“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


《北齐二首》/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二、诗中的小怜是北齐一名聪明、多才多艺的美人——冯小怜。据《北史》记载:冯小怜"慧黠,能弹琴,工歌舞"。本来是高纬皇后穆邪利的一名婢女,穆皇后为了打击得宠的董昭仪,将冯小怜献给高纬,企图打压情敌,达到一起分宠的目的。冯小怜开始也恪守本分,不断地挑拨离间,把高纬对后宫别的女人的宠爱,一天天慢慢地夺回来。但是,穆皇后没想到的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冯小怜的美貌和善解人意,很快将高纬迷得颠三倒四,乐不思蜀。


三、从此以后,高纬专宠冯小怜,"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还发誓说"愿得生死一处"。一时风头正盛,真是要星星不会摘月亮,根本没将穆皇后放在眼里。甚至,高纬几次都提出将冯小怜立为皇后,冯小怜顾忌皇后当年的恩情,不同意,后来被册立她为淑妃,地位仅次于皇后。穆皇后可以说是将冯小怜的幕后推手,但是没想到后来发展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含恨终身。


四、由于高纬不理朝政,贪于享乐,北周武帝就有了吞并北齐的想法,于是带兵御驾亲征,讨伐不义,北齐的平阳(今临汾)很快就被北周占领,冯小怜也沦为阶下囚。在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过程中,美人的命运并不是由自己掌控,而是由上位者决定的。


媞说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讲的是北齐皇帝高纬荒淫好色,宠幸著名美女冯淑妃导致亡国的历史典故。

北齐,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由东魏权臣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东魏皇帝后建立,国号齐,因为属于南北朝时期北朝政权,后世称为北齐,与取代西魏的北周政权并立,历经六个皇帝,享国仅二十八年,北齐的后主高纬昏庸荒淫,他在位时任用奸佞,残害忠良,导致朝政腐败,国力衰落,一片亡国景象。

高纬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他最宠爱的是淑妃冯小怜。冯小怜原本是高纬皇后的侍女,皇后被高纬冷落失宠,为讨好高纬,便将美艳的冯小怜献给高纬,冯小怜不仅天生丽质,貌美如花,还聪颖智慧,心灵手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这样一个色艺双全的女子迅速得到高纬宠幸,把高纬迷的不要不要的,高纬与之坐同席,出同乘,卧同枕,甚至跟大臣谈论政事,也把冯小怜拥在怀中或者放在膝上,随时秀恩爱。

据野史记载,高纬不但好色,心理还比较变态,他觉得像冯小怜这样的绝世美色不该一人独享,便让冯小怜躺在案几上,摆出各种烟视媚行的动作,然后让大臣们排着队一览秀色。当然,高纬也不是让人白白欣赏自己的女人,大臣们必须花千金买票,才能饱餐秀色。冯小怜的玉体横躺在案几上的美艳镜头便被人称为“玉体横陈”。

高纬的荒淫无道让北齐国力日衰,引起世仇北周的觊觎。575年,北周大兵压境,高纬还经常带着冯小怜在外面打猎取乐,等北周军队攻破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北齐已经无力抵抗,很快便亡国了,已经成为太上皇的高纬被后周军队活捉,冯小怜则被赐给别人。

高纬宠幸女色以致亡国,给后人带来很大警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写的就是这段历史典故,这两首诗属于咏史怀古诗,表面上写历史,实际上是暗讽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以致安史之乱。如今,“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已经失去本身的内涵,单纯用以形容性感美女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横陈”一词出自宋玉《讽赋》中“横自陈兮君之旁”,意在讽刺君王沉迷美色,荒废朝政,唐代李商隐借用了宋玉这个典故,创作出了《北齐二首》中的一句“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如晋阳”,用来形容高纬荒诞不经,因美色而亡国。


妖女冯小怜

关于冯小怜的记载,史书中记述有限,在《北史》中略有一提。

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同马,愿得生死一处。

北齐建国十七年时,后主高纬即位,北齐君主都是性格扭曲之人,高纬也毫不例外,他为人狠毒且性情暴躁,更嗜好美色,后宫佳丽最多时达到六千之众,穆皇后,曹昭仪等美女都是他临时的玩物,穆皇后见到自己失宠,为了收拢高纬的心,遂将培养多年的婢女冯小怜献给了高纬。

