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很多人说自己是大槐树底下迁过来的人,这个历史事件是真是假?

老实者说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在历史上确实存在!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明朝初年一次由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移民。从明洪武年间至明永乐年间前后历时数十年,多达10余次大规模移民。元末明初天下战乱不止,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而大槐树移民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分布不均的情况。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元末明初,天下因为纷争战乱而导致人口锐减。许多地方出现了赤地千里、人烟稀少的局面。而山西省由于远离战争的主战场相对人口稠密,社会基础较好。因此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改变这种人地矛盾和人口分布不均的社会现状,尽快的使刚刚建立了大明王朝恢复元气,从战乱之后的凋敝状态下走向繁荣,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因此采取官方移民的方式来协调和改变全国范围内的这种局面。

因此便有了大槐树移民。也就是说大槐树移民在中国历史上实实在在发生过,并且也帮助大明王朝快速恢复元气做出了贡献。移民涉及到的省份,包括了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陕西以及其他部分地区。也就是说在这些省份确实存在着当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的百姓。移民涉及到的姓氏达到了800多个。


正是因为这次大规模移民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因此在中国多个省份多个地区都流传着有关大槐树移民的记载和传闻。许多家族甚至可以拿出家谱来论述自己的家族是如何从山西搬迁至今天的居住地。在许多地区更是流传着一些关于移民路上的故事。比如说,有些地方认为所有将小便称之为“解手”的地方都是移民的后裔,有些地方则将脚趾的小指甲盖不完整认为是移民的后裔。但这都过于以偏概全,并不能够说明这些人都是移民的后代。

首先脚趾的小指甲盖不完整这是一种性状,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并非外部因素决定。更不像许多人传闻的那样,当时的官兵为了防止移民半路逃走而将其小脚趾甲盖划破。毕竟外部因素造成的身体残疾并不会通过繁殖传递给下一代。

而“解手”的说法也并非诞生于明朝时期。其实早在元朝时期便有相关的记载。便将小便称之为“解手”。由此可知解手这样的说法,也并非是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移民路上而诞生的新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便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在中国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是一段不可否认的历史史实。但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所留下的后裔也并没有今天我们想的那么多、那么庞大。很多人其实是因为家族历史上族谱的丢失和文字记载的匮乏,导致家族演变模糊不清。最终便人云亦云,也将自己的家族历史追溯到了山西大槐树移民这一件事情上。

近些年,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问祖,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而产生了社会现象。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继承和遗传的民族。因此在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兴盛的年代里,人们便会经常扪心自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寻根问祖、寻找祖先的足迹。


正是出于这种寻根问祖的心理,再加上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和家族内的只言片语的记载。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祖先定位为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而来。

但实际上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找错了自己家族的迁徙和演变历史。但是这样的错误无伤大雅。历史从来是为活着的人服务,当一个家庭想要去探索自己祖先的足迹和家族的兴衰史,就已经说明这个家族、这个家庭是有希望、有未来的!同时也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历史自信!


珞珈山的猫


这个跟闯关东一样,只不过来自的地域不同,我们家祖上就是闯关东过来的,现在落户辽宁,大槐树听说是山西过来的吧,具体情况不了解,咱也不能瞎说,但是听老一辈到是经常提起山东老家,已经几代人了,对于山东我都一次没去过,但是爱吃面食我觉得应该有关系,哈哈。


听我说书人


和胶东“小云南”的说法一样,很大程度上是清末民初伪造的。

清末以前的民间史料和正史都指向一个结论:山东内陆(东昌府兖州府,今德州聊城等地)在明初由于战乱而人口稀疏,因此接受了大量外来移民,这些移民以来自东三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今青岛烟台潍坊等地)的为主。

根据明太祖洪武(朱元璋)十四年(1380年)《明史》中户口统计有6054万人,其中山东人口最多,有5,196,715人 ,远远高于山西的 4,030,454人 。

据葛剑雄著《简明中国移民史》,明初山东不仅是北方第一人口大省,而且是移民输出大省

在宋金元时期的战乱中,胶东地区发挥了避难基地的作用,由于位置偏僻和产生了丘处机这样受到蒙古人尊重的宗教人士,胶东受到的战乱影响很小。这也奠定了明清时期山东乃至整个华北文化经济重心转移到胶东的格局(例如明清时期胶东的状元数量远高于内陆地区)。到了明朝初年,胶东(而不是山西)自然而然地成了北方移民的主要输出地,例如:

洪武四年,闰三月,迁北平、山东二省元汉军46705人于北平诸卫。五月,明军从山东登州渡海进入辽东。 (明朝辽东地区也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直至今日大连、丹东、营口等地都是胶辽官话区而不是东北官话区)

洪武七年,一月,迁山东青州、莱州军人11394人于辽东定辽都司。。

洪武二十五年,迁山东登州、莱州两府贫民无恒产者5635户于山东东昌府。。

洪武二十八年,迁山东青州、兖州、济南、登州、莱州五府每户五丁以上田不及一顷、十丁以上田不及二顷、十五丁以上田不及三顷及小民无田者1051户,4666口于东昌府。自此时,东昌府接纳由山西及山东东三府等地迁入的民籍移民约为14.5万人。

总而言之,明初北方人口最稠密、离山东内陆最近的地区是胶东,因此山东内陆大多数地方的主要移民来源是胶东,这是毫无疑问的。所谓“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跟河北枣强、胶东“小云南”、苏州阊门、广东四邑等等移民传说一样,都产生于清末民初,而作为上述传说的很不靠谱的证据的家谱,绝大多数也是编成于清末民初。这些移民传说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清末在全世界(包括清国)流行的达尔文主义和民族国家神话以及甲午庚子战败对大众心理的影响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30794 这种心理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不少山东内陆人错认山西、河北人为自己的祖宗;同理不少广东、福建人错认中原移民为自己的祖宗,虽然他们实际上是岭南土著的后代。。。

实际上这种大众心理效应是十分有趣的,澳洲在历史上也曾公然否认自己的convict history,当时也有很多人真心相信自己不是convict的后代。。。

当然了,这不是说明初山东就没有一个山西、河北移民,而是说洪洞大槐树的故事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严重夸大了山西移民的规模而对胶东移民视而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