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慢性肾病患者8成易早逝!

慢性肾病患者8成易早逝!

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周四都是世界肾脏病日,这是由国际肾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的。旨在提高人们对慢性肾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早期检测和预防的重要性。

慢性肾脏病症状少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持续≥3个月的影响健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不论其原因。

肾脏结构异常(或肾脏损伤)的标志可以是以下任何一项或几项: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功能异常导致的电解质异常或其他异常、肾脏的组织学异常、影像学(如超声、CT、核磁共振等)检测到的肾脏结构异常或有肾移植史;肾脏功能异常指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m²。

其中,尿白蛋白尿(或蛋白尿)及肾功能因显著影响慢性肾病患者的预后而备受关注,并被作为慢性肾病严重程度分期的标志。

慢性肾脏病种类多

慢性肾脏病家族成员庞杂,病因多样,种类繁多。

从累及的主要部位上,可分为慢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及慢性肾血管性疾病。

从病因上,可分为遗传或先天性肾病、原发性肾病(原因不明的或单纯肾本身的病)及继发性肾病(即其他疾病导致的肾病)。

大家耳熟能详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止痛药肾病、中草药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囊性肾病等都属于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常会造成肾脏损害

统计发现,在我国,平均每10个成人至少有1人患有慢性肾病。而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的增加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其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另外,它“童叟无欺”,可出现在各年龄段,且患病率与年龄正相关;它虽男女兼“幸”,却对女性更“青眼有加”。

尿毒症,慢性肾病最深的痛

提到慢性肾脏病,许多人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尿毒症和透析,以为这是它最可怕之处。殊不知,其危害远不止此也远甚于此,而且随肾病进展或肾病分期的增高而增多、加重。

所有慢性肾病的并发症或合并症,都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及增加死亡风险。其中心脑血管病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当之无愧的第一杀手。

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若有1人进入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期),则相应的有6人在此之前因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死去,也就是说,超过80%的患者坚持不到疾病末期。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能活着进入终末期肾病是幸运的,因为至少命还在。但进入终末期肾病(即CKD 5期)后,心血管死亡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依旧且风险剧增,约一半人终将因为心血管疾病死去。

慢性肾病患者8成易早逝!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慢性肾病患者8成易早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