冯小怜何许人也?她是古代女人中的极品,具备着其他女性没有的特征:不长不短、不白不黑、冬则身暖,夏则身凉。

她更是在穆皇后的严格训练下,不仅精通音律舞蹈,更是自主研发了一套伺候人的按摩技术,她的出现使每天寻求刺激的高纬感到很奇特的奇趣与快乐。

中国文字中所描述的尤物是什么样子?冯小怜可以给你答案。

其肌肤吹弹可破,吐气如兰,玉体更是达到了黄金分割比例,身材曲线玲珑,凹凸有致,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在寒冬腊月,她软若棉花,暖似烈火。在酷暑盛夏,其坚如玉琢,凉若寒冰。

这些都是冯小怜在历史中远胜其他女子的本钱,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这样的女人也是独一无二的!于是高纬不可避免的深陷冯小怜的温柔乡中,不可自拔,甚至做了许多荒唐之事。


高纬的荒唐事

高纬对冯小怜的喜爱,到了“病态”的地步,他甚至觉得冯小怜是绝世奇珍,自己一个人欣赏她的美艳风情,未免有些暴殄天物,于是特地在上朝的隆基堂上,摆上一个大桌子,将冯小怜赤身裸体置于其上,以千金一票的价格,让众人欣赏冯小怜的奇特秀色,这就是“玉体横陈”典故的由来。

你以为高纬与冯小怜的荒唐事就这么一点点吗?其实还有很多!

  • 自从得到冯小怜,高纬自称“无愁天子”,整死声色犬马,被北周武帝占领平阳城后,高纬讲出了“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的愚蠢之语。
  • 带着冯小怜打仗,由于冯小怜想打猎,他就抛开大军不管,陪着冯小怜去打猎,结果后来军情紧急,将军对他汇报战况,必须要等到冯小怜梳妆打扮后方可汇报。
  • 晋阳战役时,冯小怜为了鼓舞皇帝“士气”,特意挑选了一批面容姣好,身材绝佳的女子加以训练,组成了一个脱衣舞团,高纬看后觉得“头脑清醒,精神百倍”。
  • 晋阳城城高壕深,守备森严,城内粮食物资充足,周兵远来,本坚持不了多久即可退兵,然而冯小怜看到城下兵多,遂劝高纬放弃晋阳,返回邺城,高纬从之,北周就这样轻易便取得北方重镇晋阳城。

就这样在高纬与冯小怜不断的折腾下,北齐国力迅速衰退,丢失晋阳重镇后,北齐再无法与北周抗争,不久后高纬、太子高恒、妖女冯小怜皆被擒获。

被俘后,高纬其他不要,独求冯小怜。高纬被杀后,冯小怜被赐给代王宇文达,再次受到宠爱,她当妾氏不甘心,一直陷害代王妃李氏,逼得李氏回娘家再也没回代王府。虽然冯小怜再次受宠,但与高纬的宠爱还是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她写了一首诗怀念高纬。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日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冯小怜没有受宠多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冯小怜又被赐给大将李询,李询妹妹就是代王宇文达之正妃李氏,于是冯小怜在这里受到的极度的折磨,穿着破烂衣服,舂米劈材,受尽屈辱,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悬梁自尽,一代妖女,就此落幕。


结语:虽然把亡国之因推到一个弱女子身上有失偏颇,但北齐失国的的确确是因为冯小怜所致,所以历朝历代都将其定性为“红颜祸水”真还没有冤枉她。高纬对冯小怜的病态宠爱再次重复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戏码,与周幽王的结局一样,丢掉了性命,丢掉了国家,何苦来哉!最后还是用诗一首结束本文。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破得春风恨,今朝值几钱?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望风瑟瑟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唐代诗人李商隐这句著名的诗句火了一个人就是大美女冯小怜,火了一个词语玉体横陈。玉体横陈成了成语,冯小怜也成了红颜祸水的代表。

玉体横陈的冯小怜

冯小怜其人

冯小怜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美艳动人,深得高纬宠幸,与高纬坐时同席,出则同乘。

史载冯小怜精通人体的构造及脉络系统,早年为侍女侍候穆皇后时,曾试着以槌、擂、扳、担等手法,为她的女主人消除身体的疲惫,久而久之便练就了无师自通的按摩方法。

玉体横陈

玉体横陈的字面意思就是指美人的身体横躺或横卧着。冯小怜的玉体横陈有一个更为夸张的故事,野史记载:冯小怜美艳不可方物,肌肤吹弹可破,面对如此尤物,皇帝高纬片刻都无法离开冯小怜,即使是和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的时候,高纬也把冯小怜拥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一些真正的大臣往往面红耳赤。

