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端午節以來,十餘天時間,唐小僧、聯璧金融、i財富等平臺相繼暴雷,老平臺、國資系平臺、上市系平臺、民營系等平臺也接二連三撲街。

今天,本文通過分析運營數據來分析平臺,避開投資大雷。

一、監管要求P2P平臺必須披露平臺運營信息

在2016.8.24,銀監會等多部委聯合印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在第五章專門對P2P平臺信息披露做出規定和說明。

時隔一年後,銀監會印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要求P2P平臺必須在官網等設置信息披露專欄,公示平臺的基本信息、運營信息、項目信息、重大風險信息等。

目前,大多數P2P平臺都按照監管要求,披露了平臺相關運營數據,常見的有實時運營數據、截止最近某個時間節點的運營數據、月度(季度、年度)運營報告等,這些運營數據在平臺官網或APP的信息披露欄、微信公眾號中都可以找到。

這裡再次強調,遇到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平臺千萬不要投資。

二、重點分析平臺的下列運營數據

P2P平臺的運營數據,有助於我們投資人瞭解平臺的真實運營現狀和發展,但是平臺的部分運營數據可能經過“優化”,部分投資人很容易被平臺的運營數據迷惑。

其實,分析平臺的運營數據,抓住下列關鍵信息就夠了。

1、運營時間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不少P2P平臺會在官網或APP首頁中,將“安全運營X年X月X日”作為宣傳平臺的優勢之一。

前幾天有位投友留言諮詢:“請問麥子金服還能投嗎?我感覺這家八年老平臺還是可以信任。”

“老平臺”,一直很吸引小白投資人。

然則,“老平臺”這個詞,很難作為平臺風險評判的因素之一,有些老平臺已經上市,而有些老平臺卻已老氣橫秋,甚至暴雷、或在暴雷的路上,比如今天暴雷的老平臺、國資產業基金入股的花果金融。

不過,運營時間多少還是能夠作為我們選擇平臺的因素之一,比如說2016年8月24日之後成立運營的平臺,不符合監管備案要求,這裡建議投友遇到這類平臺一律不要投。

2、平均參考年化參考收益率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參考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前幾天,銀保監會*郭樹清這句話,嚇壞了不少投資人。

在《郭樹清憑啥說10%以上的收益不靠譜?!P2P的參考收益率多少比較合理?》一文中,和大家大致測算過P2P的收益區間,8%-12%的參考收益率,基本是目前比較合理的水平。

“收益越高,風險越大”,動輒15%、18%甚至20%以上參考收益率的平臺,風險都比較大。

唐小僧、聯璧金融等高返暴雷平臺時刻警示我們,投資P2P時一定要遠離高返羊毛平臺。

3、累計交易總額VS借貸餘額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累計交易總額,也是P2P平臺最喜歡宣傳的平臺優勢之一。

一般來說,累計交易總額指自網貸機構成立起,經網貸機構撮合完成的借款項目的本金總合。一個平臺的人氣越高,新增成交量就越大,累計交易總額也就越大。交易總額數據越高的平臺越吸引投資人投資。

借貸餘額則是通過網貸機構已經上線運行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完成的借款總餘額。

行業一些研究機構和第三方,也常常會根據累計交易總額和借貸餘額,評選P2P交易總額/借貸餘額“百億俱樂部”平臺。

一些小白投資人認為,交易總額(借貸餘額)越大,平臺就越安全,也即所謂的“大而不倒”。

然而,這些投資人可能不知道,P2P平臺的交易規模其實有較大的水分。

比如某個上市系平臺,早些年憑藉信用卡充值、短期標(天標)、淨值標等優勢,吸引了眾多信用卡投資人和“黃牛黨”,平臺交易規模曾一度長期在行業排名前三,如今平臺雖然累計交易規模近280億元,但實際借貸餘額不到1億元,早已跌出行業100名之外。

此外,平臺上的債權轉讓等交易,也能增加平臺的交易規模。

因此,相比交易總額,更有參考價值的是平臺的借貸餘額。

平臺的借貸餘額規模越高,潛在的逾期壞賬風險就越大,平臺的兜底壓力也就越大。

同時,借貸餘額的增長,也更加考驗平臺高管團隊的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一個草根平臺,管理3、5億以內的借貸餘額可能風險會較低,但是管理5億以上的借貸餘額,風險可能就會較大;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不看好草根平臺、特別是借貸餘額較大的草根平臺的原因,比如今天爆出借款人展期(逾期)的圖騰貸。

4、出借人數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投資人數是反映P2P平臺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平臺披露的投資人數有累計註冊人數、累計出借人數、當前出借人數等,其中最能代表平臺人氣的是當前出借人數,反映了平臺在投資人中受歡迎的程度。

出借人數是指出借人通過網貸機構成功出借資金的出借人總數。

一個持續穩健發展的平臺,當前出借人數會越來越多,說明平臺受投資人認可的程度比較高,平臺的新增成交規模上升;反之一個平臺發展出現頹勢,當前出借人數會逐漸流失,平臺的新增成交量也會下降。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最近暴雷的高返羊毛平臺唐小僧、聯璧金融等,持續長時間高額返利,當前出借人數自然一直高居不下。

