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

这个时代总有着关于王小波的传说。很多人爱上他是因为他优美的文字,尤其是他经典的情话,让无数的人仰慕,也有一些人因为他的笔下,描写着真实的世界,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以载道的时代里,他做到了佼佼者。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同大多数时代里的突出者的命运一样,王小波也是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明远播。自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小说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当时许多热对王小波狂热的追随,很多人对文学的热爱也是因王小波而起,因为他的笔下世界真实无比,让无数人看到了文学的魅力。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1、王小波其人

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轻时在云南农场作过知青,插过队,作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赴美。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这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必有命运,但这些经历正为他的小说奠定了丰富的素材。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1977年,二十五岁的王小波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而他和李银河的爱情故事也成了他笔下的题材,他优美的情话让人看到了这个知识分子温暖的精神世界。

2、作品风格

他的“革命+恋爱”小说中,爱情,特别是性爱,不仅是日常化的欲望力旦,更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主体价值,进而成为”人性再启蒙”的重大伦理支撑点。王小波的小说试验了两性交往遵循由“性”及“情”,由肉欲到爱情的升华,达到性情交融、灵肉一致的美好境界。由其作品不难看出这样的意向:“性”是最低纲领,“情”是最高纲领。用被人认为低俗的内容去诠释内心世界的冲破束缚的限制。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这些反乌托邦小说都凸显出作家对国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张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的自然本性的人本主义思想。王小波的文章中常常在做一种对比: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充满了压制科学,铲除知识的因素和氛围,而近代西方科学凭借“平等”和“自由”的支撑建立了“一种理性的权威”,自由独立的资质和品格——“科学就是它自己,不在任何人的管辖之内”。王小波的笔下触目皆是知识及知识分子被贬谪、被伤辱的历史和现实记录。“知识”如同荼毒生命的“坏疽”知识分子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带菌者”,则沦为怀疑、敌视、惩戒的对象。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王小波在自己几乎每一篇小说之中都有“王二“这样一个叙述者,王二身上又灌注了作者王小波身上的某些特征,这样就会造成读者对于王二和王小波的等价认同的一种阅读状态。他的小说由一个代有名字,诉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精神世界。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王小波对刑场、刑罚进行了如醉如痴的、欢笑的、别开生面的叙述。好像文学家都喜欢对死亡有着绝对的执念,“死亡”在他们看来是一个特别值得尊重的形式,对“死亡”的反思好像在文学家的眼中都被抬升了一个高度。

3、对于王小波的评价

作家哲夫评价他:“对于王小波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极端。一部分人对他推崇备至,将他推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位置。而另一部分人觉得他的作品更像是痞子文学,有点儿嬉皮士的意思,一向被自命正统的人们所不喜欢。”确实,对于这种形式的文学,很多人喜欢,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接受不了,有人因为直击灵魂的文字迷上了他,但也有人因为描述的现实让人对他不适,所以对于王小波的评价一直就是褒贬不一。


王小波的文学时代,不仅仅只是那个“你好,李银河”的柔情男子


就好像现在的文学被打上了娱乐化的标签,小说尽可能的通俗才会让大家接受,很多故事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口水文章数不胜数,只是仍然有人缅怀王小波,因为他笔下的那个世界真实而又不失乐趣。可能王小波的时代再也不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