高纬本着“独乐不如众乐”以及“好酒也怕巷子深”的道德节操,认为像冯小怜这样的美人,应该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才是正确的。,于是疯狂的高纬就让冯小怜赤裸的躺在朝堂的一张桌子上以千金一视,让大臣们排着队都来一览无余。“玉体横陈”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不过这个事情只见于野史,真实性有待怀疑。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败家子高纬

高纬是北齐王朝第五位皇帝,出了名的败家子皇帝,一手将强大的北齐王朝葬送。在位期间,任用奸佞,荒淫无道。诛杀了功臣兰陵王高长恭、丞相斛律光,自毁长城。政治腐败,军力衰落,使得朝廷摇摇欲坠。高长恭、斛律光都是一代名将,北齐的柱石,杀此二人让敌国北周的皇帝宇文邕欣喜若狂。

战事不要紧,打猎最重要

公元576年十月,北周宇文邕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北齐重镇平阳城,晋州危急。高纬正和冯小怜打猎嬉戏。晋州派来告急求援的人,从早晨到中午,前后请示了好几次,奸佞右丞相高阿那肱却怒斥来人说:“皇上正在取乐,边境有小小的军事行动,这是很平常的事,何必急着来奏报!”一直拖到傍晚,告急的使者再次到来,说“平阳已经陷落,”高纬停了准备回去讨论战事,结果冯小怜玩的余兴未尽,要求高纬再围猎一次,高纬依从了她的要求。

弃军先走

高纬御驾亲征,在晋州和北周大军展开决战,高纬虽然昏聩,但是前几任皇帝打下的底子还在,北齐军队数量占有优势,双方交战战况激烈,但是高纬和冯小怜却看得心惊胆战,冯小怜惊呼:要败了,要败了。于是高纬干脆带着冯小怜抛弃大军先行逃跑了,北齐军大败,溃不成军,至此大势已去。

冯小怜的结局

北齐亡国,高纬被杀

北周大军势如破竹,高纬将帝位传给了高恒,自己带着冯小怜继续北逃,但是形势已经不可逆转,只一年时间北齐便被北周全部吞并,北齐灭亡,高纬逃到青州以南的邓村时,被北周朝将领尉迟纲遇见抓获,送往邺城。

公元577年十月,高纬被诬告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高纬、高恒与高延宗数十人,不分老少全部被斩首。高纬之死倒是活该。

冯小怜改嫁老实人宇文达

冯小怜被俘虏后,起先继续和高纬在一起,高纬被杀后,宇文邕将她赐给了宗室代王宇文达,宇文达是宗室中出了名的老实人,但是不曾想这个老实人见了冯小怜马上就不老实了。宇文达对冯小怜极其宠爱,终日和冯小怜厮守。

风水轮流转,冯小怜终被赐死

宇文达的妃子李氏,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仗着受宠,诬陷中伤李氏,宇文护差点将李氏处死。

公元580年,杨坚阴谋篡位,大杀北周宗室,宇文达也被处死。杨坚于是把冯小怜赐给宇文护妃子李氏的哥哥大将军李询,李询为了给妹妹出气,命令冯小怜穿着粗布衣裙、舂粮食,从事苦力,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也乘机进行打击报复,冯小怜被逼自杀。

还是李商隐的名诗《北齐二首》总结的好啊: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自古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欺我!


我家的猫叫皮蛋


提到“玉体横陈”这个典故,就不得不提起一个被黑了千年的皇帝———高纬。历史上有不少因为好色而遗臭万年的皇帝,但在民间传说中,高纬是最奇葩的一个。这个高纬则是心太大了,发明了共享女友...(当然在这里辟个谣,这都是古人YY出来的,正史没有记载,在这里就把YY的内容讲一下)

“玉体横陈”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北齐》



“小伶玉体横陈夜”中的小伶就是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冯小伶生的美丽,肤如凝脂,吹弹可破,而且身材苗条,算得上一个大美人。于是她就被高纬纳到了后宫中,三千宠爱在一身。

为什么会说高纬奇葩呢?传说高纬生性残暴,干过不少没脑子的事情,“玉体横陈”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因为冯小伶长的太漂亮了,高纬就连和大臣议事都得让她躺在怀里,这常常让大臣们尴尬不已。眼瞅着众大臣“羡慕嫉妒恨”,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高纬就想出来了一个注意,让冯小伶把衣服脱光了躺在朝堂的案几之上,让所有的大臣都来观看。这就很像是今天有些人的炫耀心理一样,自己有好东西,就想着让别人看来炫耀一番......


