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國曆史文化名城——榆林歷史總述

榆林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地域。它位於黃河中游,陝西省北部邊緣,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繁衍、生息、棲居、發祥地之一。河套、仰韶、龍山各個文化時期的出土文物和遺蹟時有發現,今無定河流域紅石橋鄉油坊臺(《中國通史》所記之油坊頭即此)村附近舊石器的發現,魚河鎮米家園則村南和禿尾河西岸安崖鄉盧家鋪村古城遺址處,多次發現石刀、石斧;古城灘出土原始社會的瓦罐葬穴,足以證明這裡是原始社會部族聚居地。

榆林也是我國行政建制最早的地域之一。早在戰國時期,今榆林為魏置上郡地域。而後秦、漢、北魏、北周、隋、唐、明、清,歷代置郡設縣,建衛守邊。明移延綏鎮,清置榆林府,民國設榆林道,一區專署,解放後設榆林行署,駐地均在榆林。

榆林由於其地理位置和險秀山川,歷史上曾多次形成名郡要縣,邊防重鎮。兩千五百年來,一直是朝廷矚目,勳將虎視,民族爭雄,兵家割據之地。秦始皇出巡,車駕途徑;漢武帝遊弋,輕騎穿境;明武宗臨榆,居三月而返;清康熙視訪,佳話頻傳。秦蒙恬鎮軍上郡,漢衛青馳騁大原。飛將軍李廣、大將軍馮異、唐郭子儀、宋范仲淹、明巡撫餘子俊、清總兵劉厚基,以及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無不雄據爭馳或矚目運籌於其域,我國曆史上秦開邊地,漢伐匈奴,隋固疆域,唐衛三秦,宋拒西夏,明置邊鎮,清設兵各道。晉時赫連稱雄,建都統萬;宋代李夏割據,立基夏州;北魏太武帝數度駐兵上郡屬國城,養馬練兵,作為進擊基地。從魏到明五修長城,由秦及唐三開通道,無不以此為後勤基地,屯兵聚戈,或為前進邊哨,名將戍守。

我國曆史文化名城——榆林歷史總述

榆林這一地域,古代並非是荒沙障目的不毛之地,而是水草豐茂、景色秀麗的寶壤,只是由於歷代統治階級的窮兵黷武,濫墾亂牧,兵災匪禍,橫加破壞,才成為飛沙蔽日,林毀人遷,荒涼失制的地區。據《漢書》記載,漢朝在西北一帶建有大牧馬苑三十六處,小牧馬苑百餘處,大者養馬萬餘匹,小者養馬三千餘匹。唐代亦在西北一帶設苑牧馬,榆林這一地域即當時設牧之地。漢、唐時期戰爭頻繁,每戰徵用馬匹少者數十萬匹,多者達三十萬匹,除向民間徵用部分外,大多由各牧馬苑供給。可見其規模之大,養殖之多,地域負載率之高。赫連勃勃在遊統萬城北之契吳山時贊稱:“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嶺(今甘肅慶陽縣)以北,大河(黃河)以南,未之有也!”可見那是這一地域草木豐茂,牧馬成群,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大約到公元八世紀以後,逐漸出現了沙漠。《新唐書 · 五行志》記載:“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十月,夏州大風,飛沙為堆,高及城堞。”唐鹹通年間(公元860年~公元874年),許棠在其《夏州道中》一詩中寫到:“茫茫沙漠廣,漸遠赫連城”。說明統萬城在唐末時已困處沙漠之中了。而後沙漠年復南移,日趨嚴重,榆林逐漸變為毛烏素沙漠的南緣地帶。

榆林地域,臨邊居要,榆林人民,忠勇強悍。故歷代抗敵御辱之壯舉累現,忠勇愛國之將士輩出,多次展現過風雲際會,人才薈萃的局面,榆林沿革源遠流長,可錄之事本多,但因戰爭之毀廢,割據而斷代,史、志記載之疏陋,時代造成的侷限,榆林之沿革至今仍難以系統而詳實,只好留待後人學者考的。(文章節選自《陝西省榆林縣地名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