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我數3下,給我憋回去!”家長懂這些,才能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我數3下,給我憋回去!”家長懂這些,才能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週末的時候和閨蜜聚會,閨蜜吐槽自家孩子脾氣特別大,常常衝著自己發脾氣。一次,孩子的作業太多,寫了很久也寫不完。孩子情緒有些急躁了,這時候閨蜜說了一句“寫不完就休息會兒再寫!”沒想到孩子聽到閨蜜這麼說,情緒一下子崩潰了,“不要你管,誰讓你讓我去上學的!”“你走開,作業我也不寫了!”說完,孩子就哇哇大哭起來。

面對孩子的哭鬧,閨蜜也有些生氣,上去就給孩子一頓胖揍。捱了揍的孩子更加委屈了,這時候閨蜜說出了很多家長經典的一句教育名言“我數三個數,給我憋回去!”孩子被媽媽的氣勢嚇住了,數到2的時候,孩子就止住了哭聲。閨蜜感慨孩子越來越難管,還知道衝大人發脾氣,這長大了還了得!

“我數3下,給我憋回去!”家長懂這些,才能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對此家長們的應對方法也有所不同,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的無理取鬧必須及時制止,所以會很強勢地訓斥孩子,而有的家長則任憑孩子哭鬧不予理會,選擇性忽視。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哪種應對方式,這都會讓家長們覺得很困擾。那麼,面對孩子的情緒,家長們要怎麼處理呢?

一、孩子哭鬧情緒背後的原因

孩子哭鬧的表現很相像,但是哭鬧的原因卻各有不同。

1、身體不舒服。

當孩子覺得不舒適的時候情緒也會受到影響,這就很容易哭鬧,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舒適感。這些不舒服的地方會造成情緒敏感狀態。

2、需求被忽視。

當孩子對父母提出需求時,父母沒有足夠的重視那麼孩子也會有情緒反應。比如說孩子想要靠父母陪自己玩遊戲,而父母卻在忙著玩手機,那麼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重視,很容易有搶奪父母手機然後扔到地上的做法。父母會覺得孩子無理取鬧,而孩子卻認為父母沒有關注自己,並且覺得很委屈。

3、不會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的想法沒有被父母及時地感知時,不懂得如何恰當表達想法的孩子就會採用哭鬧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這是孩子的一種情急之下的做法,也說明了孩子缺少恰當表達想法的能力。

“我數3下,給我憋回去!”家長懂這些,才能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很多家長認為這就是孩子在無理取鬧。但是事實上,家長們應該慶幸孩子願意向自己直白的坦露心情,這說明孩子的對父母具有一定的信任感,這也使得孩子的情緒可以得到釋放。

二、孩子有情緒,或許是件“好事”

作家雷布斯說“孩子衝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解決問題”孩子有情緒是在向父母表明自己需要幫助,這樣父母們就可以抓住恰當的時機來進行干預。家長們不必擔心自己的干預是多餘,這也為父母走進孩子的內心提供了入口。父母們可以一次為切入點,這對建立親子間的良性溝通有好處。

孩子有情緒可以釋放壓力。有調查表明,近年來我國的兒童抑鬱症患者逐年上升,並且越發的呈現出低齡化的特點。所以當孩子衝父母發脾氣的時候,父母應該慶幸孩子找到了情緒的出口了,沒有將不愉快積壓在心底,避免了心理問題的發生。

孩子有情緒說明孩子的內心有一定的安全感,因為有安全感在,所以孩子不必擔心自己發脾氣後會遭到父母的遺棄,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父母給予了孩子一定的安全感。當然,這也不意味著家長的教育方式沒有問題。

“我數3下,給我憋回去!”家長懂這些,才能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孩子有情緒的哭鬧並非是一種健康的情緒狀態,家長們需要對此有所重視,引導孩子恰當的處理情緒問題。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才能夠讓其擁有健康的情緒狀態呢?

三、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家長懂這3點很重要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過一個靜止臉實驗。實驗中一開始母親與孩子玩耍,孩子狀態很好。過了一會媽媽變得沒有回應了,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反應,這時候孩子的開始急躁,過了一會兒後孩子開始哭鬧。而當媽媽伸手抱抱的時候,孩子的情緒也終於有所緩和,又恢復了開心的狀態。可見孩子對父母的情緒反應是非常敏感的。

“我數3下,給我憋回去!”家長懂這些,才能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1、家長要先控制好情緒

孩子的壞情緒有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比如說父母缺乏掌控情緒的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情緒失控的表現,那麼孩子就會有樣學樣的,按照父母的處理情緒方式來對待問題。當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情緒化時,孩子才有了正確的行為參考。

2、培養正確表達的方式

被情緒所困擾時,恰當的表達方式更加能夠使孩子的想法被他人所瞭解,更加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表達情緒並非只有哭鬧著一種,而且哭鬧的方式也並非是恰當的情緒發洩方式。發洩情緒的方法也有很多的,適量的做運動、深呼吸這樣柔和的方式都會很適合。

3、傾聽孩子的內心,把壞情緒說出來。

父母有必要學會傾聽,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說的話是很少的,交流中主要是以父母的說教為主。這就造成了孩子沒有與父母溝通的渠道,內心無力的掙扎與反抗只能通過哭鬧來展現。家長耐心的聽一聽孩子的表達,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孩子的壞情緒是來源於自己的輕視和忽略。

“我數3下,給我憋回去!”家長懂這些,才能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孩子哭鬧是很正常的行為表現,父母們不要過分的打壓。當孩子需要戰戰兢兢的看父母的臉色生活時,這才是父母和孩子間隔閡建立的誘因。孩子有情緒是件好事,這對家長了解孩子提供了方向。同時家長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狀態,讓孩子不被負面情緒所裹挾。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孩子發脾氣的做法是怎樣應對的呢?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大家又是怎麼開解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與莓果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