5、平均參考投資期限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平均參考投資期限,既能反映平臺出借人的投資偏好,也能反映平臺的資金流動性壓力。

平均參考投資期限較長,說明投資人對平臺的信任度較高、對平臺未來風險預期較小,投的長期標較多;平臺的資金流動性壓力較小、短期風險較低。

反之,如果平臺平均參考投資期限較短,說明平臺的流動性壓力較大,長期風險較大。

我們投資人可以根據平臺的平均參考投資期限,調整自己的參考投資期限,如果平臺的平均參考投資期限較短,可以適當縮短自己的參考投資期限。

6、人均投資金額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借貸餘額除以當前出借人數,就可以計算出平臺上的人均投資金額。

如果平臺的人均投資金額較大,說明投資人投的錢都較多,萬一平臺發生逾期或跑路,投資人的損失會比較大。

以往暴雷的平臺中,不乏重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大戶投資人。

這裡建議大家,不要重倉任何一個平臺,在投資時精選平臺、分散投資,降低重倉風險。

7、最大/前十出借人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最大/前十大出借人佔比,可以看出平臺借貸餘額中的出借人集中度。

如果平臺最大/前十大出借人佔比較大,說明平臺上的資金比較集中,一旦部分大戶出借人到期撤資,平臺的運營可能會受到影響。

當地某個平臺暴雷,起因正是平臺上的一個大戶到期提現,然後平臺就掛了。

還有一些平臺上的大戶出借人,很有可能是平臺官方的馬甲賬戶。

因此,對於出借人過於集中的平臺,也要多加留意風險。

8、最大/前十借款人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最大/前十大借款人佔比,可以看出平臺借貸餘額中的借款人集中度。

如果平臺的最大/前十大借款人佔比較大,說明投資人的錢大部分都出借給少數借款人,風險也就會集中在這些少數借款大戶中,萬一其中一個或多個借款大戶出現逾期,平臺的風險就會增加。

對於網貸平臺而言,前十大借款人待還佔比過高,不僅降低了平臺抵抗風險的能力,同時也增加了虛假標的自融的風險。前十大借款人待還佔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平臺的安全性。

監管對P2P平臺的借款額度有嚴格要求,個人借款不能超過20萬,企業借款不能超過100萬。

持倉的平臺,借貸餘額中的最大/前十借款人的借款金額佔比都非常小,符合監管的限額要求。

但是,有一些平臺仍然有存量大額資產,平臺上的最大/前十借款人佔比較大;此外還有一些平臺,通過多個借款人(公司),實際向同一借款人(公司)借款,實際上借款人集中度也比較高。

因此,遇到借款人過於集中的平臺,同樣也要多加留意風險。

9、資金淨流入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資金淨流入,是判斷平臺運營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

資金淨流入一般以周為單位,上週所有的新增借款金額大於上週所有的到期還款金額,即代表資金淨流入為正,平臺的借貸餘額增加;如果資金淨流入為負,則平臺的借貸餘額下降。

如果平臺對接了第三方數據,可以方便的查詢平臺最近一段時間的資金淨流入情況。

通常情況下,P2P平臺的資金淨流入持續為正時,平臺的風險相對較小。

如果平臺的資金淨流入持續為負,就意味著平臺上的投資人撤資,平臺新增投資人和新增資金不足,投資人需要格外警惕平臺風險,許多平臺暴雷,資金淨流入無不表現出持續負增長。

當然,平臺的資金淨流入持續為負,也有可能是平臺資產業務進行調整,新項目發展不順或有意減少新項目發展,平臺新增發標量減少,借貸餘額下降。

10、逾期、壞賬、代償等

看懂這些P2P平臺運營數據 從此不再擔心選的平臺跑路爆雷了

雖然許多P2P平臺都披露了平臺的逾期、壞賬、代償等數據,但是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我們投資人要打一個問號。

有些投友看到投的平臺披露的逾期、壞賬金額為0,會覺得平臺很安全,這就有些“很傻很天真”。

要知道,就連風控極為嚴格的銀行,都會有逾期和壞賬,更何況是做次貸人群的P2P平臺,逾期和壞賬咋可能為0。

正常運營的P2P平臺,逾期、壞賬為零,只有一種情況才有可能出現,那就是平臺運營時間較短,借款標的尚未到期。

今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30餘家會員單位,披露的平臺逾期金額、代償金額均為0;互金協會下發通知,要求存在上述雙“0”報數的平臺自糾、自查,如實報送。

因此,逾期、壞賬為0的平臺,多少有些粉飾數據之嫌。

運營數據是我們判斷平臺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我們也要理性、客觀的看待平臺的運營數據,畢竟這些數據是平臺單方面公佈的,平臺難免會有“報喜不報憂”和美化數據之嫌。

總之,我們在篩選和判斷P2P平臺風險時,還是需要從股東背景實力、高管團隊、資產業務、合規性等多方面綜合評判。

我們要做得,就是儘量從多個渠道全面瞭解和掌握投資的平臺更多的信息,交叉核驗,降低和平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我們的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