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儒家四聖原來也是道教的信奉之一,道教信奉的最高神靈原來有這些

道教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即掌管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又稱天寶君)、掌管禹餘天上清境的靈寶天尊(又稱太上道君)、掌管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他們治下的“三天”均是從“大羅天”裡生出來的。至於“一氣化三清”的說法最早始於《封神演義》,說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口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後來的傳說則認為“三清”均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也正是因此,元始天尊的塑像一般都會出現在道觀正殿的正中央位置。

“三清”之下一等的神仙就是“四帝”了。“四帝”中的老大是我們熟知的“玉皇大帝”(我們熟知的王母娘娘倒不是他的夫人,而只是女仙的首領,西王母的說法出現得也比玉皇大帝早),總掌天道;接下來三者是:中央紫微“北極大帝”,協管天地經緯、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管南北極和天地人三才,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祇(又稱“后土”),是協管陰陽生育和山河萬物之美的女神。

這“四帝”也像“一氣化三清”一樣存在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上述說法,還有“四極大帝”一說,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西極天皇大帝、東極青華大帝。
儒家四聖原來也是道教的信奉之一,道教信奉的最高神靈原來有這些


接下來的一些“神仙”,其中“八仙”和儒家四聖:至聖孔子,復聖顏回,宗聖曾子,亞聖孟子恐怕最為我們熟知了,清朝中後期,呂祖、媽祖、關帝、文昌、財神、鍾馗等各類民間信仰盛行,各種民間宗教也延續了明末的熱潮,義和團、黃天教、紅陽教、混元教等教派層出不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