李商隐这句“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就是在说正当高纬在荒淫无度之时,邻国北周已经来临,自己将要亡国。

横陈的真相

很多人都以为这件事是真的,实际上纵观《北史》,我们都找不到有关这件事的任何记载。而有关高纬的记载则是:

然未尝有帷薄淫秽,唯此事颇优于武成云。

仿佛历史上的高纬并不是如此荒淫无度。贪恋美色很正常,对于皇帝来说更正常不过了,但是高纬也没有脑残到“玉体横陈”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李商隐会写出那样的诗句?我们要从“横陈”这两个字说起。

横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宋玉的《讽赋》中:

“内怵惕兮徂玉牀,横自陈兮君之旁。”

宋玉是借美女横陈在君王身边来表达对君王沉溺美色的讽刺。而李商隐在《北齐》中化用了这个典故,用“玉体横陈”来表示对于沉溺美色而亡国的反思,希望让所有君王重视。

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玉体横陈”最终不知道被谁添油加醋传成了上面的样子,这也让高纬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


潮打的空城


第一眼看到“玉体横陈”这四个字,是不是脑子中就有了美人裸体躺着的画面了呢?

“玉体横陈”是一个成语,意思就像你脑子中的画面一样,一个美人横躺,当然也指尊贵的身体,并不单指美女。

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的其一。

诗句是这样的”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其中”小怜“指北齐的冯淑妃,冯淑妃本名冯小怜,整句诗的意思是,冯淑妃服侍北齐后主的夜晚,北周攻占晋阳的消息已经传出。

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古讽今。借的哪个朝代呢?看诗名就能知道,借的北齐。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北齐在历史中的名声并不好,属于一个荒唐的朝代,从初代皇帝高洋开始到末代皇帝高绍义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那讽刺的是谁呢?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李炎,李炎后期时贪图美色,所以李商隐用北齐的事情来警示李炎。

北齐后主高纬

高纬是北齐皇帝中最为荒唐的一个人,他曾封后宫所有宫女为郡官,并且送每个宫女价值万金的裙子和不菲的镜台,不仅如此,高纬养的动物家畜,比如牛、马、鸡,都有着和大臣一样的地位,甚至还有封号。

高纬本人也喜欢角色扮演,建立了一个非常贫穷的村庄,自己扮乞丐,还建了一些城池,看着自己的士兵表演对抗赛。总而言之,荒唐事不少。

玉女横陈

高纬作为一个荒唐的人,美色怎么能少得了呢?他特别宠冯淑妃,冯淑妃长得是闭月羞花,就连吐口气都是香的,要身材有身材,要样貌有样貌,高纬怎么能不喜欢呢?

冯淑妃本来是高纬皇后身边的一个小侍女,后来皇后失宠就把她送给了高纬,高纬见其美貌便将她封为了淑妃,对她是宠爱至极,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坐着的时候也会将她抱在怀中。

因为冯淑妃的身材实在太完美了,高纬觉得只有自己看简直是暴殄天物,于是高纬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在朝堂之上摆放了一张桌子,让冯淑妃裸体躺在桌子上摆pose,并且明码标价,一千金看一次。

这就是”玉女横陈“的来历。了解后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呢?原来一个成语背后居然有如此心酸的故事。


理科男读历史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是指美人的身体(或尊贵的身体)横躺(或横卧)着。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中的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诗句中的“小怜”就是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冯小怜。


冯小怜可说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名字紧紧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后。据《北史》记载:冯小怜"慧黠,能弹琴,工歌舞"。是一位聪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她原是高纬皇后穆邪利身边的婢女,因为一个名叫董昭仪的美女入了高纬的法眼,大受宠幸,为此,穆皇后气得整日以泪洗面。侍婢冯小怜貌美聪慧,又善解人意,非常同情穆皇后,穆皇后也把她视为自己人,就把满腹的委屈和不满向她哭诉。

冯小怜此人是天降至宝,冰肌玉骨,明艳如玉,而且聪明伶俐,很有心机。就向穆皇后献上一计,让穆皇后把她作为礼物送给高纬,她甘愿以身为饵,充当间谍,离间诸美,把高纬对穆皇后渐行渐远的爱夺回来。穆皇后认为这是一条妙计,就答应了。果然,高纬自从得到冯小怜以后,就冷落了董昭仪。但这也使穆皇后从此彻底失去了高纬,因为高纬一见冯小怜,就被她迷得像喝了迷魂汤一样。从此,高纬专宠冯小怜,"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还发誓说"愿得生死一处"。只要冯小怜一有所求,高纬没有不答应的。高纬喜欢音乐,尝自作词作曲,谱入琵琶,与冯小怜一唱一和,其声嘈嘈,其语切切。艳舞狂欢,彻夜不歇。两人快活异常,神仙一般,时人号为无愁天子。


