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你是否從小就有個永遠打不敗的夙敵,叫“別人家孩子”?

現在的爸爸媽媽們,都在努力想讓自己做的更好,大家勤奮的學習各種育兒書籍,摒棄傳統教育方法,唸叨著不要溺愛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可孩子們似乎並沒有達到我們所設想的那麼幸福。這幾天在翻閱兒童心理學的教材和書籍,發現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小細節會強烈影響到孩子的幸福感。孩子的一個微笑,一次哭泣,甚至於是一下低頭,我們是否能敏銳捕捉到他的情緒,與之溝通,因勢利導呢?言傳身教的細節,才是家庭教育的藝術,下面能夠成就孩子幸福的五個細節,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咱們一起想想看,自己做到了麼?

你是否從小就有個永遠打不敗的夙敵,叫“別人家孩子”?

一:蹲下來和孩子交談

你是否從小就有個永遠打不敗的夙敵,叫“別人家孩子”?

這裡的重點有兩個:蹲下來和交談。

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蹲下來,就可以讓你和孩子的目光成為了同一水平線。此時孩子會覺得你像是一個朋友,平等的,可以愉快交談的朋友。是的,交談,而不是指使。充分的尊重和徵求意見會使孩子變得更加有主見和自信滿滿。

你是否也曾感嘆為何孩子膽小沒主意?是否也在苦惱孩子逆反不聽話?不妨試試蹲下來和孩子交談,溫柔耐心的和孩子做朋友,或許你會驚喜的發現,孩子竟空前的乖巧可人。

二: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在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更容易成長為一個心地善良,內心愉悅的人。而生長在總是吵吵鬧鬧的家庭裡,孩子也容易變的敏感易怒。其實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只是常常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嗎?

那是因為,親愛的,你還沒有意識到你們的爭吵對於孩子的傷害有多大。細心的媽媽也許會發現,早在嬰兒時期,寶寶就能感知情緒,高聲爭吵會讓寶寶表現出驚恐甚至哭鬧不止。孩子大了之後更是需要家庭的祥和,當他看到心目中最親近的人彼此惡語相向,除了恐懼外,傷害的還有孩子的安全感,這對他一生的性格成長都會有極為不好的影響。

你是否從小就有個永遠打不敗的夙敵,叫“別人家孩子”?

三:不要和別人家孩子比

你是否從小就有個永遠打不敗的夙敵,叫“別人家孩子”?他是否在困擾了你數十個春夏秋冬後,在咱們為人父母的時候換了身行頭,重新纏上了我們的孩子?這樣的輪迴可一點兒都不好。

不要拿別人家孩子和自己家孩子做無謂的對比,更不要以此來指責孩子的不足。不應使別人家孩子變成自己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大山,應該學會肯定孩子,欣賞孩子,懂得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攀比變得毫無意義。不如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再加以適當的約束和引導,才更容易使孩子朝預期的方向進步成長。

而且每個孩子成長的速度不同,有些十個月會走路,有些一歲半才會;有些一歲多會說話,有些兩歲還說不好;有些一歲已經滿口大白牙,有些一歲了還沒長兩顆。一切的一切,都是正常的,不要盲目的跟別人家孩子比較,不要著急,家長放輕鬆,迎接小小人兒帶給我們的驚喜吧。

四:提高親子時光的質量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遠勝過所有玩具帶來的樂趣。你有沒有注意過,當你和孩子一起玩耍或是和孩子聊天交流的時候,他眼神裡定是滿足而愉悅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和重視,這種關愛無法被替代。

平時由於工作或是其他原因,想必失掉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時間和機會吧,那就在陪伴的時候更加專心致志一點吧,把手機和文件都丟在一邊,盡情的享受只屬於你們的親子時光,對你而言也是一種甜蜜的放鬆方式,不是嗎?

你是否從小就有個永遠打不敗的夙敵,叫“別人家孩子”?

五:要遵守對孩子的承諾

你是否輕易的對孩子許下了承諾,敷衍的話語說過就忘,然而孩子卻記得真切,一次次的失望後,再也不相信你了。那麼,信任何在?

反之,謹慎的對待每一次對孩子的承諾,言出必行的言傳身教下,更加容易教孩子學會一言九鼎的磊落。

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可以隨便糊弄,有時需要把他當做成人來對待。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承諾,而承諾過的事情就一定要兌現,哪怕當時實現不了,也要及時和孩子說明原因,延後仍舊要實現。這樣的做法,既能獲得孩子的信任,也可以教會他們何為一諾千金。

有句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育兒這件事兒上,細節也可以成就孩子更接近幸福。從這五個方面著手吧,以一個細心媽媽的姿態,迎接一個富有魅力的孩子。給予孩子幸福感還需要家人的配合,快轉給他們一起努力吧~

來自 六媽羅羅,版權歸作者所以,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