据有的野史记载,冯小怜是一个天生的尤物,吐气如兰。玉体达到了最佳的黄金分割比例,曲线玲珑,凹凸有致,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在冬天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怀抱就是叫人欲死欲仙的温柔乡;而夏天则润滑如玉,凉若冰块。内挟淫技,宛若处子。让高纬感到了一种新鲜无比的奇趣与快乐。

因此,高纬便爱不释手,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也要把冯小怜抱在怀里,或放在膝上,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使议事的大臣们也感觉不好意思,或在心里意淫,策对语无伦次,说话不着边际。许多朝廷大事自此也荒废了下来。

高纬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醇酒美人,声色犬马,过着豪奢浪漫的生活。他见这帮朝臣表面上一本正经,心里早就涎水直流,干脆来了一个美的展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于是他让冯小怜裸躺在朝堂的案几上,并时不时的作出各种动作,让大臣们排着队,以千金一观的票价,来一个两眼共霁色,秀色共氤氲。听着大臣们赞不绝口的谀词,高纬高兴得手舞足蹈。而"玉体横陈"的典故也由此流传下来。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这边君臣荒唐的欢声笑语未歇,远方惊天的鼙鼓就骤然响起来了。

北周武帝看到高纬这样淫乱、昏庸,于是御驾亲征,讨伐不义,北齐的平阳(今临汾)很快就被北周占领。

北齐本较北周强大,由于北齐后主宠爱冯小怜,而使朝政紊乱,民不聊生,终至一蹶不振,而遭亡国之痛,北齐自高洋开国到高纬被擒,才仅只二十八年的时间。

高纬被解往长安,受尽屈辱后终于被杀,冯小怜被北周皇帝的弟弟宇文达所得,不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她又作了武将李询的偏房,受尽了大妻的折磨,舂米、劈柴、烧饭、洗衣等吃重工作之外,还不时地遭到叱责和鞭打。冯小怜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摧残,最终自缢而死。



徐福记1230下水诗文


趣谈答案: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所以大家不要想歪,最起码人家这句话是出自名门正派,并不是什么龌龊之语。

这首词的起源

李商隐写的这两首诗,其实是北齐无愁天子宠幸嫔妃导致国破家亡的故事。

简单说,因为李商隐他本身的特殊性就导致他在一些方面拥有着自己的立场,而他所用的立场更多的情况是一种渐进性的立场,通过观看古代的一些事迹来写出一些诗词来,让当朝的统治者意识到帝国的发展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顺利。

至于这其中具体发生了什么,咱们没有必要过多的讲,无非就是北齐的天子因为宠幸一个女子,而且一直宠幸,宠幸到了底上,到最后导致国破家亡。

只不过在那个年代都是重男轻女的思维在作祟,好像一旦有什么亡国之君,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什么红颜祸水,对不对?

比如妲己,比如西施,而这些所谓的红颜祸水当然也会贴上一个杨玉环,并不是单纯的,由这些女子在从中作祟,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帝国的主人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端正位置,也没有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

李商隐的本意

李商隐写的这首诗,其实无非就是为了转达一种观念,那就是祸国殃民,没有必要安排在女子身上,帝国的君主没有办法做到忧国忧民忧天下的话,帝国就会完犊子。

所以我们姑且可以把李商隐的这两首词当作李商隐的劝谏词。

而李商隐所在的时期是著名的唐武宗执政时期,历史记载唐武宗宠爱女色,而且每一次去围猎都会带着数10个甚至数百个女子。

相比较而言,唐武宗的妻子也很多,经常喜欢和她们一起玩游戏,就这样玩来玩去,把整个帝国都给玩没了。

于是我们结合历史的发展,结合李商隐写这首诗的背景,结合李商隐和唐武宗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发现:李商隐写这首诗无非就是告诉唐武宗,如果你再这么折腾下去,你就是第二个北齐。

只不过按照历史的发展来看,唐武宗好像根本没有把这句话听进去,是北齐就是北齐吧,最起码能够乐呵一下。

而这个所谓的北齐,也把唐武宗给推到了火坑里面。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